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_第4页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页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

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有时候,人们会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是在故意破坏自我吗?当然不是,而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也就是告诉

别人: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做好。之所以要用自我挫败行为来妨碍自己,是因为人们常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

自我形象。例如,由于害怕失败,有些人会在大考前疯狂玩游戏或到处闲逛而非学习,或在比赛前减少练习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如果在重重阻

碍下失败了,仍可以相信自己能力绝对没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成功了,那正好可以提升自我形象。

下列选项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是:

A.人们为了维护形象将所有失败都归于外因

B.大型考试前疯狂玩游戏可以适当缓解压力

C.自我挫败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D.在重重障碍下失败没必要过于沮丧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A项,根据“之所以要用自我挫败行为来妨碍自己,是因为人们常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自我形象”可知,“所有”表述过于

绝对,排除;

B项,根据“之所以要用自我挫败行为来妨碍自己,是因为人们常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自我形象。例如,由于害怕失

败,有些人会在大考前疯狂玩游戏或到处闲逛而非学习”可知,“适当缓解压力”无中生有,排除;

C项,根据“有时候,人们会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是在故意破坏自我吗?当然不是,而是为了达到自

我保护的目的”“之所以要用自我挫败行为来妨碍自己,是因为人们常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自我形象”可知,表述正确,

当选;

D项,根据“如果在重重阻碍下失败了,仍可以相信自己能力绝对没问题”可知,“没必要过于沮丧”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每日科技名词|自我设障》

2、①但与构建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相比,构建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耗时更长

②近代以来,我国法治领域基本上是“西学东渐”,以引进西方法治话语为主

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法治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创造,也离不开解放思想、创新理论、平等对话的学术环境

④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和学术创新,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提出推进中外法治思想和法学话语的双向交流和互鉴

⑤而法学话语权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产生出创造这一思想体系的法学思想家群体

⑥这是因为,话语的内核是思想,法学话语体系能否建成,关键在于能否产生出具有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法学思想体系

将上述6个语句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④⑤③⑥①

B.②④①⑥⑤③

C.④⑤②③⑥①

D.④⑤②①⑥③

《正确答案》

B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2页

《专家解析》

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句介绍“近代以来”我国法治领域以引进西方法治话语为主,④句“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和学术创

新”与“近代以来”相比时间更近,应在②句之后,排除C、D两项。

比较A、B两项,分析尾句,①句通过转折突出“构建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这一做法,③句“从这个意义上讲”起到总结前文

的作用,随后指出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怎么做,故①句为提出问题,③句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③句更适合

作尾句,排除A项,B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

3、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是:

A.人类如何监测龙卷风

B.龙卷风灾害逃生指南

C.“恐怖的怪物”龙卷风

D.我们能战胜龙卷风吗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文章第一段通过实例介绍龙卷风到来时强烈的压迫感和恐怖感,并指出遭遇强龙卷风时的应对方法。第二段介绍龙卷风破坏

力强且监测难度大。第三段具体介绍了龙卷风的破坏性及雷暴与龙卷风的关系。文章从龙卷风的破坏力、监测难度、形成原

因等多个方面对龙卷风展开介绍,对应C项。

A项,“监测龙卷风”仅对应第二段的一部分内容,非重点,且“如何监测”文章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逃生指南”仅对应第一段的一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战胜龙卷风”文章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经历一次龙卷风到底有多恐怖?》

4、鞣质,又名单宁,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防御性化学物质,能够封锁蚜虫的口腔,阻止它们侵害植物,同时也能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会将能量投入到自我防御中,变得更坚韧,并增加鞣质等化学物质以进行化学防御。研究发现,夜间人工光照越强,

城市树木的叶片就越坚韧。在人工光照最强烈的地区,树木的叶片最为坚韧,并且没有被昆虫食用的迹象。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光照减少了

昆虫对叶子的取食,会导致昆虫和鸟类能量输入减少,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此外,长时间光照使树叶变得

更坚韧,可能会减缓叶子的分解过程,从而改变树木下方和周围土壤的化学成分。

这段文字没有解释下列哪一问题?

A.鞣质对植物存活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B.光照如何影响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C.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如何进行自我防御

D.夜间的人工光照为何会阻碍植物释放单宁

《正确答案》

D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3页

《专家解析》

A项,根据“鞣质,又名单宁,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防御性化学物质,能够封锁蚜虫的口腔,阻止它们侵害植物,同时也能保

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可知,解释了“鞣质对植物存活发挥的作用有哪些”,排除;

B项,根据“研究人员指出,光照减少了昆虫对叶子的取食,会导致昆虫和鸟类能量输入减少,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

影响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可知,解释了“光照如何影响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排除;

C项,根据“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会将能量投入到自我防御中,变得更坚韧,并增加鞣质等化学物质以进行化学防御”可

知,解释了“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如何进行自我防御”,排除;

D项,文段仅介绍“研究发现,夜间人工光照越强,城市树木的叶片就越坚韧”,并未解释“夜间的人工光照为何会阻碍植物释

放单宁”,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百科知识2024年20期《光变:夜不眠的生态效应》

5、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技

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既巩固

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数字经济助力传统产业发展

B.如何壮大传统产业生产规模

C.数字经济关键在于技术攻关

D.且看传统产业新的动力源头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首句通过“不仅是······而且是······”强调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后具体论述数字赋能实体经济能为传统产

业带来什么好处,故文段重点在于首句,对应A项。

B项,“如何”为对策描述,文段重点强调意义,排除;

C项“数字经济”、D项“传统产业”均仅强调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6、一本小说要有烟火气。俗世烟火,是书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有了烟火气,故事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仅有烟火气,文字又不免流于琐

碎。一本好的小说,还得有高于烟火气的东西。烟火之上,总得有那么一些人和事超脱于俗世。烟火气是小说的基础,高于烟火气的,则是小

说的精髓,二者。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底色互为表里

B.源泉缺一不可

C.蓝本此消彼长

D.摹本各美其美

《正确答案》

B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4页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意在表达“俗世烟火”是“书中人物喜怒哀乐”创作的来源或依据,B项“源泉”比喻事物的根源,C

项“蓝本”意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均与文意相符,保留。A项“底色”指打底的颜色,也可用于比喻,如“奋斗是青春的底色”,D

项“摹本”意为临摹或翻刻的书画本,均不能体现“俗世烟火”是“书中人物喜怒哀乐”创作的来源或依据,排除。

第二空,根据“烟火气是小说的基础,高于烟火气的,则是小说的精髓”可知,横线处意在表达“烟火气”和“高于烟火气”对“小

说”来讲都很重要,B项“缺一不可”意为少一样也不行,符合文意,当选。C项“此消彼长”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体现不出重

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学习强国《每日一读|烟火气》

7、在传统的文化消费中,无论是阅读书籍、聆听音乐还是欣赏影视作品,都是单向度的,创作与消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在体验式文化消费

中,消费者不仅参与创作,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这让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独一无二的作品背后,是独一无二的经历与

体验。体验式文化消费因而具有唯一性、当下性与不可复制性。另外,体验式文化消费中的互动过程,综合利用包括VR、AR在内的多媒体数码

技术,提供跨媒介的多感官体验——如温度、质感、震动等在传统文化产品中很难体验到的综合感官效果,为叙事与审美提供了更多维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体验式文化消费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B.现代技术对体验式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C.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D.体验式文化消费带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体验感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传统的文化消费,都是单向度的,创作与消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紧接着引出“体验式文化消费”这一概念,论

述在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不仅参与创作,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接着通过结论标

志词“因而”对上文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了体验式文化消费的“唯一性、当下性与不可复制性”三个特性。然后,通过并列关联

词“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着重介绍了在体验式文化消费中,利用各种多媒体数码技术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产品中很难体验到

的综合感官效果,也提供了更多的维度。故整个文段是通过两方面的并列,重点强调体验式文化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独特的

体验,对应D项。

A项,“会更受消费者青睐”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现代技术”仅能对应“另外”之后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C项,“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对应“因而”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民网《体验式文化消费——正在崛起的文化新业态》

8、别阶级的文艺作品,大抵和正在战斗的无产者不相干。小资产阶级如果其实并非与无产阶级一气,则其憎恶或讽刺同阶级,从无产者看来,

恰如较有聪明才力的公子________家里的没出息子弟一样,是一家子里面的事,无须管得,更说不到损益。例如法国的戈兼,痛恨资产阶

级,而他本身还是一个道道地地资产阶级的作家。倘写下层人物罢,所谓________其实是楼上的冷眼,所谓________也不过空虚的布施,

于无产者并无补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憎恨客观同情

B.嫌弃感性体恤

C.厌恨真实呼吁

D.痛心现实介怀

《正确答案》

A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5页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文段“憎恶或讽刺同阶级”以及后文例子“法国的戈兼,痛恨资产阶级”可知,横线处词语要体现讨厌、痛恨之

意,A项“憎恨”指怨恨,B项“嫌弃”指讨厌、厌恶,C项“厌恨”指厌恶痛恨,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痛心”指伤心、惋恨,程度

较轻,且无法体现讨厌、痛恨之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后文的解释“其实是楼上的冷眼”可知,这个作家只是不带感情地从旁观察,A项“客观”、C项“真实”均能体现尊重

事实,不带感情,符合文意,保留。B项“感性”与文意相悖,排除。

第三空,根据后文的解释“也不过空虚的布施,于无产者并无补助”可知,作家的做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A项“同情”指感情上

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符合文意,当选。C项“呼吁”指向个人或社会申述,希望得到同情、支持,这是在切实地帮助下层人

物,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9、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座跨海大桥建造的关键工程之

一,是在大海上建造两座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离岸人工岛。按照通常的抛石填海的方式建造两岛,不仅工期长,而且会造成水路交通堵塞。此

外,还需要开挖800万立方米的海底淤泥,工程量巨大。面对这种艰难情况,造岛人员通过研究试验,创造了一种“快速造岛”的好办法,即先将

一组巨型钢圆筒直接插入并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再填沙形成人工岛,有效解决了离岸人工岛建造的难题。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的哪一方面?

A.建造港珠澳大桥时采用的先进技术

B.离岸人工岛对于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C.快速造岛对于离岸人工岛的重要性

D.离岸人工岛建设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的意义,随后指出建造这座跨海大桥的关键工程之一是在大海上建造两座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离

岸人工岛,之后指出建造离岸人工岛的难点,并针对上述难点提出解决措施,故文段主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离岸人工岛建设

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应D项。

A项,文段重点讲述的是如何建设离岸人工岛,“采用的先进技术”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B项,为意义表述,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C项,文段重点论述的是“快速造岛”的方法,并非强调“快速造岛”的重要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开通的那一刻》

10、开放、共享,是互联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深层的基因密码,也是互联网产业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现在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各

平台之间变得越来越封闭,彼此之间筑起高墙。平台之间相互筑墙,目的无非是通过“圈地”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用户的

体验,也不利于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推进。推动形成互通开放、规范有序、保障安全的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已成当务之

急。互联网回归开放的初衷,说到底是为了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让更多“新人”得到机会和资源,这样一来,受益的不只是各大互联网平台,也

包括广大普通用户和消费者。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互联的网”才是互联网

B.别把平台阻在“高墙”之外

C.网络要“互联”,用户也要“互通”

D.平台发展不应“画地为牢”

《正确答案》

A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6页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开放和共享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产业非常重要。接着通过“但”转折指出问题,即目前各平台变得越来越封闭,

彼此之间筑起高墙。并进一步分析说明平台之间筑起高墙带来的危害。然后指出要推动形成互通开放、规范有序、保障安全

的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尾句进一步论述互联网回归开放的价值和意义。故文段围绕“互联网”这一话题,强调互联网要开放

共享,对应A项。

B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互联网”,排除;

C项,“用户也要‘互通’”无中生有,文段只是强调互联网要开放共享,并未强调用户之间也要互通,排除;

D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互联网”,且“不应‘画地为牢’”表述不明确,文段重点强调要“开放共享”,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互联的网”才是互联网》

11、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

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活

的追求。这种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本质上说,作为一种消费新风尚,新节俭

主义即简约生活,它是勤俭节约传统的理性回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消费理念应与美好生活需求辩证统一

B.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回归传统的新风尚

C.新消费风尚应该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

D.物资短缺与生存需求的矛盾得到解决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了“新节俭主义”的发展过程,接着介绍了其具体体现,后文指出新节俭主义与时代同频共振,是一种新的潮

流,尾句揭示了新节俭主义的本质,即勤俭节约传统的理性回归,对应B项。

A、C、D三项,均对应文段非重点部分的内容,且未提及文段主题词“新节俭主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为何新节俭主义在青年中流行》

12、农业一旦走上正轨,仅几千年间就飞快地发展起来,农业发展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快速繁殖。农业发达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农业发展又需要

更多的人,二者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农业的出现使得人类终于由被动地适应自然迈向了主动地改造自然,农业的进步也难以避免地伴随

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在300万年的漫长时间里,人类没有选择农业,落后而平和地生存繁衍着。在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选择了农业,此后就再

也停不下前进的脚步,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人类在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中不断地走向进步。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农业与环境的两难抉择

B.农业与人口的生存悖论

C.农业——幸福与痛苦的选择

D.农业——人类社会进步的火种

《正确答案》

C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7页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农业发展和人口有关,然后详细阐述如何有关。接下来通过“使得”和“也”强调农业发展给人带来好坏两方面结

果。然后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农业出现之前,人类社会“落后而平和”,农业出现后,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环境

破坏的加剧,依然强调农业出现给人类带来两方面结果,尾句再次强调,人类在“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中不断进步。故文段为

开篇引出话题,后文说明结果,重点强调农业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导致环境破坏。C项,“幸福与痛苦”分别对应了农业带来的

好处与坏处,是对文段的高度概括,符合文意。

A项,“两难抉择”表示不知道选什么,文段人类已经选择了农业,表述错误,排除;B项,“农业与人口”对应开篇引出话题部

分,结论前,非重点,排除;D项,只介绍了农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好处,文段还论述农业导致环境破坏这一坏处,表述

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河姆渡:告别野生》

13、在先秦儒学中出现大量引诗叙事,有其学理上的依据。尽管其他先秦诸子及学派也存在引诗现象,但儒家引诗文献数量最多且呈现递进上

升趋势,这与先秦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是同步的,这说明“诗”已经成为先秦儒学维护学派地位、取得思想话语权的一种重要路

径。至战国晚期的荀子时代,引诗叙事不仅是荀子批评其他非儒家学派的经典依据,还成为批评儒学内部各种学派、维系儒学正统的经典力

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先秦儒学维护学派地位取得话语权需“诗”的支撑

B.引诗叙事与先秦儒学的学派意识的建立息息相关

C.“诗”在先秦儒学思想创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通过引诗叙事的方式能够窥探先秦儒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在先秦儒学中出现大量引诗叙事,有其学理上的依据,后文对此展开论述,在先秦各学派中,儒家引诗文献数

量最多且呈现递进上升趋势,这与先秦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是同步的,而这说明“诗”的作用,即已经成为先

秦儒学维护学派地位、取得思想话语权的一种重要路径,直到荀子时代,引诗叙事成为批评儒学内部学派、维系儒学正统的

方法,A项能够概括文段中“诗”的作用,当选。

B项,“学派意识的建立”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思想创造过程”偷换概念,文段强调的是“维护学派地位、取得思想话语权”,排除;

D项,文段并非介绍引诗叙事与先秦儒学发展历程的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先秦儒学引诗叙事的思想价值》

14、“士不遇”是中国古代士人群体面对的普遍精神困境,更是文学史的经典命题之一。先秦时期,有关这一主题的文学书写已徐徐展开,如

《诗序》即论《柏舟》是“言仁而不遇也”。至汉代,随着楚辞学的兴起及其后历代悼骚、怀骚、仿骚之作的不断涌现,这一议题逐步沉淀和巩固

下来。一般而言,“不遇”涵涉两重意思,一是时之不遇,即囿于时代与历史的客观原因,文人士子缺乏施展才华的政治文化环境;二是身之不

遇,如个人命途多舛、才高运蹇,而因此未能实现理想和抱负。“文章憎命达”,面对仕途的失意,文人士子往往以诗歌排懑遣怀,在文字中寄托

一己之人格精神与情操志趣及对理想世界和世俗价值的思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士不遇”在文学史中的发展历程

B.古代士人的时之不遇及身之不遇

C.“士不遇”缘何成为经典文学命题

D.诗歌是古代士人寄托志趣的载体

《正确答案》

C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8页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士不遇”的话题,并提出这是文学史的经典命题之一,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具体介绍“士不遇”成为文学史的经典命

题之一的历程,接着介绍“不遇”一般包含时之不遇和身之不遇两重意思,尾句再次指出面对仕途的失意,文人士子往往以诗

歌排懑遣怀。故文段重点介绍“士不遇”为什么是文学史的经典命题,对应C项。

A项,“发展历程”仅对应文段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B项,“时之不遇及身之不遇”非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士不遇”这一文学命题为何经典,排除;

D项,没有提及文段主题词“士不遇”,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不遇”之遇:屈陶并称与遗民诗人的立命之道》

15、盲盒作为一种新型营销策略____________,但电商企业应认识到,法律法规红线不能突破。企业业务若涉及盲盒商品销售,要以法律为

________,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监管,坚决杜绝知识产权侵犯、质量不合格、标识不合法等不法行为,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遵循

B.无可非议准绳

C.不容置喙依据

D.天经地义圭臬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盲盒作为一种新型营销策略”可知,盲盒本身是一种营销策略,并不存在极大的问题,A项“无可厚非”意

为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些问题,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符合文意,保留。B项“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

责的,D项“天经地义”指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理,置于此处均程度过重,排除;C项“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

说话,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遵循”指遵照、遵守、遵从,符合文意,且“以法律为遵循”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盲盒”营销不能盲目》

16、“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其义______,作为公益型国企的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一定要心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

益,并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做到“______”,切忌“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泾渭分明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B.大相径庭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C.迥然不同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D.天差地别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令大家信服。第二空,应选“不负众望”,第三空,填“不孚众望”。第一

空,“天差地别”强调的是“差距”,“迥然不同”强调的是“不同”,应选“迥然不同”。因此C项正确。

17、未来,牵引着人们改变现实环境的千万种可能,代表了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对美好的憧憬追求。斗转星移,无数前人眼中的____________

,通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变成了一天天的____________。而更多有待拓展的新技术新领域,又在无形中推动时代之轮滚滚向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痴人说梦周而复始

B.遥不可及妙手偶得

C.天方夜谭习以为常

D.无稽之谈路人皆知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9页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根据文意可知,文段表达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通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变成了现实,故第一空和第二空需体现对比与反

差,C项“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置于

此处可体现过去很虚幻的、不可能的事,现在成了很平常的事,形成了对比与反差,当选。

A项“痴人说梦”比喻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强调从开始到结尾的循环,无法形成对

比与反差,排除;

B项“遥不可及”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与文

段语境不符,排除;

D项“无稽之谈”指没有根据的说法,“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瞭望|在浙江观未来》

18、由于他事先没有充分准备,因而遇到意外情况时显得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焦躁不安

B.不知所措

C.束手束脚

D.灰心丧气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焦躁不安”,感到焦虑,心情不能平静下来;“不知所措”,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束手束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灰心

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由“事先没有充分准备,遇到意外情况”可知,“他”应是“不知所措”,不知道

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因此答案选B。

19、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成年时茎仅可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生枝顶,花径可达30厘米,花

瓣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异,以黄、绿、肉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是中国特有的

木本名贵花卉,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丘陵中均能看到它的身影,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最早作为

药用植物,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关于牡丹,文段并未提及的是:

A.形态特征

B.生长习性

C.实用价值

D.分布区域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A项,根据“成年时茎仅可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生枝顶,花径可达30厘米”可知,“形态特

征”文段已提及,排除;

B项,“生长习性”文段并未提及,当选;

C项,根据“最早作为药用植物,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可知,牡丹可以入

药,“实用价值”文段已提及,排除;

D项,根据“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丘陵中均能看到它的身影”可知,“分布区域”文段已提及,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国色天香话牡丹》

20、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员队伍以兼职为主。兼职人民调解员的优势是容易发挥基层社会各行各业的力量,国家投入人力成本和财政成本比较

低。但同时,由于兼职调解员在时间精力、专业素质等方面受限,制约了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现阶段,一方面,矛盾纠纷主体更加多元、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0页

类型更加多样,调解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

人民调解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兼职人民调解员的局限性

B.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过程

C.人民调解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D.建立人民调解员专职队伍的举措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背景,指出人民调解员队伍以兼职为主,接着介绍了兼职人民调解员的优势,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问题,

接着指出现阶段矛盾调解难度大且要求更高,这些需要人民调解员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并具备更高的政策水平、法律素养

和专业知识,即兼职人民调解员已不能够解决所有纠纷问题,需要更加专业的团队。故后文应围绕解决兼职人民调解员所存

在的问题,建立人民调解员专职队伍展开,对应D项。

A项,“兼职人民调解员的局限性”前文已经论述,接下来不会继续论述,排除;

B项,“人民调解制度”文段并未提及,衔接不当,排除;

C项,“专业素养”对应“法律素养”,仅为尾句的其中一部分对策,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用法理情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宁祥和》

21、新科技传播速度的提升和覆盖范围的扩大,缩小和平衡了时间上的机会差距,有利于解决世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过去重大科技创新自

上而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的渐次传递,非常缓慢。数字智能新科技则不同,在全球化条件下,具有快捷的传播性和广泛的

覆盖性。在数字信息技术驱动的发展中,运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最多的,并不是最富有的人,而是最普通的人,大部分人能从数字经济中获

益。这就可能缩小机会差距,拉齐起跑线。努力过后,穷人富人都可打开数字财富之门,对解决世界贫富差距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努力奋斗是缩小世界贫富差距的一剂良方

B.数字智能新科技有利于缩小世界贫富差距

C.应齐抓共管努力下好数字经济“先手棋”

D.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新科技有利于解决世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接着阐述过去的重大科技创新传递速度非常缓慢,然后通

过“则”进行强调,指出数字智能新科技具有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后文通过“这”引出结论,强调数字智能新科技有利于缩小

世界贫富差距,尾句进一步补充说明。由此可知,文段主要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现在的数字智能新科技有利于缩小

世界贫富差距,对应B项。

A项,“努力奋斗”为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文段重在强调数字智能新科技对解决世界贫富差距问题的作用,排除;

C项,“齐抓共管”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共同富裕”偷换概念,文段强调的是“解决世界贫富差距的问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科技生产力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2、我国实行“属地管理”,地方事权与行政区划密不可分,影响行政区划的首要因素是“外部性”,这是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的

行为影响到了别人。在公共场合抽烟,让别人吸二手烟,是负外部性;打流感疫苗,不仅自己受益,也降低了他人的感染风险,是正外部性。

一件事情该不该由地方自主决定,可以从外部性的角度来考虑。若此事只影响本地,没有外部性,就该由本地全权处理;若还影响其他地方,

那上级就该出面协调。比如市里建个小学,只招收本市学生,那市里就可以做决定。但如果本市工厂污染了其他城市,那排污就不能只由本市

说了算,需要省里协调。如果污染还跨省,可能就需要中央来协调。若因行政区域太小而导致影响外溢、需要上级协调的事情过多,本级政府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过来讲,行政区划也限定了地方可调配的资源,限制了其政策的影响范围。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1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地方政府的“外部性”影响难以避免

B.地方自主可以使“外部性”影响变低

C.行政区域大小应跟政策影响范围一致

D.地方事权和行政区划具有高度相关性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需要对前文进行总结概括。文段开篇引出“行政区划”这一话题,并介绍其受到“外部性”的影响,接着

对“外部性”进行了解释,并举例说明,随后又通过举例的方式强调了“外部性”和地方政府决策的关系,最后通过假设,探讨了

行政区域大小和政策影响范围的关系,强调行政区域大小要和政策影响范围相匹配。故文段重点是想通过“外部性”这一工具

告诉我们,行政区域大小应该和政策影响范围相匹配,对应C项。

A项,“外部性”影响的客观性并非重点,文段重点是借“外部性”探讨行政区域的范围,排除;

B项,由文段可知,地方自主可能意味着“外部性”影响较低,但并非只要自主就可以降低“外部性”,偷换逻辑,排除;

D项,“地方事权和行政区划具有高度相关性”对应文段开头的内容,非重点,且表述不够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23、自古以来,“力强则胜”是战争的根本制胜机理。机械化时代,作战行动强调以平台为中心,突出以大胜小,力强则胜体现为打击力、消耗

力;信息化时代,作战行动强调以体系为中心,突出以快胜慢,力强则胜体现为信息力、破击力。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战争制胜机理发生

了根本性变化。战场对抗从重物质、重信息转向重认知,战争形态从物理空间、电磁空间拓展到认知空间,力强则胜体现为认知力、制智力,

制胜关键要素转向“智能优势”。作为“智能优势”的关键支撑,“无数据不胜”已成为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本质规律和显著特征。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A.数据将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B.“力强则胜”的制胜机理已不适用于现代战争

C.未来智能化战争中应该重视推进数据信息建设

D.“智能优势”成为智能化时代战争制胜的关键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自古以来“力强则胜”是战争的根本制胜机理,并分别介绍了机械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力强则胜”的侧重点,接

着介绍智能化时代的情况,战争制胜机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变化,尾句强调数据对于未来智能化战争的

作用,故文段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强调智能化时代数据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对应A项。

B项,文段仅论述了体现“力强则胜”的要素发生了改变,故表述错误,排除;

C项,为对策表述形式,文段并未指出有问题存在,与文段中心不契合,排除;

D项,“智能优势”是什么后文已明确介绍,表述笼统,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推进数据装备建设》

24、近年来,在疫情的影响下,艰难求生的影院往往会选择在特定档期抬高票价以“回血”,这种____________的做法导致了观众观影需求的

进一步降低,并引发恶性循环。于是,很多影院都开始走上自行策展或与其他策展机构合作的道路,以增加观众的黏性,来应对院线电影的匮

乏。这些展映对于一线城市的观众来说无疑是利好,但从规模上讲还只能算是自救举措,对于整个院线体系,无异于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寅吃卯粮九牛一毛

B.竭泽而渔杯水车薪

C.剜肉补疮蚍蜉撼树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2页

D.抱薪救火鞭长莫及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在疫情的影响下,艰难求生的影院往往会选择在特定档期抬高票价以‘回血’”及“导致了······并引发恶性循环”可

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出影院为在特定档期内获得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之意,B项“竭泽而渔”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

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C项“剜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用有害的办法来救急,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寅吃

卯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支用以后的进项,文段强调的是抬高票价的做法,而非预先支用,排除;D项“抱

薪救火”比喻以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虽能体现不好的结果,但侧重强调不能起到一点作用反而帮倒

忙,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无异于”可知,横线前为对横线处所填成语的解释说明,故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出展映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效

果,但是对于整个院线体系来讲力量显得不足之意,B项“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符合文意,当选。

C项“蚍蜉撼树”比喻不自量力,妄图用极微小的力量动摇强大的事物,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愁人!电影市场怎么才能好起来?》

25、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6.5%,而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仅有0.041%。二氧化碳分子对于可见光没有阻挡作用,但是地表被阳光

照射后辐射出的红外线会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困住,这就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个让太阳光热量只进

不出的被子,导致金星表面温度高到让所有生命都望而却步。在距离金星地表50~65千米处的高空,悬浮着由浓硫酸液滴形成的云雾,它们是

金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的。除了浓硫酸液滴外,这一高度还存在少量盐酸和氢氟酸液滴。这些成分在高温下

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由此也为探测器降落在金星表面带来了极大困难。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

A.由于悬浮的浓雾过多无法清晰地观测到金星

B.温室效应的存在使得金星地表温度相对稳定

C.金星的浓硫酸液滴也能够反射大部分太阳光

D.金星表面的温度太高为探测器降落带来阻碍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A项,文段未介绍观测金星的具体情况,无中生有,排除;

B项,文段仅介绍温室效应对生命的影响,“地表温度相对稳定”无法推出,排除;

C项,文段介绍的是“在距离金星地表50~65千米处的高空,悬浮着由浓硫酸液滴形成的云雾,它们是金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硫

和水蒸气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反射大部分太阳光”无法推出,排除;

D项,根据“除了浓硫酸液滴外,这一高度还存在少量盐酸和氢氟酸液滴。这些成分在高温下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由此也为探

测器降落在金星表面带来了极大困难”可知,温度太高使得浓硫酸液滴、盐酸和氢氟酸液滴具有强腐蚀性,从而为探测器降落

带来困难,可以推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金星为什么这么神秘?》大自然探索2023年8期

26、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气候治理是各国共同面对的话题。从国际形势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各国就开启了

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谈判进程。从国内政策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

小组。2018年,应对气候变化及减排职能划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国务院随后也调整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

员,扩充至30个部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地方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已深入人心

B.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C.我国积极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履约行动

D.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

《正确答案》

B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3页

《专家解析》

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文段开篇讲述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危害,随后指出全球气候治理是各国共同

面对的话题,接着讲述了从国际形势来看,各国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谈判进程,画横线部分应该填入从国内政策来看,我国

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根据后文“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应对气候变化及减排职能划入新组建的

生态环境部”“调整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地方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可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对应B项。

A项,文段并没有提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无中生有,排除;

C项,前文并没有提到某种约定,因此“进行履约行动”,无中生有,排除;

D项,后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与后文衔接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应对气候变化应做好更广泛宣传》

2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几十年间,老百姓对“安全”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如果

说几十年前老百姓对“安全”的憧憬是鸡犬相闻、路不拾遗,那么近些年来,老百姓对“安全”的认知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既包含良好的乡

镇、社区治安环境,更意味着在更为宏观的风险社会背景下,让制度具有更好的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革拓展协调

B.变化扩大推动

C.转变延伸庇护

D.转化深入支撑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后文可知,老百姓之前对“安全”的憧憬比较简单,而现在老百姓对安全的认知有了提高,故需填入表示改变词

意的词语。B项“变化”指发生改变,符合文意,保留;C项“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

符合文意,保留;A项“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与“安全认知”搭配不当,排除;D项“转化”指将事物A通

过某种方法或途径转变为事物B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文段未出现表明将安全认知变为其他事物的表述,故不符合文意,排

除。

第二空,搭配“认知”,B项“扩大”指使范围、规模等增大,通常搭配具体事物,与“认知”搭配不当,排除;C项“延伸”指在宽

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这一变化既可用在客观事物上,也可以用于抽象的诸如话题上,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庇护”指包庇、保护,与“风险的社会背景”对应合适,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28、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____________,世界三大古典文字体系只有汉字从起源一直使用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具体实践,离不开

对中国文学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反之,置入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视域,中华文明基因又为考察中国文学起源提供新视野,可以说中国文

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____________。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____________,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出其右一脉相承知易行难

B.别具一格并驾齐驱举步维艰

C.登峰造极交相辉映不容忽视

D.独树一帜相辅相成任重道远

《正确答案》

D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4页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世界三大古典文字体系只有汉字从起源一直使用至今”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中国文学的独特性,B

项“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D项“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无出其右”表示没

有能超过他的,C项“登峰造极”比喻到达最高境界,均与文意不符,且置于此处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根据“可以说”可知,后文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故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相互配合之

意,D项“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符合文意,保留。B项“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

分高下或地位相当,不能体现相互配合之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D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与“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形成对应,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中华文明基因与中国文学起源研究的互动新视野》

29、儿童福利机构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虽然都涉及儿童,功能定位却____________:前者仅面向孤儿和残疾儿童,着重于“收养”,常

体现为长期监护;后者________了大量生活无着落的流浪儿童、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侧重于“保障”,

常体现在________监护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涉及悉心

B.相去甚远涵盖细心

C.大相径庭囊括临时

D.毫无二致包含短期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虽然······却······”可知,横线处和前文是转折关系,前文说两种机构都涉及儿童,因此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

两种机构有不同之处,B项“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C项“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均符

合文意,保留。A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D项“毫无二致”指完全一样,丝毫没有差别,均与文

意相悖,排除。

第二空,根据“前者仅面向孤儿和残疾儿童”“后者······了大量生活无着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可知,横线处所填词

语应体现出范围很广的意思,B项“涵盖”指包容、覆盖,C项“囊括”指把全部包罗在内,均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根据“前者仅面向孤儿和残疾儿童······常体现为长期监护”“后者······了大量生活无着落的流浪儿童、遭受监护侵害、

暂时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监护上”可知,两个分句构成相同句式的反义并列,因此横线处所填词语应

与“长期”意思相反,C项“临时”置于此处符合文意,当选。B项“细心”形容用心仔细,无法与“长期”构成反义并列,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儿童救助应从“养”到“育”》

30、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带来了全新命题。比如,“数智时代”的文学应何去何从?如何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海量文本?人工智能创作可否视为新的文类?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凡此种种,都已溢出原有的学

科经验范围,亟须得到新的回答。如果说本世纪初研究者对上述问题仍不乏犹疑甚至拒斥的话,那么随着“新文科”对科技和人文交叉融合的积极

探索与正面演示,越来越多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汇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并逐渐接纳了上述问题。由此,学科论域得到了新的拓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科技的进步让学科研究有自身领域以外的新思考

B.数字时代背景下文学领域的新问题亟须得到回答

C.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刷新了文学研究学科论域

D.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推动文学研究迈入新时代

《正确答案》

C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5页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带来了全新命题,并举例指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

得到新的答案,而后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汇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尾句通过“由此”进行总结,指出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文学的学科论域得到拓展。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论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讨论领

域,对应C项。

A项,文段重点讨论“文学研究”的话题,“学科研究”范围扩大,排除;

B项,“新问题亟需得到回答”对应文段举例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新时代”表述不明确,且与C项对比而言,未能体现出文学研究的讨论领域得到了拓展,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

31、气味可以触发人们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常常与社会和仪式的意义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对一些气味的看法经常出乎意料的一致:香草、

柑橘和花香的气味通常能获得好评,腐臭的油性气味和发酵的气味,如成熟的奶酪或人类的汗水,会引发厌恶反应。在古埃及,文献中把香油

和香水的芳香等同于文明的法老统治,而鱼和鸟的难闻气味则意味着法老统治之外的危险和陌生的区域。但也有学者认为,__________

__________。例如,在古埃及,一些古代文献将“沼泽”描述为神之所在,在那里,鱼类和禽类繁荣,但人们对沼泽散发的气味感受并不相同,

来自埃及南部的文献经常对北部埃及人进行负面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北部沼泽散发的气味给予差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味反馈可能与部落宗教信仰有关

B.人们对气味的价值评判不是固定的

C.难闻的气味来自于自身固有的敌意

D.感受到的气味也会受周围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横线位于文段中间,需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文段开头引出气味的话题,并通过“研究发现”指出“人们对一些气味的看法

经常出乎意料的一致”,并对此展开论述,随后通过“但”转折,引出学者的其他观点,横线后通过“例如”举例论证,古埃及的

人们对沼泽散发的气味感受并不相同,来自埃及南部的文献经常对北部埃及人进行负面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可能会导致人们

对北部沼泽散发的气味给予差评,故横线处也应体现人们对气味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对应B项。

A项,后文并未体现“部落宗教信仰”,与后文无法衔接,排除;

C项,文段并非仅针对于“难闻的气味”,且前文介绍的是“人们对一些气味的看法经常出乎意料的一致”,故此处转折后应体现

的是并不完全一致,排除;

D项,“受周围环境影响”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方兴未艾的“气味考古”》

32、相较于NGS二代测序,纳米孔测序的优势在于:第一,可单次读取很长的DNA序列,从而更好地检测基因片段中缺失、重复等大规模的结

构变异,获得更加清晰、完整的基因组信息。第二,速度快,基本可以实现样本进—测序—数据出的快速流程,而且数据产出的同时就可以进行

信息分析,明确疾病、突变或感染类型,做到实时测序、快速获得检测结果。第三,设备小型集成化,对环境要求不高,操作便捷,后期设备

维护也简单,不仅适合大型医院的检验科和中心实验室,小型医院、社区医院等也可以灵活布局和使用。

下列选项从原文中不能推出的是:

A.NGS二代测序对环境的要求高于纳米孔测序技术

B.纳米孔测序可实现数据产出和信息分析同步进行

C.纳米孔测序设备操作便捷使得数据分析速度更快

D.读取的DNA序列长度或会影响基因组信息完整度

《正确答案》

C

编号:f48041a59cc00fd419d4b03ec8aad7dc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

安徽2025三支一扶必刷题及答案第16页

《专家解析》

A项,根据“相较于NGS二代测序,纳米孔测序的优势在于······第三,设备小型集成化,对环境要求不高”可知,表述正确,排

除;

B项,根据“纳米孔测序的优势在于······第二,速度快,基本可以实现样本进—测序—数据出的快速流程,而且数据产出的同

时就可以进行信息分析”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第二······做到实时测序、快速获得检测结果”及“第三,设备小型集成化,对环境要求不高,操作便捷”可知,数据

分析速度快与设备操作便捷为并列的两个不同方面的优势,故“使得”强加因果,当选;

D项,根据“可单次读取很长的DNA序列······获得更加清晰、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基因测序技术:就像考试做“问答题”》

33、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邮政行业发展。其中,《快递电子

运单》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对个人信息显示、加密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有效提高了快递电子运单的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隐蔽性

B.稳定性

C.安全性

D.准确性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搭配“快递电子运单”,根据“《快递电子运单》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对个人信息显示、加密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可

知,快递电子运单有利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C项“安全性”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符合文意且与“快递电子运

单”搭配恰当,当选。A项“隐蔽性”侧重借旁的事物来遮掩,不直接显现,快递电子运单是直接呈现给用户的,不需要遮掩,

排除;B项“稳定性”指保持稳定不变的特点,D项“准确性”形容准确、不发生错误,文段侧重快递电子运单有利于保护个人信

息安全,而非保持稳定不变、不发生错误,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发布个人快递信息将进行加密处理》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

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

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

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