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5自考社会工作团社会工作案例题专练_第1页
浙江2025自考社会工作团社会工作案例题专练_第2页
浙江2025自考社会工作团社会工作案例题专练_第3页
浙江2025自考社会工作团社会工作案例题专练_第4页
浙江2025自考社会工作团社会工作案例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2025自考[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案例题专练题型一:团体评估与计划(共3题,每题15分)题目1(15分)某社区服务中心计划开展一项针对“失独”老人的支持团体,旨在通过团体活动缓解其孤独感、哀伤情绪,并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作为该团体的社会工作者,请结合浙江地域特色(如茶文化、乡村社区等),设计一份团体评估与计划书,需包含以下内容:1.团体目标与理论基础;2.团体成员招募与筛选标准;3.团体活动设计与流程安排;4.预期效果与评估指标。答案与解析答案1.团体目标与理论基础-目标:-近期目标:通过情感支持、经验分享,缓解失独老人的孤独感和哀伤情绪;-中期目标: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长期目标: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参与社区活动,融入社会。-理论基础:-哀伤辅导理论:帮助成员接受现实,处理情绪;-社会支持理论:通过团体互动增强成员间的互助关系;-浙江地域特色:结合茶文化(如茶话会)、乡村社区资源(如互助小组),增强团体凝聚力。2.成员招募与筛选标准-招募对象:50岁以上、自愿参与、有稳定居住地(如浙江某市/县)、情绪状态允许参与团体活动的失独老人。-筛选标准:-无严重精神疾病或自杀倾向;-有参与团体的意愿,能遵守团体规则;-至少每周能保证1次团体活动时间。3.团体活动设计与流程安排-活动设计:-第一阶段(4周):破冰与建立信任(如“我的故事”分享会);-第二阶段(6周):情感支持与哀伤处理(如“茶中话疗”活动);-第三阶段(6周):社会参与与资源链接(如社区志愿服务、兴趣小组)。-流程安排:-每周1次,每次90分钟,首末各1小时讨论,30分钟茶文化体验(如品茶、茶艺展示)。4.预期效果与评估指标-预期效果:成员孤独感降低、社交频率增加、社区参与度提升。-评估指标:-主观指标:成员满意度问卷调查;-客观指标:社会网络规模变化(如亲友互动次数)、社区活动参与率。解析本设计结合浙江文化特色(茶文化、社区资源),符合失独老人需求,目标明确,流程合理。题目2(15分)某工业区存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其子女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面临亲情缺失问题。社区社工站计划开展一个“亲子互动”支持团体,帮助改善家庭关系。请设计团体计划书,需包含:1.团体目标与适用人群;2.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3.预期效果与评估方法。答案与解析答案1.团体目标与适用人群-目标:-近期目标:增进亲子沟通,建立积极互动模式;-中期目标:提升父母亲职能力,缓解家庭冲突;-长期目标:构建社区亲子支持网络。-适用人群: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年龄6-12岁儿童及其父母。2.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手工制作类(如亲子绘画、剪纸);-游戏互动类(如角色扮演、家庭棋类比赛);-技能培训类(如父母亲职课堂)。-时间安排:-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周末开展,持续8周。3.预期效果与评估方法-预期效果:亲子关系改善、父母亲职行为优化。-评估方法:-家庭访谈:观察亲子互动变化;-问卷调查:父母满意度、儿童情绪状态评估。解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特点,活动设计兼顾趣味性与实用性,评估方法科学。题目3(15分)某高校存在部分大学生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而出现心理困扰。学校社工计划开展一个“压力管理”团体,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请设计团体计划,需包含:1.团体目标与理论基础;2.活动流程与内容设计;3.预期效果与评估指标。答案与解析答案1.团体目标与理论基础-目标:-近期目标:识别压力源,学习应对技巧;-中期目标:提升情绪调节能力;-长期目标:形成积极心理韧性。-理论基础:-认知行为理论:调整负面认知;-正念疗法:通过冥想缓解压力。2.活动流程与内容设计-活动流程:-第一阶段(3周):压力认知(如压力日记);-第二阶段(4周):应对技巧(如正念冥想);-第三阶段(3周):实践与反馈(如校园压力地图绘制)。-内容设计:-讲座:邀请心理教师讲解压力管理知识;-互动游戏:如“压力气球”破除活动。3.预期效果与评估指标-预期效果:学生压力水平下降、应对策略增多。-评估指标:-压力自评量表(如PerceivedStressScale);-行为观察:团体中主动求助行为频率。解析结合高校学生特点,理论实践结合,评估方法科学。题型二:团体过程记录与反思(共3题,每题20分)题目4(20分)某社区开展“留守老人健康互助”团体,第5次活动主题为“健康饮食与烹饪分享”。活动中,成员张阿姨提出“子女在外,没人监督饮食,如何保证健康?”的问题,引发讨论。作为社工,请记录该次团体过程,并进行反思。答案与解析答案1.团体过程记录-开场:社工介绍本次活动目标(分享健康食谱,解决饮食问题);-讨论环节:-张阿姨提出子女监督缺失的问题;-其他成员建议:如社区食堂合作、同伴互助监督;-社工引导总结:政府政策支持(如浙江“银龄食堂”计划)可部分解决该问题。-活动总结:成员共同设计“健康饮食打卡计划”。2.团体反思-成功之处:成员主动提出问题,体现参与度;-改进建议:可增加外部资源链接(如营养师讲座),强化解决方案。解析过程记录真实,反思体现专业成长。题目5(20分)某企业开展“新员工融入”团体,第3次活动中,员工李明表现沉默,多次回避讨论。作为社工,请记录该次团体过程,分析原因并制定应对策略。答案与解析答案1.团体过程记录-活动内容:团队建设游戏(如“盲人方阵”);-李明表现:全程低头,拒绝参与游戏;-社工干预:私下询问原因,得知其因文化差异(非浙江人)不适应竞争性活动。2.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原因:文化差异导致不适;-策略:-调整活动形式(如增加合作性任务);-分组讨论时安排李明主导话题(如家乡文化分享)。解析分析深入,策略针对性强。题目6(20分)某监狱开展“青少年犯罪者悔过”团体,第6次活动中,成员小强突然情绪崩溃,指责其他成员“像他一样坏”。作为社工,请记录该次团体过程,并反思干预措施。答案与解析答案1.团体过程记录-冲突爆发:小强因家庭暴力经历情绪失控;-其他成员反应:部分成员沉默,部分成员辩解;-社工处理:暂停活动,带小强至安静处,倾听并指出其行为与团体目标不符。2.反思与改进-反思:未提前预判情绪爆发风险;-改进:-增加危机干预培训;-设置“安全词”机制,提前约定终止讨论。解析处理专业,反思体现责任意识。题型三:团体问题解决与评估(共3题,每题25分)题目7(25分)某农村社区开展“留守妇女就业支持”团体,第4次活动后,成员王女士提出“活动地点离我家太远,孩子没人带”。作为社工,请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评估效果。答案与解析答案1.问题分析-核心问题:交通不便导致参与率下降;-次要问题:缺乏家庭支持。2.解决方案-短期:调整活动时间至傍晚(如浙江农村多农闲);-长期:联合村委会开设“临时托管班”,解决孩子照看问题。3.效果评估-评估指标:参与率提升(如从3人增至8人);-反馈:成员满意度调查显示“时间安排更合理”。解析方案兼顾现实需求,评估方法可行。题目8(25分)某医院开展“癌症患者互助”团体,初期成员间信任度低,讨论时频繁中断。作为社工,请分析原因,制定提升参与度的策略,并评估效果。答案与解析答案1.原因分析-核心问题:成员因疾病敏感,避免暴露脆弱;-次要问题:缺乏信任基础。2.提升参与度策略-破冰活动:如“生命树”绘画(浙江特色“树文化”);-规则建立:强调保密与尊重。3.效果评估-评估指标:讨论时长增加(如从30分钟增至60分钟);-反馈:成员主动分享个人经历。解析策略符合患者心理,评估科学。题目9(25分)某高校开展“单亲家庭学生支持”团体,结束时成员普遍反映“活动太短,希望长期坚持”。作为社工,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并评估可行性。答案与解析答案1.原因分析-核心问题:单亲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