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项提升训练:数轴的动点问题(试卷+答案)_第1页
2026人教版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项提升训练:数轴的动点问题(试卷+答案)_第2页
2026人教版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项提升训练:数轴的动点问题(试卷+答案)_第3页
2026人教版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项提升训练:数轴的动点问题(试卷+答案)_第4页
2026人教版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项提升训练:数轴的动点问题(试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衔接自学

专题14数轴的动点问题

一、单选题

1.(2025•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如图,数轴上的点尸表示的数是-1,将点P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再向

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F,则点9表示的数是()

J4_

-10x

A.3B.2C.1D.0

2.(秋・全国•七年级期中)一个光点沿数轴从点力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若点B表示的数是-2,

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A.-5B.5C.-1D.1

3.(秋・浙江温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在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是()

A.5B.-1C.-5或1D.5或一1

4.(2025秋•湖北武汉•七年级武汉市第三中学阶段练习)数轴上一点、{表示的有理数为-2,若将力点向右平

移3个单位长度后,A点表示的有理数应为()

A.3B.-1C.1D.-5

5.(2025秋・广西•七年级统考期中)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第一次向右爬行了1个单位长度,

第二次接着向左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第三次接着向右爬行了3个单位长度,第四次接着向左爬行了4个

单位长度,如此进行了2019次,此时蚂蚁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的数是()

A.-1009B.1009C.-1010D.1010

6.(2025秋•七年级单元测试)数轴上一动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

点C,若点C表示的数为1,则点A表示的数为()

A.7B.IC.0D.-1

7.(秋・北京朝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个动点夕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开始移动,第1次问右移动1个

单位长度到达点匕,第2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2,第3次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第

4次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5次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八…,点户按此规律移动,则

移动第158次后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A.159B.-156C.158D.1

8.1秋•七年级课时练习)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运动,

第I页共37页

设该机器人每秒钟前进或后退1步,并且每步的距离为I个单位长,M表示第〃秒时机器人在数轴上的位

置所对应的数,给出下列结论(1)X3=3,(2)X5=\,(3)X76>X77f(4)X/03Vx/3,(5)X2O18>X2O19其中,

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9.(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一个点从原点开始向右运动3个单位,再向左运动7个单位,这时该点对

应的数是.

10.(2025秋・吉林长春•七年级校考期末)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两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的左侧,若将

点A光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

11.(2025秋・浙江衢州•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求直径为2的半圆图形从原点出发向右不滑动翻转2016周

后落在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是.

12.(2025秋・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已知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8,x,点D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点D所表示的数为;若CD=3.5,则x=.

13.(秋・浙江金华•七年级浦江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数轴上4,8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4,2,。是射线

84上的一个动点,以。为折点,将数轴向左对折,点8的对应点落在数轴上的用处.

(1)当点C是线段A8的中点时,线段AC=.

(2)若反C=34C,则点C表示的数是.

14.(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考期中)点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20、-4、8、16,动点产从

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速度向左运动,8、C两点之

间为“变速区”,规则为从点8运动到点C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从点C运动到点4

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之后立刻恢复原速,运动时间为秒时,P、。两点到点C的距离相等.

15.(2025秋・浙江•七年级阶段练习)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

(1)平移运动

第2页共37页

①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

置表示什么数?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是()

A.(+3)+(+2)=+5B.(+3)+(-2)=+1

C.(一3)—(+2)=-5D.(—3)+(+2)=-1

②一机器人从原点0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

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依次规律跳,当它跳2019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

(2)翻折变换

①若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表示2019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

-5-4~-3-2-1~0~12~3~4~5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9(A在B的左侧,且折痕与①折痕相同),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

合,则A点表示B点表示.

③若数轴上折叠重合的两点的数分别为a,b,折叠中间点表示的数为一.(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16.(秋・浙江•七年级期末)在数轴上,点40,8分别表示-1006,点P,Q分别从点48同时开始沿数轴正方

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秒.若点P,Q,。三点在运

动过程中,其中两点为端点构成的线段被第三个点三等分,则运动时间为秒.

三、解答题

17.(秋・河北邢台•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数轴上,点P从表示一40的点出发,沿水平向右的方向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点。从表示20的点出发,沿水平向左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

速度运动.

PO。:

-=40020

(1)当点Q运动到原点。时,点尸的位置表示的数是多少?

(2)当产、。两点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时,问两点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第3页共37页

2().(秋・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运动

2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3cm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9cm到达。点,数轴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cm.

-5-4-3-2-101234

(1)在数轴A、8、C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⑵把点A到点C的距离记为AC,则AC=.

⑶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x,且满足|x-3.51=5.5,则x的值.为.

(4)若点B沿数轴以每秒3cm匀速向右运动,经过几秒后,点8到点C的距离为3cm?

21.(2025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一跳蚤尸从数轴上表示-2的点A/开始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1个

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达点A2;第二次从点A2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到达点As;

第三次从点心向左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到达点上,…,点P按此规律移动,那么:

(1)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2)第二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3)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4)这个点P移动到点4?时,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第5页共37页

22.(2025秋•四川广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3,C是数轴上三点,点3表示的数为6,48=10,BC=3,

ABC

(1)在数轴上,点A表示是数为,点。表示是数为.

(2)动点尸,Q分别从A,。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0).

①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是数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P8=5Q8,求/的值.

23.(2025秋・湖南永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如:|3-(-2)|表示3与-2差

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3与-2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数轴上两个点4,

B,所对应的数分别用小b表示,那么4,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48=|a-b|.利用此结论,回答以下

问题:

|||||||||||

-5-4-3-2-1012345

(1)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若氏-1|=3,则%=.

(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x+:|+|x-4|的最小值为.

(4)已知数轴上两点4、8对应的数分别为-2,8,现在点人、点B分别以3个单位长度/秒和2单位长度/

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当点A与点8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点A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AB

-208

AB

,J------------------------u

-208

备用图

第6页共37页

24.(2025秋・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4,点3位于点A的左侧,

与点A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

-J-------1-------1-------1---------------------------------------------1----L4->

-7-6-5-4-3-2-1012345x

(1)点B表示的数是,并在数轴上将点B表示出来.

(2)动点尸从点8出发,沿着数轴(1勺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经过多少秒点P与点A的距离

是2个单位长度?

(3)在(2)的条件下,点P出发的同时,点Q也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的负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

运动.经过多少秒,点Q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儿的距离的2倍?

25.(2025秋•江苏常州•七年级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考期中)如图4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

A43“Ai3AA4144/44广

⑴点8在点4右边距A点4个单位长度,求点8所对应的数;

(2)在(1)的条件下,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

当点A运动到・6所在的点处时,求A,B两点间距离.

(3)在(2)的条件下,现A点静止不动,8点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8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

度.

第7页共37页

26.(2025秋・重庆•七年级西南大学附中校考期末)已知在数轴上4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3,20.

(1)若P点为线段48的中点,求P点对应的数.

(2)若点4以每秒3个单位,点8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出发向右运动多长时间后4B两点相距2个

单位长度?

(3)若点A,B同时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相向运动,点M(M点在原点)同时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

速度向右运动.

①经过t秒后力与M之间的距离(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儿秒后点M到点4、点8的距离相等?求此时M对应的数.

27.(2025秋•四川德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0,点B表示11,点。表示18.动

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数轴负方

向以每秒I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f秒.

Afp0Bgc

111

-1001118

A»PoBgc

-1001118

备用图

(1)当,为何值时,P、。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2)在点Q出发后到达点B之前,求,为何值时,点P到点。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

(3)在点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N是人尸的中点,在点P到达点C之前,求2CN-PC的值.

第8页共37页

28.(2025秋•福建福州•七年级期末)如图,点4、8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6,-4.

BABA

III.III.

-4oo-4Q6

备用图

(1)点A到8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直接写出结果);

(2)点尸是数轴上一点,点P到A的距离是P到B的距离的2倍,求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3)点M,N分别从点。,A同时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

①若点M,N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若M、N其中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另一

个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求/的值;

②若点N的速度是点M速度的2倍,当M在O,3之间、N在。,A之间时,点Q为O,N之间一点,点

Q到N的距离是点3到N距离的一半,则在M,N运动过程中。到M的距离为.

29.(2025秋・重庆北陪•七年级江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在一条东西向的双轨铁路上迎面驶来一快一

慢两列火车,快车长=3(单位长度),慢车长CO=2(单位长度),设正在行驶途中的某一时刻,如图,以

两车之间的某点。为原点,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画数轴,此时快车头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Q,慢车头C在数

轴上表示的数是匕.若快车83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继续行驶,同时慢车。。以2个单位长度/秒

的速度向左匀速继续行驶,且|a+6|与(b-8/互为相反数.

BA0CD

11।11>

(1)求此时多快车头4与慢车头C之间相距多少单位长度?

(2)从此时刻开始算起,问再行驶多少秒钟两列火车行驶到车头力。相距8个单位长度?

(3)此时在快车48上有一位爱动脑筋的七年级学生乘客P,他发现行驶中有一段时间,他的位置P到两列

火车头A、C的距离和加上到两列火车尾8、。的距离和是一个不变的值(即24+PC+PB+P。为定值).你

认为学生P发现的这•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第9页共37页

3().(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校考期中)已知数轴上两点A、8对应的数分别是6,-8,M、

N、。为数轴上三个动点,点M从A点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N从点8出发,速度为M点的3倍,点

P从原点出发,速度为每秒I个单位.

(1)若点M向右运动,同时点N向左运动,求多长时间点M与点N相距54个单位?

(2)若点M、N、P同时都向右运动,求多长时间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

(3)当时间£满足<t工亡2时,M、N两点之间,N、P两点之间,M、P两点之间分别有55个、44个、11个

整数点,请直接写出A,亡2的值.

第10页共37页

【人教版】小学暑假小升初(数学)考点衔接自学

专题14数轴的动点问题

一、单选题

1.(2025•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是-1,将点尸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再向

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夕,则点列表示的数是()

-10x

A.3B.2C.1D.0

【答案】D

【分析】根据数轴上的数向右移加,向左移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点P表示的数为:“+3-2=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记数轴上的数向右移加,向左移减是解题的关键.

2.(2025秋・全国•七年级期中)一个光点沿数轴从点A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若点8表示的数是-2,

则点4所表示的数是()

A.-5B.5C.-1D.1

【答案】A

【分析】根据向右移动用加法,向左移动用减法解答即可.

【详解】解:点A所表示的数是-2.3=-5.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的点的移动、,掌握“右移动用加法,向左移动用减法''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5秋・浙江温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在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是()

A.5B.-1C.-5或1D.5或一1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向左或向右移动3个单位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如图,把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是5或-1.

故选:D

第II页共37页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4.(2025秋・湖北武汉•七年级武汉市第三中学阶段练习)数轴上一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2,若将4点向右平

移3个单位长度后,A点表示的有理数应为()

A.3B.-1C.1D.-5

【答案】C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2+3=1.

故A点表示的有理数应为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利用点在数轴上左减右加的平移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2025秋・广西•七年级统考期中)在数轴上,一只蚂蚊从原点出发,它第一次向右爬行了1个单位长度,

第二次接着向左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第三次接着向右爬行了3个单位长度,第四次接着向左爬行了4个

单位长度,如此进行了2019次,此时蚂蚁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的数是()

A.-1009B.1009C.-1010D.1010

【答案】D

【分析】根据蚂蚁前四次爬的轨迹总结出每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的规律,利用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

蚂蚁第一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第二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

第三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第四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

所以第2019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丝产=1010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点的移动,能够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6.(2025秋•七年级单元测试)数轴上一动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

点C,若点C表示的数为1,则点A表示的数为()

A.7B.1C.0D.-1

【答案】C

【分析】利用数轴及移动单位,点C的数确定A的值.

第12页共37页

BAC

[I[I11I1II!>

【详解】•1

数轴上一动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若点C表示的数为1,

则点A表示的数为0.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确定A的值.

7.(2U25秋・北京朝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个动点尸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开始移动,第1次向右移

动I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第2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巳,第3次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P3,第4次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巴,第5次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尸5…,点P按此规律移

动,则移动第158次后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A.159B.-156C.158D.1

【答案】A

【分析】根据数轴,按题目叙述的移动方法即可得到点前五次移动后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根据移动的规律

即可得移动第158次后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洋解】解: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则

匕表示的数为+1,

P2表示的数为+3

P3表示的数为()

P4表示的数为-4

生表示的数为+1……

由以上规律可得,每移动四次相当于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所以当移动156次时,156=39x4相当于向左

移动了39次四个单位长度.此时表示的数为39x(-4)=一156.则第157次向右移动157个单位长度,P[57=

1;第158次还是向右,移动了158个单位长度,所以=1+158=159.

故Pi”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59.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点的运动规律,正确理解题意,找出点在数轴上的运动次数与对应点所表示的

数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8.(2025秋•七年级课时练习)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

运动,设该机器人每秒钟前进或后退1步,并且每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切表示第〃秒时机器人在数轴

上的位置所对应的数,给出下列结论(1)X3=3,(2)X5=l»(3)X7(j>X77>(4)XIO3<XIO4^(5)X2OI8>X2OI9

第13页共37页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分析】“前进3步后退2步”这5秒组成一个循环结构,先根据题意列出几组数据,从数据找寻规律:第一

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X5=l,第二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xio=2,第三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刈5=3,…,第m个

循环节末位的数就是第5m个数,即xsm=m.然后再根据“前进3步后退2步”的运动规律来求取对应的数值.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X1=I,X2=2,X3=3,X4=2,X5=l,

X6=2»X7=3»X8=4,X9=3,XI0=2,

X11=3,X]2=4,X13=5,X14=4,X15=3»

由上可知:第一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X5=l,第二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小0=2,第二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

Xi5=3,...»即第m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即X5m=m.

■:X75=15,

/.X76=I6,X77=I7,X78=I8,X79=17,X80=16,

故X76<X?7>

Vxioo=20,

==

,,Xioi21>X]()2=22,X]O323,XIQI.=22>XIO5=21»

故X103>X104,

X2015=403,

X2016=404,X2017=405,X2OI8=4O6,X2OI9=4O5,X2020=404,

故X2O18>X2O19,

所以正确的结论是X3=3;X5=l;X2O18>X2O1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一数字的变化类,主要考查了数轴,要注意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是“左减右

加”.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毛“数"和"形''结合起来.前进3步后退2步”这5秒组成一个循环结构,让

nK看余数,余数是几,那么第n秒时就是循环节中对应的第几个数.

二、填空题

9.(2025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一个点从原点开始向右运动3个单位,再向左运动7个单位,这时该

第14页共37页

点对应的数是.

【答案】-4

【分析】数轴上点运动后对应的数的变化规律:左减右加,再列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0+3-7=-4,

故答案为:一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的点的移动问题,掌握“终点对应的数等于起点对应的数加上(或减去)移动

距离”是解本题的关键.

10.(2025秋・吉林长春•七年级校考期末)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两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的左侧,若将

点A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一.

【答案】0

【分析】先根据题意确定点A表示的数,再根据点在数轴上移动的规律,左减右加,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两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的左侧,

・••点A表示的数是-2,

移动后点A表示的数是:一2+4-2=0.

故答案为:0.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轴,掌握点在数轴上移动的规律是解此题的关键.

11.(2025秋・浙江衢州•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求直径为2的半圆图形从原点出发向右不滑动翻转2016周

后落在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是.

02468

【答案】4032+2016兀

【详解】求出圆周长,即可得出结果.

解:结合数轴发现根据不滑动翻转的次数,直径为2个的半圆图形从原点出发向右不滑动翻转一周的距离

为2+兀,根据这一规律翻转2016周后落在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是:4032+2016兀.

故答案为4032+2016冗.

12.(2025秋・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已知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8,x,点D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点D所表示的数为;若CD=3.5,则x=.

【答案】+3:—0.5或+6.5.

第15页共37页

【分析】如图(见解析),点D是线段AB的中点,则其中力。二:力8即可求出点D表示的数;分点C在点

D的左边和点C在点D的右边两种情形分析即可.

【详解】如图,由题意得:48=8-(-2)=10,AD=^AB=5

则点D所表示的数为:(一2)+5=+3;

当点C在点D的左边时,3-x=3.5,解得工=一0.5

当点C在点D的右边时,x-3=3.5,解得%=+6.5

故x为-0.5或+6.5

---------------------------j

.2O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定义,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题关键.

13.(2025秋・浙江金华•七年级浦江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数轴上4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4,2,C是

射线84上的一个动点,以C为折点,将数轴向左对折,点8的对应点落在数轴上的夕处.

(1)当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时,线段4C=.

(2)若夕C=34C,则点C表示的数是.

【答案】3-2.5或一7

【分析】(1)先根据数轴的性质求出点C所表示的有理数,再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

(2)设点C表示的数是%,MFC=2-x,/lC=l-4-xl,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8C=2—x,然后

根据B'C=34c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详解】解:(1)当点C是线段A8的中点时,

则点C所表示的有理数为三上=-1,

所以线段4C=—1—(—4)=3,

故答案为:3.

(2)设点C表示的数是心

•・•点C是射线BA上的一个动点,

第16页共37页

•••x<2,

^iBC=2-x,AC=|-4-x|,

由折叠的性质得:B'C=BC=2-x,

•••B'C=34C,

2-x=3|-4-x|,

即2-x=3(4+%)或%-2=3(4+x),

解得x=-2.5或x=-7,均符合题意,

则点C表示的数是一2.5或一7,

故答案为:一2.5或一7.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加减法的应用、折叠,熟练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

题关键.

14.(2025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考期中)点A、3、。、。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20、-4、8、16,动

点P从点4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速度向左运动,B、C

两点之间为“变速区”,规则为从点8运动到点C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从点C运

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之后立刻恢复原速,运动时间为秒时,P、Q两点到点C的距离

相等.

【答案】11或40

【分析】设运动时间为t秒,分0WtW8,8<t<12,12<t<20^flt>20,四种情况分类讨论,求解即

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715=-4-(-20)=16,fiC=8-(-4)=12,CD=16-8=8,

点P从点A运动到点8所用的时间为:16+2=8秒;

从点8运动到点C所用的时间为:12+(2+2)=12秒;

从点。运动到点。所用的时间为:84-2=4秒;

点Q从点。运动到点C所用的时间为:84-1=8秒;

从点C运动到点B所用的时间为:12+(1x3)=4秒;

从点B运动到点A所用的时间为:16+1=16秒;

设运动时间为£秒时,P、。两点到点C的距离相等,

①当0<t<8时,依题意,得:

28-2t=8-t,

第17页共37页

解得t=20(舍去);

②当8vtW12时,依题意,得:

12-Q-8)=3。-8),

解得£=11:

③当12vtW20时,依题意,得:

12-(t-8)=12+"12,

解得£=10(舍去);

④当20时,依题意,得:

2(t-20)=12+t-12,

解得t=40.

故运动时间为11或40秒时,P、。两点到点C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1或40.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正确的列出方程,是解题的

关键.

15.(2025秋・浙江•七年级阶段练习)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

(1)平移运动

①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

置表示什么数?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是()

A.(+3)+(+2)=+5B.(+3)+(-2)=+1

C.3)—(+2)=-5D.(-3)+(+2)=-1

②一机器人从原点O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

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依次规律跳,当它跳2019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

(2)翻折变换

①若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表示2019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

-5-4~-3-2-1~0~1~2~3~4~5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9(A在B的左侧,且折痕与①折痕相同),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

合,则A点表示B点表示.

③若数轴上折叠重合的两点的数分别为a,b,折叠中间点表示的数为一.(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第18页共37页

【答案】⑴①D;②-1010;(2)①-2017②-1008.5,1010.5;

【分析】(1)①根据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列出算式,即可:②根据规律,它跳2018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

示的数是1009,1009-2019=-1010;

⑵①根据翻折的特征,左右两点到折痕的距离相等,即可求解;②方法同第①题;③方法同第①题;.

【详解】(1)①根据数轴上的实数和点的平移规律,可知:(一3)+(+2)=-1,故选D;

②由题意可知:母跳跃两次,点从原点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当它跳2U18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

I0C9,J当它跳2019次时,1(X)9-2O19=-IOIO:

(2)①•・•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折痕的位置点是1,.・・2019-1=2018,1-2018=2017;

②•••2019+2=1009.5,・•・1+1009.5=1010.5,1-1009.5=-1008.5;

③假设b>a,・・・(6—。)+2=中,・・.Q+?=噂.

【点睛】若能画出数轴,进行分析,更加的形象,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6.(2025秋・浙江•七年级期末)在数轴上,点4。,B分别表示-10。6,点P,Q分别从点48同时开始沿数轴

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秒.若点P,Q,0三点

在运动过程中,其中两点为端点构成的线段被第三个点三等分,则运动时间为秒.

【答案】2、(6、.

【分析】根据运动的规则找出点P、。表示的数,分P、。、Q三点位置不同考虑,根据三等分点的性质列

出关于时间,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设运动的时间为/(f>0),则点P表示3/T0,点Q表示f+6,

①点。在线段PQ上时,如图1所示.

POQ

----•------------♦------•------>

图1

此时3/T0V0,即,〈日,

•・•点。是线段PQ的三等分点,

••・P。=2。。或20。=0。,

即10-3/=20+6)或2(10-3/)=/+6,

解得:/=[(舍去)或f=2;

②点尸在线段OQ上时,如图2所示.

第19页共37页

0pQ

图,

此时0V3fT0Vf+6,即

,:点、P是线段OQ的三等分点,

••・2。尸=尸。或。2=2尸。,

即2(3/-10)=什6-(3LI。)或31U=2[f+6-(3尸1。)J,

解得:f=3或f=6;

③当点。在线段OP上时,如图3所示.

OQP

-----•••------->

图3

此时f+6V310,即f>8.

•・•点。是线段。尸的三等分点,

:.OQ=2QP^2OQ=QP,

即f+6=2[3尸10-C+6)]或2。+6)=310-C+6),

解得:f=g或无解.

综上可知:点P,0,。三点在运动过程中,其中两点为端点构成的线段被第三个点三等分,则运动时间为

09A38

2、?6、

故答案为:2、;、6、g.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按P、。、。三点位置不同分类讨论.本

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运动的过程分情况考虑,再根据三等分点的性质列出

方程是关键.

三、解答题

17.(2025秋•河北邢台•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数轴上,点P从表示一40的点出发,沿水平向右的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点。从表示20的点出发,沿水平向左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运动.

pOQX

~^40020

第20页共37页

(1)当点Q运动到原点。时,点P的位置表示的数是多少?

(2)当P、。两点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时,问两点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10,(2)6秒或18秒

【分析】(1)求出点Q运动到原点O时所用时间,再求出点P所走的距离,求出点尸表示的数即可;

(2)设两点运动的时间是x秒时,两点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分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1)当点。运动到原点。时,点。运动的距离为20,运动时间为20:2:10(秒),此时,点尸

所走的距离为:3x10=30,点P表示的数为-40+30=10;

(2)设两点运动的时间是x秒时,两点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

当点。在点。左侧时,

120-(-40)J-3x-2x=30,

解得,戈二6,

当点尸在点。右侧时,

3A+2V-[20-(-40)]=30,

解得,x=18,

答:设两点运动的时间是6秒或18秒时,P、。两点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列出方程,注

意分类讨论.

18.(2025秋.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可以沿着数轴左右移动,请回

答:

(1)点A、B、C分别表示的数是.

(2)将点B向右移动三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D,点D表示的数是.

(3)移动点A到达点E,使B、C、E三点的其中任意一点为连接另外两点之间线段的中点,请直接写出

所有点A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4-----------------------0----------

-4-3-27012J4

【答案】(I)-4,-2,3;

(2)I;

(3)点A向右移动4.5个单位长度或12个单位长度,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

【分析】(1)根据点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写出即可;

(2)将点B向右移动三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D,则点D表示的数为-2i3=l;

第21页共37页

(3)分类讨论:当点A向左移动时,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当点A向右移动并且落在BC之间,则A

点为BC的中点;当点A向右移动并且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C点为BA的中点,然后根据中点的定

义分别求出对应的A点表示的数,从而得到移动的距离.

【详解】解:(1)点A、B、C分别表示的数分别是・4,-2,3;

(2)将点B向右移动三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D,点D表示的数是1;

(3)当点A向左移动时,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线段BC=3-(-2)=5,

,点A距离点B有5个单位,

・••点A要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

当点A向右移动并且落在BC之间,则A点为BC的中点,

AA点在B点右侧,距离B点2.5个单位,

••・点A要向右移动4.5单位长度:

当点A向右移动并且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C点为BA的中点,

,点A要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1)-4,-2,3;(2)I;(3)点A向右移动4.5个单位长度或12个单位长度,点A向左移动

3个单位长度.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