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及惯用语-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项练习_第1页
成语及惯用语-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项练习_第2页
成语及惯用语-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项练习_第3页
成语及惯用语-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项练习_第4页
成语及惯用语-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项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

成语及惯用语(解析版)

一、常考知识点汇总

1、空穴来风

【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

【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

【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

【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

6、首当其冲

【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

【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

【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

【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集思广益

【解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

【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

【解释】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了”

13、蓬单生辉

【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箪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

【解释】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

错。(“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5、出奇制胜

【解释】作谓语,不带宾语。

【误用】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意气用事

【解释】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误用】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7、不知所云

【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误用】不能用来批评所者理解力差。

18、义无反顾

【解释】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误用】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

【解释】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误用】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

【解释】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误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

【解释】自谦之辞

【误用】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

【解释】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误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

【解释】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

重任”。

【误用】常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

【解释】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误用】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

【解释】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

【解释】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解释】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

用。

38、期期艾艾

【解释】口吃。

【误用】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无可厚非

【解释】不必做过严厉的批评。

【误用】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不胫而走

【解释】消息传得很快。

【误用】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41、身临其境

【解释】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误用】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茕茕孑立

【解释】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误用】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43、耿耿于怀

【解释】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

【误用】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44、因人成事

【解释】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误用】不能对第三人说。

45、耳提面命

【解释】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误用】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46、耸人听闻

【解释】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不能说这个事情耸人听闻。

47、骇人听闻

【解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误用】与耸人听闻常常混用。

48、咬文嚼字

【解释】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

【误用】被用于表扬。

49、处心积虑

【解释】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

【误用】用来表褒义,褒义用“弹精竭虑”

50、火中取栗

【解释】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误用】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的意思,也不可用。

51、忍俊不禁

【解释】俊,笑。

【误用】只能说“我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责无旁贷

【解释】责,责任。

【误用】只能说“我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3、参差不齐

【解释】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

【误用】不用于时间等。

54、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5、危言危行

【解释】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误用】常被误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56、不刊之论

【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57、振聋发耳贵

【解释】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误用】不能形容声音大。(形容声音大用“震耳欲聋”。)

58、安之若素

【解释】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误用】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59、济济一堂

【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误用】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60、汗牛充栋

【解释】只形容藏书很多。

【误用】不用于其他事物。

61、叹为观止

【解释】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误用】只能用于赞美。

62、赏心悦目

【解释】主涪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误用】只能用于美好的景色。

63、相敬如宾

【解释】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误用】不能用于无夫妻关系的人。

64、上行下效

【解释】贬义。

【误用】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65、无所不为

【解释】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

【误用】错说成“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66、无所不至

【解释】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不能用于表示非常关心,跟“无微不至”不一样。

67、信笔涂鸦

【解释】随手乱画

【误用】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68、目无全牛

【解释】技艺十分纯熟。

【误用】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69、振振有词

【解释】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70、下里巴人

【解释】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

通俗的文学艺术。

【误用】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71、改弦易辙

【解释】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误用】不能代替“改邪归正”。

72、面目全非

【解释】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误用】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

73、见异思迁

【解释】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误用】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4、不足为训

【解释】不值得作为准则。

【误用】与教训无关。

75、亦步亦趋

【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

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误用】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76、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卷空空无人之意。

77、心有余悸

【解释】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误用】有人凡表示害怕就用此语。

78、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了”。

79、望尘莫及

【解释】比喻远远地落后,赶不上。

【误用】而“鞭长莫及”是指力量达不到,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替换。

80、投桃报李

【解释】褒义词,报答他人的好处。

【误用】错用来表示报复,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81、改头换面

【解释】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误用】不用于中性的改换样子。

82、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83、差强人意

【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84、一蹴而就

【解释】一步就成功

【误用】误解为一气呵成。

85、若心孤诣

【解释】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

【误用】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86、耳闻目睹

【解释】就是听到和看到

【误用】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87、光怪陆离

【解释】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

【误用】误认为贬义。

88、如履薄冰

【解释】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

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89、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

纯熟。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90、明日黄花

【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二、答题注意点

很多学生在语文成语题型考查中总是丢分,或者直接根本看不出语句中成语的问题。不过

我们需要掌握成语考查中的主要题型,这样才可以轻松应对成语题,一般成语考查的主要题型

有一下4种:

第一、成语字的书写规范,找错字,改错字,填成语等考题。

第二、成语中重点字解释。

第三、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找加点成语使用准确或不当的项。

第四、写出课文或名著中相关的成语。

以上四种题型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专项练习,再到考试时就可以轻

松应对。我们可以接下来看一个热身练习,题目相对简单,其实语文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特

别是成语的积累效果就很容易看出来。

三、真题解析

1.(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足岁一道独特风景。“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

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将"双奥之城"的荣耀载入冬奥史册的同时,也为中国和世

界留下了学费•的体育文化财富。

A.文中加点词语”成为〃是动词,“宝贵”是形容词。

B.文中画线的“独特风景''"文化贬富”两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

C.“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定语。

D.“,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

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C.分析有误。“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补语。

故选Co

2.(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生硬的一项是()

A.桂林为《以怛地开展“保护漓江〃活动。

B.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绿色农产品开发得绘审绘伫。

C.同学们参加毕业联欢晚会,共享不俗之用。

D.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阳生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

A.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这里指“保护漓江”活动要一直坚持下去,符合语境;

B.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非常生动逼真。不能用来说明“农产品开发〃的情形;

C.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用于长辈和晚辈之间,不可用于学生之间;

D.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骗子的手段不能用"叹为观止"修饰,属于褒贬误用。

故选A。

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听了小语的广播,同学们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感言。

下面这段感言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

当代青年人没有[A].拳守前人的旧说,而是敢于质疑,大胆创新。一个个奋斗的故事,⑻薄当出一段

段元梅的青春。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什么⑹干中俘岁,但是,他们以奋斗之我,吹响了[D]可安可

举的时代号角。

A.AB.BC.CD.D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防守,因称善于守的人为墨守。后指固执拘泥,不会变通。与语境相合,使用

正确;

B.演绎:铺陈,发挥;展现,表现。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形容的对象是悲壮事迹,不

能形容时代号角,故错误。

故选D,

4.(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法国女作家萨冈写的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是一个少女和她老爸的故事。②由于这部小说,风情

优雅的法国又多了一种“萨冈式微笑〃。③萨冈为搅动她情绪的温亲和烦恼起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

④去掉她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与忧愁优雅地握手,是不错的选择,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

愁”。⑤能拥抱欢乐,与忧愁握手,距离“只生欢喜不生愁”还会远吗?

(摘自新浪博客)

A.①句的主语是“法国女作家萨冈-

B.②句中“萨冈式微笑”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一一这句话是选择复句。

D."风情优雅"“美丽而庄重""拥抱欢乐"分别是主谓、并列、补充短语。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单句成分及复句类型。

A.①句的主语是"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法国女作家萨冈写的〃为定语;

B.“萨冈式微笑"不是比喻,是特指;

D.“拥抱欢乐”是动宾短语,不是补充短语;

故选Co

5.(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荣誉,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轻抽淡写地说,他只是干好了本职工作而已。

B.中国航天人自手胆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顶风沙、立塔架,筑起航天丰碑。

C.纪录片《90后在战疫一线》细节丰富而生动,医护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形象降缪纲上。

D.这群电气方刚的小伙子以青春许国,从繁华都市来到边疆,矢志守护祖国的安宁。

【答案】C

【详解】A.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这里指他对待荣誉的平

静,符合语境;

B.白手起家:在没有基础或条,牛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指中国航天人在很差的条件下创业,

符合语境;

C.跃然纸上:意思是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纪录片,

错误;

D.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用来形容小伙子,符合语境;

故选C。

6.(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霍金尽管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仍锲巾不争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B.诸葛亮,弹精举廖,"鞠躬尽疼,死而后己",他心中所系是兴复汉室的伟业。

C.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些消费者只关注商品外包装而忽视其内在价值,这种做法无异于去怏尊承。

【答案】C

【详解】A.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这里是指霍金虽然重病但是依旧坚持写作,符合语

境;

B.婵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这里是指诸葛亮一心想要兴好汉室,符合语境;

C.不以为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这里是说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不在乎,不符合语境;

D.买犊还珠: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这里是

指消费者忽视内在价值,注重包装,取舍不当,符合语境;

故选C。

7.(2022•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要从中师拿取义,反复斟酌。

C.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场地,只听发令枪一响,各国运动员纷至省米,向终点跑去。

D.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未被我们探索和利用的海洋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皿脸的。

【答案】D

【详解】A.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富有节奏。在此形容情节波澜起伏,使用有误;

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

符;含贬义。建议中学生“断章取义”是不妥当的,使用有误;

C.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于米指人或事物。不符合”向终点跑去”的语境,使

用有误;

D.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使用正确;

故选D“

8.(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市各学校淮御教育规律,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办学行为。

B.近日,在上海抗疫一线,利用科技成果抗击疫情的好消息缉停下犁,接连传来。

C.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的各项伟大事业,展示了青春中国的防卿力量。

D.从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至IJ"折柳"送别来宾,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设计以妙纳修。

【答案】B

【详解】A.遵循:遵照、遵守、遵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选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描述“消息〃,使用错误。

C.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用来修饰“力量”,使用正确。

D.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用来形容“设计〃,符合语境和用

法,使用正确。

故选Bo

9.(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巧碰的一项是()

A.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不期四•至,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

B.歌舞剧《东方红》将优美的旋律与曼妙的舞姿完美融合,二者柞I得第畛,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唯美的艺术

盛宴。

C.发展乡村旅游,改进民风民俗,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乡亲们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这是乡村干

部们双双不傕的梦想。

D.中学生要注意保护视力,不要沉迷网络,但面对老师和父母的劝导,有些同学在心里不到干农,依然我

行我素。

【答案】B

【详解】A.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的到来。与语境不符,应该改为“不期而

遇、

B.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用来说“优美的旋律与曼妙的舞

姿"相互配合,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勒奋不知疲倦。适用对象错误,使用不正确。

D.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亳不关心,置之不理。与前面的“心里〃

重复,使用不正确。

故选Bo

10.(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读书是一把心扉的钥匙。抚摸一本书,不只用眼睛,要用手指和心灵。好书如香茗,芬芳

醇厚,意味悠长。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她这一刻,你的心就

长出了翅脍。

A.打开就沉浸夸夸其谈B.开启就沉醋娓娓道来

C.开启还沉醉夸夸其谈D.打开还沉浸娓娓道来

【答案】D

【详解】开启,指打开、从某一点起等。也可以理解为某个设备启动或开始运行的步骤。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沉浸,浸泡,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

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

根据“钥匙"的提示,第一空应该选用“打开”恰当;

根据“不只”的提示,第二空应该选用“还“恰当;

根据“雅洁从容的文字里”的提示,第三空应该选用“沉浸〃恰当;

根据“仿佛和一位智者"可知,第四空应该选用“娓娓道来”,而不能用贬义词"夸夸其谈";

故选D,

11.(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先贤们秉持悲•天•悯•人•的情怀立言于世。

B.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读无俭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C.外表温和的他,内心却有股韧劲,认准了方向就会坚特不懈。

D.听到充满理性的音乐,听众会不自觉地或移得;半,感受音乐中传递出来的崇高。

【答案】B

【详解】A.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引申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

和不平。句中用于形容中华文化先贤们秉持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的情怀,符合语境,

使用正确;

B.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句中用于形容张教授旁征博引,讲话有条理有层次,

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C.坚持不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句中用于形容他认准方向就坚持到底,符合语

境,使用正确;

D.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句中用于形容听众听音乐时

坐姿端正,严肃恭敬的样子,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o

12.(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青春的旅途也不会o

②大数据背景下,帮助学生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③所谓正直,从来称量别人的天平,丈量自己的标尺。

A.一帆风顺建立不是而是B.一路平安健全既是也是

C.一帆风顺健全不是而是D.一路平安建立既是也是

【答案】C

【详解】(1)“一帆风顺’意思是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路平安”意思是指

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多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本句表达旅途顺利无阻,故用“一帆风顺〃恰当。

(2)"建立〃意思是开始成立;"健全〃是使完善的意思。本句是表达使人格不断完善,故用"健全"恰当。

而且从词语搭配习惯来看,一般说“健全〃人格,不说“建立”人格。

(3)从本句意思来看,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故用并列关系的关联同“不是……而

是",不能用递进关联词”既是......也是"。

据此,依次填入的词语为"一帆风顺”“健全〃”不是……而是"。

故选Co

13.(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微型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基缘加」上,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B.毕业典礼筹备会上,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提出真削知见的意见。

C.在“向来来〃演讲比赛中,他将兽石形地说:“要让青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

D."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济南市与时俱进,国里期日打造齐鲁样板村。

【答案】D

【详解】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句中形容故事突然结束,使用对象有误;

B.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句中形容同学们提出意见,

使用不当;

C.得意忘形:常用于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有的态度,含贬义。句子中形容演讲者的神

态,使用不当;

D.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在此形容根据实际制定方案打造齐鲁样板

村,使用正确;

故选Da

14.(2022•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东北,滑冰是一项有着—魅力的运动。—是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扬的曼妙,还是坐着雪车滑行时_

的快意,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在大自然的鼓励下,东北人民已经—了与寒冷共存的奥秘。

A.特别无论风驰电掣看透

B.独特尽管风风火火参透

C.特别尽管风风火火看透

D.独特无论风驰电掣参透

【答案】D

【详解】(1)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独特:独有的,与一•般不同的。

"独特〃更突出“独",突出其独一无二,能够写出在东北滑冰的重要地位,故第一个空选“独特

(2)”无论......还是……”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扬的曼妙"和“坐着雪车滑行时”都是条件,”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

是结果,故第二个空选“无论

(3)风驰电掣:形容速度非常快。风风火火:意思是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结合“坐着雪车滑行时〃“的快意”可知,这里突出的是滑冰的速度快,故第三个空选"风驰电掣"。

(4)看透:透彻地了解(对手的计策、用意等):透彻地认识(对方的缺点或事物的没有价值、没有

意义)。参透:彻底领会(道理、奥秘等)。

结合“寒冷共存的奥秘〃可知,第四个空选"参透"。

故选D,

15.(2022•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强国有我】下面句子摘自小丹同学的随笔《壮哉,中国青年!》,

请帮她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学的一项()

A.征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小将苏翊鸣锲跑不畲地刻苦训练,收获了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和坡面障碍技

巧银牌。

B."国潮”是"国风〃与“潮流〃的结合体,它的火爆盛行与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发自内心的崇拜总

昌祖夫。

C.湖南姑娘彭静旋常在法国街头穿着汉服弹奏古筝,以别有用小的选曲、行云流水的演绎展示中国传统音

乐的魅力。

D.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800多名热血青年将生命定格成永恒,谱写出一曲曲

浩•气•长•存•的英雄赞歌。

【答案】c

【详解】A.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在此形容坚持训练,使用正确;

B.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

C.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在此形容精心选曲,褒贬

误用;

D.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在此形容英雄赞歌,使用正确;

故选C。

16.(2022♦广西柳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下爪触的一项是()

A.留守儿童们在美丽的大龙潭学珍.寸彩,在峻峭的马鞍山登高望远,尽情领略龙城美景,感受社会关爱。

B.在柳州市教育局“双减〃措施出台之后,利用周末时间前来科技馆、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经号不绝。

C.扶贫工作队员凭着锲W不畲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行动,让这片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D.广大的志愿军战士那(卜后缈,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答案】A

【详解】A.含沙射影:比喻暗地里诽谤中伤。望文生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用来说小学生来往不断,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锲而不舍: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这里用来形容人的精神,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来形容志愿军战上不怕牺

牲的精神,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17.(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22年6月5R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陈冬、刘洋、兼旭哲二名航天员各可基明,开

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旅。

B.五一长假,天气晴好,同学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家乡周边的年影令人陶醉。

C.开学第一堂语文课,九(4)班新来的老师理那不畲,舟众的口才征服了全班同学,课堂上气氛非常活

跃。

D.1936年2月,毛主席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嫄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后,写下了栩便如生

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雪》。

【答案】A

【详解】A.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句中用于形容三名航天员各自掌握自己的职责,符合

语境,使用恰当;

B.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句中用于形容家乡周边的

景色美好,令人陶醉,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C.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句中用于形容新来的老师口才很好,不符合语

境,使用不恰当;

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句中用于形容经典之作《沁园春•雪》生动形

象,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故选Ao

18.(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潴的一项是()

A.对于是否上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K料彳至甦,无法达成共识。

B.三月,学校开展“雷锋进校园〃活动,他考当基件,报名参加了“学雷锋小分队”。

C.在全市中学生书法比赛中,我校的几幅参赛作品都不怎么样,只有小明的这一幅隶书还奉承人事。

D.为尽快把我市建设成山清水秀新河池,广大市民纷纷出迷胡孽,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答案】B

【详解】A.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形容“孩子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合适。使用正确;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与语境“报名参加了,学雷锋小分队,"不符。使用不正确;

C.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与语境“我校的几幅参赛作品都不怎么样,只有小明的这一幅隶书

还可以"相符。使用正确;

D.出谋献策:意思是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与语境”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相符。使

用正确:

故选Bo

19.(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汉语中有许多看起来深奥的成语,其实都在说一个浅显的道理,请各用一

个四字短语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示例:隼路蓝缕栉风沐雨(艰苦奋斗)

A.沧海桑田白云苍狗()B.奋根笃行障厉奋进()

C.集腋成裘聚沙成塔()D.桑榆未晚炳烛之明()

【答案】A.变化巨大B.努力拼搏C.积少成多D.珍惜时光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

箪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

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这两个成语都是讲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奋斗,所以可用“艰苦奋斗”来解释。

A.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白云苍狗: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

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这两个成语都是说变化大,所以可用“变化巨大”来解释;

B.奋楫笃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做任何事情都要勇往直前,尽最大的努力才会成功。薛厉奋进:形

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这两个成语都是叫我们要"奋斗〃"拼搏〃,所以可用“努力拼搏〃来解释;

C.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原指儿童

堆塔游戏;后比喻枳少成多。这两个成语都是说积少成多,所以可用“积少成多”来解释;

D.桑榆未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炳烛之明:形容人到老年,好

学不倦。这两个成语都是强调要珍惜时光,所以可用“珍惜时光”来解释。

20.(2022•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内容。

学《论语》,理解孔子安于贫穷追求精神满足的人生态度一一安贫乐道,读《孟子》,敬仰孟子在生命

与道义不能兼得时的选择一一(成语);“扶摇而上”"鲸鹏展翅〃,那是(人名)笔下

的逍遥姿态;”大道之行也,",那是《礼记》描述的社会理想。

【答案】舍生取义庄子(庄周)天下为公

【详解】根据“生命与道义不能兼得"和"成语”的提示,确定第一空为“舍生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生命。)'“扶摇而上”“鲸鹏展翅”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内容,确定第二空为庄子(庄周);第三空为直

接默写,要求准确,不添字,不加字。

21.(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中考真题)按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结合语境,在括号里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A.只有克服骄傲情绪,才能进步。()

B.我们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感到十分骄傲。()

(2)结合语境,在括号里写出加粗词语的反义词。

A.他像生过一场大病,身子十分单薄()

B.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单薄,看了使人乏味。()

【答案】(1)A.自满B.自豪(2)A.强壮B.丰富

【详解】(1)本题考查近义词。

A.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骄傲自满。

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B.骄傲: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自豪:指自己感到光荣。

(2)本题考查反义词。

A.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强壮:健壮有力,势力强盛。

B.单薄:内容少,不深刻。

丰富:充裕的,很多的;涉及面广的。

22.(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请结合语境,将“临本""模本〃两个词分别填写到相应的指号中。

观古书帖,当澄心定虑,明辩真伪:得结构而不得锋芒者,A()也:得笔意而不得位置者,B()

也;笔势不联属,字形如算子者,(集书)也;形迹虽存,而真彩神气索然者,(双钩)也。

【答案】A.模本B临本

【详解】①模本:指照书画原件临摹或翻刻拓印的复制品。一边对着原件,一边临摹,这是“照葫芦画

瓢”,往往得其形不得其意,故与“结构而不得锋芒者"表意一致,故A处为“模本”为佳;

②临本:摹写出来的书画复制本。•边用大脑回想书画之意•边摹写,这样的作品可能结构与原作有

偏差,但能有神韵,故与“得笔意而不得位置者“意近,所以B处填写“临本〃。

23.(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当代生活日新月异,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请在下列新晋热词中任选一

项解释它的意思。

A.内卷B.神兽C.后浪D.杠将

【答案】A.内卷:一般指各行各业内的非理性竞争。

B.神兽:当下家长对自家孩子的一种无奈称谓。

C.后浪:泛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前辈、后来居上的年轻人。

D.杠精:泛指在争辩时总是唱反调,不分对错、固执己见的人。

【详解】A.内卷:内卷,网络流行词,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大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

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

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

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B.神兽:神兽,网络流行语,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也是当下家长对自

家孩子的一种无奈称谓。

C.后浪:网络用语,出自“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意指晚辈,一般指90后、00后,因2020年五四青年节

前夕的短视频《后浪》而走红。泛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前辈、后来居上的年轻人。

D.杠精:杠精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经常的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的人、总是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

反意见的人。2018年12月3日,词语“杠精”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

24.(2021•陕西・统考中考真题)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一代代建设者把青春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孕育出点染江山H勺葱茏绿意,换来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累

累做果,更(凸显显耀显明)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可贵。

(2)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我们仍然需要始终保持(一鼓

作气一意孤行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答案】(1)凸显(2)一往无前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义的辨析。

(1)“凸显〃清楚地显露。"显耀"指声誉、权势等显赫。“显明"清楚明臼。据此判断这里应该填“凸显〃。

(2)"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一意孤行〃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

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亳不动摇地

奋勇前进。据此判断应填“一■往无前”。

四、习题演练

1.卜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或殴牌就跨上舛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B.湖南姑娘彭静旋常在法国街头穿着汉服弹奏古筝,以别有川小的选曲、行云流水的演绎展示中国传统音

乐的魅力。

C.1936年冬,梅山被围,陈毅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写下了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梅岭三章》。

D.五一长假,天气晴好,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宝峰湖、天门山的浮卷接影令人陶醉。

2.下列选项中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间样板房,每件家具都和房子的风格相•得•益•彰•。

B.夏季的壶口瀑布如怒吼的雄狮,尊然电:现的景象让游客们感到非常震撼。

C.对我们来说,贪图享乐的思想如果漕遨晴检绝对是一件坏事。

D.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的一番演谈网闻,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旁人的婵谈,这个孩子是不至于做出这等事情的。

B.一部伟大的作品,定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即使海•枯•石•烂•,也会从尘封的记忆中被人们重新拾起。

C.原本是不农无缮的计划。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失败。

D.春天的脚步渐渐近了,各种鲜花次第开放,整片大地生机勃勃起来。

4.下面是文文同学在读书看报中抄录的句子,其中只有一个加点词语使用正确,请你帮他找出来。()

A.的突泉迎春花灯会,因疫情中断了3年后,即将再次点燃,千万人嬉游流连,灯火阚理,时年盛景即将

重现。

B.本轮疫情冲击下,很多人开启居家治疗模式,各种退烧药卷手可他。

C.齐鲁大地无数英雄儿女那心卮如、敢于牺牲,形成了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铸就了独具特色的

红色基因。

D.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5.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远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佻源了。

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木啰才惜了。

C.“隐姓埋名三十载,甘为祖国马•前•卒•〃,新时代要大力弘扬黄旭华院士的这种精神,坚决抵制社会上错误

思潮影响,培养更多属于人民的科学家。

D.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萼睡,才得以缓和。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精神的o它细致地描述

了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出抗日战争的壮丽,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

形象。它是时代的最强音,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它自面世以来,一直以其独

特的音乐魅力、深远的内涵被世人所它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

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A.诠释图画称赞B.解释图画称颂

C.诠释图景称颂D.解释图景称赞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勺耳道,终不愿意。

B.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单,生工造出来的。

c.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坐q绡舌:这东

西这么好吃?!

D.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心•所•欲•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举目回望,那一个个奔忙而坚定的身影,那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顷刻间汇聚成一往无前的钢铁洪

流,是无数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疫情的新的长城。

B.这堂课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祖国广茂大地,/耳X生命的养料,感悟奋斗的真谛,真切感受祖国的命运与

自己休戚相关。

C.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上,他的一番囱谈闹闻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许。

D.许多院士表示,医生不仅要有妙干.你的本领,更要有医者仁心的大爱。

9.下面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学名著,主要记载当时各国策士们游说诸

侯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B.习近平主席讲话时曾引用唐诗“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其中的"钧〃与“锚铢必较〃“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

"锚""铢〃"仞"都是古代重量单位。

C.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

寒"的地步。一一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D.春天的五龙河,草长莺飞,巩?聊炒。漫步在五龙河两岸,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一一加

点成语使用准确。

10.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那石板没经不耳光面,,甚曾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咚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

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函。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

・・・・・・・・・・・

比泥地干得他,W卡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城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脑一骗。

A.力口点的哪"是代词,"铺”"吹"是动词。

D.加点的"石板""父亲""台阶""石匠"是名词。

C.加点的"上”"出去〃"有"是动词,"就"是副词。

D.加点的"小""快〃是形容词,“一颗〃是数量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怆学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的精准防控政策,让绝大多数中国人能够在春节合家团圆,享受不伦之年。

B.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次第到来的形式进行倒计时,别开生.面。

C.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住事单琴:。

D.他恍惚地立在汽车站外面,愕然地看着这个令人眼有缜机的世界。

1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央视热播剧《人世间》剧情即坳顿挫,细节感人,深受观众喜爱。

B.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我国航天事业开启了举世咽目的新篇章。

C.奥运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嬴得了观众板拿发喉的欢呼声。

D.端午节当天的龙舟赛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远远望去,人再鼎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不可能;蹲地碗,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静待花开,才能成就精彩的学生、出彩

的教师、多彩的学校。

B.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场地,只听发令枪一响,各国运动员纷至省去,向终点跑去.

C.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强目欲拿,发人深省。

D.春阳映花蕊,春风摇动花枝,蜜蜂留恋花间。置身于此景中,怎能不让人叹服大自然的别具回心、。

1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亳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争?无馋的英雄。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不得不令人削耳相看。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您,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中国志愿者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疑可双的壮丽篇章。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怆当的一项是()

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浮迎着祥和的气氛。

B.电影《水门桥》以气势恢宏的场面、默审型优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赢得了影迷的好评。

C.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个食品企业,其食品生产的卫生状况让人峰目结百。

D.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四十多岁,已经是婚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16.下面选项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它早已沉淀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内化为中华民族

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无数仁人志士踏荆棘而来,为后

世开辟道路:曾记否,闻一多慷慨淋漓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曾记否.黄继光赴朝抗美羿尊严,浴血

奋战保家国;曾记否,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戈壁,鞠躬尽瘁扬国威……吾辈青年更应该将个人梦想与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梦炙热相融,肩挑重任,勇毅前行。清漱的爱,只为中国!

A.“饱尝艰辛而不屈”中的"而〃和“为后世开辟道路〃中的“为”字词性相同。

B.“最宝贵的财富"中的"最"字是副词。

C.上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节奏明快,语气强烈。

D.”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属于直接抒情。

1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那出。

B.因为后学践理的疲乏,我倒头就睡着了。

C.这两幅画倒是木祖律庠,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

D.这种偷梁换柱、季住桃罐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18.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②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③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④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⑤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⑥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

⑦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________

⑧形容所处的位置非常凶险且后果未卜,后引申为处在有争议的是非之地。

⑨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也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19.小延注意到,汉语中有不少近义词,但在使用场合上有所区分;她还注意到,关联词的正确选用对于

语段的通顺非常重要。请将以下两个词语填在(甲)(乙)适合处,并在①②处写上合适的关联词。

莅临造访

冬天时,雨常常化了妆,变成美丽的雪花,躯然(甲)人间。(①)在南国,雨只会偶尔(乙〉大地.

它变得更吝啬了。而在更干旱的地区,人们(②)需要通过某些仪式,祈祷雨的到来。

(甲)(乙)①(2)

20.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字形字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