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49分)

1.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B.都在长安定都

C.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D.都实行科举制

2.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大江大河的阻隔。为防止由此造成分裂,巩固统

一,隋朝采取的措施是()

A.修筑长城B.创立科举制C.开通大运河D.治理黄河

3.者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

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

原因之一是()

A.统治者合理的政策B.和平稳定的环境

C.社会经济较快发展D.贤臣能将的辅助

4.下面三张图片体现了唐朝()

筒车雨中耕作图

A.经济的繁荣发展B.民族交往与交融

C.频繁的对外交往D.多彩的文学艺术

5.声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初唐,长安城只有在元宵节才有“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

夜”的景象,而中唐的扬州则“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这表明唐朝()

A.严格商业时空限制B.对商业控制逐渐松弛

C.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6.唐玄宗曾下令,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官学学习,但安史之乱后朝廷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兴办官学,

很多学校有名无实,相反私学受业者成为朝廷取土的重要来源。据此可知,安史之乱()

A.扩大科举制选官范围B.冲击文化与经济秩序

C.促进私学兴起与发展D.推动唐王朝由盛转衰

7.五代十国时期,各地经济联系密切,不同政权之间的商业贸易频繁,一些交通要道上贩运商人来往不断。

这种情况()

A.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B.形成崇尚奢侈的风气

C.说明当时社会较稳定D.加剧了政权间的冲突

8.下图是甘肃出土的唐朝三彩骑俑队列,其中的女骑俑束着典型的汉式头饰,身穿窄袖紧身衣。我国其他

多个地区也出土了同时期的类似二彩人物俑,印证了当时人口构成的多元性。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

特征是()

A.动荡与变革B,繁荣与开放

C封闭与危机D.侵略与反抗

9.某音乐剧以“大乘天”“佛门”“那烂陀”“大唐”“归一”等章节为架构,演绎了一段英雄远行的故

事。这场远行()

A.加强了唐与新罗的往来B.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C.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D.增进了汉藏的民族友谊

10.考古发现,某唐墓中出土了许多产自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这些文物反

映出()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11.诗人元稹在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说道,有人拿白诗的写本和印本在街头叫卖或换取酒茶;唐

文宗太和年间,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由此可见当时()

A.造纸术已得以改进B.雕版印刷相当发达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天文历法已趋完善

12.唐代文人创作的诗歌传诵于士庶、僧徒、孀妇、牛童、马夫之口,吟诵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

乃至谱写成流行歌曲,这反映了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之一是()

A.崇尚诗歌的社会氛围R.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C.国民文化水平高D.官方意识形态的提倡

13.下列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⑤五代十国出现

A.①@③©©B.⑤®③①④

C.®@@®®D.①⑤

14.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述以及对事务对策分析的考查,强调语言组织、表

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社会人士上升流动的渠道。这种做法()

A.有利于地方自治B.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C.加强了中央集权D.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15.王安石变法,把农村人口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

练兵。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限制官僚的政治特权

C.加强农村的水利建设D.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16.浪渊之盟后,宋辽在边境地区设立了五个榷场(宋境内四个,辽境内一个)。北宋可以“以我不急,易

彼所珍”,辽国则“请以嬴老之羊及皮毛,岁易南中绢,彼此利之”。榷场的设立()

A.密切了宋辽经济联系B.制约了北宋经济发展

C.结束了宋辽对峙局面D.增强了辽国军事实力

17.西夏辞书《文海》释“君”为“君:圣全子左;君者天子也,帝君主也,君也,官也,王也,主宰也,

主持国家也”。该解释意在()

A.变革西夏习俗B.维护西夏自身民族特色

C.维护国家统一D.凸显皇帝统治的合法性

18.南宋有诗曰:“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一线曾是()

A.宋夏议和的地点B.北宋与辽的边界C.南宋与金的分界线D,宋辽交战的战场

19.历史研究中有“孤证不立”的说法,就是只有一条证据的史料不足为信。下面为不同史籍关于蒙古的相关

记述,二者能够共同印证的是()

《辽金简史》:“三年

《金史•哀宗本纪》:“大

正月,宋蒙联兵攻破

元(蒙古)兵破外城……

蔡州,金哀宗自

帝为乱兵所害,金亡。”

焚……C”

材料三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

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息”“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革新措施,这一措施始创于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北宋实行怎样的国策?统治者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

(4)依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创立了什么制度?

(5)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今天吸收借鉴?

23.隋唐是我国历史上注重对外交往的朝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罗马金面《灶苑名耕臬》书第

①②

材料二

人物:

贡扶:

材料三

材料四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义

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

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1)判断材料一中图①②史料的类型。属于文献史料的是::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填写

序号即可)

(2)根据材料二,从中任选一个,写出人名并简要介绍其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归纳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

四、活动与探究(18分)

24.唐宋元时期是民族交往的繁盛时期。老师围绕相关内容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

务。

【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篓》卷一九八

【两宋时期的民族交往】

材料二下面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元朝时期的民族交往】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再举一例体现唐太宗奉行此政策的史实。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管理边疆地区的方式。试举两例元朝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

(4)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49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二、辨析改错(10分)

【21题答案】

【答案】⑴

错误;将“龙门石窟''改为"莫高窟”

(2)

错误;将"吴道子''改为“阎立本”

(3)

错误;将“《天工开物》”改为“《大衍历》”

(4)

正确(5)

错误;将“诗仙”改为“诗圣”

三、材料解析(26题16分,27题16分)

【22题答案】

【答案】(1)革新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时间:隋朝。(2)原因:科举制的实施。

影响: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国策:崇文抑武。

原因:为了防止武将跋扈和兵变改移。

(4)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