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知识点

必修二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框架

♦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功与功率

1.功

(1)定义: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二者的乘积;

(2)恒力做功的表达式:

W=Flcosa,

其中a是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OWaW";

(3)适用条件:

W=qcosa仅适用于求恒力做的功;

(4)标量:

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功的运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

向,也不表示大小,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5)物理意义:

能量变化的量度。功是过程量。

(6)功的正负:

做功特点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

总功可以为正,可以为

一对相互作用力不做功.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两物体位

负,可以为零。

移不一定相等,二者做功无必然联系。

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一对平衡力总功为零

物体,因此做功位移相等,做功大小相等。

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功为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负,产生热量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静摩擦力总功为零

做功情况条件从动力学角度看从能量角度看

力对物体做正功,力是物

正功使物体的动能增加

体运动的动力

力对•物体不做功,力对物

体既不起动力作用,也不力没有使物体的动能发

不做功

起阻力作用,力只改变物生变化

体的运动方向

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

负功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力使物体的动能减少

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功是标量,但有“十”“一”,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5J>3J)而

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

说明

(2)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

(3)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绝对值),即

力F对物体做功-仪等效于物体克服力打做功FL

2.变力做功

(1)转换法:力的方向改变时,转换研究对象,把求变力做功转化为求恒力做功;

(2)图像法:力的大小改变时,画尸-》图求面积。当力随位移线性变化时,可用平均

力求解;

(3)微元法:力的方向变化,但始终和速度方向有关时,每一4%内做功的表达式相

同,用微元法;

(4)动能定理:初、速度己知时;

(5)恒定功率:大小改变但功率恒定时,如机车恒定功率启动,用恒定功率求功。

3.功率

(1)定义:

力对物体做的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作功率;

(2)定义式:

(2)恒定加速度启动:

①过程分析:

尸一尸“

阶段一:Q二二不变fF不变fu增大fP=Fv增大,直到P=P频=/呢;

阶段二:“增大一F=生降低一a二匕降低;

vm

阶段三:F=F阴fa=0->v达最大值4n=9。

F明

②运动规律:以加速度Q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一以

喋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2—t图像

(3)说明:

①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加=白=4

"min『阻

(式中5E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F第);

②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速度不是最

大,即u=£v%=m

F卜阻

二、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

(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

运动的额路径无关;

(2)重力做功的公式:WG=mgh=mg^-mgh2;

A

(3)说明:物体无论是竖直向下运动,还是沿斜面向下运动,还是任意路径向下运

动,只要高度都是从々降为&,重力做功大小都是一样的。

2、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叫作重力势能,用符号/;

(2)表达式:

Ep=mg/;

(3)矢量性: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4)重力势能的特征:

①相对性: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在计算重力势能之前要先选择参考平面。参考平面的

选取是任意的,以使问题变得方便为原则,通常选地面为参考平面;

②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这一系统所共有的,不是物体单独所有的。如果没有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谈不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通常说某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多少,这只

是一种简化的说法。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1)定性关系:

①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②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

(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01-02=

4、非质点重力势能计算

等效法:相当于把多大质量的质点移动多少高度。

三、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

能。

(2)大小: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

(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类似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用公式

表示为W=-AEP=Epi—EP2o

(4)对弹性势能的理解:

①弹性势能是整个系统所具有的;

②弹性势能是相对的,一般选弹簧原长时的弹性势能为0;

③所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表达式

以弹簧原长时为零势能点,Ep=*,其中2为弹簧的形变量。

四、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

r12

Ek=2mv

(3)对动能的理解:

①状态量: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涉及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②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应用代数相加减;

③相对性:无特殊说明时,动能表达式中的速度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④动能与速度的变化关系: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可

能只是方向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

(4)动能的变化:AEk=Ek2-Ekl,4%>0表示动能增加,表示动能减少。

2、动能定理

(1)定理的推导:设某物体的质量为科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

位移,,速度由巧,增加到“2,这个过程中力F做的功口。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3)表达式:W=Ek2-Ekl=\mv^-\mv^,其中见?为末动能,为初动能,”

为合外力做的功。

(4)对定理的理解:

①W>0,物体的动能增加;WV0,物体的动能减少;IV=0,物体的动能不变;

②动能定理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物体(质点)或者是可以看成单一物体(质点)的物体系,对

于运动状态不同的物体,应分别应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③动能定理中的位移、速度都必须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动能定理无

分量式,不能分解到某一方向上应用;

④动能定理体现了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等量关系,是重要的功能关系之一;

⑤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做负功动能减少;

⑥合力不做功,动能不变,但速度可能变化,即合力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

(5)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①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②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③既适用于各种性质的力同时作用,也适用于各种性质的力不同时作用。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

(1)定义:重力垫能、弹性势能和动能都是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形式,统称为机械能

(2)表达式:

£19

E=mg/i++Ep弹

(3)对机械能的认识:

①机械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正负;

②机械能具有相对性,只有参考系和参考平面确定时,机械能才有确定的物理意义;

③机械能是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

机械能保持不变。

(2)适用条件: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外,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为零。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只受重力(例如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各种抛体运动)或系统内弹力作用,物体的机械

能守恒。

(2)除重力、系统内弹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式:

表达角度表达式表达意义

系统的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

守恒观点+Ep=琮+Ep

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

系统(或物体)机械能守恒时,系

转化观点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等于系统

AEk=—AEP

增加(或减少)的动能

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则4部

转移观点施人增~臧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

5、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三种判断方法,

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

若物体动能、势能之和不变,则机械能守恒。

2、利用做功判断:

(1)一般适用于单个为题;

(2)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则

机械能守恒。

3、利用能量转化判断:

(1)一般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若物体或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物体或系统内也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

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六、功能关系

1、功能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多少功就有多少某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常见的集中功能关系:

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能的变化定・关系

合外力做功动能变化卬合=a2-3=砥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40=Ep1-Ep2

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

弹簧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变化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WF=-AEp=%-E»2

只有重力、弹力做机械能守恒

不引起机械能变化

功4E=0

除重力和弹力之外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多少正

机械能变化

的力做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除

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多少负

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

W=AE

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擦力一

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定做负功,系统内能增加

内能变化

动摩擦力做的总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