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3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原卷版)_第1页
题型13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原卷版)_第2页
题型13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原卷版)_第3页
题型13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原卷版)_第4页
题型13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分策D

1.两类探究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1)性质探究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取样分组要遵循等量原则和随机性原则

编号要避免重旦和混甫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以单•变坡(自变过)

处理,同时控制无关变景

将对照组和实验组跟丁相同条件下培养(处理)

i段时间

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般用“如果(若)

就(则)……"来描述

(2)功能探究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模板

2.“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

无对照实验'实验变取设置

是否进行r编号与标记

如果有对照,看时<是否遵循的一变显原则

照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遵循等陆原则

.是否排除r干扰因素

生物材料选择是否得当

实验器材选择是否合理

药剂选择、使用、用呈是否准确

是否需要搅拌、加热等

实验所需的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

‘米骤的顺序是否合理

・步骤是否完整

、具体操作是否违反生物学基本原理

.实验目的是否与实验结果、结论对应

<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否讨论全面

.是否是先写结果后写结论

提分演练

1.下表相关实验的结果或结果分析中,错误的是()

实验操作结果及结果分析

A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3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看到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

附有碎屑的一端,涂到洁净载玻片中央的甲基绿染液中,盖上盖

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可使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

B使用差速离心法

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若未经过轻轻振荡几次,就从培养

制备酵母菌培养液,接种后置: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轻轻

C液中取样观察,则计数结果比实际

振荡几次培养液,再吸取培养液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结果要偏小。

若观察到视野中有长方形和正方形

取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装片,将

D的植物细胞,则选择观察的区域不

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正确。

A.AB.BC.CD.D

2.为寻找啤酒发酵的优良原料,某科研小组分别称取等量小麦、谷子、绿豆三种未萌发种子和萌发种子,

研磨后制备的酶提取液分别与1mL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混合,25c保温5min后,立艮J将试管放入

沸水浴中保温5min。测定各试管中还原糖的含量,比较不同种子萌发前后淀粉酶的活性,其实验结果如下。

名称小麦谷子绿豆

未萌发种子的淀粉酶沽性/U-g10.02890.00940.0074

萌发种子的淀粉酶活性/u・g-51.76450.0395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酶提取液过程中加入石英砂可使研磨更充分

B.研磨后需用3支试管收集制备好的前提取液

C.将试管在沸水浴中保温的目的是使酹快速失活

D.未萌发的绿豆种子可作为啤酒发酵的优良原料

3.柳茶多糖是从柳茶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可用于消食导滞、疏散风热。欲研究柳茶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

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低剂量(HOmgkg1),中剂量(220mg-kgi)、高剂量(440mg.kg')的柳茶多糖每天

分别灌胃小鼠一次,连续10天后检测小鼠体内免疫球蛋白IgM、【gG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组别剂量(mgkg1)IgMIgG

对照组-456104

模型组-20363

440255100

柳茶多糖处理组22019360

11016745

A.表格中的模型组应为免疫低下的小鼠

B.IgM、IgG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可体外培养浆细胞获得大量的IgM、IgG

C.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的处理应为灌胃等量的柳茶多糖溶剂

D.据表分析,各种剂量的柳茶多糖都能够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4.胰岛B细胞中的SRP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其与信号肽特异性结合后可使翻译暂停,内质网膜上存在

SRP受体。科研团队分离出胰岛B细胞中的相关物质或结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实验,操作和结果如

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内质

实验胰岛素核糖体SRP高尔基体实验产物

①++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含信号肽)

②+++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③++++含8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不含信号肽)

④++++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⑤+++++由A、B链组成的含51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A.信号肽是由16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

B.信号肽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中被切除

C.前胰岛素原在内质网中和高尔基体中转化为胰岛素原

B.甲基绿染色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C.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L'NHACI培养大肠杆菌来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

D.显微镜观察法一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加入CaCO3是为了溶解色素

B.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说明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C.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D.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11.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卜•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合

理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现象

A脂肪的检测与观察脂肪颗粒被苏丹HI染液染成橘黄色

B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绿体绿色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视野中不同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有所不同

D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视野中多数细胞的细胞核消失,染色体清晰可见

A.AB.BC.CD.D

12.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

离心法分离细胞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所用溶液B的pH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的相同

B.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

C.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将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则无氧气释放

D.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防而导致的

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莓汁可作为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

B.生物学实验均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C.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

D.探究实验的实验结果总是与预期假设保持一致

14.研究人员发现,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向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

加入DCIP,光照后蓝色氧化型的DC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研究人员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卜.进行

如表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试管乙试管丙试管丁试管

叶绿体悬浮液(用蔗糖溶液配制)1mL1mL

DCIP0.5mL0.5mL0.5mL0.5mL

0.5moi/L蔗糖溶液4mL5mL4mL5mL

光照条件光照光照黑暗黑暗

上层液体颜色无色蓝色蓝色蓝色

A.甲试管与丙试管比较可以说明氢的产生需要光照

B.设置乙试管和丁试管的目的是说明DCIP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

C.甲试管有叶绿体和光照条件,故实验过程中用到的蔗糖溶液应全部换成蒸储水,以方便检测甲试管内叶

绿体中是否有糖类产生

D.甲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15.如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与假设是否相符

A.图中①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

B.图中②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就是此变量

C.图中③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有机物产生量就是此变量

D.图中④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不能用叶肉细胞

16.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古。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

测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应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进行显色反应,测定光密度值,绘制标准曲线。比色

管的设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管号123456

苯酚浓度mg/L1

A.随着标准比色管浓度梯度的减小,比色法测定的准确度也会随之减小

B.光密度值与苯酚含量成正相关

C.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0、0.2、0.4、0.6、0.8

D.若废水为50mg/L的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可将残留液稀释20倍后,再进行比色

17.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水稻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水稻中ABA的

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b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据图a推测,光抑制植物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B.图b所示实验中自变量有3个

C.据图b推测,黑暗条件下对野生型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比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更显著

D.据图b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18.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致病成分,头加三嗪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下表为某医生在体外实

验中,测定不同浓度头他三嗪单独或联合双黄连处理肺炎克雷伯氏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时内毒素释放

量的实验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不同药物浓度下内毒素释放量/(EU-mL1)

组别添加药物

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

甲生理盐水5298————

乙头抱三嗪1402482743304

丙头抱三嗪+双黄连1115657461340

注:“一”表示无此项实验;双黄连浓度为0.Img/mL。

A.本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添加药物种类为唯一的自变量

B.甲组为对照组,说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可自发地释放内毒素

C.头抱三嗪能抑制肺炎克雷伯氏菌释放内毒素,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D.双黄连能够拮抗头抱三嗪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释放的影响

19.抑制素(INH)是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科研人员制备了1NH

的抗体并在大鼠发情期注射给大鼠,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巧砸的是()

促性腺激素)性激素()

(mIU/mLng/mL卵泡成熟卵泡

检测指标

质量个数

促卵泡激

组别

促黄体素孕酮

(个)

素(g)

对•照组8.5315.188.860.6328.67

实验组25.3615.1911.780.9135

A.INH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由实验数据推测INH可作用于垂体,进而促进卵泡发育

C.注射INH抗体后,促卵泡激素及孕酮含量均上升

D.注射的INH抗体可在机体内与抑制素结合,解除其作用

20.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

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臊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蛋白液蛋白块

实验①实验②

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D.无

21.下图实验装置用于模拟性状分离比和性状重组实验,棋子上标记的A、a及B、b代表基因。实验时甲

同学分别从甲的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乙同学分别从乙的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机子,记

录抓取的字母及字母组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得到可靠结论,甲、乙同学需记录并统计多次抓取和组合实验的结果

B.甲、乙同学抓取棋子时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甲、乙同学组合各自抓到的棋子时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甲、乙同学组合各自抓到的棋子时模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过程

22.如图所示是某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密度统计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要控制胰蛋白酶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免损伤细胞

B.培养液中应适当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以避免杂菌污染

C.曲线be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及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D.培养至第6天时,新产生的细胞数等于死亡细胞数

23.对比实验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组的比较分析,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

关系,常应用于生物学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属于验证实验,每个实验组的实验结果都是已知的

B.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比0还是CO2属于对比实验

C.对比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D.探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24.黄苓甘是从黄苓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苓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某研究小

组为研究黄苓甘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黄岑杏分别处理胃癌细胞不同时间后,检测胃癌细

胞的增殖程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黄苓甘浓度,胃癌细胞的培养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使细胞发生癌变

C.由图可知,用I60nmol/L的黄苓昔处理胃癌细胞96小时,抑制效果可达最佳

D.该实验结果可直接用于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25.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

35c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麻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对

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加分泌液加水

蛋白液

实验①实验②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

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火,丁中蛋白块不消火

C.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26.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无学达成目的的是()

A.消毒后的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B.若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显微镜视野应调暗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最

D.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27.为了探究奇亚籽油魔芋糕对小鼠血糖调节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

不。

饲喂前后空腹血糖(mmol/L)

组别处理方式

饲养。天饲养35天

甲组正常饲料•+定时灌胃生理盐水5.67±0.375.74±0.3

乙组高糖高脂饲料+定时灌胃生理盐水5.79±0.317.99±0.39

高糖高脂饲料+定时灌胃奇亚籽油魔

丙组5.53+0.295.98±0.43

芋糕制品

高糖高脂饲料+定时濯胃不含奇亚籽

丁组5.72±0.426.84±0.25

油魔芋糕制品

注:灌胃指由动物口中直接注入到动物胃中。

回答下列问题:

(1)四组实验所用小鼠,除了性别、品种相同,生长发育状况用似外,还应该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答出1点即可)。

(2)正常情况下,血糖的去向除了氧化放能外,还有,

(3)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完成前者的结构基础是:若需要测

定后者涉及到的相关激素的浓度时,可在手指处抽血检测,其原因是o

(4)能说明添加奇亚籽油的魔芋糕制品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的组别J是o

28.科研人员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乳腺癌细胞MCF7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抗

药性的产生与核DNA有关。某细胞膜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作用于核DNA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该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肿瘤细胞核内储存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核膜将细胞质和细胞核分隔开来,承担

着核质间物质交换和的功能。

(2)上图显示,药物分子依赖于细胞腴进入细胞,枸的在被直接降解,杓的则在中被降解。

未被降解的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积累后发挥作用。因此,可以推测药物分子在细胞质中的停留

时间与降解概率及细胞核对药物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为:o

(3)综合上述研究,请你设计一个提高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的研发思路:o

(4)科研人员还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具体实

验方案如下: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组胞和滤液;

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来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

量。请指出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

第一处:;

第二处:o

29.为研究2个品种辣椒抗旱性的强弱,某科研小组以长势一致、20d苗龄的博椒6号和甜杂I号辣椒苗为

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处理辣椒幼苗模拟干旱胁迫,一段时间后测定辣椒的株高和根长,获得如

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株高/cm根长/cm

PEG浓度/(g-L1)

博椒6号甜杂1号博椒6号甜杂1号

015.515.68.57.5

5015.415.46.46.4

10015.515.66.56.2

15015.515.37.56.5

20015.215.56.64.5

请问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时每个PEG浓度下处理了3罐,且每罐中种有

2株辣椒幼苗,其目的是o

(2)从表中数据可知,抗旱性较强的辣椒品种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生物总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理论上,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同化产物优先分配给(填”根

系,,或“叶片,,),从而有利于0

30.1977年,生物化学家古德伯格以网织红细胞为研先材料,发现了一种不依赖溶酶体的蛋白质降解方式。

网织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红细无细胞核,但细胞器基本保留,细

胞内存在大鼠血红蛋白。如果某些血红蛋白出现错误折叠形成不正常的空间结构,那么它们会被降解。为

研究这些空间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降解途径,占德伯格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以卜.实验:

I.将收集到的网织红细胞分为四组,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组,其中①、②组悬浮在含:2氨基3。

丁酸(CIAbu)的溶液中(CIAbu会引起新合成的蛋白质出现大量的错误折叠),③、④悬浮在不含CIAbu

的溶液中,四组均加入同位素标记的亮氨酸,短时间培养后,去除游离的放射性氨基酸;

II.将①、③组在裂解细胞的条件下(裂解细胞后,细胞中的膜结构随之破坏,原来在溶酶体中的化学反

应会停止),②、④组在不裂解细咆的条件下反应•段时间,测定游离氨基酸的放射性强度,计算蛋白质的

降解率。实验结果如下图

(1)当②和④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o当①和②作为一组

对照实验时,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结果说明。古德伯格又对这种蛋白质的降解途径进行

了进一步探究。他检测了这种降解途径在不同pH条件下和是否存在ATP条件下的蛋白质降解率,实验

结果如下图

(2)图a的结果表明:这种降解反应的最适pH为,所以反应中的酶并不是;图b的

结果表明:能够促进蛋白质的降解。

31.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场虫是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瓢虫是麦场的天敌。直至目前,麦鲂的防

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农药。

(1)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瓢虫属于者,它同叱的能量去向包括。

(2)为研发麦蜥绿色防控新技术,比较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水杨酸甲酯(McSA)海藻酸钠缓释球和植

物免疫激发子寡糖•链蛋白(OAP)以及二者共同处理对麦蛎及其天敌瓢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

共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OAP处理、MeSA缓释球处理、OAP与MeSA缓释球共同处理,另设空白对照。

重复三次。每个实验小区面积为10mxiOn】。

①调查方法:有翅蚯采用黄板(20cmx25cm)诱集,将1张黄板悬挂于小区中央。无翅蛇采用法

取样,统计百株蝇量。瓢虫用黄盆诱集。

—O恐->-MeSAf-OAP-MeS.M-对照组—OAPf-MeSAf«OAP+MeSA_M-对照组

120r250r

水1S

/A2

o8卿

翳1

取Q6

窗a

1

始浜

4

把Q

Kn曲

咐o250

O

图1不同处理方法下有翅麦蝇和无翅麦蛆种群动态

②据图I可知,在调查期间,处理区与对照区麦场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Mesa和OAP以及二者共

同处理区蜘量

③根据图2分析MeSA和OAP对瓢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是.说明MeSA在驱避斯虫的同时还

能。

④MeSA是麦蛆取食诱导产生的小麦挥发物组分,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是调节生物的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4000r

25

12000-

0

T10000-------

酬G

5昌

如8000-

协06000-

50M4000-

制1L2000-

0----

OAPMeSAOAP-MeSACKOAP

处理处理

图2不同处理方法下瓢虫数量图3不同处理方法下小麦产量

(3)MeSA和OAP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见图3,综合以上结果,你会选择哪种处理办法防控麦斯?并说明原

因。___________

32.科学家利用某种水生真核绿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将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该种绿藻平均分为甲、乙

两组,甲组置于高CCh浓度(5()0"ILCO2L)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6()gCO2L「)下,其他条

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9~10天后,再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Ch浓度条件下,测定两组绿藻在不

同光强下的CO?吸收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

8一

(1)该实验的目的是o

(2)光强为100nmol,m2.si时,乙组有气泡产生,气泡中的气体是,来自(填细胞器名称),

判断理由是o

(3)实验结果证明,甲组的C02吸收速率始终明显低于乙组,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3.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部分步骤如下:

步骤一:I号和2号试管加入等量O.I25mol/L的蔗糖溶液;

步骤二:植物叶片打洞,取一定量小圆片放入I号试管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

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但溶液浓度变化会引起它定向扩散)轻轻摇动;

步骤三:用毛细滴管吸一滴1号试管的蓝色溶液,然后伸入2号试管中部轻轻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蓝

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以下是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预期的实验结果预期的实验结论

第一种下沉1号试管中溶液浓度上升

第二种上浮1号试管中溶液浓度下降

第三种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1号试管中溶液浓度无变

(I)在第一种情况中,1号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填"有''或"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2)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一,可通过—判断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组是—(填“1”或“2”)号试

管。

(3)仅靠以上的一组实验不一定就能确定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还需要增加一定的操作才能达成“测

定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目的,请写出相关的操作和结果分析:。

34.植物体所需的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的仍然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再度利用;有的形成不够稳定

的化合物,可以分解转移再利用;有的形成难溶解的稳定的化合物,不能被再度利用。

(1)Mg元素是构成叶绿体中的组成元素。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溶液培养法来探究叶绿体中含Mg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环是不稳定的

化合物。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品种、大小和生长发育状况等相似且健康的植物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第二步:将

甲组植物置于盛有培养液的容器中,作为实验组;将乙组植物置于盛有培养液

的容器中,作为对照组。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相问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两组植物老叶和幼叶的生长发育状况,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则说明叶绿体中含Mg的色素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

②如果,则说明叶绿体中含Mg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

35.某班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溶液对大蒜瓣生根及芽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

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2,4-D处理大蒜瓣时,每一2,4—D浓度下处理多个大蒜瓣,这属于(填”对照实

验'"对比实验”或“重复实验实验最后将同一浓度下记录的数据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与浓度为lOPg.L-i的2,4—D溶液结果相比,浓度为的2,4—D溶液对大蒜生根的影响

是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说明2,4-D对大蒜生根及芽生长的影响具有

两重性,理由是o

(3)实验中使用的2,4—D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的优点是(答出两点)。

36.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

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___上合成,然后在内质网和中加工。

(2)实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

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感觉器,

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____刺激消化腺分泌,该过程属于调节。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验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

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获取该种动物的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

以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37.独脚金内酯是一种由植物根系产生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其对植物的顶

端优势有一定的影响。

细胞壁

生长素

-输出载体

PIN

细胞膜

(1)顶端优势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植物顶芽产生的向下运输,在侧芽积累后____________侧

芽生长,导致顶芽生长比侧芽快,该现象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O

(2)某科研团队提出“独脚金内酯可以通过抑制牛.长素的极性运输来调控顶端优势现有若二胚芽鞘、独

脚金内酯类似物、琼脂块等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的实验结

果:。

(3)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机制,如下图所示:生长素的输出需要输出载体(PIN),该载体均

位于细胞膜上,据图可知PIN蛋白基因表达后,需要经____________的加工和运输才能到达正确部位。请

结合图文资料从细胞或分子水平提出一种独脚金内酯抑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可能机制。

38.红茶是新鲜茶叶经脱水、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在处理红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酶促褐变,即植物细

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牛.成褐色醍类物质的过程。多酚含量高会使茶鲜度差、味

苦,为提升茶的品质,科研人员就生物酶对茶叶加工的影响开展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加工之前,茶叶都是绿色的,茶叶需要经揉捻、发酵等工序才变红。据此推测多酚氧化酶与多酚

类物质位于细胞的(填•.相同“或坏国')结构中。揉捻后,还需将茶叶保持在30〜4(TC发酵

一段时间,目的是,从而生成更多褐色物质。

(2)如果制作绿茶,必须先对叶片进行操蚱,才能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3)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茶汤的鲜爽度。揉捻是制茶的第•道工序,可形成茶条并适当破坏茶叶组

织,有助于改善茶叶品质。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酶制剂、不同揉捻时间对茶汤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结果如图:

一揉拉25min,纤维素解

一揉捻15min,纤维京唐

■揉捻25min,蛋白醉

一揉捻15min.蛋白府

IW液浓度供)

据图可知,在酶浓度为条件下,揉捻23mln,蛋白酶的处理方式效果最好;在酶液浓发大于1%条

件下,使用纤维素酶的效果反而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为解决夏季茶品质问题,加工中应添加将有利于降低夏季茶的苦

涩味。

39.某物质X是一种工业原料,若进入人体,可能会干扰内分泌活动。研究小组将体外培养的人的胰岛B

细胞等量分为3组,置于如图所示的条件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段时间后检测各组胰岛素的分

泌恃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健康人体空腹血糖浓度为3.9~6.ImmolLOo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呦质X

第1组第2组第3组

(1)组成胰岛素的单体是_________,胰岛素能够,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

(2)对比第2组和第1组的实验结果,可知.

(3)关于物质X的作用机理,有观点认为物质X能提高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程度,本实验中,能

支持此观点的结果是o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X对健康人体胰岛素分泌活动的影响,在原实验

的基础上,应增设的实验组别有o

40.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神经调节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大鼠若干,浓度分别为0.5gL\lgL\1.5gL\2gL\2.5g・U的醋

酸铅溶液、蒸储水。(用灌胃方式施加醋酸铅溶液)

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分析有关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组每天按上述处理60天,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60天后测定脑组织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酣活性并记录;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随施加的醋酸铅浓度增大,大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请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讨论

乙酰胆碱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化学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

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变化。发挥效应后在乙酰胆碱酯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室通过检

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脑组织中铅含量越高,乙酰胆碱水解速度越_______________。

41.黄芭多糖(APS)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为了探究黄芭多糖的降糖机理,科研人员先用高热量饲料饲

喂小鼠8周后,用小剂量链服佐菌素注射小鼠,2周后测定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筛选获得]I型糖尿病模

型鼠。利用H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APS降糖实验,主要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GLUT4为简萄糖转

运蛋白)。请回答:

5周后实验结果

组别实验动物处理

血糖浓度/mmolU胰岛素浓度/pmolUGLUT4相对表达量

1正常小鼠灌喂生理盐水7.38466

2糖尿病模型鼠灌喂生理盐水16.28534

3正常小鼠灌喂APS溶液7.28664

4糖尿病模型鼠灌喂APS溶液10.38766

(1)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从而实现降血糖功能。

(2)在培育I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过程中,长时间饲喂高热量饲料,可引起胰岛B细胞代偿性增殖,

增加,最终导致小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再给胰岛素抵抗小鼠注射小剂量链胭佐菌素以杀死部

分,快速获得II型糖尿病模型鼠。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的坐标图中绘制出模型鼠培育过程

中小鼠空腹血糖的含量变化。

(3)本实验中,比较第1、3组实验结果说明;比较第I、2、4组实验结果可知,

APS降血糖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本研究中制造I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过程给我们健康生活上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

42.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列材料验证能具有专一性。可供选择的材料有:淀粉随溶液、肝脏研磨液、

FeCh溶液、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过氧化氢溶液、HC1、NaOHs热水、蒸储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酶比无机催化剂效率高是因为0

(2)利用所供材料,(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3)若要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反应物最好选用o如果长时间保存唾液淀粉酶,应

选用温度为(选填:“3℃”、“37℃”、“65℃”),pH为(选填:“1.8”、“7.0”、“11”)的

条件。

43.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作物,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

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饱满玉米与凹陷玉米杂交,R全为饱满玉米,再让Fi自交,F2中饱满:凹

陷=3: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凹陷为隐性性状,理由是o在F2饱满玉米中,杂合子的概率为o

(2)在F2中,饱满:凹陷=3:1,主要是因为Fi中雌蔻和雄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均产生了比例为

的配子,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