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高考试题点对点
14文言文阅读之虚词
题型一:文言虚词
【真题回放】
(2024•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旬奴⑶,陵叩
头白请日:“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
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涉而许之。陵至浚稽川,与单于相值,驻可三万国陵军。
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
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
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学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彳句国家之急,其素所
畜枳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
于天下。彼本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席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
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日:“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
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闷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阕氏死,乃还。单于以
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
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寒,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
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竺.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
将娄罪于绪乎?如日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
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
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棱日“思一得当
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噫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对点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硅宣抚使与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干乘?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
自殖,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
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
乘为部民所讼,痰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
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蜀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
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崇祯十三年,扼罗汝才于巫山,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
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
心手之。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间
故,良玉日:“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遭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归、巫万山巅,
俯瞰吾营,铁骑建铳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皆知之,邵公
不以此时争J夺隆,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
十匕年春,张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兄弟二
人皆死王事,吾以一舜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
族无救!“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上司,独无敢至石硅者。后献忠死,良玉宅以寿终。
赞日:夫摧锋陷敌,宿将犹难,而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山区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
钺临戎,缩肋观望者,视此能无怪乎!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率领,与《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以“意思不同。
B.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C.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与《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的“异''用法和意思相同。
D.“良玉竟以寿终”与《屈原列传》“竟死于秦而归葬”两句中的"竟'’意思不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章,少为吏,给事使府。国初,授三司使、检校太傅,从征杜重咸于邺下。堂尽心王室,知无不为,罢
不急之务,借无用之资,妆聚财赋,专事西征,军旅所资,供饰无乏。及三叛平,赐与之外,国有余积。
然以专于权利,剥下过当,故怨归上,物论非之。章急于财赋,峻于刑法,民有犯盐矶酒曲之令,虽丝毫
滴滴,尽处极刑。吏缘为奸,民不堪命。
(节选自《旧五代史•汉书•列传四》)
材料二:
苏逢吉,长安人。高祖①建号于太原,逢吉自节度判官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车驾至汴,朝廷百司庶
务,逢吉以为己任,参决处直,并出胸臆,虽有当有否,而事无留滞。李涛与逢吉论甥居之契才W甚蜴
之人相逢吉甚有力焉。逢吉尤贪财货,无所顾避,求进之士,稍有物力者,即遭人微露风旨,许以美铁。
及杨邠为相,稍夺二苏之权,自是尽敛手而已。邠每惩二苏之失,艰于除拜,至于诸司补吏,与门胄出身,
一切停罢。时论以邠之蔽.固亦由逢吉、禹珪本不能至公于物之所致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汉书•列传五》)
材料三:
《学》日:“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汉、唐之兴,其亲也,不能如周、召之一心,而分土为侯王者,固不可
拔也:其贤也,不能如伊、吕之一德,而居中为宰辅者,固不可乱也。亲不可恃,天也,则庶几恃有贤辅
以左右之耳。刘知远之命相,竟求之于军募执笔之客佐,天下贱之恶之,狎而蔑之,倏起旋灭,无为太息
者,尤无勺怪矣。故刘氏之亡,亡于苏禹珪、苏逢吉之为相,王章之为三司使也。四年而刘氏之庙荡为寒
灰,尚谁拯哉?
天之下,民所仰者君也;君之下,民所仰者相也。君非君,则天不能息其乱;相非相,则君不能保其国。
开国承家,小人重用,人之所鄙,天之所弃,不能一朝居矣。二苏从累中践上蹴②辅弼之荣,即求如敬翔、
任回、和凝而不可得,乃欲仲弱主以折强臣,其待四年而亡犹晚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高祖:指后汉高祖刘知运。②暇(1心):指超越等级。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轻时,名词作状语,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
B.而,表示转折,与《师说》中“而耻学于师”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C.《易》,指《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为“六经”之首。
D.足,值得,配,成语有“微不足道”,其中的“足”字意思与此不同。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称:“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
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君子之不可及者,若惟人之所不见乎。
(节选自徐千《中论•考伪篇》,有删改)
材料二: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
犹貌甚恶而贵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
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廖称,非所以
得名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虑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诬,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
叱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悌著声,
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疫,表哭泣之过,左右童
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实,实际情况,与《种树郭橐驼传》“不抑耗其实而已”中的“实”意思不同。
B.其,也许、大概,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意思相同。
C.虚,虚浮、不真实的,与《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为“虚''意思及用法相同。
D.让,推辞、辞让,与《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意思不同。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威王问于英敖子华日:“自从先君丈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英敖子华
对日:“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
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
姓离散。蒙毂结斗于宫门之上,舍斗奔郢,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蒙
毂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毂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珪,田六百畛。蒙毂怒曰:‘毂非人
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虑无君①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冒咒“王乃大息日:“此古之
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莫敖子华对日:“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优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若
君王诚好贤,此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摘编自《战国策・楚策一》)
材料二:
十一年,威王卒,子怀王熊槐立。怀王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黑陵。又移兵而攻齐,齐
王患之。陈轸适为秦使齐,日:“王勿忧,请令罢之。''即往见昭阳军中,日:“愿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
何以贵之?‘‘昭阳日:"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陈轸日:“其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日:“令尹。’‘陈轸
日:“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臣请得譬之。人有遗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谓曰:‘数人饮此,不足
以通,请遂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狼饮之。'一人曰:,吾蛇先成。'举酒而起,日:,吾能为之是。'及其为
之足,而后成人夺之酒而饮之,日:‘蛇固无足,今为之足,是非蛇也。'今君相楚而攻麹破军杀将功莫大
禹色之上不可必加矣。又移兵欲比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
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齐,此持满之术也。''昭阳日:“善。”引兵而去。
(摘编自《史记•楚世家》)
[注]①无君:指不得仕。②无冒:指子孙不在显位。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谷,本意是不结果实,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所以绝后;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谦。
B.“以忧社稷者乎”与“余岂虑无君乎”都使用了疑问语气词“乎”,但用法并不相同。
C.“冯而能立”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中“冯”字含义相同。
D.“蛇固无足”与“余固笑而不信乜”(《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相同。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窦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行到郁善,那善王广奉超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
觉广礼意薄乎?”义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以故也。“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用数日,今安
在平?”侍胡惶恐曰:“到已三日,去此三十里。“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日激
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鄱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
食矣,?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生死从司马!”超曰:“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
不知我多少,必大宸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郡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目:“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日:
“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众曰:“善!”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
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氽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铲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
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郡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属汉,无二心。”遂纳子为质。还白窦
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史选使使西域。帝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造,而史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
令遂前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班超之于西域,戏焉耳矣。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
此者。盖此诸国者地狭而兵弱主患而民散不必智且勇而制之有余也。万里之外,孱弱之夷,苟且自王,实
不能悔中国一亭长。其叛也,不足以益匈奴之势,其服也,不足以立中夏之威:而欺弱凌寒,挠乱其喙息,
以诧奇功,超不复有人之心,而今古艳称之,不益动妄人以为妄乎?发穴而攻蟋站,入沼而捕纵蜂,日:“智
之奇勇之神也。”有识者笑之久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意为“距离”,与《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中的"去”含义相同。
B.“因”意为“趁机”,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因而厚遇方”中的"因'’含义相同。
C.“为”表疑问语气,与《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中的“为”用法不同。
D.“逾”意为“超过”,与《送东阳马生序》“不敢稍逾约”中的“逾”含义相同。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张玄素,蒲州虞乡人。仕隋,为景城县户曹。贞观四年,诏发卒治洛阳宫乾阳殿,斗东幸。玄素上书日:“臣
惟秦始皇帝瘠周之余,夷六国,统壹尊,将贻之万世,及子而亡者,弹嗜奔欲,以逆天害人也“天下不可
以力胜,唯当务俭约,薄赋效,以身先之,乃能大安。今东都未有幸期,前事土木,戚王出藩,又当营构,
科调繁仍,失疲人望,不可也。臣会见隋家造殿,伐木于豫章,二千人挽一材,以铁为毂,行不数里,毂
辄坏,别数百人赍毅自随,终日行不三十里。一材之费,已数十万工,揆其余可知已。昔阿房成,秦人散:
章华就,是众禹;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今民力未及隋日,而役残创之人,袭亡国弊,臣恐陛下之过,甚
于炀帝。”帝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同归于乱。臣阻东都始平太上皇诏
宣室近度者焚之陛下谓瓦木可用诂期贫人。事虽不从,天下称为盛德。今芨度而宫之,是随役又兴。不五
六年间,一舍一取,天下谓何?“帝尊房玄龄日:“洛阳朝贡天下中,朕营之,意欲使四方百姓。今玄素言如
此,使后必往,虽露坐,庸何苦?''即诏罢役,赐彩二百匹。翅征名梗挺,闻玄素言,叹曰:“张公论事,有
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选自《新唐书•列传二十八》,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日:、、未能受谏,安能谏人。”此知本之论也。夫唯穷凶之主,淫虐尤释,则虽以虚哀乐善之君子,陈大
公元我之言,而亦祗以危身:非此者,君之拒谏亚远君子,洵失德矣,谏者亦本能自反而无咎哉?凡能极
言以谏者,大抵其气胜者也;自信其是,而矜物以莫及,物莫能移者也。惟虚则公,公则直:惟明则诚,
诚则动;能自受谏者,所以虚其心而广其明也,谏者之能此者之矣。事上接下.其理一也。君不受谏,则
令焉而臣民不从:臣不受谏,则言焉而天子不信。位不可恃,气不可任,辩不可倚,理不可挟,平情好善、
坦衷逊志,早有以动人主之敬爱,而消僚友之疾忌,圣而周公,忠而孔明,用此道也。娃直予智,持一理
以与当宁争得失,自非舜、禹以刍茏之道待之,其不以启朋党而坏国是也,难矣哉!
(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将要,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且”意思相同。
B.顾,回头,与《苏武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中的“顾”意思相同。
C.而,表递进关系,与《劝学》“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中的“而'’表示的关系相同。
D.恶,怎么,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恶其声而然也''中的"恶意思不相同。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汉使入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武师城,匿不肯与汉使。''上使壮士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不肯,汉使
怒,椎金马而去。宛贵人令其东边部成王遮杀之。于是上大怒,诸尝使者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
人,可尽虏矣。”上以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拜其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
定.期至式师城取当马,故以为号”
汉既亡混野之兵,公卿议者皆愿罢宛军①。上以为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
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放囚徒,发恶少年及边骑,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
驴、橐驼以万数,赍根。发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赘婿、贾人、故有市籍、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凡七
科,适为兵;及载稀给贰师;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马校尉。
于是京师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宛贵人共杀王,持头使贰,师,曰:“无攻我,
我小出善马,达所取而给军食。即不听我.我尽杀善马,康居之救又且至。''武师许之。宛乃出其马,令汉
自择之,而多出食像汉军。汉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三千余匹,立宛贵人昧蔡为宛王,勺盟而罢兵。
(节选自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有删节)
材料二:
或问:“武帝雄材大略,?以一马之玩,兴伐宛之师,何其小欤?''曰:”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昔者西
旅扶斐,召公训于武王曰:“犬马非其土性不富。”又日:“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是以孝文却千里马而不受,
知我氏默武以求之乎?
穆以八骏,虞以屈产,晋以小珊,楚以两肃爽②,好马荒乱,覆车相踵。帝不是鉴,而逞雄心,勤远喀,所
欲得者贰师城之马,劳师四岁,屈力弹货。无辜之民,肝脑涂原野,莫之恤也,可谓贱民而贵畜矣。帝既
获定马,作为诗歌,荐之郊庙,哆然以为不世之隽功。威棱震于流沙而中国耗,珍怪陈于阙延而府库虚,
龙媒纳于闲厩而卒乘缺,其何功之有?
圣人之兵,不得已而用之,雷霆之威,时雨之泽也。帝之伐危,其得已而不已者欤?匈奴之伐,谏者犹有
人;贰师之役,谏争蔑闻。故天下之治乱,在通寒言路。
(节选自王应麟《通鉴答问・李广利伐定》有删节)
【注】①汉野之兵,即混野侯赵破奴的军队。赵破奴率二万骑攻匈奴左贤王忖被俘,公卿们此时都希望撤
回伐宛大军,专力攻胡。②八骏、屈产、小驷、肃爽,均为良马名。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让……吃,与《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的“忿恚''用法相同。
B.与,结交,亲附,与《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六国相同。
C.“乃以一马之玩,与《庖丁解牛》“乃中经首之会'’的“乃”意思不同。
D.格,到来,与《大学之道》“物格而后知至”的“格”意思不同。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魏公子无忌爱人下士,致食客三千人。有隐士侯嬴,家贫,为夷门监者。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勺
东骑,虚左,自迎侯生“至,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宾客皆惊3及秦国赵,赵平原君夫人,无忌姊也,使者
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公子患之教请魏王敕晋鄙救赵及宾客辩上游说万端王终不听。公子乃过见侯生,
再拜问计。生日:“吾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且公子宏为报其父仇,如姬欲为
公子死无所辞。诚一开口,则得虎符,夺鄙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公子如其言,得兵符。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
材料二:
信陵一公子耳,翅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淳谆焉访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
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
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
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成,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
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咸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
以豹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她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她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叶内,是二人亦知
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潦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
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
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麹
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
信陵知有净挚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麹
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袤,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由此
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
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节选自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从,跟从、随从,A《师说》“吾从而师之”的“从”用法相同。
B.属,连接、接连,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噫思不同。
C.于,表被动,与《苏武传》“为降虏于蛮夷”的“于”用法相同。
D.婚姻,指男女结为夫妻关系,《鸿门宴》“约为婚姻”的“婚姻”也是此意。
10阕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积薪祺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电豕。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
棋一局乎?”妇曰:七若。”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
妇日:“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唐・李肇《唐国史补・王积薪闻棋》)
材料二:
玄宗南狩①,百司奔赴甘俘,翰林善围棋者王积薪从焉。蜀道隘狭,每行旅止息,道中之邮亭人舍,多为尊
官有力者之所见占,枳薪柄无所入,囚沿溪深远,寓宿于山中孤姥之家。但有妇姑,止给水火。才暝,妇
姑皆阖户而休,积薪栖于檐下,衣,阑不寐。
忽闻堂内姑谓妇曰:“良宵无以为造,与子囤棋一赌可乎?”妇曰:“诺。”积薪私心奇之。况堂内素无灯烛,
又妇姑各处东西室。积薪俄闻妇日:“起东五南九置子矣。“姑应曰:“东五南十二置子矣。“妇又曰:“起西
八南十置子矣。“姑又应日:“西九南十置子矣。“每五一子,皆良久思惟。夜将尽四更,积薪一一密记,其
下止三十六。忽闻姑日:“子已败矣,吾止胜九杆耳。’'妇亦甘焉。
积薪迟明其衣冠请问,孤姥日:''尔可率己之意而接局直子焉。”枳薪即出囊中局,尽平生之秘妙而布于,木
及十数,孤姥顾谓妇曰:“是子可教以常势耳。”妇乃指示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积薪即更求其
说,孤姥笑日:“止此已无敌于人间矣。''积薪虔谢而别。行十数步再诣,则已失向室闾也。
自是积薪之艺绝无其俭。遍布所圮妇姑对敌之势磬羯心力较其九杆之胜终不得也。目名“邓艾②开新势”。至
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其得而解矣。
(选自唐・薛用弱《集异记》有删改)
【注释】①南狩:本指到南方狩猎,此处用作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南逃入蜀的委婉说法。②邓艾:三国时魏
国将领,景元四年(263年)率军偷渡阴平,灭掉蜀汉。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逆旅”在文中指“客店、旅舍”,“行在”在文中指“皇帝巡幸所在、行宫”之义。
B.“妇亦甘焉”中的“甘”是自愿、乐意的意思,与成语“同甘共苦''中的“甘”意思相同。
C.“积薪之艺绝无其伦”与《过秦论》中“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的“伦”意义不同。
D.“因名邓艾开蜀势”与《苏武传》中“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中的‘'因''氤义用法相同。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邮原、王烈皆往依序。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
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与瓦石无异,歆捉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宁、原俱以操尚称,度虚
馆以候之。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
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还J,专讲《诗》《书》,习俎豆,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
民化其德。那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度以下心不安之。宝通厦尸潜龙以不见威逸宜韭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密遣原逃归,度闻之,亦不复追也。王烈器业过人,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
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用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日:“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
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途而反,或望庐而还,
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卜二》)
材料二: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求之摩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薛,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春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忧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效裳宵
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材料三:
被征不屈,名为征士四,名均也,而实有辨。守君臣之义,远篡逆之党,非无当世之心,而洁己以自靖者,
管宁、陶潜是也。矫厉亢爽,耻为物下,道非可隐,而自旌其志,严光、周党是也。闲适自安,箫清自喜,
知不足以经世,而怡然委顺,林通、魏野之类是也。处有余之地,可以优游,全身保名而得其所便,则韦
篁、种放是也。考其行,论其世,察其志,辨其方,则其高下可得而睹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陈高祖》)
[注]征士:不接哽朝廷征聘的隐士。
卜.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与《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A―焉”的“焉”用法不同。
B.靡,无、没有,与《氓》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的“靡”意思相同。
c.见,表示被动,C《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用法相同。
D.当,担负、担任,与《种树郭崇驼传》中“名我固当”的“当”意思不同。
12阕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节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
子、司空李子。
秋人获二女叔魄、李隹,纳诸公子,公子取奉愧3将迂齐,谓季愧日:“持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①““
对日:“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狐偃日:“大赐也。”稽首,
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日:“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日:“行也!怀与
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狐偃谋,醉而遗之。醒,以戈逐孤偃。
及曹,曹共公闻其骄胁②,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③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公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维,置壁焉。公子
受祭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文本二:
文公在狄十二年,乃行,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以与之,公子怒,将鞭之。狐偃曰:“天赐也!民
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获此土。二三子志之,岁在寿星年;及鹑尾,其有此土乎!天
以命矣,复于寿星,必获诸侯!天之道也,由是始之!”再拜,稽首,受而载之。遂适齐。
(节选自《国语・晋语》)
【注】①嫁:此处指改嫁。②骄胁:指某种肋骨合并的先天畸形。③僖负羁:曹国大夫。④寿星:和后文
的“鹑尾”都是年份的代称。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兼词,之于,与《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中“诸”意思相同。
B.与:动词,给,与《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中“与”意思相同。
C.贰:对……有二心,背叛,与《烛之武退秦师》“且贰于楚也”中“贰”意思相同。
D.焉:疑问代词,哪里,与《劝学》“风雨兴焉'‘中“焉”的意思相同。
13阕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撅。
材料一: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训其兄伯,从少年往事
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人见平。平等七人
俱进,赐食。王日:“罢,就舍矣。“平日:“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说之,问日:“子
之居楚何官?“日:"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便为参乘,典护军“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城,为楚所败。
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五将,属于韩王信,军广武。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国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陈平日:“大
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用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
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计
成后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
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用其奇计策.卒灭楚。常以护军中尉从定燕王臧荼。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用平计,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
楚王信果邓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武士反接之。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
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日:“此非臣各功也。”上日:“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刘敌,非功
而何?,,平日:“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日:“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岛帝用陈平令计,使单
于阕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密,世莫得已。
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稀及源右。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材料二: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
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用不用,犹无有也。
(选自王安石《兴贤》,有删减)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不同。
B.“间其君臣”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相同。
C.“此非臣之功也”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
D.“有方而不用''与《项脊轩志》“客途府而宴"的“而”字用法不同。
14闽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独善观时变。其经商之道,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为本。每岁丰稔,则收谷售丝漆:及蚕茧方成,则市帛絮而集栗。尤善审时度势,能薄饮食,忍嗜欲,节
衣服,与用事僮仆同其甘苦,趋利若鸯鸟猛兽之搏。
白圭尝馈门人曰:“吾治产之术,上效伊吕之谋,中用孙吴之法,下取商鞅之实。故皆不足与权变者,勇
不能决断者,仁不达取予者,强不可持守者,虽欲从吾游,吾必拒之。”其经营之要,首在“欲厚利则取
贱谷,欲稳收则储良种”。
魏文侯十八年,谷贱伤农白圭广氽陈粮出丝漆以济农;越三岁,岁凶谷贵,则发仓燥,以帛絮易粟。或问
其故,对日:“丰年谷贱则农困,故氽之以安农;凶岁帛贱则商窘,故市之以通商。农伤则国本摇,商困
则财用竭。善贾者,当平万物之价,通天下之货。”
当是时,天下言货殖者皆宗白生。其木有三要:察天时之变,一也;尽地利之宜,二也;通人事之需,三
也。观其食不重味、衣不兼彩、与厮役同劳,可谓明俭德;其伺机而动、当机立断,可谓知进退;其择人
而教、非才不传,可谓慎授受。
文侯闻其贤,欲拜为上卿。白圭顿首辞日:“臣闻宰辅之任,在弘仁义以佐明君。今臣所长,不过权衡轻
重、牟什丁之利,岂堪庙堂之器?”文侯益重之,赐金百镒,白圭尽散诸贫者。君子谓:“白圭之富,富在
德行:其术之精,精在利人。”
(中选自《史1己•货殖列传》)
材料二:
大夫①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书》日:
'茂才异等,国之利器。'上争王者之利,下牺齐民之业。商者,步多通郁滞,工者,所以备器械。”
文学②曰:“昔太公治齐,劝女工之业;管仲相桓,设轻重之府,然今郡国辐凑,浮食者众,工商之民鬻无
用之货,民去本而趋末,如蜂蚁之聚,可乎?”
大大曰:“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
下,日夜无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374:2025 FR Nuclear power plants - Instrumentation systems important to safety - Characteristics and test methods of nuclear reactor reactivity meters
- 电价政策讲解课件
- 电仪专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甘露之变课件
- 甘草子柳永课件
- 甘肃知识产权贯标培训班课件
- 瓷砖胶粘剂知识培训课件
- 瓷砖制作培训知识大全课件
- 瓷土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基于划分模型的多视图聚类算法:原理、应用与优化探索
- 电子版实习协议书
- 无人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 新华社 校招 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pvsyst v8中文版PVsyst SA小时数据模拟
- 国家电投笔试题及答案
- 中粮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轻质砖隔墙工程施工合同
- 消防风机房管理制度
- 湖北自考18969《沟通与项目管理》复习要点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徐主编)
- 《走进汽车》 课件 项目2 走进汽车课堂
- 石油工程与装备 第三章 我国常用钻机(1)11版学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