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原卷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_第1页
热学(原卷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_第2页
热学(原卷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_第3页
热学(原卷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_第4页
热学(原卷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热学(讲练)(原卷版)

2022隼中考物理二轮复药游练测

一、重点梳理

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定条件

卜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曷的传递。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2)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5.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

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6.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

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

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

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

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

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不同物体蒸发

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8.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

化气。

9.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10.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11.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

华戊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1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13.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

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14.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

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

动性。

15.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称为分子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分子

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本枳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

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16.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这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实质:能量从一

种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转亿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

2)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

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17.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

是J。

18.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个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没有动能;整个物体也可以处于相对高度为零的位置而没有势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

能和机械能。

19.热量、温度和内能:“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内能不能算”。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所以物体本身

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

2)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但是它具有不可测量性,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

3)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说将高温物体的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

20.比热容

(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内能增大;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减少。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美,与物质的质晶、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

无关。

(3)水的比热容是4.2X10:J/(kg・C),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4.2X10:)。

21.热量的简单计算

热量的计算:(1)吸热:QiR=cmAt=cin(tto);(2)放热:Qtt=cmAt=cm(tot),>

其中:Q吸一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攻一放出的热量。

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C.

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典例二:(2021•江苏中考真题)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

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华

▲典例三:(2021.吉林中考真题)下列现象属于蹑华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朝露晶莹

C.晚秋,霜打枝头D.严冬,滴水成冰

▲典例四:(2021・四川攀枝花市)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雾的形成&付

A.(D@B.③©C.②③D.①④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吸放热过程,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是考查物态

变化的主要考向,同时也是生活中应用物态变化的主要内容。

▲典例五:(2021•广西贵港市)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

南海吹来的暧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

释正确的是()。

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典例六:(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

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咳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I).“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3.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常考热点。

▲典例七:(2021•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冬天玻璃窗上的霜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冰吸收热量凝固成水:

I).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典例八:(2021•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吸热使菜不被冻坏;

B.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汽化现象;

C.夏天在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水蒸发吸热;

D.舞台上“干冰”制造的“烟雾”,是“冰”升华形成的

4.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晶体熔化规律和水的沸腾规律是常考热点,也是常考考向。

▲典例九:(2021・江苏苏州市)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可硬的是

()O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典例十:(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4/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该物质在故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分子热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热运动理论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常考热点。

▲典例十一:(2021•湖北宜昌市)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______现象,

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______有关。

▲典例十二:(2021•甘肃兰州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

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粽了•时,粽了•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因;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6.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能的改变:对物体内能概念的理解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属于常考内容,同时

也是考生的难点和易错点。

▲典例十三:(2021•江苏连云港市)水枪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如图所示是常见的气压式水枪储水

罐。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扣动扳机将阀门M打开,水即从枪口喷

出。在水不断喷出的过程中,则()。

充气口&----

邙::。气体

M

出水口

A.气体对水做功B.气体的压强变大

C.气体的压强不变D.水喷出的速度不断增大

▲典例十四:(2021•湖北荆州市)2020年5月27口,我国的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开

展峰顶测量,12月8日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随着登山队员攀登高度的不断增加,大

气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会(选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某登山队员沿着一段平直的斜坡匀速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登山队员的运动状态

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登山队员在大本营休息时,捧着一杯热水取暖,是通过_________的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7.比热容、热值的概念与相关计算:比热容与热值的概念以及关系计算同样属于常考热点,考查比热容

概念经常以水作为考题介质。

▲典例十五:(2021•河南中考真题)图为一款养生壶的电路简图该壶有“加热”和“保温”两挡,

电源电压为220V,电阻丝川、发的阻值分别为44Q、356。。养生壶在“加热”档工作时,电功率为

W;现将壶内1kg的养生茶从20℃加热至75c加热过程中若不计热量损失,所需时间为s;

养生茶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已知c水=4.2X10打/(kg・C)

▲典例十六:(2021•贵州中考真题)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3km,完

全燃烧了3kg汽油;若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牵引力为N,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Wo

(<7汽油;4.6乂10;1/1^)

▲典例十七:(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如图所示,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硝化

棉燃烧起来,该过程能量是由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这一特点与汽油机______冲程相同。完全燃烧

0.5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是J(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xl0'j/kg)。

1一

8.热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此问题也属于高频考点,经常考查热机四冲程工作过程与能量转化,热机

效率等。

▲典例十八:(2021•广东中考真题)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I).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典例十九:(2021・贵州中考真题)有人设想的“永动机”如图所示。下列对该装置开始转动后的

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所具有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最终会停下来;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装置可以一直转动下去;

1).装置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会相互转化

▲典例二十:(2021•湖南邵阳市)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

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热学实验:热学实验主要包括晶体熔化规律实验、水的涕腾规律实验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

▲典例二十一:(2021•辽宁中考真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填“A"、"B”或"C”);

(2)下列措施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的有(多选)

①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②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海波中。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C;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海波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力时刻后试管内出现液态海波,由图像可

知,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它的熔点是______°C;

(5)若海波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海波(填“能”或“不

能”)沸腾.

▲典例二十二:(2021•四川攀枝花市)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

80C时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910

水的温度

8284868890929496989898

77℃

(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写出一条即可);

(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实验计时的第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所示。

4Tpe

▲典例二十三:(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阳取来相同规格的两个

电加热器、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温度计,分别对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保证

甲、乙两种液体的_______相同;实验时小阳每隔Imin记录一次液体的温度,记录结果如下表,通过分

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液体的匕热容较小。

加热时间/min01234

甲液体温度/℃2030405060

乙液体温度/℃3846546270

甲乙

国腌型

热学内容考题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本部分考题中的常见题型。选择题常见考向主要有:物态变化的类型判断、物态变化在生活中

的应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特点、分子热运动理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内能

的概念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比热容的概念与应用、热机四冲程的工作过程与能量转化、能量的转化与守

恒等。

★典例一:(2021•辽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几瓶外壁布满水

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典例二:(2021•辽宁中考真题)“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样,一道儿

白,…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称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结冰”是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冰”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典例三:(2021•湖北荆州市)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典例四:(2021•湖南郴州市)有关水的物态变化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夏清晨,花、草、树叶上出现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B.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

C.北方的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

D.北方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而成

★典例五:(2021・江苏中考真题)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

L1烧杯中冰变少

it法

★典例六:(2021・内蒙古包头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物体内能为零;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典例七:(2021•云南昆明市)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

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O

A.糖是晶体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糖先熔化后凝固

★典例八:(2021•广西贵港市)如图所示,在试管里注入少量的水,用软木塞塞紧管匚,用酒精灯

加热。一会儿试管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这个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

B.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

C.酒精燃烧时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典例九:(2021•湖南常德市)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货运飞船“天舟二号”在海南文昌

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在8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B.“天舟二号”打开太阳能帆板后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火箭向下喷燃气才能上升,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两者的动能均为0

★典例十:(2021•湖南郴州市)小明用酒精灯将质量为100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90℃(未沸

腾),共燃烧了7g酒精[c水=4.2x10)/(kg℃,酒精的热值为尸3xlO;J/kg]。则()。

A.水吸收的热量是2.94义10工效率为14%;

B.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0效率为14%;

C.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J,效率为1.4%;

1).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1,效率为1.4%

★典例十一:(2021•湖南怀化市)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O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

填空题也是热学部分的考杳题型,其考向主要集中在:物态变化类型判断与应用、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

规律、分子热运动理论、比热容与热值概念及其简单计算等方面。

★典例一:(2021•江苏中考真题)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

内的气体主要是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要让水持续沸腾,能不能停止加

热?。

★典例二:(2021•贵州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

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

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典例三:(2021•吉林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

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

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0C;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

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C

★典例四:(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

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

点是______,Co

★典例五:(2021•湖南长沙市)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

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

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方法是正确

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典例七:(2021•云南昆明市)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

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

“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温度降低得较_____的缘故。

★典例八:(2021•江西中考真题)厉害了,我的国!202D年我国开启了航天新征程,嫦娥五号成功

登月并顺利取回1731g月壤样品,样品的质量不会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和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

变;如图所示,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而导致的。

★典例九:(2021•湖南张家界市)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某研究小组对汽车开

展调查研究。

(1)图甲是汽车的刹车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片分析,这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

“等臂”);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乙所示,为什么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驶速度

(2)(多选)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危急情况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

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下列行为会使停车距离变长的是______«

A.疲劳驾驶B.酒后驾驶

C.接听D.开车前系好安全带

(3)内燃机有四个工作冲程,图丙是内燃机的______冲程;

(4)假设某款纯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每百公里耗电30千瓦时,若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效率为85乐则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阻力为_____No若质量和外形完全相同的燃油汽车,它的能量转化率

为30斩以相同速度在同一路面上匀速行驶,每行驶百公里需要消耗的燃油为______kg;(汽油的热值为

(7=4.6X107J/kg,结果保留1位小数)

(5)若电价为0.6元/千瓦时,汽油价格为7.0元/升,每行驶百公里,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节省

______元。(汽油的密度。=0.71X10*kg/m3,结果保留1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

热学实验探究题主要有:晶体熔化规律实验、水的沸腾规律实验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

★典例一:(2021•山东烟台市)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水浴法

加热。

(1)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

(2)小明组装的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图中有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你指出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3)小明纠正了不足,重新调整了器材,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C,第lO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

存”).

★典例二:(2021・辽宁中考真题)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t/min

024681012

(1)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为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甲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

(3)改正错误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C;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继续对水加

热,水的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8°C,此时的大

气压强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天气压。

★典例三:(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题)图是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取质最相同的水和燥油分别放入两个_____的容器里:用两盏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进行加热,

升高_____温度时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来衡量谁吸热能力更强;

(2)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便于比较”或“控制变量”:;

(3)在对水和煤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______更容易控制

让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4)如果甲、乙两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甲组对水进行加热和记录,乙组对煤油进行加热和记录。

他们加热的水和燥油的初温、木温、质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和加热时间等都不相同。若温度差用4表示、

质最用加表示、电加热器的功率用夕表示、加热时间用t表示,忽略热损失,则吸收的热晶为Pt。此时要

衡量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更强,他们应该用______(用已给物理量写出表达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的

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I讲答题

一、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1.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属于常考热点。物态变化类型有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六种物质形

态的变化,这些物态变化变化形式一定会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所以分清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哪

种物态变化对解答此类考题是条捷径。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例子有:

(1)熔化现象有:冰雪消融、冰块变小铁块边长铁水等。

(2)凝固现象有:滴水成冰、铁水铸造成工件、蜡烛油变成蜡等。

(3)液化现象有:秋后早晨露珠、雨的形成、从冰箱拿出的物体冒白气、冬天浴室玻璃墙壁上出现的

“雾”、冬天汽车玻璃上的“雾”、烧开水壶嘴冒出白气、水管冒汗、眼睛起雾等。

(4)汽化现象有:滴入热锅的水消失、酒精蒸发、热水挥发、洒在地板上的水不见了、池塘干涸等。

(5)升华现象的有:衣柜里的樟脑丸不见了、干冰降温、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雪人变小、灯丝变细等。

(6)凝华现象的有:霜、雪、冰雹、雾淞、冬天窗花等。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

物态之间的变化肯定伴随着热量的交换,所以,吸放热也是常考热点。大家一定要牢记:液固、液、气

顺序变化的是吸热,按气、液、固顺序变化的是放热(见下图),如果再结合牛.活中利用物态变化吸放热的

例子就会更好地做好备考复习。

升华(吸热)

/熔化ivtX.

一始到一

,,凝阳-'液化-

、产热)(被热

凝华供热)

3.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常见晶体有:海波、冰、食盐、冰糖、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常见非晶体有: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4.汽化的两种方式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只在物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液

体蒸发时需要吸热;沸腾是在液体沸点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过程,液体沸腾时需要吸

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异同:

相同点:①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②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沸腾是一定温度(涕点)下进行的;②蒸发只发生在物体表面.,

沸腾在物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③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④蒸发要吸热,温度

降低,有致冷作用,沸腾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式。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降低温度

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亿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这一过程要放热。

6.典例

★典例一:(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蒸气的凝华而形成的是

()。

A.草叶上的露珠屋檐下的冰凌

C.树叶上的白霜旷野上的白雾

★典例二;(2021•浙江杭州市)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

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典例三:(2021•湖南常德市)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

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液化

★典例四:(2021•福建中考真题)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

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1).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典例五:(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典例六:(2021•山东荷泽市)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二、内能与内能的改变

1.分子热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1)物质都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水由分子组成,铁由原子组成,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且是无规则的运动。

(2)扩散:扩散现象是由r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扩散是一种物质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发生。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表现为引力,也可能表现为斥力。

分子力具有如下特点: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间的间

距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间距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有间隙。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

程。

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时气体内能转化为弹壳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锯木头时,锯条与木头之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和锯条的内

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擦火柴使火柴燃烧要克服火柴和火柴盒之间的摩

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能量从手传递到金属杆,手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手感觉到冷,是通

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热传递发生条件是接触物体间有温度差。

3.温度、内能、热量的理解

(1)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同一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2)质量与内能的关系:在相同温度、状态下,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3)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所以物体本

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但是它

具有不可测最性,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热品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

能说将高温物体的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

4.比热容、热值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1)比热容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无

关。

2)水的比热容是4.2Xl()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4.2

X10'J.

3)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计算:(1)吸热:Q«tt=cmAt=cm(tto);(2)放热:Q伍==cm(tot)<,

其中:Q国—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故一放出的热量〉

c一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单位:千克(kg)

△t一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C);氏一初始温度、t一末温。

(2)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热值单位是:J/kg。

1)燃料燃烧放出热最Qw=qm;(Q1是燃料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滤热值,单位是J/kg;勿是质量,单位是kg。)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指燃料的质

量,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等于热值的数值;某种燃料是指热值与

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意思是燃料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

热值所确定的值。

2)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

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

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式:好驿

4)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注意:热机能量的损失:①燃料未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条件:充足空气,研磨成细颗粒);②废

气排出带走能量(废气的利用);③克服磨擦,消耗能量(使用润滑剂,减小摩擦)。

5.典例

★典例一:(2021・广东深圳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一一热传递;

B.冬天搓手取暖一一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一一液化吸热;

1).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一一凝华

★典例二:(2021•湖南长沙市)辣椒萝卜是湖南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制作辣椒萝卜首先需将新鲜

的萝卜切条,然后将畛卜条放在太阳下晾晒两三天使其变成畛卜干,再拌上剁辣椒和盐,腌制8至10天

即可食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晒萝卜利用了太阳能来做功;

B.腌制好的萝卜内外都又辣又咸,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萝卜干没有内能;

D.萝卜条变干是因为水升华了

★典例三:(2021•江苏扬州市)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鹤滩水电站位「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交界处的会沙江干流之上,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

瓦,居全球第二、预计今年7月1日前首批机组发电,2022年7月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建成后,白鹤滩水

电站年均发电量可达6X1(严千瓦时,在同等满足电力系统用电需求的情况下水电站母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

X1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160万吨,对我国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对促进西部开发,实现“西甩

东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水电站中的发电机组是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是利用原理工

作的;

(2)拦河大坝形状为上窄下宽的原因是___________o汛期相较于枯水期,大坝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会

*

(3)火力发电站使用热值为2.9X10」/kg的标准煤,估算其发电效率为;

(4)若水电站输电的功率为6.6义10%环,采用UOOkV特高压输电,则输电电流为___________A;

(5)大珈修建成拱形,旦向上游凸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典例四:(2021•湖北荆州市)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有助于国家提出的206()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

标。小明同学用他家的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kg,初温为15c的水加热到95C,水吸收的热量是J:

若此过程的热效率为40乐则此过程消耗天然气(水的比热容为4.2xl0:'J/(kg・℃),天然

气热值为42xio7/m3)

★典例五:(2021•广东中考真题)如图为火箭发射的场景,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

它的______大,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这个过程中火

箭的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典例六:(2021♦河北中考真题)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

量数据描绘温度一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物质比热容______(选填“>”“<”或“二")乙

物质比热容,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实验完成

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典例七:(2021•山东枣庄市)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个冲程,由图可看出它正处于______冲

程,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若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60r/s,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

次。

<1)汽车行驶的路程;

(2)汽车受到的阻力;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典例九:(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小琦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0.5m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

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5c升高到45℃(已知:水的比热容c=4.2X1O:'J/(kg・℃)、焦

炭的热值T3.0Xl()7j/kg、水的密度。nLoxif^kg/^)。问:

C1)在这4h内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耳?

(2)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

(1)完全燃烧1kg木材能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2kg的水被烧开吸收了多少热最?

(3)小品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三、热学实验

(一)晶体熔化规律实验

1.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晶体熔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台架、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试管、晶体(冰块)、温度计、秒表、水。

【实验步骤】一、按图组装港材。

二、把晶体放入试管中,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三、用酒精灯给晶体加热,记录加热开始时间,观察试管内晶体温度变化情况.

四、当晶体开始熔化时记录此时温度和加热时间。

五、继续加热,观察固液共存态时温度变化情况。

六、继续加热,待晶体完全熔化时记录此时温度和加热时间。

七、继续加热,观察液态时的温度变化和加热时间。

八、实验表格

温度(°C)加热时间(min)物质形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九、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晶体熔化过程中.给晶体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晶体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开始熔化:

此时处于固液共存态,随着继续加热,固态继续熔化,温度不变;当晶体完全熔化后,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晶体熔化曲线如下图。

2.考查内容

考查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