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医嘱查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夜班护士接收新入院患者医嘱后,立即执行未核对的临时医嘱B.主班护士每日下班前对当日所有医嘱进行双人核对C.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后直接执行D.转科患者医嘱由原科室护士核对后,转科科室无需再次核对答案:B解析:医嘱查对要求每日必须进行双人核对(B正确);未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A错误);口头医嘱需复述确认,执行后保留安瓿,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记(C错误);转科患者医嘱需双方科室双人核对(D错误)。2.静脉注射前需核对的“三查七对”中,“七对”不包括()A.姓名、床号B.药名、浓度C.剂量、时间D.患者过敏史答案:D解析:“七对”指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D为注射前需评估内容,非七对范畴)。3.手术安全核查应在()阶段进行A.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B.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时、手术结束时C.术前访视时、手术中、术后回病房时D.接患者时、麻醉苏醒时、缝合皮肤前答案:A解析:根据《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核查分为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个阶段(A正确)。4.输血查对时,需核对的血袋信息不包括()A.血型、血量B.血袋编号、有效期C.患者家庭住址D.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答案:C解析:输血需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与血袋血型、血袋编号、有效期、交叉配血结果等(C非核对内容)。5.新生儿身份查对时,除常规信息外,还需核对()A.母亲姓名、分娩方式B.出生时间、性别C.疫苗接种记录D.孕期产检医院答案:B解析:新生儿需核对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脚印/手纹等(B正确,A为辅助信息,C、D非核心)。6.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使用前,需()A.单人核对后直接使用B.双人核对并在输液卡标注“高危”C.医生单独确认即可D.仅核对药名和剂量答案:B解析:高风险药品需双人核对,标注警示标识(B正确),单人核对(A)、医生单独确认(C)、简化核对(D)均不符合要求。7.急诊抢救患者时,标本采集查对错误的是()A.未佩戴腕带患者以“无名氏+编号”标识B.同时采集多管血标本时,按顺序逐一核对C.标本标签信息由实习护士单独填写D.送检前与检查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答案:C解析:标本标签需双人核对后填写(C错误),其他选项符合急诊标本查对规范。8.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需额外核对()A.胰岛素类型(如短效、长效)B.患者饮食量C.注射部位皮肤状态D.上次注射时间答案:A解析:胰岛素笔需核对类型(A),避免不同类型胰岛素混淆;B、C、D为注射前评估内容,非核心查对项。9.手术器械清点时机错误的是()A.手术开始前B.关闭体腔前C.缝合皮肤后D.关闭体腔后答案:C解析:器械清点需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合皮肤前进行(C错误)。10.患者身份识别时,“双人核对”适用于()A.普通病房口服药发放B.门诊抽血C.手术室接患者D.急诊留观患者测体温答案:C解析:高风险操作(如手术、输血、注射)需双人核对(C正确),普通操作(A、B、D)可单人核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服药、注射、处置前的“三查”包括()A.操作前查B.操作中查C.操作后查D.医嘱核对查答案:ABC解析:“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ABC正确),医嘱核对属于操作前准备。2.手术安全核查的“三方”是()A.手术医师B.麻醉医师C.巡回护士D.患者家属答案:ABC解析:三方为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ABC正确),家属非核查主体。3.输血“八对”包括()A.姓名、床号B.血型、血袋号C.剂量、用法D.交叉配血结果答案:ABD解析:输血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种类、剂量、交叉配血结果(ABD正确,C为注射七对内容)。4.患者身份识别的“双标识”包括()A.姓名+住院号B.姓名+年龄C.姓名+出生日期D.姓名+床号答案:AC解析:双标识需使用唯一标识(如住院号、出生日期),避免使用易变信息(床号、年龄)(AC正确)。5.高风险药品管理需做到()A.专柜存放,标识醒目B.双人核对领用C.每日清点登记D.与普通药品混放答案:ABC解析:高风险药品需专柜、双人核对、每日清点(ABC正确),不得混放(D错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1.护士可根据经验调整长期医嘱的执行时间,无需再次核对。()答案:×解析:医嘱执行需严格按时间核对,不得擅自调整。2.新生儿接种疫苗时,仅核对母亲姓名即可确认身份。()答案:×解析:需核对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脚印等双标识。3.手术中追加器械时,巡回护士单独记录即可,无需再次清点。()答案:×解析:追加器械需双人清点并记录。4.输血时,若血袋轻微渗漏,可低速输注并密切观察。()答案:×解析:血袋渗漏视为污染,禁止使用。5.急诊患者未办理入院手续时,可使用“无名氏+就诊时间”作为临时标识。()答案:√解析:符合无名氏患者身份标识规范。6.静脉输液时,若患者主诉“这药我以前用过”,护士可简化核对流程。()答案:×解析:需严格执行查对,患者主诉不能替代核对。7.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需单独存放,标识“剧毒”。()答案:√解析:高浓度电解质属于高风险药品,需特殊标识。8.手术患者转运时,只需核对患者姓名,无需携带病历。()答案:×解析:转运需核对病历、检查单等关键信息。9.血标本采集后,可将多个患者的标本集中送检,无需逐一核对。()答案:×解析:需逐一核对标签与检查单,避免混淆。10.夜间值班时,为提高效率,可将次日晨所有患者的口服药提前摆好并核对。()答案:×解析:口服药需现用现摆,避免提前摆药导致变质或错误。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医嘱查对的三级核对流程。答案:一级核对(执行护士):接收医嘱后双人核对(主班与责任护士);二级核对(护士长):每日下班前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三级核对(护理部):每周抽查医嘱执行记录,每月全面检查。解析:通过三级核对确保医嘱从接收、执行到归档的全流程安全,避免遗漏或错误。2.输血查对中“三查八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案:三查:血袋有效期、血袋包装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块、溶血);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种类、剂量、交叉配血结果。解析:三查关注血袋本身质量,八对确保患者与血液信息完全匹配,是输血安全的核心环节。3.手术患者身份查对时,除姓名、床号外,还需确认哪些关键信息?答案:手术部位(如左/右)、手术方式(如切除术/修补术)、患者过敏史、术前检查结果(如凝血功能)、特殊标识(如手术部位标记)。解析:手术患者需重点核对部位和方式,避免接错患者或做错部位,过敏史和检查结果影响术中安全。五、案例分析题(21分)案例: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小王于10:00接收医生开具的“5%葡萄糖250ml+头孢哌酮3givgttqd”医嘱。10:15,小王查看患者床头卡(姓名:张某某,床号3)后,从治疗室取出头孢哌酮(批号20241201)和葡萄糖(批号20250105),未核对患者腕带,直接为3床患者输液。输液10分钟后,患者主诉“呼吸发憋”,经查患者实际为2床张某某(腕带显示姓名:张某某,住院号:20250302),而3床患者为李某某(住院号:20250303)。问题:1.分析护士小王在操作中违反查对制度的具体环节。(10分)2.提出预防此类错误的改进措施。(11分)答案:1.违反环节:①未执行患者身份双核对(仅核对床头卡,未核对腕带);②未核对患者住院号(关键唯一标识缺失);③未核对药品与患者医嘱的匹配性(未确认患者是否为头孢哌酮使用对象);④操作前未进行“三查”(操作前未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2.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双核对”:操作前同时核对腕带(姓名+住院号)与床头卡;②强化高风险操作流程:输液前需双人核对(小王与责任护士);③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