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历史地理》期末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所属院校: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A解析: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黄巾起义虽然规模更大,但发生时间晚于陈胜吴广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发生在近代,与题目所述的“第一次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不符。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推行的主要措施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井田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这一措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世袭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秦始皇的政策不符。3.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禁止私学C.设立太学D.推行郡县制答案:A解析: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官方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设立太学是教育制度上的措施,禁止私学和推行郡县制与思想控制没有直接关系。4.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丞相府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省答案:D解析: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采用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丞相府是隋朝的机构,在唐朝已被三省制取代。5.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废除藩镇B.收精兵C.设枢密院D.置转运使答案:B解析:宋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收精兵是指将地方军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直接控制禁军。废除藩镇、设枢密院和置转运使虽然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与军事控制关系不大。6.明朝时期,皇帝直接处理政务的机构是()A.东厂B.西厂C.内行厂D.文华殿答案:D解析:明朝时期,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主要是内阁和文华殿大学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是特务机构,负责监视官员和百姓,不属于皇帝直接处理政务的机构。7.清朝时期,统一台湾的主要将领是()A.郑成功B.郑芝龙C.施琅D.乾隆帝答案:C解析:清朝统一台湾的主要将领是施琅。郑成功虽然收复台湾,但后来其子孙投降清朝。郑芝龙是明朝末年的海盗头目,后被清朝招安。乾隆帝是清朝的皇帝,不是军事将领。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鸦片战争D.中法战争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虽然也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发生时间晚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9.辛亥革命发生的年份是()A.1840年B.1860年C.1911年D.1931年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1919年B.1921年C.1927年D.1937年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1.下列哪个朝代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C解析:唐朝是“三省六部制”的创立和发展时期。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初期承袭秦制,后期逐步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宋朝在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但基本框架得以保留。12.明朝中后期,负责监视官员和百姓的特务机构是()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明朝中后期,为了加强皇权,设立了多个特务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负责侍卫、缉捕和刑狱。东厂和西厂是明成祖朱棣和明武宗朱厚照时期设立的,主要职责是监视官员和百姓,镇压异己。这些特务机构权力极大,经常滥用职权,造成许多冤假错案。13.清朝时,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是()A.伊犁将军B.驻藏大臣C.总理衙门D.行省答案:B解析:清朝时,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一系列机构。伊犁将军主要负责管理新疆地区。驻藏大臣是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官员,与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总理衙门是清末设立的管理外交事务的机构。行省是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是省的雏形。14.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对唐朝的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由盛转衰,从此由盛唐走向衰落。15.元朝时,将全国划分为多少个行中书省?()A.10个B.13个C.22个D.36个答案:B解析:元朝时,为了有效管理广阔的疆域,设立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将全国划分为13个行省,加上西藏、台湾等地,共15个行省。行省制度的设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16.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中难度最大、地位最高的考试是()A.乡试B.会试C.殿试D.翰林院考试答案:D解析: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是省级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会试是国家级考试,由礼部主持,合格者称为贡士。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额,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考试是殿试后,对优秀进士进行的进一步选拔考试,进入翰林院学习,是当时最荣耀的仕途之一。17.清朝时,将台湾设置为行省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答案:C解析:清朝时,康熙帝收复台湾后,将其设置为隶属于福建省的府。雍正帝时,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将台湾设置为行省,这是台湾建省之始。18.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的清政府皇帝是()A.嘉庆帝B.道光帝C.咸丰帝D.同治帝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南京条约》的清政府皇帝是道光帝。1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骚扰,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20.中国近代史上,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家是()A.林则徐B.魏源C.孙中山D.黄兴答案:C解析: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了多次反清起义,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被尊称为“国父”。林则徐和魏源是清朝末期的思想家、爱国官员,领导了虎门销烟。黄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与孙中山一起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二、多选题1.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了哪些地区?()A.中国B.中亚C.南亚D.西亚E.欧洲地中海地区答案:ABCDE解析: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西起长安(今西安),向东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地中海沿岸。这条路线连接了中国的西部地区、中亚的草原地带、西亚的沙漠绿洲地区以及欧洲地中海地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2.唐朝时期,中央政府中负责决策的机构有()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E.中书门下省答案:ABE解析: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采用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是决策机构之一。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也是决策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枢密院是唐中后期设立的管理军事的机构,与三省不同。中书门下省是唐后期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的机构,成为最高决策机构。因此,中书省、门下省和中书门下省(作为合并后的决策机构)是唐朝中央政府的决策机构。3.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包括()A.收精兵B.削实权C.制钱谷D.设转运使E.置通判答案:ABCDE解析:宋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军事上“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政治上“削实权”,解除地方官员的权力;经济上“制钱谷”,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行政上“设转运使”,监督地方财政;“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明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包括()A.废丞相B.设内阁C.设厂卫D.推行八股取士E.设立军机处答案:ABCD解析: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主要包括: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员和百姓;推行八股取士,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的措施。因此,A、B、C、D都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5.清朝时,设置的边疆地区管理机构包括()A.伊犁将军B.驻藏大臣C.陕甘总督D.直隶总督E.总理衙门答案:AB解析:清朝时,为了加强对广阔边疆地区的管理,设立了多个专门机构。伊犁将军负责管理新疆地区。驻藏大臣负责管理西藏地区。陕甘总督和直隶总督是清朝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辖区较广,但也包括部分边疆地区。总理衙门是清末管理外交事务的机构。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是针对特定边疆地区的管理机构。6.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包括()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E.俄国答案:ABCDE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国力衰弱,屡次遭受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国等。这些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领土、获取赔款、控制海关、倾销商品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C.建立了中华民国D.宣告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诞生E.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答案:ABCD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清朝封建帝制(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C),宣告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诞生(D)。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E选项不正确。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五四运动的爆发D.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E.国民大革命的影响答案: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为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A)。其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B)。再次,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C)。此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D)。国民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积累了经验,也产生了影响(E)。但E选项的影响相对较小,ABCD是更主要的条件。9.中国古代的都城选址往往考虑的因素包括()A.地理位置优越B.水源充足C.易守难攻D.交通便利E.文化传承答案:ABCD解析: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地理位置优越,包括处于平原或盆地,便于农耕和交通运输(A)。水源充足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易守难攻,选择有山有水或河流环绕的地形,有利于防御(C)。交通便利,便于物资运输和军事调动(D)。文化传承,有时会考虑与历史文化的联系,但更多是实际因素(E)。因此,A、B、C、D是都城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10.明清时期,影响中国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人口增长B.农业开发C.手工业发展D.商业繁荣E.环境破坏答案:ABE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A),导致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特别是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B)。这一过程虽然促进了农业生产,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如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等(E)。手工业发展(C)和商业繁荣(D)虽然也是明清时期的重要特征,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消耗和交通运输的需求上,不如人口增长和农业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直接和广泛。因此,A、B、E是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11.中国古代的运河主要有哪些作用?()A.运输粮食B.交通运输C.军事运输D.水利灌溉E.文化交流答案:ABCD解析:中国古代的运河,如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重要的运输通道,用于运输粮食(A),特别是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以供应京城和边防军队的需求。其次,它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线,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B)。此外,运河在军事上也有重要作用,可用于军队和军需物资的运输(C)。同时,部分运河也兼具水利灌溉的功能(D),可以灌溉沿河的农田。运河的开凿和利用也促进了沿线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E)。因此,A、B、C、D都是中国古代运河的主要作用。12.影响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包括()A.气候湿润B.雨量充沛C.土地肥沃D.河网密布E.矿产资源丰富答案:ABCD解析:中国南方地区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A),雨量充沛(B),有利于农业生产。南方地区土壤类型多样,许多地区土地肥沃(C),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此外,南方地区河网密布(D),水系发达,为航运、灌溉和渔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南方地区某些地区矿产资源也较丰富(E),但并非普遍现象,且相较于气候、土壤、河流等自然因素,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稍次。因此,A、B、C、D是影响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13.明清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特点包括()A.政府严格控制B.商帮活跃C.海禁政策D.商船众多E.贸易范围有限答案:ABC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A),尤其是清朝前期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C),限制民间海外贸易。尽管如此,民间海外贸易仍然活跃(B),形成了著名的商业群体——商帮(B),他们在海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政府控制严格,但民间贸易商船数量仍然可观(D),贸易范围也并非完全有限,曾达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海岸。但总体而言,政府的严格控制和对海禁政策的实施,是明清时期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因此,A、B、C是更突出的特点。14.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斗争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E.国民大革命答案:ABCDE解析: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和抗争的历史,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太平天国运动(A)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和团运动(B)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辛亥革命(C)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五四运动(D)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国民大革命(E)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因此,A、B、C、D、E都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5.清朝时,对西藏地方管理的方式包括()A.封建王公统治B.设置驻藏大臣C.赐予达赖喇嘛封号D.实行金瓶掣签制度E.直接派兵驻守答案:BCD解析:清朝时,为了稳定西藏局势,对西藏地方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再完全依赖藏族的封建王公统治(A),而是设立了驻藏大臣(B),与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代表中央政府行使职权。清朝皇帝赐予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C),并规定喇嘛的转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特别是实行了金瓶掣签制度(D),以确定转世灵童。同时,清朝也曾在西藏派兵驻守(E),以维护中央权威和地方秩序。因此,B、C、D是清朝管理西藏地方的主要方式。1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E.丝绸答案:ABCD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四项发明,它们是造纸术(A)、印刷术(B)、指南针(C)和火药(D)。造纸术的发明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书籍的生产效率;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提供了方向;火药的发明则改变了战争形态。丝绸(E)虽然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但通常不包含在“四大发明”之中。因此,A、B、C、D是中国的四大发明。17.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的监察机构包括()A.御史台B.中书省C.行御史台D.六部E.监察御史答案:ACE解析:元朝的中央政府机构中,负责监察的机构主要是御史台(A)。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元朝在每个行省设立了行御史台(C),作为行省的监察机构。监察御史(E)是御史台的官员,负责巡视地方,弹劾不法的官吏。中书省(B)是最高行政机关,六部(D)是行政机关,虽然六部官员也负有部分监察职责,但它们的主要职能是行政管理,并非专门的监察机构。因此,A、C、E是元朝中央政府设置的监察机构。18.明清时期,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A.政治动荡B.经济发展C.自然灾害D.土地兼并E.官方移民答案:ABCDE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迁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动荡(A),如战乱、农民起义等,会导致人口流离失所,进行迁移。经济发展(B)和土地兼并(D)导致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迁移到其他地区寻找生计。自然灾害(C),如水灾、旱灾、瘟疫等,也会迫使人们离开家园,迁移到灾害较轻的地区。同时,明清政府也根据需要,实行过官方移民(E),如将人口迁移到边疆地区开垦荒地,或安置流民等。因此,A、B、C、D、E都是影响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的因素。19.中国近代史上,关于国家统一的探索包括()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B.中华民国建立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E.解放战争答案:ABCD解析:中国近代史上,关于国家统一的探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A),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中华民国建立(B),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其统一是有限的,各地军阀割据。北伐战争(C)是国民党领导的一场统一战争,旨在结束军阀割据,统一全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未完全实现国家统一。抗日战争(D)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战争的结果为最终的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解放战争(E)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因此,A、B、C、D、E都与中国近代史上关于国家统一的探索有关,但通常强调的是A、B、C、D为探索统一的过程,E为最终实现统一的过程。20.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特征包括()A.农业发达B.手工业繁荣C.商业兴盛D.市镇兴起E.闭关锁国答案:ABCD解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主要指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等地)的经济十分发达,具有诸多特征。农业发达(A),特别是水稻种植技术先进,粮食产量高。手工业繁荣(B),尤其是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技术精湛,产品精美,产量巨大。商业兴盛(C),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和集市。市镇兴起(D),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市镇发展壮大,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江南地区并非实行闭关锁国政策(E),反而由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对外贸易也比较活跃。因此,A、B、C、D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三、判断题1.丝绸之路仅是古代中国与西方进行贸易的通道。()答案:错误解析: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国与西方进行商品交换的贸易通道,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的广泛交流和相互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等传播到西方,而西方的葡萄、石榴、玻璃制造技术等也传入中国,对双方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题目表述过于片面,是错误的。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答案:正确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直接任免。这一措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题目表述正确。3.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完全排斥了其他学派的思想。()答案:错误解析: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非完全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而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官方统治思想,享有更高的地位和待遇,其他学派(如道家、法家等)仍然存在,只是不再受到官方的推崇。这一政策旨在统一思想,巩固统治,但并非思想上的完全专制。因此,题目表述错误。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执行国家政策。()答案:错误解析: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是决策机构之一;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政策,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因此,题目表述错误,执行国家政策的机构是尚书省。5.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措施。()答案:错误解析: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措施。这一措施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而采取的。通过“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成功地解除了石守信等高级将领的兵权,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因此,题目表述正确。6.明朝的科举考试中,只允许考生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案:正确解析:明朝的科举考试,特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都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题目,按照固定的格式和观点进行答题,不得发挥个人见解。这种考试制度被称为“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题目表述正确。7.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管理西藏地区。()答案:错误解析: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管理新疆地区,包括伊犁河流域及周边地区。伊犁将军负责新疆地区的军事、行政和外交事务,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管理西藏地区的主要机构是驻藏大臣。因此,题目表述错误。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答案:正确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原料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题目表述正确。9.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答案:正确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领导者主要包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和旗帜,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多次反清起义。黄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军事领袖,参与了多次革命活动。宋教仁是重要的革命党人,主张责任内阁制。这些人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题目表述正确。10.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答案:正确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因此,题目表述正确。四、简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环戊基三氯硅烷项目创业计划书
- 大同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早期识别与报告流程考核
- 大同市人民医院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考核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尿液分析技术专项考核
- 晋城市中医院日间手术管理协助考核
- 牡丹江市人民医院眼科特检操作技能考核
- 2025中医院长期管理方案考核
- 2025年中国生物饲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六氟环氧丙烷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饲养牛可行性报告
- 2025年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
- 2025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一本通
- 2025年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课件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少儿航模教学课件
- 装配钳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伟大的改革开放
- 宋词鉴赏课件
- 民族英雄戚继光
- 廊坊市物业管理办法
-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