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虽然澳大利亚有300多种桉树,可树袋熊只吃其中的12种。它特别喜欢吃玫瑰桉树、甘露桉树和斑桉树的叶子。一只成年树袋熊每天能吃掉1千克左右的桉树叶。桉叶汁多味香,含有桉树脑和水茴香萜。因此,树袋熊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馥郁清香的桉叶香味。每年夏季是树袋熊的交配时期,雌性树袋熊怀孕一个月后,就生下幼仔,一般每胎仅产一仔,很少有双胎。小树袋熊出生时体长只有2厘米左右,体重仅5.5克,犹如一条小爬虫,但能钻进母亲腹部的皮质育儿袋内,吸吮乳汁。五个月后,小树袋熊体长可达16厘米,可它还撒娇似的趴在母亲背上,或者舒适地躺在母亲怀中。直到一岁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树袋熊的寿命一般为12年左右。(1)这段短文主要讲________。(2)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填空。举例说明

比较说明

数字说明虽然澳大利亚有300多种桉树,可树袋熊只吃其中的12种。________(3)作者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说明树袋熊,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①表达作者对树袋熊的喜爱,号召人们保护环境。②使所说明的事物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让人理解。③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完整。【答案】(1)澳大利亚树袋熊的食物、繁殖和生长情况(2)数字说明(3)②【解析】【分析】(1)主要内容的考查。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虽然澳大利亚有300多种桉树,可树袋熊只吃其中的12种。”这是数字说明。(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者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说明树袋熊,这样写的作用是使所说明的事物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让人理解。故选②。【点评】(1)此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此题考查概说明文说明方法。(3)此题考查概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1)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姿态”是指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是指________。(2)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________。(3)用“____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鹅的高傲?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2)水、泥、草(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4)对比(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与鸭作比较,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2)水、泥、草(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4)对比(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4)此题考查对比方法的掌握能力。(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到来的信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如果用手拨开紧贴地面的枯草,就会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针尖一样的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那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餐。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而生命力却是惊人的。狂风暴雨休想摧毁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折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直身躯,开始了新的生长。

多么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1)文中提到的小草的品质有:________(2)写出开头与结尾照应的句子。(3)摘抄文中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最早报来春天的消息;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不畏艰难,顽强向上。(2)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多么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3)柔美多姿;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狂风暴雨;粉身碎骨;无私奉献【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3)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点评】(1)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2)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放飞一只蝴蝶

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说我们班教室里有两块窗玻璃在昨晚刮风时被打碎了。我马上意识到这件事在这个管理甚严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中午,我找来昨天的值日生朱兰。她怯怯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飞不出教室。我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外面的飞进来,或者里面的飞出去,让它们结伴去玩。想不到大风打破了玻璃……”小女孩儿几乎落泪,嗫嚅着说愿意赔这两块玻璃。

我一直无语,然后摸了摸她的头,说:“不用了,去玩吧。”

后来我去了财务室:“请在我下个月的工资中扣两块玻璃的钱。”

这是一笔我很乐意付的钱。(1)朱兰为什么做完值日后要开着一扇窗户?(2)“我”为什么很乐意付这笔钱?【答案】(1)她想让教室内的蝴蝶与外面的蝴蝶结伴玩。(2)朱兰同学有颗善良的心灵,“我”被她的话语感动了。【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朱兰做完值日后要开着一扇窗户,她想让教室内的蝴蝶与外面的蝴蝶结伴玩。(2)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是因为朱兰同学有颗善良的心灵,“我”被她的话语感动了。【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夏天老师正在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我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就开始闭着眼睛生活。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着鼻子一酸,哽咽得问:“后来呢?”“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侵犯——________

流畅——________

羞耻——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①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

)A.自行车挡了他的路B.自行车摆得乱,有碍市容C.自行车侵占了盲道②“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A.人行横道

B.盲道

C.人生道路(3)请写出夏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想一想,为关注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你把想法写下来。【答案】(1)侵占;畅通;耻辱(2)C;B(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闭;闭;踩;绊(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段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1)侵占、畅通、耻辱(2)C;B(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闭、闭、踩、绊(4)略【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重点句段品析。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细腻——________

友好——________(2)写出小家伙睡着后的样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足见小家伙对作者的信赖。B.

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说明小家伙太困了。【答案】(1)粗糙;敌视(2)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3)A【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细腻:细致滑润,精细,细密深入。友好:亲近友善。(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粗糙、敌视(2)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3)A【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7.重点段落品析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选文最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A.

语言

B.

动作

C.

心理(2)用文中画线的词语造句。(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答案】(1)A(2)她虽然表情冷冷的,可是心地很善良。(3)做人要朴实,要做有用的人,要对社会、对他人有好处。【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虽然……可是”是转折关系。(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故答案为:(1)A(2)她虽然表情冷冷的,可是心地很善良。(3)做人要朴实,要做有用的人,要对社会、对他人有好处。【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8.阅读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这篇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四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话写出了(

)。①花生果实的特点②花生的好处③花生的可贵之处(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①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________②成熟(事物达到一个完全成长的阶段或接近完善的程度)—________(4)文章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来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5)给句子选择正确的含义。①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A.父亲希望“我们”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B.父亲希望“我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②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人不必讲体面,只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人。B.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而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C.做人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能做徒有外表而无德无能的人。【答案】(1)落花生;许地山;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2)③(3)成熟的麦田在秋风里翻起一层层的麦浪。;放完假回学校,老师夸我成熟了。(4)桃子;石榴;苹果;不夸耀自己;默默奉献(5)B;BC【解析】【分析】(1)前两空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后四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再结合选项判断。(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故答案为:(1)落花生、许地山、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2)③(3)①成熟的麦田在秋风里翻起一层层的麦浪。②放完假回学校,老师夸我成熟了。(4)桃子、石榴、苹果、不夸耀自己、默默奉献(5)①B;②BC【点评】(1)前两空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后四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3)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9.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________。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________。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1)根据课文,写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2)给文章中括号处加标点。(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拒绝|拒绝(2):“

!”(3)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所以逼秦王击缶(4)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人。【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1)拒绝;拒绝(2):“

!”(3)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所以逼秦王击缶(4)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人。【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静

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

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悲伤)。他们(

)着眼泪,(

)着海力布的名字,(

)着老人,(

)着孩子,(

)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

)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2)选择合适的字词填在括号内。念

赶(3)照样子,写词语。原原本本(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