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死因网络报告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死因网络报告的法定责任单位是()A.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
C.公安部门
D.民政部门答案:B
解析:根据《全国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死因网络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负责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完成网络直报。2.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的法定时限为()A.死亡后24小时内
B.死亡后3日内
C.死亡后7日内
D.死亡后15日内答案:B
解析:《全国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明确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应在死亡病例发生后3日内完成网络直报;对于调查记录缺失或信息不全的病例,需在调查核实后3日内补报。3.以下哪项不属于《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信息必填项()A.死者姓名
B.身份证号
C.死亡地点
D.联系电话答案:D
解析:《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死亡日期、死亡地点等,联系电话为非必填项,但部分地区可能要求补充以便核查。4.根本死因的确定需遵循()A.ICD-10编码规则
B.临床诊断优先原则
C.家属描述优先原则
D.症状/体征直接报告原则答案:A
解析:根本死因的确定需严格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的规则,包括总原则、选择规则和修饰规则。5.新生儿死亡(出生后28天内)的死因报告应选择()A.新生儿疾病章节(P00-P96)
B.围生期疾病章节(O00-O99)
C.先天畸形章节(Q00-Q99)
D.损伤中毒章节(S00-T98)答案:A
解析:ICD-10中,新生儿(出生至28天)的疾病编码范围为P00-P96,围生期疾病(O00-O99)主要针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情况。6.死因监测系统中“死亡地点”为“医院”时,需填写的具体科室是()A.门诊科室
B.住院科室
C.急诊科室
D.以上均需填写答案:B
解析:死亡地点为医院时,需填写具体住院科室(如心内科、呼吸科),门诊或急诊死亡需注明“门诊”或“急诊”。7.以下哪类死亡无需通过全国死因监测系统报告()A.户籍人口在家中自然死亡
B.非户籍人口在医院死亡
C.未登记户籍的新生儿死亡
D.已火化但无死亡证明的非正常死亡答案:D
解析:死因监测要求所有死亡病例(包括户籍和非户籍)均需报告,但无《死亡医学证明书》的非正常死亡(如自杀、他杀、意外)需由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后补报,未取得证明的暂不纳入系统。8.死因网络报告中“最高诊断依据”为“死后推断”时,对应的编码准确性等级为()A.Ⅰ级(明确诊断)
B.Ⅱ级(临床诊断)
C.Ⅲ级(症状/体征诊断)
D.Ⅳ级(推断诊断)答案:D
解析:诊断依据分为四级:Ⅰ级(病理/实验室确诊)、Ⅱ级(临床+辅助检查)、Ⅲ级(症状/体征)、Ⅳ级(死后推断),对应编码准确性逐级降低。9.对于“老衰”(衰老)作为根本死因的报告,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直接编码为R54(衰老)
B.需追溯至具体疾病或损伤
C.仅适用于90岁以上老年人
D.无需进一步调查答案:B
解析:根据ICD-10规则,“老衰”(R54)不能作为根本死因单独报告,必须追溯到导致衰老的具体原因(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10.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核心指标不包括()A.报告及时率
B.编码准确率
C.重复报告率
D.患者满意度答案:D
解析:数据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报告及时率(≥95%)、编码准确率(≥90%)、重复报告率(≤1%)、完整性(必填项缺失率≤5%)等,患者满意度不属于核心指标。11.网络直报系统中“根本死因”与“直接死因”的逻辑关系是()A.根本死因导致直接死因
B.直接死因导致根本死因
C.两者无必然联系
D.两者为同一疾病答案:A
解析:直接死因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如呼吸衰竭),根本死因是引起直接死因的原始疾病或损伤(如肺癌),根本死因是直接死因的上游原因。12.对于“意外跌落”导致的死亡,需额外填写的信息是()A.跌落高度
B.跌落地点(如家中、道路)
C.跌落时的活动(如行走、爬楼梯)
D.以上均需填写答案:D
解析:损伤中毒类死亡需填写外部原因编码(V01-Y98),其中“意外跌落”需补充跌落高度、地点、活动等信息,以准确编码(如W00-W19)。13.死因监测系统中“婚姻状况”的填写应依据()A.死者家属描述
B.户籍登记信息
C.临床病历记录
D.以上均可答案:B
解析: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等)应以户籍登记信息为准,无户籍信息时可参考家属描述。1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重复报告()A.同一死者因不同疾病两次住院死亡
B.同一死者在不同年份死亡(错误信息)
C.同一死者在同一医院不同科室死亡
D.以上均不属于答案:B
解析:重复报告指同一死者在系统中存在两条及以上死亡记录(排除不同时间点的正确报告),如误将往年死亡信息重复录入。15.死因网络报告培训的重点对象是()A.疾控中心统计人员
B.医院临床医生(含村医)
C.公安部门户籍管理人员
D.民政部门殡葬工作人员答案:B
解析:临床医生(包括村卫生室医生)是《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直接填写者,其对ICD-10规则、报告流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数据质量,因此是培训重点。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死因网络报告“必填信息”的有()A.死者姓名
B.死亡日期(年/月/日)
C.身份证号
D.根本死因编码答案:ABD
解析:身份证号为非必填项(无身份证时可填户籍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号),但姓名、死亡日期、根本死因编码为必须填写的核心信息。2.根本死因的选择需遵循ICD-10的()A.总原则(首先应用)
B.选择规则(总原则不适用时应用)
C.修饰规则(对编码进行调整)
D.临床优先原则(与ICD规则冲突时)答案:ABC
解析:ICD-10根本死因确定流程为:先应用总原则,若不适用则应用选择规则(规则1-5),最后通过修饰规则(A-F)调整编码,临床优先原则不与ICD规则冲突。3.以下需报告为“损伤中毒”的死亡包括()A.自杀(服毒)
B.交通事故
C.医疗事故
D.溺水答案:ABD
解析:医疗事故(Y60-Y69)属于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但需明确“医疗事故”是否为直接死因;自杀(X60-X84)、交通事故(V03-V04,V09-V89)、溺水(W65-W74)均明确属于损伤中毒类。4.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核查的内容包括()A.逻辑一致性(如年龄与疾病的关联)
B.编码规范性(是否符合ICD-10)
C.信息完整性(必填项是否缺失)
D.报告及时性(是否在3日内上报)答案:ABCD
解析:数据核查需覆盖及时性、完整性、逻辑一致性(如婴儿死亡与P00-P96编码的匹配)、编码规范性(如肿瘤是否区分原发/继发)等维度。5.新生儿死亡报告的特殊要求包括()A.填写出生体重
B.填写胎龄(周)
C.填写母亲姓名
D.填写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答案:AB
解析:新生儿死亡需补充出生体重(克)、胎龄(周)等围生期信息,母亲姓名和分娩方式为非必填项(但部分地区可能要求登记)。6.以下属于“死亡地点”分类的有()A.医院
B.家中
C.道路(交通意外)
D.其他场所(如商场、工地)答案:ABCD
解析:死亡地点分为医院、家中、养老机构、道路、其他场所五类,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7.死因网络报告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死亡病例录入
B.数据审核与查重
C.统计报表生成
D.编码自动推荐答案:ABCD
解析:现代死因监测系统通常具备录入、审核(逻辑校验)、查重、统计(如死亡率、死因构成)、编码推荐(基于诊断文本)等功能。8.以下情况需进行“死因调查”的有()A.死亡证明为“老衰”且无其他疾病记录
B.死亡地点为家中且无医生在场
C.根本死因为“症状待查”
D.死亡原因为“不明原因猝死”答案:ABCD
解析:对于诊断不明确(如老衰、症状待查)、无医生在场(家中/养老机构死亡)、猝死等情况,需通过走访家属、查阅病历等方式补充调查,明确根本死因。9.提高死因编码准确率的措施包括()A.加强ICD-10培训
B.使用编码字典辅助工具
C.建立编码质量抽查机制
D.仅由高年资医生填写死亡证明答案:ABC
解析:编码准确率提升需通过培训(掌握ICD规则)、工具辅助(如编码软件)、质量抽查(定期复核)实现;高年资医生并非唯一填写主体,所有临床医生均需掌握编码技能。10.以下属于“外部原因”编码范围的有()A.V01-Y98(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B.Z00-Z99(健康状态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C.U00-U99(特殊用途编码)
D.S00-T98(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答案:AD
解析:S00-T98为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骨折、烧伤),V01-Y98为外部原因(如交通事故、自杀方式),Z和U编码不属于外部原因范畴。三、填空题1.我国死因监测覆盖范围为全国____%的县(区)。答案:1002.《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一联由_保存,第二联由_保存。答案:医疗机构;户籍管理部门3.根本死因的英文缩写为____(填3个字母)。答案:UCD(UnderlyingCauseofDeath)4.新生儿死亡是指出生后____天内的死亡。答案:285.损伤中毒类死亡需同时填写_编码(临床表现)和_编码(外部原因)。答案:S-T;V-Y6.死因网络报告系统中,“死亡日期”需精确到____(时/分/秒)。答案:日(年/月/日)7.对于无法确定根本死因的病例,应编码为____(ICD-10编码)。答案:R99(原因不明的死亡)8.死因监测数据的年度总结报告应于次年____月底前上报国家疾控中心。答案:39.重复报告率的计算公式为:重复报告数/____×100%。答案:总报告数10.村卫生室发现死亡病例后,应通过____(系统名称)完成网络直报。答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监测子系统)四、判断题1.所有死亡病例均需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答案:√
解析: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所有死亡病例(包括院内、院外)均需由执业医师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作为户籍注销、殡葬等的法定依据。2.死因网络报告中,“年龄”填写为“0”表示新生儿。()答案:×
解析:年龄“0”表示未满1岁(婴儿),新生儿需在“年龄”栏注明“天”(如0天、15天),并在“新生儿情况”中选择“新生儿”。3.根本死因可以是症状、体征或临死表现。()答案:×
解析:根本死因必须是导致死亡的原始疾病或损伤,症状(如呼吸困难)、体征(如休克)或临死表现(如多器官衰竭)不能作为根本死因。4.非户籍人口在本地死亡时,无需通过本地死因监测系统报告。()答案:×
解析:死因监测实行属地化管理,所有在报告地区内发生的死亡病例(包括户籍和非户籍)均需报告,户籍信息仅用于统计分类。5.死因编码错误时,可直接在系统中修改原报告卡并保存。()答案:√
解析:发现编码错误后,责任报告单位可登录系统修改原报告卡(需保留修改痕迹),上级机构审核通过后生效。6.新生儿死亡的“母亲姓名”为必填项。()答案:×
解析:新生儿死亡需填写母亲姓名以关联围生期信息,但无母亲信息时(如弃婴)可填写“不详”,非强制必填。7.损伤中毒死亡的“外部原因”需描述具体事件(如“在家中洗澡时滑倒”)。()答案:√
解析:外部原因描述需具体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如“2024年12月5日在家中浴室洗澡时滑倒致头部撞击地面”),以便准确编码。8.死因监测数据可用于分析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答案:√
解析:死因数据是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疾病负担(如DALY)的核心依据,为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持。9.村卫生室因无网络条件,可每月集中上报死亡病例。()答案:×
解析:无网络条件的机构需通过移动设备或纸质报告卡转至上级机构,由上级机构在3日内完成网络直报,禁止延迟集中上报。10.根本死因编码为C50.9(乳腺癌未特指)时,需补充说明肿瘤的原发/继发部位。()答案:√
解析:肿瘤编码需区分原发(C00-C97)和继发(C77-C80),C50.9为乳腺原发癌未特指,若为转移癌需编码至C79.8(其他部位的继发恶性肿瘤)。五、简答题1.简述死因网络报告的主要流程。(1).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由执业医师在患者死亡后及时填写,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死亡原因、诊断依据等。
(2).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死亡信息,上传《死亡医学证明书》扫描件。
(3).数据审核:县级疾控中心对报告信息进行逻辑校验(如年龄与疾病的匹配性)、编码审核(是否符合ICD-10)。
(4).补正与查重:对信息缺失或错误的报告卡,退回原单位补正;对重复报告的病例,标记并删除冗余记录。
(5).数据汇总与分析:省级及国家疾控中心定期汇总数据,生成死亡率、死因构成等统计报表。2.列举5类常见的死因编码错误类型。(1).症状/体征作为根本死因(如“呼吸衰竭”编码为J96.9)。
(2).未区分肿瘤原发与继发(如将肝转移癌编码为C22.9而非C78.7)。
(3).外部原因描述不完整(如“意外跌落”未注明地点和活动,导致编码笼统为W19.9)。
(4).新生儿疾病编码错误(如将新生儿肺炎编码为J18.9而非P23.9)。
(5).年龄与疾病不匹配(如婴儿死亡编码为I21.9(急性心肌梗死),不符合生理特点)。3.简述“死亡原因链”的填写要求。(1).按“直接死因→中介死因→根本死因”的顺序填写,每级死因之间有因果关系。
(2).直接死因是最接近死亡的原因(如“呼吸循环衰竭”),根本死因是最早发生的疾病或损伤(如“肺癌”)。
(3).避免填写症状、体征(如“昏迷”“休克”)作为中间环节,需追溯至具体疾病。
(4).损伤中毒类死亡需在“其他疾病诊断”栏填写外部原因(如“交通事故”)。4.说明“新生儿死亡”与“婴儿死亡”的区别及报告要求。(1).定义区别:新生儿死亡指出生后28天内的死亡;婴儿死亡指出生后1年内的死亡(含新生儿死亡)。
(2).报告要求:新生儿死亡需额外填写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等围生期信息;婴儿死亡需注明死亡时年龄(月/日),并区分是否为新生儿期死亡。
(3).编码区别:新生儿死亡编码范围为P00-P96;婴儿死亡中超过28天的部分编码为其他章节(如感染性疾病B00-B99)。5.简述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1).源头控制:加强临床医生培训,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2).实时审核:利用系统逻辑校验功能(如年龄与疾病的关联、编码规范性),及时拦截错误数据。
(3).人工复核:县级疾控中心对高风险数据(如编码为R99、老衰)进行人工核查,必要时开展现场调查。
(4).反馈机制:定期向报告单位反馈数据质量问题(如编码错误率、缺失率),督促整改。
(5).年度评估:通过报告及时率、编码准确率、重复率等指标评估数据质量,纳入机构考核。六、论述题1.结合实际工作,论述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死因网络报告的规范性。(1).强化培训体系:针对基层医生(尤其是村医)开展分层培训,内容包括《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ICD-10编码规则、网络直报操作流程。可采用现场授课、线上微课、案例讨论等形式,重点解决“老衰”“症状待查”等常见编码错误问题。
(2).优化技术支持:为基层机构配备编码辅助工具(如ICD-10智能编码软件),提供常见死因编码对照表(如高血压→I10,糖尿病→E11.9),降低编码难度。同时,建立县级疾控中心“一对一”技术指导机制,及时解答基层疑问。
(3).完善质控机制:将死因报告质量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设定报告及时率(≥95%)、编码准确率(≥90%)等硬性指标。定期通报质量排名,对连续3个月达标率低的机构进行约谈。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1 03 第一章 脑病科中医护理常规13-18
- 园林景观软景施工技术方案
- 独立压储空气储能项目施工方案
- DB54T 0062-2012 西藏绒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 2025年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平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附答案)
- 物流行业仓储安全规范与操作流程
-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归档指南
- 中学生创新作文辅导教学案例
- 2025年电视节目策划师电视节目策划试卷及答案
- 肋骨骨折病人中医护理常规
- 2025年四川省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消防安全自检自查报告表
- 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课件
- 2025-2030中国饲用微生态制剂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工程围墙销售方案(3篇)
- 中班美术:我设计的围巾
- 中美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效率的深度剖析:基于多维度视角的比较研究
- 房屋共有份额协议书
- 外贸公司简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