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苏州_第1页
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苏州_第2页
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苏州_第3页
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苏州_第4页
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苏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苏州

一、单项选择题1.苏州所在的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D.成都平原答案:B2.苏州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B3.苏州著名的园林有A.拙政园B.颐和园C.故宫D.避暑山庄答案:A4.苏州的主要河流是A.黄河B.长江C.珠江D.淮河答案:B5.苏州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苏B.浙C.沪D.皖答案:A6.苏州地区农作物熟制一般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答案:B7.苏州的传统民居特点是A.屋顶坡度大B.墙体厚C.窗户小D.多为窑洞答案:A8.苏州所在的温度带是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答案:B9.苏州的工业部门主要有A.钢铁工业B.纺织工业C.煤炭工业D.石油工业答案:B10.苏州的交通枢纽城市是A.南京B.上海C.杭州D.无锡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苏州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A.地势低平B.河网密布C.气候湿润D.经济发达答案:ABCD2.苏州的旅游景点有A.虎丘B.留园C.寒山寺D.周庄答案:ABCD3.苏州发展经济的优势有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利C.科技发达D.劳动力丰富答案:ABCD4.苏州的农业特色有A.水稻种植B.淡水养殖C.花卉种植D.小麦种植答案:ABC5.苏州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有A.昆曲B.苏绣C.评弹D.剪纸答案:ABC6.苏州的城市发展得益于A.改革开放政策B.科技创新C.产业升级D.人才引进答案:ABCD7.苏州的自然景观有A.太湖B.阳澄湖C.天平山D.灵岩山答案:ABCD8.苏州的工业发展方向包括A.高新技术产业B.智能制造C.绿色制造D.传统制造业升级答案:ABCD9.苏州的交通方式有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答案:ABCD10.苏州的教育资源优势体现在A.高校众多B.师资力量强C.教育设施完善D.教育理念先进答案:ABCD三、判断题1.苏州位于长江以南。()答案:√2.苏州冬季寒冷干燥。()答案:×3.苏州园林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答案:√4.苏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答案:×5.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没有现代工业。()答案:×6.苏州的河流对农业和水运都有重要作用。()答案:√7.苏州所在地区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答案:×8.苏州的传统美食有粽子糖等。()答案:√9.苏州的城市建设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答案:√10.苏州的人口密度较小。()答案:×四、简答题1.简述苏州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苏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人才众多。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2.苏州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至少列举三个。苏州有众多著名文化遗产,如拙政园展现江南园林独特魅力;昆曲是中国古老戏曲艺术;苏绣针法多变,图案秀丽;寒山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留园等园林艺术瑰宝。3.苏州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苏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合水稻等喜温作物种植。充足降水和温和冬季保证了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和适宜温度,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如淡水养殖等。4.苏州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苏州在城市建设中注重规划,合理布局新老城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建筑,如平江路等。加强生态保护,保留湖泊、绿地等自然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减少对环境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协调共进。五、讨论题1.讨论苏州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苏州旅游业前景广阔,丰富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但面临挑战,如旅游旺季人满为患影响体验,周边城市竞争激烈。应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推广,突出文化特色,与周边协同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旅游品牌。2.如何进一步提升苏州的文化影响力可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投入力度,培养专业人才传承昆曲、苏绣等。举办更多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展览等吸引国内外关注。推动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与国内外城市互动,提升苏州文化在全球影响力。3.分析苏州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措施必要性在于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市场竞争加剧。措施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引进留住人才队伍。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4.探讨苏州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发展经济苏州应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