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课题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授课人学情分析学生已有植物、动物(含人体)、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生物类群的认识,需要课前对以上生物类群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组织本课的教学。其次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对分类的方法并不陌生,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从而深入简出地完成学习任务。素养目标生命观念:尝试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初步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进化观。科学思维:尊重事实证据,运用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生物的形态。探究实践:1.分析植物、动物分类思维图,归纳出生物分类的方法。2.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动物的异同点,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态度责任:确立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教学重点1.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分类。2.理解生物分类的层级结构和命名规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生物学、昆虫学、蝴蝶这几本书的图片。同学们如果想了解菜粉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这几本书中,你会选择查阅哪一本?要是想了解蛾、青蛙的相关资料,又该查阅哪几本呢?同学们对生物的分类有了大概的认识,那么生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怎么样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代表学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新课展开植物的分类观察思考:对植物进行分类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油松、葫芦藓、鳞毛蕨、向日葵、水稻的图片。请同学按照下面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思考:(1)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C、D、E中的哪类植物?(2)通过上面的观察分析,你认为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特征?教师点评,总结: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动物的分类教师多媒体展示蜗牛、蝗虫、草原雕、蚯蚓、壁虎、雨蛙、虎、蜘蛛、蛔虫、鲫鱼的图片。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1)将以上动物分为两组,应该如何划分?将每组中的动物再进行分类,又可以分为哪几类?每类有哪些动物?(2)将上面列举的动物,填入检索表中适当位置的括号内。教师指导学生按植物的分类方法,尝试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教师总结: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它们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教师接着提问:除了动植物外,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是如何分类的?请同学们会议之前学过的内容,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教师总结:的特征来进行。例如,根据不同真菌形态结构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检索表教师让同学阅读课本P129,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知识填写检索表。教师点评。对易错点进行讲解。思维训练:分类假设你在一个超市工作,需要将各种食品摆放在货架上,怎样进行分类才能让你和顾客都容易找到呢?请同学阅读教材P130,说说你是如何分类的。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进一步完善分类方案。教师点评,总结:可以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分类方法,按照食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列出3~5大类食品,再选择其中一大类食品按其用途、包装特点等进行细分。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分类。[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回答]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对照课本,进行填写。[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课堂小结以上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结合板书,梳理总结)板书设计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以及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的一般方法,并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又因这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前边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学生很容易区分生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但也有少数学生学的不扎实,可能会有差错。这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对生物的分类,然后,在学生分类过程中,对于个别学生进行纠错,共同找到错误原因,让其明确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之后让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这节课后,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假如让学生自学,比教师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教师只需在关键时刻点出主题即可。这样,学生会找到学习的乐趣,会增加学习的自信,还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自以为会了其实还有欠缺的现象。更好的是,教师的话少了,那么,每一句话都是主题、重要内容,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听你说的每一句话,因为这正是他通过自己学习需要得出的最终结论,这样,学生有学习动力,教师真正起到点拨作用,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植物的分类1.(2023·山东烟台中考)李刚将采集的植物进行分类:将玉米、樱桃、侧柏归为一类,将地钱、卷柏、葫芦藓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A.水生和陆生 B.有无根 C.有无种子 D.种子有无果皮包被2.下列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是()A.刺槐 B.银杏 C.卷柏 D.蕨3.在被子植物中,通常不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A.叶 B.种子 C.花 D.果实知识点二动物的分类4.下列四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5.下列各项中,一般不作为动物分类依据的是()A.形态结构 B.生理功能C.生殖方式 D.个体大小6.西西在农田里发现了一只小动物(如下图)。他想了解该动物的特征,应该查阅()能力提升7.西西按照规定路线(如下图所示)在动物园参加研学活动。他看到的动物中有①大熊猫、②扬子鳄、③朱鹮,这三种动物出现的顺序是()A.②→①→③ B.③→①→②C.①→②→③ D.②→③→①8.(2023·山东济宁中考)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 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依靠种子繁殖9.下图中有五种动物,请根据以下分类表解回答问题。(1)写出序号②所代表动物的名称:。
(2)上述表解中“X”表示的内容为。
(3)蝗虫在分类表解中的位置与(填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动物相同。
(4)③代表的动物中辅助肺呼吸的结构是。
思维拓展10.下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如A类可以体温恒定为分类依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A、B、C可能的分类依据。A类的分类依据可能是,B类的分类依据可能是,C类的分类依据可能是。
①有脊柱②终生用肺呼吸③胎生、哺乳④卵生⑤体表被覆甲或鳞片(2)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E、G的分类依据。E类的分类依据是,G类的分类依据是。
答案:基础巩固1.C解析:玉米、樱桃、侧柏属于种子植物,而地钱、卷柏、葫芦藓都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2.A解析:刺槐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他三种都不属于被子植物。3.A解析: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4.B解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5.D6.A能力提升7.D解析:①大熊猫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②扬子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③朱鹮体表覆羽,飞行器官是翼,属于鸟。8.A解析:地钱、肾蕨、墙藓都没有种子。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墙藓没有根,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9.(1)猫(2)无脊柱(3)④(4)气囊解析:(1)哺乳动物和鸟都属于恒温动物,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②代表的动物是猫,③代表的动物是麻雀。(2)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蚯蚓、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麻雀、青蛙和猫属于脊椎动物。因此,X表示的内容为无脊柱。(3)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所以在分类表解中的位置与④蜜蜂相同。(4)③代表的动物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旅游巴士的租赁合同范本
- 高考理科考试题及答案
- 福建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 俄罗斯电焊考试题及答案
- 动词短语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索类火工品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电子政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物流配送员合同范本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 丙炔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反洗钱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含答案)
- GB 15308-2025泡沫灭火剂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学校宿舍住宿生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 数智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教程-人力规则
- 氢气实验室制法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全文解读课件
- 2025年七步洗手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 绿化喷灌工程施工方案
- 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