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检测_第1页
2025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检测_第2页
2025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检测_第3页
2025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检测_第4页
2025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说在20世纪上半叶,拉美文学主导性的体裁是诗歌,那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篇小说就成为拉美文学最有力的代表。诗歌能抒怀咏志、唱出个人的声音,而小说则能讲述民族的寓言。在拉丁美洲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一种新的拉丁美洲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这种意识影响到文学,同时也被文学所塑造。拉美新小说讲述的不仅是一地特有的故事,更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故事。例如在《百年孤独》中作为拉丁美洲象征的小镇马孔多,第一次见到火车的居民只能以“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一间厨房拖着一个镇子”来形容这一现代发明,它既是进步的许诺,又似不祥之兆。对于他们来说,火车如同神话般魔幻。从这个意义上说,“魔幻”意味着欠发达,意味着尚未祛魅的状态。马尔克斯和他的同行们讲述的,就是当时生活在欠发达状态中的拉丁美洲人经历的欢欣与苦难,他们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被浇灭的希望。当然,“魔幻现实主义”不等于当时拉美小说的全部。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或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富恩特斯的《最明净的地区》读起来就像在观看墨西哥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巨幅壁画;科塔萨尔的《跳房子》更为大胆,让读者自己去选择章节的阅读顺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作家无穷的创造力和拉丁美洲人民不竭的生命力。这些力量的积聚,要突破小说固有的边界,要释放太多的能量。从20世纪70年代起,拉美文学就难以复制那种划时代作品集中诞生的热闹场面了,但其余波仍久久未平。在文学后辈们如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中,能明显看到《百年孤独》的影子,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也带有《跳房子》的痕迹。60年后回看,这就是拉美文学的“走出去”,是拉美作家以饱含原创性的精神、跨越国界和大洲的眼光和气度,尝试了小说创作的新的可能性,实现了拉美小说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这也是拉美“文学爆炸”在热闹过后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经验遗产。(摘编自张伟劼《六十年后,拉美“文学繁荣”再回首》)材料二新时期作家对马尔克斯大规模的学习借鉴带来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繁盛,也必然带来“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使作家们对亦步亦趋的魔幻写作心怀警惕,并极力追求魔幻创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获得文学创作的超越与突破。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认为诗人对其先驱者的态度,是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感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已经被前人表达过。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也始终伴随着这种“影响的焦虑”,面对悠久而深厚的中国魔幻文学写作的历史与传统,面对成就巨大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还有创新的可能吗?作家又如何才能超越“影响的焦虑”,实现创新与突破?莫言早在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他并不因为“影响的焦虑”而排斥中外经典的影响,而是在接受中外影响之后通过纳入现代意识与中国经验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最终,莫言通过拉美文学经典的技法与中国经验、现代意识的融汇整合,创造出融鬼怪故事与超验感觉为一体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魔幻写作不仅一直处在“影响的焦虑”中,也面临着同质化危机。一些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过度马尔克斯化”。这表露了人们对于同质化创作的警惕和担忧,也表达了人们对中国文坛的“马尔克斯模仿秀”的不满。那么,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如何才能保持自我个性而不被同质化?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该如何应对同质化危机?中国作家在魔幻写作中要保有自我,创作要自成一格,就必须与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保持一定距离,特别要警惕跟风式写作。只有当作家怀着高度的创作自觉性,才有避免同质化的可能。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思想匮乏、为“魔幻”而魔幻的文学写作,当代文学的魔幻叙事应该注重文学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技法的统一,否则,必然走入创作困境。我们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我们深信,只有在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之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的魔幻写作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摘编自曾利君《马尔克斯在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文学的价值而言,小说能够书写一个民族的心灵寓言,而诗歌只能抒发个人的情怀,因而小说的价值要高于诗歌。B.在一些拉美作家看来,受近代文明的冲击,拉美人民在民族觉醒独立的过程中饱尝艰辛,魔幻文学能展现他们的心灵历程。C.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刻影响了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而不约而同的模仿又导致人们对作品同质化的忧虑。D.中国作家想要去同质化,就不能对马尔克斯等大师亦步亦趋,而是要保持适当距离,对自己的创作保有自觉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一些拉美作家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无穷的创造力和拉美人民的生命力,这力量挑战着小说传统的阅读方式。B.《幽灵之家》有《百年孤独》的影子,《荒野侦探》带有《跳房子》的痕迹,这足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的拉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划时代意义。C.莫言注重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他摒弃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进而创造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D.“魔幻”是一种文学创作技法,有利于作品更好地展现相应的思想内容,但是只重“文”而忽略“质”的创作容易走入困境。3.下列论据,不能支撑材料一“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观点的一项是()(3分)A.阿莱霍·卡彭铁尔的《追击》采用了与音乐中交响曲的各个乐章相呼应的故事结构。B.略萨的《绿房子》如电影镜头般轮番展现不同时空中并行、最后交织在一起的故事。C.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遵循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单线结构模式,脉络清晰。D.卡夫雷拉·因凡特的《三只忧伤的老虎》从小说标题开始就抛出一系列的文字游戏。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小说的主要特征。(4分)5.根据材料解释“和而不同”创作理念的内涵,并分析其对中国魔幻文学创作的启示。(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穷人的专利权狄更斯我的名字叫约翰,干的是打铁的行当。打十九岁那年起,人家看见我没几根头发,就一直管我叫“老约翰”了。现在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头发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十九岁的时候多,可也不比那时候少,因此,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好说。我发明过一种螺丝,挣了二十镑钱,这笔钱我这会儿还在用。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完成之后,我喊我妻子也进来看一看。这时候,我跟我妻子站在机器模型旁边,眼泪簌簌地落到它身上。那是在差不多一年之前的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模型上了。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我的姻兄弟,西布罗米奇的乔治·贝雷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他的姊妹一百一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和我妻子一直还没有动用过这笔钱。我们俩都同意拿这个发明去申请专利。我的朋友威廉·布彻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乔哀。我乘“四等车”上了伦敦,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七天的房子。汤姆斯·乔哀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向维多利亚女王提交一份申请书。我在靠近司法院法官弄的桑扫普顿大楼里找到了一位推事,在他那儿提出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又六便士。六天后,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我临时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期已经延长了一个星期,这会儿五天又过去了。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副本,他们把它叫作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署了一次。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住到了第三个星期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案”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法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给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待在汤姆斯·乔哀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女王法令还得送到设在河滨大道上桑莫塞特公馆的印章局去——印花商店也在那里。印章局的书记搞了一份供掌玺大臣签署的印章局“法令”,我付了他四镑七先令。掌玺大臣的书记又准备了一份供大法官签署的掌玺大臣“法令”,我付给他四镑两先令。“掌玺法令”转到了办理专利的书记手里,誊写好后,我付了他五镑七先令八便士。在此同时,我又付了这件专利的印花税,整整三十镑。接着又缴了一笔“专利置匣费”,共九镑零七便士。各位,同样置办专利的匣子,要是到汤姆斯·乔哀那里,他只收取十八便士。接着,我缴付了两镑两先令的“大法官财务助理费”。再接下来,我又缴了七镑十三先令的“保管文件夹书记费”。再接着,缴付了十先令的“保管文件夹协理书记费”。再接下来,又给大法官付了一镑十一先令六便士。最后,还缴付了十先令六便士的“掌玺大臣助理及封烫火漆助理费”。到这时,我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待了六个星期了。这件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描写英国宪章运动期间,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到伦敦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波折。B.约翰办理专利权经历了数十道手续,花费了六个多星期,缴纳了近百英镑,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C.这篇小说深刻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司法机构的腐败,表现了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极大同情。D.小说通过大量文字,叙述了约翰申请专利时国家机关的层层盘剥,一系列不合理流程的出现有着浓厚的讽刺意味。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写姻兄弟,西布罗米奇的乔治·贝雷给约翰妻子留下英格兰银行股票,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我”办理专利权的花费做了铺垫。B.小说通过个性化的表述,运用幽默诙谐的笔法,不厌其烦地说理,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约翰这个人物形象。C.这篇小说不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取胜,但批判的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也蕴含于形象的描绘中。D.作者以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中心构思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通过情节揭示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主题。8.小说中多次谈到“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9.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2025·全国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注]。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节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材料二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漆室女曰:“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节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三)材料三鲁监门之女婴相从绩,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谓而泣也?”婴曰:“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卫世子不肖,诸侯之忧也,子曷为泣也?”婴曰:“吾闻之异乎子之言也。昔者宋之桓司马得罪于宋君,出于鲁,其马佚而吾园,而食吾园之葵。是岁,吾闻园人亡利之半。越王勾践起兵而攻吴,诸侯畏其威,鲁往献女,吾姊与焉,兄往视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吴也;兄死者,我也。今卫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人,能无忧乎?”(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材料四战国之时,说客辨士尤好借物以喻其意,非以为实有此事也,乃汉晋著述者往往误以为实事而采之入书。《春秋传》子大叔云“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此不过设言耳。其后衍之,遂谓漆室之女不绩其麻而忧鲁国;其后又衍之,遂谓鲁监门之女婴忧卫世子之不肖。而有“终岁不食葵”“终身无兄”之言,若真有其人其事者矣。由是韩婴竟采之以入《诗外传》,刘向采之以入《列女传》。传之益久,信者愈多,遂至虚言竟成实事。乃世之士但见汉人之书有之,遂信之而不疑,抑亦过矣。(节选自崔述《考信录》)注春秋末期,宗周王室动荡,晋强郑弱。子大叔为郑国正卿,范献子为晋国大臣。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案写在括号里。()(3分)夫鲁国A有患者B君臣父子C皆被其辱D祸E及众庶F妇人G独安H所避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往、去,与《屈原列传》“使使如秦受地”“臣请往如楚”的“如”意义相同。B.与,音yù,参与,与《离骚》“恐年岁之不吾与”的“与”读音、意义均不相同。C.曷为,“曷”作“为”的前置宾语,与《短歌行》“何以解忧”的“何以”结构相同。D.若,连词,如果,与《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若”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献子向子大叔咨询如何对待王室之事,子大叔认为王室动荡,将殃及郑国,郑国很恐惧,但他现在无能为力,希望范献子早作打算。B.漆室之女倚柱而啸,邻妇问她为何啸声如此悲惨,漆室女告知原因:晋客的马践踏菜园,我一年吃不上葵菜;兄长溺水而亡,我终身没有了兄长。C.监门之女说:桓司马得罪宋君,出逃到鲁国,导致菜园收成损失一半;越国进攻吴国,而我失去了兄长。同理,如今卫世子不肖,也可能危及我。D.根据材料四,《春秋传》中的“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是假设之辞,而漆室女、监门女之事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故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2)鲁监门之女婴相从绩,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谓而泣也?”14.崔述运用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请概括他的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孟子[注]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商鞅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注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到了多方责难,有人指责他违背先王之道。本诗即为此事而作。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虽逝,但他的文章流传后世,阅读这些文章可想见其风度与品格。B.尽管很多人指责王安石迂腐,但孟子安贫乐道的性格足以给诗人慰藉。C.商鞅重视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民,为治理国家留下了宝贵经验。D.诗人认为商鞅能够让政令得到贯彻执行,劝说人们不要指责商鞅。16.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责任,《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2)《<老子>四章》中,“,”两句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肉体虽然死亡,但精神仍然存在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3)“竹”因其独特气质,被无数文人引入诗词,如唐宋诗词中的“,”就是含有“竹”字的名句。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随着中国传统节日复兴,非遗、民俗等文化元素“出圈”,博物馆文创引领新潮,国潮文化已从“网络顶流”融入寻常生活的方寸空间。古风盘发、马面裙与职场西装、衬衫“无缝衔接”,短袖和牛仔裤外搭配长衫……在中国社交平台上,(甲)。这其中,汉服的兴起与普及不可小觑。①汉民族的传统服饰,②汉服大多采用平面裁剪,③无论是秦汉、隋唐,④还是宋明时期,⑤各朝代服饰皆有线条柔美飘逸、款式古典雅致。起初,人们对汉服的关注点重在服饰形制的仿古与复刻,但“同袍”们逐渐不再满足于体验“打卡”,于是,更加适于日常穿着的汉服款式走进更多人的衣柜。某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19.6%的受访者会在日常生活中穿汉服,50.4%的受访者对此表示理解并能接受。相比2021年,大众对汉服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乙)。轻便日常的国风单品也成了服装业商家的新目标。国风潮流下,“簪娘”“妆娘”等新兴职业A,国风配饰开始慢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你在购物平台搜索栏输入“国风”关键词会发现不计其数的国风女装、国风饰品、国风鞋包等店铺以及随即出现的“新中式”“轻复古”等相关词语。消费者重拾古典审美之风,或许由此B。专家认为,国风服饰的日常化趋势说明“服装正在回归其使用价值”,民众对其认识逐渐全面和真实起来,不再满足于一次性的“扮演”体验,而是开始做回真正的自己,寻找独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18.文中第二段“汉服款式走进更多人的衣柜”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说明了国风服饰的日常化趋势。请以“智能手机”为陈述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拟人修辞;生动贴切,表达流畅。(4分)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A.B.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甲:

乙: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调整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失眠症”引起的遗忘会让人们最终“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而纪伯伦说,遗忘是一种自由。又有人说,被遗忘是一种权利,尤其在数字技术已经让社会丧失了遗忘的能力,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的今天。对于“遗忘”,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A解析A项中“因而小说的价值要高于诗歌”错误,由材料一“诗歌能抒怀咏志、唱出个人的声音,而小说则能讲述民族的寓言”可知,材料中对诗歌和小说的特点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并未比较二者价值的高低。2.C解析C项中“他摒弃传统”错误,由材料二“莫言早在80年代……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创造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可知,莫言用现代意识覆盖传统,而非摒弃传统。3.C解析由材料一第三段“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或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可知,“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指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或运用新的结构、新的语言。A、B、D三项属于“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C项说的是传统的小说结构。4.①以整个拉丁美洲的广阔视野讲述拉丁美洲人经历的欢欣与苦难。②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具有新的结构和语言。③20世纪70年代起,拉美文学“走出去”,实现了拉美小说的现代化与国际化。5.内涵:“和而不同”指我们既要重视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合,也要保持自身的创作个性。启示:①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要保持高度的创作自觉性,警惕跟风式写作。②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要注意精神内涵和形式技法的统一。6.B解析B项中“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错误,小说最后说“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由此可知,通行证只在英国适用,并不通用。7.B解析B项中“不厌其烦地说理”错误,小说中无空洞的说理,应为“不厌其烦地叙事”。8.①人物塑造:体现了老约翰内心情感的变化,暗示了老约翰经济处境的窘迫。②情节结构:以租期的不断延长暗示了情节的发展。③情感主旨:批判了专利权申请过程的拖沓烦琐,凸显了小人物面对层层盘剥时的无奈。9.“我”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叙述者。①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更引人深思;②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10.BDF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者”表示停顿,其后断开,即选B;名词“君臣父子”作主语,其遭遇是“皆被其辱”,即“君臣父子皆被其辱”是个完整的句子,其后需要停顿,即选D;根据句意,“祸及众庶”是“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的进一步后果,由此可知,这是个独立的语句,需在其后断开,亦可根据“妇人独安所避乎”这一独立问句判断,应在其前断句,即选F。因此,本题答案为BDF。11.D解析A项,正确。B项,正确。本文中的“与”读音是yù,参与;《离骚》“恐年岁之不吾与”的“与”读音是yǔ,等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四原文“若真有其人其事者矣”的“若”是“好像”的意思。12.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漆室女告知原因:晋客的马践踏菜园,我一年吃不上葵菜;兄长溺水而亡,我终身没有了兄长”概述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谓曰:‘何啸之悲也?’漆室女曰:‘吾忧鲁君老,太子幼。’”可知,啸声如此悲惨的原因是漆室女担忧鲁君年老、太子年幼。13.(1)现在鲁国君主年老糊涂,太子年少无知,愚昧欺诈的事情天天发生。(2)鲁国监门的女儿婴随人一起绩麻,半夜哭泣起来,她同伴问她:“为什么哭泣?”14.观点:对“借物喻意”的故事,刘向、韩婴不应该直接采信,后人不应该信而不疑。认识:①对古书中的记载不宜盲目相信,而需加以辨析;②对于“借物喻意”的故事,重在理解故事所阐述的道理,不必强求其真实性。参考译文材料一郑伯到晋国去,子大叔辅佐,见到范献子。范献子说:“对王室该怎么办?”回答说:“我自己的国家和家族都不能照顾好,怎么敢关心王室之事呢?不过人们有句话说:‘寡妇不操心纺织,却担心周王室的覆亡,因为害怕灾祸会降临到她自己身上。’现在王室确实动乱不安,我们这些小国非常害怕,但(如何解决王室之乱,)这该是大国要操心的事,我们这些人又哪里知道呢?您还是早作打算吧!”材料二鲁漆室女,是鲁国漆室邑的女子。当时正是鲁国穆公执政时期,穆公年老,太子还很小。鲁漆室女靠着柱子长啸,旁边的人听到,没有一个不为之感伤的。她邻居家有个妇女平常跟她玩在一起,对她说:“你的啸声听起来为什么这样悲惨?”漆室女说:“我担忧鲁君年老,太子年幼。”邻居妇人笑着说:“这是鲁国大夫该忧虑的事,妇人参与什么呢?”漆室女说:“不是这样,这不是你能知道的。以前晋国有客人住在我家,把马拴在菜园里。马脱逃奔跑,踩坏了我家的葵菜,使我家一年吃不到葵菜。(又有一次,)邻居家的女儿私奔,跟着别人逃走了,她家里的人请我哥哥前往追赶。途中正碰上因久雨涨水,哥哥落入水流中淹死,使我终身失去了哥哥。现在鲁国君主年老糊涂,太子年少无知,愚昧欺诈的事情天天发生。鲁国一旦有了什么灾祸,全国上下不论君臣父子都会蒙受耻辱,祸及百姓,我们妇女能躲避到哪里去呢?我很担忧此事。”材料三鲁国监门的女儿婴随人一起绩麻,半夜哭泣起来,她同伴问她:“为什么哭泣?”婴说:“我听说卫国的世子不肖,所以哭泣。”她的同伴说:“卫国的世子不肖,这是诸侯担忧的事,你为什么哭泣呢?”婴说:“我听到的道理同你说的不同。从前,宋国的桓司马得罪了宋国国君,逃亡到鲁国来,他的马逃到我的菜园里,还吃了我菜园里的葵菜。那一年,我听说种菜的人损失了一半的收成。越王勾践出兵攻打吴国,诸侯畏惧他的威势,鲁国把美女呈献给越王,我的姐姐也在其中,我的哥哥到越国去探望她,却在路上受惊吓死。越国军队威胁的是吴国,可是死掉哥哥的是我。现在卫国的世子非常不肖,喜好战争,我有三个弟弟,能不替他们担忧吗?”材料四战国时期,说客、辩士尤其喜欢借事物比喻他们自己的意图,并非真有这样的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