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地质灾害中,属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是()A.地面沉降B.水土流失C.滑坡D.土地荒漠化答案:C解析:突发性地质灾害指发生过程短暂、难以长期积累观测的灾害类型,滑坡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形成,符合突发性特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多为缓慢累积过程,属于缓变性地质灾害。2.滑坡发生前的典型前兆不包括()A.坡脚出现上隆或泉水突然干涸B.坡体后缘出现横向或放射状裂缝C.动物异常(如老鼠搬家、家畜不进圈)D.周边农作物突然大面积枯萎答案:D解析:滑坡前兆主要与地质体变形相关,包括地表裂缝、地下水异常(泉水干涸或突然涌出)、动物敏感反应等;农作物枯萎多与病虫害、干旱等因素相关,非直接滑坡前兆。3.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是()A.丰富的松散物质、陡峭的地形、持续高温B.强降雨或融雪水、平缓的沟谷、植被覆盖率高C.丰富的松散物质、陡峭的地形、充足的水源D.地震活动、冻融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答案:C解析:泥石流形成需同时满足:①物源(松散堆积物)、②地形(沟谷坡度大,利于汇流)、③水源(暴雨、融雪等提供动力)。持续高温、平缓地形、高植被覆盖率均不利于泥石流形成。4.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A.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B.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级C.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D.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级答案:A解析: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九条,地质灾害分为四级:一般(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较大(3-10人或100-500万元)、重大(10-30人或500-1000万元)、特别重大(30人以上或1000万元以上)。5.地面塌陷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岩溶塌陷B.采空塌陷C.冻土塌陷D.地震塌陷答案:D解析:地面塌陷按成因分为岩溶塌陷(最常见,占比约70%)、采空塌陷(采矿活动引发)、冻土塌陷(冻土融化导致);地震可能引发地面裂缝或滑坡,但直接导致塌陷的情况归类于其他类型,非主要分类。6.下列哪项措施属于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中的“拦挡工程”()A.修建截水沟、排水沟B.设置抗滑桩C.建设拦沙坝D.实施削坡减载答案:C解析:拦挡工程旨在阻挡灾害体运动,如泥石流的拦沙坝、滑坡的拦石墙;截排水沟属于排水工程,抗滑桩属于支挡工程,削坡减载属于减重工程。7.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中,“黄色预警”表示()A.发生可能性较小B.发生可能性较大C.发生可能性大D.发生可能性很大答案:B解析:我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采用四级制:蓝色(可能性较小)、黄色(可能性较大)、橙色(可能性大)、红色(可能性很大)。8.山区居民发现房屋墙体出现裂缝时,正确的应对措施是()A.立即用水泥填补裂缝,防止扩大B.夜间轮流值守观察,白天正常生活C.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报告当地政府D.邀请邻居帮忙加固房屋基础答案:C解析:墙体裂缝可能是滑坡、地面塌陷的前兆,需优先保障人员安全,撤离至开阔高地(如村部、学校等避灾点),并向乡镇政府或自然资源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排查。9.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A.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奔跑B.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垂直逃离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D.向沟谷下游的开阔地带转移答案:B解析:泥石流流速快(可达5-20m/s),顺流或逆流奔跑均无法逃脱;应向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两侧山坡上方逃离(高于泥石流可能到达的高度);躲在树上可能被冲倒,开阔地带可能被泥石流淹没。10.下列哪类人类活动最易诱发滑坡()A.坡脚修建房屋、开挖道路B.山顶种植经济林C.沟谷中修建小型水库D.农田实施滴灌节水答案:A解析:坡脚开挖(切坡)会破坏原有支撑结构,降低坡体稳定性;山顶种树可固土,沟谷建水库需评估但非直接诱因,滴灌不影响土体结构。11.地质灾害监测中,“GNSS监测”主要用于监测()A.地下水位变化B.地表位移C.地声信号D.土壤含水率答案:B解析: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实时监测地表点的三维位移(精度达毫米级),是滑坡、地面沉降等灾害的主要位移监测手段。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由()承担A.当地人民政府B.受威胁居民C.土地使用权人D.自然资源部门答案:A解析: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由责任人承担治理责任。13.下列关于崩塌的描述,错误的是()A.多发生在坡度大于45°的陡崖地带B.规模小的崩塌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C.崩塌堆积物多呈三角形分布于坡脚D.降雨对崩塌的影响小于对滑坡的影响答案:D解析:降雨会软化岩体结构面,增加重量,是崩塌的重要诱因;与滑坡相比,崩塌对短历时强降雨更敏感(如小时雨强超过30mm),因此影响未必更小。14.农村地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中,“灾前预警”的关键环节是()A.定期组织应急演练B.设立专职监测员C.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D.建立“包保责任”制度答案:B解析:群测群防的核心是依靠基层群众(如村支书、护林员等兼职监测员)定期巡查,发现前兆后及时预警;演练是准备,设备是补充,包保是责任落实,但监测员是“眼睛”和“第一报告人”。15.下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属于“避让措施”的是()A.对滑坡体实施锚固B.搬迁受威胁农户至安置点C.在泥石流沟修建排导槽D.对采空区进行充填治理答案:B解析:避让措施指通过转移人员或工程避开灾害威胁,如搬迁;锚固、排导槽、充填均为工程治理措施。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填“√”,错误填“×”)1.所有地质灾害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完全准确预测。()答案:×解析:受地质条件复杂性、监测精度限制,目前对突发性灾害(如小型崩塌)的短临预测仍有难度,需结合群测群防。2.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属于次生地质灾害。()答案:√解析:地震是主灾,滑坡、泥石流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需纳入地震灾害链综合防治。3.雨季在山区露营时,应选择沟谷底部的平坦地带作为营地。()答案:×解析:沟谷底部是泥石流、洪水的通道,需选择沟谷两侧的高地或阶地,远离河道。4.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沿海平原地区,与地下水超采密切相关。()答案:√解析:沿海平原(如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尤其是深层承压水),导致含水层压缩,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区域。5.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三查”制度是指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答案:√解析:“三查”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核心制度,通过不同阶段的排查确保隐患动态掌握。6.滑坡发生时,应迅速跳上行驶中的汽车逃离。()答案:×解析:滑坡可能破坏道路,车辆易被埋压;应弃车向两侧高处逃生。7.泥石流的“泥”指黏性土,“石”指块石,因此流体中不含砂粒。()答案:×解析:泥石流流体是水、砂、砾、块石的混合体,砂粒是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流体黏度。8.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只需考虑自然因素,无需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答案:×解析:《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编制城市、村镇规划时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治规划应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9.群测群防监测员只需在雨天巡查,晴天无需检查。()答案:×解析:地质灾害前兆可能在非雨天出现(如久旱后暴雨前的裂缝扩张),需定期(如每周1次)巡查,雨天加密(每日2-3次)。10.因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无需对受影响居民补偿。()答案:×解析: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人为引发的灾害由责任人承担治理责任,并依法对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补偿。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要区别。答案:①运动方式:滑坡是岩土体沿滑动面整体滑动;崩塌是岩土体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坠落;泥石流是固液混合流体沿沟谷流动。②地形条件:滑坡多发生在坡度25°-45°的斜坡;崩塌需坡度>45°的陡崖;泥石流需沟谷坡度>15°且有汇水区域。③物质组成:滑坡体多为连续的岩土体;崩塌堆积物为块石、碎岩;泥石流为水、砂、砾、块石的混合体。2.列举5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并说明其适用场景。答案:①地表位移监测(GNSS、全站仪):适用于滑坡、地面沉降的长期位移观测,精度毫米级。②深部位移监测(测斜仪):用于滑坡体内部滑动面定位,确定滑动深度。③地下水位监测(水位计):适用于滑坡(水位上升降低土体抗剪强度)、地面塌陷(岩溶水位波动)。④地声监测(传感器):捕捉崩塌、滑坡前兆的岩体破裂声,适用于危岩点短临预警。⑤雨量监测(自动雨量站):结合临界雨量阈值,发布泥石流、滑坡气象预警。3.简述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主要流程。答案:①信息监测员或群众发现前兆后,立即向乡镇政府报告(1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县级自然资源部门。②应急调查:县级政府组织专家现场核查,确定灾害类型、规模及威胁范围。③预警发布:根据调查结果,通过广播、短信、铜锣等方式发布预警,明确撤离路线和避灾点。④人员撤离: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⑤灾情处置:灾害发生后,开展抢险救援、灾情统计,评估次生灾害风险,制定后续治理方案。4.说明“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综合防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优势。答案:适用条件:①对威胁人口多、治理效益高的隐患点(如城镇、学校周边),优先工程治理;②对治理难度大(如高陡边坡滑坡)、治理成本高于搬迁成本的隐患点,实施避让搬迁。优势:①工程治理可直接消除威胁(如抗滑桩固定滑坡);②避让搬迁彻底规避风险(如整体搬迁至安全区);③两者结合实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提高防治效率。5.简述农村地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要点。答案:①组织建设: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责任体系,明确包村干部、村支书、监测员职责。②能力培训:定期开展前兆识别、预警信号(如鸣锣、吹哨)、逃生路线等培训,每年至少1次应急演练。③装备配置:为监测员配备手持GPS、雨量计、报警锣等工具,有条件的安装简易位移监测装置(如裂缝报警器)。④制度保障:落实巡查制度(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速报制度(发现异常30分钟内报告)、奖励制度(对成功预警人员给予表彰)。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2024年7月,南方某山区连续3日降雨量达280mm(常年同期120mm)。某村后山出现“坡体后缘裂缝加宽(从2cm增至15cm)、坡脚泉水变浑浊”现象,监测员老张发现后立即报告。问题:(1)判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及依据;(2)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答案:(1)灾害类型:滑坡。依据:连续强降雨(提供水源),后缘裂缝加宽(主滑区拉张变形),坡脚泉水浑浊(地下水携带泥沙,反映内部剪切破坏),符合滑坡前兆特征。(2)应急处置措施:①立即通过村广播、入户通知组织受威胁农户(约50户)撤离至村小学避灾点;②在滑坡体周边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③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联合气象局分析降雨趋势,派地质队现场监测(安装GNSS设备实时跟踪位移);④若位移速率超过50mm/天(临滑阈值),启动特级响应,加强撤离人员安置(提供食物、医疗);⑤雨后开展详细勘查,制定治理方案(如削坡减载+抗滑桩+截排水工程)。案例2:西南某矿区因长期地下采矿(深度300-500m),2024年10月地表出现“圆形塌陷坑(直径12m,深8m),周边房屋墙体倾斜、地面开裂”。问题:(1)分析地面塌陷的成因;(2)提出防治建议。答案:(1)成因:①采矿活动形成地下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中考试题及答案数学
- 导数考试题型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清真牛肝素钠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庆合川区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学构成课考试题及答案
- 合伙开店协议书怎么写
- 旅居康养协议书
- 2025服务合同英汉双语版
- 借款抵押担保协议书
- 集体协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8006.1-2025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集
- 上班身体养生知识培训课件
- 上海安全员b证继续教育题库-2025及答案解析
- 琴行培训劳务合同范本
-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测试范围:必修一第1~3章】(考试版)
- 康复医疗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模式下的品牌建设策略报告
- 船舶缆绳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互联网+背景下运动健身App的营销策略研究-以Keep App为例
- 2024上半年心血管治疗器械行业领导者乐普医疗ESG实践报告
- 2025浙江画院招聘1人(画师岗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