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生命科学(生物)2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2.3光合作用
的原理解析版
一、单选题
1.将一颗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土地里几年后长城100多千克的大樟树,樟树能够增重,主要来自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B.阳光C.氧气D.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将一颗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公斤重的
大榇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源于章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重量,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故答案选:D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
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
2.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艰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答案】C
【解析1由图示可知,当温度一定时,光合作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温度越高光合
作用的效率越高。做好此题,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示,了解重要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各项的正确与否,培养
同学们的观察图示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解: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到一定程度是,不再变化,故A错误;
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光照强度-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温度限制,故B错误:
C、据图示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故C正确;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不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将盆栽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密闭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测得的二
氧化碳减少量和增加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510152025303540
光照卜CO2减少量(mg/h)1.001.752.503.253.753.502.902.40
黑暗下CO,增加量(mg/h)0.500.751.001.502.253.003.502.90
A.该绿色植物细胞内参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酶最适温度相同
B.昼夜不停地光照,最有利于该绿色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C.35c时,有光情况卜,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慢
D.每天光照12小时,温度为10℃比30℃时植物生长快
【答案】D
【解析】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照表格,灵活运用知识点解题即可。
A、植物光合作用指的是实际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30c左右,达到了6.5,呼吸作用速率最高为3.50,
最适温度在为35c左右,所以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A不符合题意。
B、由于25c时,光照下二氧化碳减少量最多,所以在昼夜不停地光照,最有利于该绿色植物生长的温度
是25C,B不符合题意。
C、35℃时,有光情况下,光照下二氧化碳减少量为2.90,所以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速率强,C不符合题
意,
D、每天光照12小时,温度为10℃条件下,减少量为(1.750.75)xl2=12:温度为30℃条件下,二氧化
碳减少量为(3.53.0)xl2=6,所以温度为10℃比30℃时植物生长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它(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天神),它所获取
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认为对这段话最准
确的诠释是()
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能进行吸收作用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答案】A
【解析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
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由上可知,1、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绿色植物),"它"
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生产者).2、"它〃是通过(光合作用)"窃取天火",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
物.3、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和氧气.4、”使巨大的涡
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故答案选:A
5.采取以下措施对塑料大棚蔬菜产量影响最小的是()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当增加氧会抑制光合作用,而促进呼吸作用
消耗有机物。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
的利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会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可以最大限度的合成最多的有机物,所以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
的有机物就越多,蔬菜的产量也越高.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6.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光照强度
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be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答案】B
【解析】A、ab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
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错误;
B、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
氧化碳逐渐增多,be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B正确;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
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C错误:
D、cd短表示光合作用趋「稳定,D错误.
故选:B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
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玲二氧化碳+水+能量
7.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漠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3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
得到的数据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51015202530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1554232252119
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m越多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答案】D
【解析】A、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A正确;
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
少,说明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植物产生的气泡数成反比;B正确;
C、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
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
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C正确;
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
论,D错误.
故选:D
8.“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莺,飞上半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
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A.凉水B.热水C.酒精D.洗衣液
【答案】C
【解析】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
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酒精.
故选:C.
酒精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
成黄白色.
9.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A.促进植物的呼吸B.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加快蒸腾作用D.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功效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案例。在培育过程中,人工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
株,是因为叶片直、窄、厚不易相互遮挡阳光,光合作用效率高。因此选D。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光合作用方面的相关知识。
10,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您8
,
驿
活
放
件
量
施用同一农药次数
图2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
【答案】D
【解析】呼吸作用是植物本身吸收进去氧气,然后逐步氧化分解,从而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且还会释放出能量。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活的植物全部的各器官都能进行,在氧气很充足时和氧气
缺乏时释放出来的不同。植物进行这个活动,可以提供能量,乜能成为聿要的原料。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的过程。
A、由图可知C点以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增加,因为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消
耗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大于被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当光照强度为
c点时,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正好被光合作用利用掉,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放出的二
氧化碳达到了平衡.所以当光照速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广呼吸作用强度,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农药后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ab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再使用同一种农药后,害虫产生了抗
药性,由于这种农药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积累而加川,be说明生物可以适应环境,B不符
合题意。
C、由pH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的图示看出,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C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高也会抑制呼吸作
用,水果和蔬菜储藏时,应放在低温、氧气浓度较低的地方,这样才不会腐烂.c点氧气浓度比b点高,
不足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水果会腐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水绵常成团漂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使水绵团上浮B.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水绵团上浮
C.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积存在一起,使水绵团上浮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植物体变轻而上浮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在缠绕成团的植物体之间积存,使一团水绵变轻,漂浮于水面,这
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水绵营养方式为自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了氧气
故选:A
12,下列符合生产者特征的是()
A.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B,植物都是生产者C,将有机物变成无机物D,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产者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的植
物,故答案选:D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可从该方面着手解答.
13.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
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羽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杈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
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丁12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相互依存,过程相反,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每
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光合作用司呼吸作用不一定同时进行。
A、图中前10天,呼吸作用占优势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减小,第10天时氧气浓度最小,说明在第10
天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第10天后光合作用占优势,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
(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至6点,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氟浓度下降,6至18点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
作用,所以氧浓度增加,可见图中气体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对图分析,a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索。同一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
浓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符合题意。
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照强度
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增加,能促进气孔的开启,利于水蒸气的外出,使蒸腾作用
加强。到了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4.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
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_o
【答案】水分
【解析】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
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叶片的上半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所以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
用需要水分.答案为水分。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将叶脉切断,植物的光合作用缺少水分这一原料就不能进行。
15.如图,是叶片的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片中起运输功能的是.(填序号)
(2)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法从(填序号)进入叶片内.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的
颜色是,这是因为叶片产生了.
【答案】(1)③
(2)二氧化碳;(4)
(3)蓝色;淀粉
【解析】如图所示结构为;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1)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
输导组织,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还含有筛管,可以从上往下运输有机
物.(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分布于叶片的上、下表皮,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
凡士林,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无法进入叶内,从而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将植物放在
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从而使
得叶片的颜色变成蓝色.
本题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以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16.为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该植物的叶片均分成
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再光照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用仪器测定叶片中有机物的
变化,如图所示:
(2)温度为28c时叶片呼吸作用的选率(用有机物f固的变化率表示)为mg-h1,光合作用
的速率(用有机物的变化率表示)为mg-h^
光
【答案】(1)二氧化碳+水一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叶绿体
(2)2;7
【酢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
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比
(1)光合作用反应时为:二氧化碳+水一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叶绿体
(2)暗处理后有机物减少量代表呼吸速率,所以在27℃、28℃、29℃、30℃4个温度下分别为lmg/h、
2irg/h.3mg/h、lmg/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量代表lh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量和2h呼吸作用消耗有
机物量的差值,所以在27C、28℃、29℃、30℃4个温度下总光合速率(有机物制造量)分别为(3+2)mg/h、
(3+4)mg/h、(3+6)mg/h、(1+2)mg/ho温度为28c时叶片呼吸作用的速率为2mg/h,光合作用的
速率为7mg/h。
光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2)2;7.
叶绿体
17.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个时间点吸收C02的速率,
假若••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
(2)在植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A点C5浓度应D点(填"等于”、"大于〃
或“小于”)。
(3)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在10时的光照下,lh光合作用利用的CO?量为o
(4)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皿,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02吸收速率曲线。
【答案】(1)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2)大于
【解析】(1)与CO?浓度变化有•关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
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
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司运输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2)由图意可知6时日出,18时日落,说明光合作用的时间为6时~18时。B、C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
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下午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
(1)一昼夜中C0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
速率相等,a点之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b点之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有
机物减少。
(2)该大棚可以看做是一个密闭容器,该植物正常生长,意味着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
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即1天内从密闭的容器中吸收的CO?量多于释放的C02量,由于密闭的容器中C02
的浓度是一定的,因此A点CO?的浓度应比D点的大。
13)据图乙可知,10时的净光合速率为每小时4mg;光照为0,呼吸速率为每小时2mge从二氧化碳角
度来说,光合作用的总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
照下,lh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4mg+2mg=6mg。
(4)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则12时吸收的CO2最多;12时之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率降低,但仍
然是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18时之间呼吸作川强于光
合作用:18时之后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具体补画曲线见答案)。
故答案为:(1)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2)大于;(3)6mg;(4)见答案
18.小金同学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①一⑦是所进行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顺序打乱了)
③尤晨④■■液®观察卷间洗⑦脱性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金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2)请按照实验步骤先后将图片重新排序o
【答案】(1)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淀粉产生或光照是不是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必要条件
(2)1237645
【解析】此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是否有淀粉产生或光照是不是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必要条件。光合作
用需要光、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碘遇到淀粉会变蓝,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⑴此实验将叶片部分遮拦,变量是光,然后用碘检查淀粉,所以小金同学研究的问题是:”验证植物的
光合作用是否有淀粉产生或光照是不是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必要条件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少部分遮光今光照1摘下叶片少酒精脱色T漂洗加碘^
观察颜色。根据实验操作的过程得排序为①②③⑦⑥④⑤
故答案为(1)
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淀粉产生或光照是不是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必要条件
⑵①②③⑦⑥④⑤
19.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厂”,则这个工厂的“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工
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一,丁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工厂的“生
产立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答案】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门卫
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相当于管理和调控部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
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
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
动的需要,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
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叶绿体被称为细胞能量的“生产车间故答案为:细胞
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中的能最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乍用的场所,
20加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波璃罩内各放入一个大小相同的小鼠,另外在甲罩内再放入一棵足够大的
植物,乙罩内不放,密封后均用黑布罩上。分析回答问题。
中小鼠先死亡,原因是o若将两个装置放到阳光下,则中的小鼠生活时间长,
原因是________
【答案】乙;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小鼠争夺氧气;乙;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鼠提供氧气
【解析】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小鼠的呼吸也要消
耗氧气,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小鼠争夺氧气,玻璃罩内氧气消耗的快,导致乙中小鼠先死亡乙.若将两
个装置放到阳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远远大于植物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因此植物的光合作
用可以为小鼠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导致乙中的小鼠生活时间长.答案为:乙;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小鼠争
夺氧气;乙;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鼠提供氧气.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21.如图是桃花和桃的种子结构示意图
(1)由桃花发育成桃的果实要经历这两个过程
(2)桃的受精卵在图一中的内形成(填图中序号),并进一步发育成图二中的(填图
中,字号);
(3)桃的果实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的桃树(AA)的花粉落到无毛的桃树(aa)完成受精并
结果,则所结桃子表现为(填“有"或"无");
(4)桃子在长大过程中要不断地制造有机物,该生理活动用简式可表示为
【答案】(1)传粉、受精
⑵④:①②③④
(3)无
光能
(4)二氧化碳+水玲;雪■•仃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2)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
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
(3)桃的果实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的桃树(AA)的花粉落到无毛的桃树(aa)完成受精并
结果,则所结桃子保留提供子房的桃树的性状,因此结无毛桃.
(4)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
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口.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光能
水好仃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故答案为:(1)传粉、受精
⑵④;①②③④
(3)无
光能
(4)二氧化碳+水玲防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图一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胚珠、⑤子房、⑥花柱.图二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
子叶、⑤种皮.
22,叶片之所以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下列图1为叶片
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来源或去路.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
氧气
图I图2
(1)图1中的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内有运输的导管.
(2)图1中的(填序号)结构是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
(3)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黑暗条件下,图2中哪些箭头表示的生理活动不存在或大大
减弱?(填序号).
(4)当今,人类活动能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温室
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哪些活动所致?,据图2分析可如,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之一是
【答案】(1)叶脉;水分和无机盐
(2)③
(3)二氧化碳;⑤⑦⑧⑨
(4)大量使用燃料,乱砍滥伐(合理即可,答对一项即可得分);植树造林等
【解析】(1)图中的①是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自下而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由上到下
运输有机物;
(2)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叶,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③।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所以图1中的③结构是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
(3)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线粒体不断的进行布.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以
作为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⑤।⑦⑧⑨的生理活动大大减弱;
(4))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
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所以减缓温室效应就必须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
化碳,植树造林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
故答案为:
(1)叶脉;水分和无机盐;
(2)③;
<3)二氧化碳;⑤⑦⑧⑨;
(4)大量使用燃料,乱砍滥伐(合理即可,答对一项即可得分);植树造林等.
观图可知:图1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是气孔,图2中⑤是光合作用吸收可二氧化
碳,⑦⑨是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⑥⑧是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⑩是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据此解答.
23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代谢有关的问题。
(1)图乙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
温度分别是25C和30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C。a点将向移动,b点将
向移动。
(2)用某种绿色植物叶片,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分组实验:已知每组叶片实验前的质量相同,在不同温度
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结果如表。
假如叶片的质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组叶片;在
28c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mg。
组别—•二三四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1mg)*-1-2-3-4
光照后的质量变化(mg)*+3+3+3+2
*指与暗处理前的质量进行比较,“一〃表示减少的质量值,表示增加的质量值
【答案】(1)下;左
(2)四;5
【解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牛.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
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2)暗处理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照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又进行呼吸
作用分解有机物。
(3)a点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补偿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1)))将温度由恒温30℃调节到25℃,由于乙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C,所以其呼吸作用减弱,
相司条件下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将减少,点将向下移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
作用减弱,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将降低,故b点将向左移动。
(2)从表中数据看出:27'C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lmg,光照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有机物的量为
3+l+l=5mg;28℃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mg,光照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有机物的量为3+2+2=7mg:29℃
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3mg,光照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有机物的量为3+3+3=9mg;30。时呼吸作用消耗有
机物4mg,光照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有机物的量为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可知,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最多的时候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时候,所
2+4+4=10mga
以可知第四组叶片产生氧气最多,
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就是在这一个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的量,所以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3+2+2)mg2mg=5mg
故答案为:(1)下;左;(2)科;5
24.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1)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2)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
向A中迅速加入—和稀盐酸。
(3)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作用,写出比过程的文
字表达式:_。
(4)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题过程的产物?
光
【答案】(1)光合:二氧化碳+水一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2)石灰石
穆
(3)呼吸;有机物+氧气,4二氧化碳+水+能量
(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
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
赖,它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中。
(1)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f
叶绿体/光玲有机物+氧气。(2)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
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3)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
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有机物+氧气好酶-二
氧化碳+水+能量。(4)一段时间过后,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可以证明呼吸作用产
生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光合;二氧化碳+水0叶绿体/光0有机物+氧气;(2)石灰石;(3)呼吸;有机
物+氧气与酶3二氧化碳+水+能量;(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三、实验探究题
25.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分析(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
氧化碳):
入实验-B实验二实验三
(1)实验一.A瓶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种子.小悦观察到A瓶蜡烛熄灭.证明种子的呼吸作
用_,实验中B瓶起—作用.
(2)实验二.为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小悦应先将C、D两装置放在_环境中一昼夜,再将两个装置放
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观察到[_]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
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3)实验三.小悦发现[_]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散失的,为
减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时可采用_等措施.
【答案】(1)消耗氧气;对照
(2)黑暗;D;二氧化碳
(3)E;叶片;减去部分枝叶
【解析】:(1)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已没
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A瓶萌发的种子的瓶子
里,蜡烛熄灭,因为该瓶内氧气被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了;B施起对照作用;
(2)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暗处理
后,再将C、D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
象是:D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绿色植物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
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
遇跌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F整料袋内的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E塑料袋内的枝叶保持完整,因此蒸腾作用最旺盛,故水珠最多的应
是E塑料袋.该实验说明进行蒸腌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此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
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1)消耗氧气;对照;
(2)黑暗;D:二氧化碳;
(3)E;叶片;减去部分枝叶.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
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
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
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6.将一盆天竺葵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图所示,根据如下实验回答问题;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原因是;
(2)将此装置分钟在阳光下,小白鼠将,在此过程中,小白鼠为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
,请写出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小白鼠和天竺葵体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天竺葵,小白鼠将________,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平
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1)死亡;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玻璃罩里缺少氧气
(2)存活;氧气;二氧化碳+水飞光修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显气
(3)线粒体;小白鼠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4)死亡;碳一氧
【解析1(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装置中的植物因缺少光照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锐气,但还
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造成装置内氧气含量减少,导致小白鼠因缺氧而死亡.
(2)此装置在光下时,小白鼠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进行光合作
光能
用产生的氧气又是小白鼠进行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储存能量)+氧气。
(3)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
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变成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线粒体存在于所有的活细
胞中,而叶绿体只是在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具有,因此小白鼠和天竺葵体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
体,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因此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小白鼠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
叶绿体。
(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释放
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上述装置中,若取出天竺葵,小白鼠将死亡,维持了大气
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即碳一氧平衡。
故答案为:(1)死亡;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玻璃罩里缺少氧气;
光能
(2)存活;氧气;二氧化碳+水谒,•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线粒体;小白鼠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4)死亡;碳一氧。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
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
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7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在三个温
室内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所示:(其它条件均相同)
温室ABC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
温度20℃20℃30℃
(1)为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两组进对照实验.
(2)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理
由是一
【答案】(1)B、C
(2)不能;变量不唯一
【解析】(1)为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
对照实验,因此他们应选择表格中的B、C两组进对照实验。(2)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
用强度的影响,唯一的变显是二氧化碳浓度,应该以二氧化碳浓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表格中A、C两
组有两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照实验.应该选择表格中的A、B两组进
对照实验。答案为:(1)B、C;(2)不能;变量不唯一.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强度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在
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就越强。
28.光合作用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环节。小晨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在透明密闭
小室内放置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使小室内CO?的量保持恒定)进行了有关实验。在不同强度
光照条件下,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该实验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
(2)实验中,光照可能会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而造成误差,为矫正实验结果,必须设置
对照试验,对照组小室内应放置_______和二氧化碳缓冲液。
(3)若用此装置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强度,则需要对装置做哪两处改进o
【答案】(1)光照强度;改变灯泡到叶片的距离
(2)死叶片
(3)关闭灯泡把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把C02缓冲液换成只能吸收CO2的溶液(氢氧化钠)
【解析】(1)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
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囚索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
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
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密闭小室内的新鲜叶片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无光条件下只进
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由于小室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即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吸收二
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放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保持在0.03%,因此,在刻度毛细管
上所显示的气体体积的变化为氧气体积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有关。
(1)由于该实验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那么
结合图分析可知,小晨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电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实验过程中可采用改
变灯泡到叶片的距离的方法改变此实验变显的大小。该实验可以通过改变灯泡与装置的距离或改变光源
的电功率来实现光照强度的变化,
(2)对照实验时,其它条件应与该实验装置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所放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即同样大小的死叶片,这样才具有可比性。在一定光照范闱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逐渐
增强,氧气的生成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光强后,气体体积变化量保持在1.7,说明再增加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氧气生成量不再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为了消除光合作用的
影响,在测定有氧呼吸速率时应该将装置至于黑暗坏境下,•同时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
溶液,吸收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室为:(1)光照强度;改变灯泡到叶片的距离(2)死叶片(3)关闭灯泡把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
把CO2缓冲液换成只能吸收CO2的溶液(氢氧化钠)
29,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该装置放在一定光照强度下20℃的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o
(2)实际光合速率要比用这种方法测量所得的值(填“高"或“低"或"不变”),理由是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
只将温度提升至30C,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但某同学认为有不合理之处,温度上升后,装置内气体体积增加可能是由于实验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所致,
若要消除实验数据误差,该如何设计对照组?“
【答案】(1)0.8
(2)高;植物光合作用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合理即可)
(3)在此条件下,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或
者答: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合理即可);把植物换成死亡的,其他处
理相同
【解析】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的固定二氧化碳(或产生氧)的速度,光合速率测定:以单位时间、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D显示屏安装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指南
- 山东就业协议书
- 挡土墙修复施工方案与技术要点
-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 高考英语动名词专项备考资料
- 电商运营岗位晋升制度方案
- 2025-2030智慧农业技术应用领域市场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效果调研产业升级方向
- 安全交流计划书
-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案例分析工程伦理
- 六年级古诗词字帖
- 更换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 机械原理 潘存云课件 第8章 其它常用机构
- GB/T 17747.2-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
- 2023年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考试题库
- 伦理学与生活第二三四五章(规范伦理学)-1P课件
- DB61-T 1061-20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 小学数学 冀教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 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例题5)课件
- 桂林市高考调研考试质量分析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