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摘要本论文针对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及思考分析,简述了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生产经营主体、市场监督管理、种子广告宣传、品种退出市场、市场上假种劣种、农民购种习惯、农民法律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系统性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及执法力度、种子管理档案的信息技术应用、田间售后服务、农民识别玉米种子的鉴别能力、农民法律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为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目录TOC\t"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2,三级标题,3"\h\u313771前言 1107011.1研究背景 183471.2研究现状 127357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9483玉溪市玉米种植的基本情况 2186853.1玉溪市区位条件优越 264583.2玉溪市玉米种植规模大 265824玉溪市玉米种子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3253645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328705.1经营主体存在复杂多样性,导致市场监督难度加大 361585.2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不强,经营活动不规范 3276485.3种子广告存在虚假宣传 487485.4品种退出市场落实不到位 4177435.5市场上假种劣种时有出现 4143075.5.1存在品种假冒行为 413775.5.2存在陈种冒新现象 5168075.6农民购买玉米种子存在盲目跟风行为 585165.7农民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320216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45696.1进一步强化玉米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 5210806.2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执法能力 6282036.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强化种子管理档案建设工作 6137446.4加强售后田间推广服务 7136506.5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种子品质的鉴别能力 7323336.5.1掌握正确的选种方法及选种原则 7113706.5.2提高鉴别种子品质的能力 894306.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保护意识 86520后记 812116参考文献 9PAGE10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1前言1.1研究背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种子在农业生产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承载着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稳产、增产、高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重要的责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种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43%[1]。玉米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种子在粮食生中所作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而玉米种子的质量与玉米种子市场管理直接决定着玉米作物是否能稳产、增产、高产。如何促进玉米种子市场的平稳发展、维护良好的玉米种子市场秩序、强化玉米种子市场管理等工作已成为了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通过对玉米种子市场的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了解玉米种子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不断探索玉米种子市场管理的发展策略,对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2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种子产业研究较早,更多的研究是种子产业中的种子检疫、种子质量、种子营销等方面,而对种子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提高种子市场管理的措施很少[2-5]。而国内关于种子的研究则主要侧重于种子市场、种子市场所存在的问题、种子管理、种子工作执法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6-9],但以某一个地区为例,具体调查分析其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的研究相对不多[10]。2研究目的和意义玉溪素有“滇中粮仓”的美誉,作为玉溪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在“滇中粮仓”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据统计资料显示,玉溪市的玉米种植面积2018年达到了5.6万hm2,面积占比达到了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1万hm2的50.3%,总产量达373950t,玉米总产量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产量601560t的63.06%,全年种子用量达到了1678t。由此可见,玉米在玉溪市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种子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玉米品种不断更新,优良品种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应用,种子经营逐渐规范化,市场监管力度在不断的加大,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秩序良好,对玉溪市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玉溪市的玉米市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玉溪市玉米生产发展的瓶颈,因此做好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对玉溪市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玉溪市玉米种植的基本情况3.1玉溪市区位条件优越玉溪地处滇中,是离省会昆明最近的城市,玉溪辖1个市级县,2个区,6个县,设有24个街道办事处、25个镇、26个乡,702个村(居)委会、社区,582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约240万,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玉溪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照条件好、降雨量大,水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地势高差悬殊,具有较为明显的“立体气候”,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最高海拔为3166米;最低海拔328米,多数地区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属低纬度高原,11.5万hm2耕地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种植,适合玉米生长种植的区域范围较大。玉溪由于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人民勤劳,接受科技意识的能力较高等优势和条件,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实践中,玉溪创造了滇中粮仓、烟草之乡、通海县露地蔬菜栽培水平全国领先、禽蛋产量云南省第一以及褚橙效应、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云南省四成以上等辉煌成绩。3.2玉溪市玉米种植规模大玉米是玉溪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市海拨2000米以下的区域都有不同品种的玉米在种植,而且从2014年以来,玉米的种植规模不论是从播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在玉溪粮食生产中都是居于首位的。表1玉溪市2014年—2018年粮食及玉米生产情况统计年份粮食播种总面积(hm2)玉米播种面积(hm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粮食总产量(t)玉米总产量(t)粮食总产量占比(%)20141108645172446.6661419036075058.7420151125805403348.0061520036223058.8820161133695531748.7962400037315059.8020171137585593049.1762079037935061.1120181111295593050.3360156037935063.06备注:上表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8年玉溪统计年鉴。由上表可以看出,玉溪市的玉米播种面积2014年为51724hm2,总产量为360750t,玉米播种面积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播种总面积110864hm2的46.66%,玉米总产量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产量614190t的58.74%;玉溪市的玉米播种面积2015年为54033hm2,总产量为362230t,玉米播种面积的占比达到当年粮食总播种总面积112580hm2的48.00%,玉米总产量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产量615200t的58.88%;玉溪市的玉米播种面积2016年为55317hm2,总产量为373150t,玉米播种面积的占比达到当年粮食总播种总面积113369hm2的48.79%,玉米总产量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产量624000t的59.80%;玉溪市的玉米播种面积2017年为55930hm2,总产量为379350t,玉米播种面积的占比达到当年粮食总播种总面积113758hm2的49.17%,玉米总产量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产量620790t的61.11%;玉溪市的玉米播种面积2018年为55930hm2,总产量为379350t,,玉米播种面积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播种总面积111129hm2的50.33%,玉米总产量的占比达当年粮食总产量601560t的63.06%。4玉溪市玉米种子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到2019年止,玉溪市区域范围内,进行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的种子企业有4家,分别是云南正大种业公司、云南盛衍种业公司、、云南农夫乐种业公司、云南秋庆种业公司,生产企业自主育成,已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杂交品种有7个,分别是正大619、正大808、华兴单系列的华兴单7号、华兴单8号、华兴单88、盛衍4号、秋庆1号,全市农作物经营种子门市有1200多家,市面上销售的玉米品种达到了120个左右。5玉溪市玉米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5.1经营主体存在复杂多样性,导致市场监督难度加大随着《种子法》的全面推进和贯彻实施,种子市场逐渐放开,营销渠道拓宽,经营门槛降低,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的玉米种子销售经营店,大多数为个体种子销售经营户,规模大一点的种子销售经营商不并不算多,而且多数个体种子销售经营户分散在各个乡村,种子经营主体形成了点多面广、分散经营、复杂多样的格局。由此给玉米种子的市场监督管理带来了日常监管难度大、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管费用过高等问题。据实地调查得知,规模较大、进货渠道正规、信誉良好的种子销售经营商的日常经营行为比较规范一些,分散在各个乡村的个体种子销售经营户日常经营行为也相对较规范一点,违规经营情况比较突出就是那些小摊贩、流动商贩。5.2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不强,经营活动不规范玉米种子市场的不断发展,给许多人带来了就业的好机会,但也给玉米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据调查,许多种子销售经营店的经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多数人员只具备初中文化,甚至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由于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经营人员对所销售的玉米种子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种子的真假也无从辨别,在经营管理中存在法制观念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玉米种子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售后服务不到位,对相应的政策法规了解不足,不能识别假冒伪劣种子,给农民造成购种方面的安全隐患;二是个体经营者存在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有些经营户不在种子管理机构进行备案就私自经营种子,也有的经营户违规出售未经过审定的玉米种子;三是种子经营者中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农民的切身利益。销售人员出售种子时,不能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正确指导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种子经营者只关注种子的销售量以及所获得的利润,不考虑农民的利益;四是存在玉米种子经营者不按销售合同上所签订的代理区域、代理品种进行属地原则销售,出现窜货,进行异地销售,使得同一品种市场价格的七高八低,没有统一标准,扰乱了种子市场的价格秩序;五是拆包装卖散种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种子销售商以方便农民为借口,拆包零卖玉米种子,使得玉米种子品质无法保障。六是种子销售者在出售玉米种子时,不按相关规定开具正规的种子销售发票给农户,使得农户所购的种子无法追溯[11]。5.3种子广告存在虚假宣传对种子进行广告宣传时,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审定公告如实描述种子的主要性状、品质等相关指标,不得进行虚假宣传[12]。但由于国家对种子广告进行发布的相关监管力度和措施不严,种子行业存在的激烈市场竞争等原因,导致一些种子销售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种子,扩大经营,夸大宣传力度,对种子广告存在虚假宣传、夸大种植效果,对农民进行口头承诺,误导农民购买。据调研主要存在:一是对玉米品种的产量宣传,存在夸大其词,宣传内容不真实;二是广告宣传中任意扩大品种的种植适应区域,任何一个玉米品种都有一定范围的种植区域,超过种植区域范围就会形成长势不好,产量低、甚至绝收;三是广告宣传时对质量指标宣传不真实,主要对种子的水分含量、种子的发芽率、种子质量等级等相关质量指标宣传不真实。5.4品种退出市场落实不到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的玉米品种,在大田生产中如果出现了不可克服的严重缺陷等不宜继续推广、销售品种,经原机构审核确认后,撤销审定和登记,停止推广和销售[13]。但是,种子部门在进行市场检查时,发现已宣告退出的玉米品种或是过期的品种仍会在市场出现,主要原因:一是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方式、方法及宣传力度不到位,使许多玉米种子经营者、农户对品种退出没有概念,更不了解对玉米品种实施撤销审定、撤销登记是那样一回事;二是种子市场监督管理存在执法不力,给违反国家规定销售退出玉米品种或是过期品种的违法经营者有可乘之机。5.5市场上假种劣种时有出现5.5.1存在品种假冒行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品种假冒行为主要存在以下方式:一是一些违法经营者为了获取私利,抓住广大农户科技知识不足的特点,用其他品种冒充知名品种,窃取他人的成果,将冒牌种子买给农民[14];二是利用包装进行假冒,有一些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由于通过审定的品种较少,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想方设法,把已通过审定投入市场销售品种的包装应用在还没有通过审定的品种上,投入市场销售,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5.5.2存在陈种冒新现象有些个体种子经营户会将当年买剩的玉米种子偷偷的进行存储,由于种子堆放地点有限,又不懂得相关的种子仓储专业知识,把种子随意摆放在湿度大、阴暗潮湿、温度高等不适宜种子存储的地方,使种子品质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经过存储后的玉米种子在水分含量、发芽率、芽势等方面的指标都不合格,到来年玉米种子的旺销时节,经营者为牟取利益,又将上年的陈种与当年的新种掺和在一起销售,欺骗行为严重,根本不顾及广大农户的利益。5.6农民购买玉米种子存在盲目跟风行为据实地调查,部分农民在购买玉米种子时存在盲目跟风行为:一是农民在购买玉米种子时,由于市面上品种繁多,对自家田块的土质、土壤PH值、土壤肥力等相关种植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品种才适合自己,就看得熟人、邻居买什么,自己就跟着买什么,有跟得潮流走准没错的思想;二是一些种子经销商为了占有市场份额,采取发放一些纪念品,买种子赠送其他商品、买二减一等促销手段和方式进行种子促销,部份农民会因贪小利而跟风买种。5.7农民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调查农民采购玉米种子的途径,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向当地农民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调查问卷120份,其中:一是有69位(57.5%)农民会到信誉良好、经营渠道正规的种子经营销售商处采购玉米种子;二是有51位(42.5%)农民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到信誉良好、经营渠道正规的种子经营销售商处采购玉米种子。51位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农户采购玉米种子时又存在以下情况:一是23位(45.1%)农民为了就近就便,经常到偏僻的个体种子经营小店或到流动商贩处购种;二是15位(29.4%)农民购种时存在盲目求新的思想,经不住种子经销商的对新品种的宣传诱惑,偏听仿信,也不了解种子是否适合自己,就轻易购种;三是13位(25.5%)农民会轻易购买无品质保障证明的拆包散种。6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6.1进一步强化玉米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一是要严格规范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申办程序。(1)经营范围必须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拥有所经营种子的合格证书(审定证书、纯度鉴定报告、委托代销证书、代销合同证书上、检疫证书等)[15];(2)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时,要先交一定金额的保障金,从经济上迫使种子经销商规范日常经营行为,为农民购种保驾护航,即便种子质量出现问题时,农民也能得到相应的民事赔偿;(3)严格审查申请办证人员的身份,杜绝吊销过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人员,重新申办证照;(4)种子经营许可证必须明确种子的销售地点,以杜绝种子的流动销售。二是严格查处种子标签使用不规范的行为。玉米种子所使用的标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要素齐全、描述内容真实,对于不按规定制件标签、要素不齐全、描述内容虚假的,要严格查处。三是加强质量监督,把种子质量抽查工作常态化。为确保玉米种子市场上所销售种子的质量,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市场上销售的玉米种子净度、水分和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及生产及经营企业的库存种子也同样实施抽查检测,严把种子质量关,维护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实施专项检查,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种子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调查,通过采取自查、联查、互查、暗访、举报等形式,针对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开展专项调查。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品种未审先推、走村串户无证经营、不实广告、包装标签不规范、无经营档案、经营档案不健全等违法行为。五是具有种子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加强联合,多措并取,采取有效联防、联控措施,有效打击制止种子销售违法行为。6.2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执法能力一是严格把控种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经营备案、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与再教育,提高各级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16];二是各地种子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落实责任,把激励与考核制度相结合,不断把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切实保障农民的实际利益;三是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更新管理理念,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并落实到实际管理中,依法保护育种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种子市场管理正规化。6.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强化种子管理档案建设工作种子管理档案是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客观记录,是种子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档案是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基本权利,更是法定义务。种子管理档案建立有利益提升种子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对种子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的、灵活多样的、运作方便的种子档案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融入在种子管理工作中,建立信息化种子管理档案,进而提升种子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6.4加强售后田间推广服务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在实际生产中,农民虽然选择了玉米良种,但是缺乏相应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也无法获得丰产丰收,从而使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也影响了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品种的推广。玉米生产经营企业是促进玉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发展的首要因素[17]。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玉米种子销售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一是将经费的投入力度倾斜到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上来,与当地经销商及相关部门协商,做好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展示、应用等工作,把新品种所具备的特征特性进行充分的展示,尽量控制和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实施新品种推广;二是玉米生产经营企业要提高种子委托销售的标准和门槛,科学地选择一些具备专业知识、口碑良好、信誉度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种子经销商进行种子销售,并明确种子经销商的相关售后服务责任;三是加强对经销商的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强化售后这一块的培训力度,印发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栽培管理要点等相关方面的技术材料,以便种子经销商正确引导农户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良品种。6.5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种子品质的鉴别能力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教会农民如何正确选择适合面对复杂的玉米种子销售市场,因地制宜选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避免因选错种而造成低产、绝收等不必要的风险[18]。6.5.1掌握正确的选种方法及选种原则一是到信誉良好、经营渠道正规的种子经营销售商家采购优良玉米品种。一般信誉良好、经营渠道正规的种子经营销售商家,其所销售的玉米种子来源具有可溯性、品种掺假的可能性小、种子质量相对保证,可以有效降低因农民对玉米种子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存在识别能力不高的问题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二是选种时要选择具有品种审定证书,标签正规的玉米品种。最好是已在当地通过试验示范后进入大面积生产推广的玉米良种,这样的玉米品种才是最安全高效的。三是结合自身所处实际条件选择玉米良种。选择玉米良种时,首先要综合考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海拔、土质、土壤肥力、土壤PH值、积温、降水、光照、霜期长短等因素;其次还要考虑生产种植管理水平的高低情况。一般情况下,对于土壤肥力高、土质疏松、水利条件好、降水量多、生产种植管理水平高的地方,选择玉米种子时可以考虑选择耐肥性能高、抗倒伏性强、抗病性强(特别是抗黑穗病)高产、稳产的品种;而相对于土壤肥力低、土质粘黏、水利条件差、降水量少、生产种植管理水平低的地方,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则应该考虑选择抗干旱、耐贫脊能力强、综合抗病性比较强的品种。四是结合当地实际的耕作制度合理选用玉米良种。随着复种指数逐年在不断提高,对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生育期、不同株型、抗性强的品种是玉米丰产、高效的关键。如:在烤烟采收后种植的玉米品种,就要选择生育期短的鲜食型玉米品种,这样就有利于避开霜期,从而达到丰产增收的效果。五是要求种子销售商开具合法正规的国家统一种子销售发票。在采购玉米种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程序要求种子销售商开具合法正规的国家统一种子销售发票,坚决不能被商家以自制白条、不合法的收据蒙弊,发票取得后要进行妥善的保管,以备发生种子质量问题或其他纠纷时有据可查。6.5.2提高鉴别种子品质的能力在进行玉米种子的选购时,一是要注意区别种子是新种还是陈旧种。首先是观察种子的外观,一般新的、质量好的玉米种子光泽度都较好,看上去外观色泽鲜亮,粒大,形状饱满,整齐[19]。而陈旧、质量差的玉米种子,由于贮存和风干的时间过长,种子就会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度,种皮会出现细微的皱纹、裂纹,颜色沉暗发黄,形状不饱满,整齐度不好。其次,陈旧种的种胚部位会变硬,角质逐渐被氧化成粉质,粉质会从种脐往外渗,在种子的外表皮上形成很多粉末,使种子更容易受到蛀虫的侵食,如果细看多数陈旧种都会有虫口。二是要注意识别是否有不同种区的种子掺杂现象。一般同一个种区的玉米种子,不论是颜色、形状、大小还是饱满程度上都应当是均匀一致的,如果种子出现颜色、形状、大小、饱满程度上参差不齐的情况,则很有可能存在种子掺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购买此类种子。6.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保护意识由于受教育、文化、观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民对自身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出现的侵权问题缺乏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往往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时都不知道,更不会应用国家赋予的法律武器来维护属于自己的正当权益[20]。所以在采购玉米种子时,一旦种子出现了质量问题,受到最大伤害及损失惨重的总是农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信通、农网等媒体宣传平台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加大《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与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使农民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后记本论文的顺利撰写,是在导师刘芳老师不辞辛劳、认真细致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刘老师始终以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对论文的写作思路、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格式的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指导,针对性的解决了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瓶颈,使我的毕业论文不断完善,更加符合了学院的各项要求。在此,对刘老师为我作出的无私奉献表示忠心的感谢和诚执的敬意!刘老师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敬业的精神,这是学生受益的地方,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诸多助益。本人非常感谢中国农业大学能为我们提供此次学习提升机会,我也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远程教育的农学系学生而感到荣幸。在学习期间农学系的各位任课老师向我们传授了各种新知识、新理念,使我们掌握了新科技、创新了工作思路,提升了新技能,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功底。在此,对学院的各位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和诚执的敬意!此外,我还要感谢在调研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与我大力帮助的市县(区)乡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各界群众;感谢学习借鉴过的所有文章的作者,在学习吸收了他们的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最后还要感谢玉溪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学习站的各位老师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给予的各种指导和帮助。参考文献[1]黄艳.种业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3%[J].北京农业,2012(35):53[2]F.NobbeStudiesontheeffectoftreatingWatermelonandsnakecucumberseedswielectriccurrent.SeedScienceTechnology,1864.8(1):95-102[3]HeydeekerW.Germinationofanidea:thePrimingofseedspJI.UniversityofNottinghaSchoolofAgricultureReport.1924.23(5):50-67[4]LesheCahill.Americanseedindustry[J].Americanflowersgardening.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