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哪项属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的“警告事件”?A.患者住院期间发生Ⅱ期压疮B.护士误将青霉素给青霉素过敏患者注射,未出现反应C.患者因坠床导致颅内出血死亡D.护士漏发一次口服药,患者未出现不适2.根据《2025年护理安全质量规范》,Ⅲ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的上报时限应为:A.立即(15分钟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完成系统上报B.6小时内口头报告,24小时内完成系统上报C.12小时内口头报告,48小时内完成系统上报D.24小时内口头报告,72小时内完成系统上报3.关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的核心目的,正确的是:A.追究责任护士的个人过失B.识别系统或流程中的潜在风险C.减少同类事件的经济赔偿D.提高科室的安全事件上报率4.患者王某,68岁,因“脑梗死”入住神经内科,意识清楚但肢体活动障碍。护士未评估其跌倒风险,未在床旁悬挂防跌倒标识,患者夜间自行如厕时跌倒,导致左股骨骨折。该事件属于:A.Ⅰ级事件(警告事件)B.Ⅱ级事件(不良事件)C.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D.Ⅳ级事件(隐患事件)5.以下哪项不符合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非惩罚性上报”原则的要求?A.对主动上报的护士给予鼓励B.仅针对重复发生的同类事件追溯责任C.所有上报信息仅用于质量改进D.对隐瞒不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6.某科室发生输血反应(患者出现高热、寒战),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停止输血,更换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B.报告医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C.保留剩余血液及输血器送输血科检测D.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7.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隐患事件”的定义是:A.事件发生并造成患者轻度伤害B.事件未发生,但存在明显风险因素C.事件已发生,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D.事件发生并造成患者永久性功能丧失8.根据《2025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指南》,跌倒高风险患者(Morse评分≥45分)的护理措施不包括:A.24小时专人陪护B.床栏完全拉起并锁定C.夜间开启地灯D.穿防滑拖鞋9.某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未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将患者李某的胰岛素注射给患者张某,张某无糖尿病史,注射后出现低血糖反应。该事件的主要责任因素是:A.环境因素(如病房光线不足)B.系统因素(如医嘱转录错误)C.人为因素(核对流程执行不到位)D.设备因素(如胰岛素笔标识不清)10.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事件经过”的记录要求不包括:A.具体时间、地点、涉及人员B.患者当时的生命体征及反应C.护士的主观判断(如“患者可能不配合”)D.已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11.以下哪项属于“管路滑脱”类护理安全不良事件?A.中心静脉导管因患者活动导致回血B.胃管因患者自行拔管脱出C.导尿管因固定带松动导致漏尿D.胸腔闭式引流管接口处少量渗液12.某科室连续3个月发生3例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事件,科室应优先采取的改进措施是:A.对责任护士进行经济处罚B.修订高渗药物输注操作流程C.增加护理人力配置D.购置新型静脉留置针13.关于“患者身份识别”的安全规范,错误的是:A.急诊患者未佩戴腕带时,可仅通过姓名+年龄核对身份B.手术患者需使用“姓名+住院号+手术部位”三重核对C.新生儿需同时核对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腕带信息D.意识模糊患者需由家属参与身份确认14.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中,“近端原因”指的是:A.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行为或操作(如未核对腕带)B.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系统缺陷(如核对流程无双人确认)C.事件发生前已存在的潜在风险(如护士培训不足)D.事件造成的最终结果(如患者伤害程度)15.某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护士未按医嘱监测指脉氧,导致患者夜间发生严重低氧血症未及时发现。该事件的核心风险点是:A.护理观察不到位B.设备故障(指脉氧仪损坏)C.患者病情变化快D.家属未及时呼叫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四不放过”原则包括:A.事件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C.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2.以下属于“高风险护理操作”的是:A.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B.鼻饲管喂食C.化疗药物输注D.导尿术3.预防用药错误的关键措施包括:A.执行“三查八对”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标识B.高警示药品单独存放并标识C.口头医嘱执行后需复述确认D.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放置不超过2小时4.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双向反馈”机制指:A.护士上报后,科室需反馈改进措施B.患者家属可反馈对事件处理的意见C.医院质量部门需向科室反馈分析结果D.责任护士需向患者反馈事件调查进展5.压疮预防的“六勤”措施包括:A.勤观察B.勤翻身C.勤按摩D.勤整理6.关于“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规范,正确的是:A.需核对手术部位标识(如“左”“右”标记)B.确认患者禁食禁饮时间符合要求C.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过敏史、检查结果D.仅需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无需医生参与7.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的“系统因素”可能包括:A.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如床护比不达标)B.护理操作流程存在歧义(如“双人核对”未明确核对内容)C.护理设备老化(如输液泵报警功能失效)D.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如低年资护士独立值班)8.预防患者跌倒的环境改进措施包括:A.病房地面保持干燥无积水B.走廊扶手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90cm)C.病床摇高后未锁定床轮D.卫生间设置防滑垫及扶手9.关于“输血安全”的护理要点,正确的是:A.输血前需由2名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B.输血开始后15分钟内密切观察患者反应C.血液取回后可在室温下放置超过30分钟D.输血完毕后血袋需送回输血科保存24小时10.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A.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B.建立“无责备”的事件讨论氛围C.定期开展安全案例分享会D.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士绩效直接挂钩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1.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仅指造成患者伤害的事件,未造成伤害的情况无需上报。()2.患者自行拔管导致管路滑脱属于“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3.口头医嘱仅在抢救时有效,执行后需及时补录并由医生签名。()4.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应重点关注“人”的责任,而非系统问题。()5.压疮风险评估(如Braden评分)应在患者入院时、病情变化时及术后24小时内进行。()6.为避免引起患者恐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应先隐瞒家属,待调查清楚再告知。()7.高警示药品(如胰岛素、氯化钾)需单独存放,标识醒目,且使用时无需双人核对。()8.患者身份识别时,若患者姓名与腕带不一致(如手写修改未签名),应暂停操作并核实。()9.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后,科室需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根本原因分析及改进计划。()10.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护理措施包括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使用弹力袜等。()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2025年版)及对应的处理要求。2.列举5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常见类型,并各举1例说明。3.说明“三查八对”在护理操作中的具体内容及执行要点。4.分析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根本原因(RCA)的实施步骤。5.结合《2025年患者安全目标》,阐述“提升护理安全”的核心策略。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案例1(10分):患者张某,72岁,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入院,医嘱予“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q12h”。责任护士李某(工作3年)于19:00准备执行晚间剂量时,发现治疗室光线较暗,未佩戴老花镜;核对患者腕带时,患者正在接电话,护士仅核对了姓名(未核对住院号);抽取药液时,误将“20mg”抽取为“40mg”(注射器刻度看错);注射前未再次核对剂量,直接推注。19:30患者诉头晕、乏力,测血压75/45mmHg,心率120次/分,考虑“低血容量性休克”,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问题:(1)分析该事件的主要原因(从系统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角度)。(5分)(2)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分)案例2(10分):患者王某,50岁,“直肠癌术后”入住外科病房,留置盆腔引流管。术后第3天,责任护士陈某(实习护士,未独立上岗)在换班时未将“引流管固定不牢”的情况告知接班护士;接班护士张某(工作1年)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引流管脱落,但未及时报告医生,仅重新固定;2小时后患者出现腹痛、发热,CT提示腹腔感染,需二次手术。问题:(1)该事件中存在哪些护理安全隐患?(5分)(2)如何通过流程优化预防同类事件发生?(5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B6.A7.B8.A9.C10.C11.B12.B13.A14.A15.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C3.ABCD4.AC5.ABD6.ABC7.ABC8.ABD9.ABD10.ABC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分级标准及处理要求(2025年版):-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非疾病自然进展导致的永久性功能丧失。处理要求:立即(15分钟内)口头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护理部,1小时内完成系统上报,24小时内组织多学科RCA。-Ⅱ级事件(不良事件):事件发生并造成患者伤害(如轻度残疾、延长住院时间)。处理要求:2小时内口头报告,6小时内系统上报,3个工作日内完成科室RCA并提交改进计划。-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事件发生但未造成患者伤害(如错误用药后未出现反应)。处理要求:24小时内口头报告,48小时内系统上报,7个工作日内完成科室分析并记录。-Ⅳ级事件(隐患事件):事件未发生,但存在明显风险因素(如未核对患者身份即准备操作)。处理要求:48小时内系统上报,纳入科室安全隐患台账,及时整改。2.常见类型及举例:-用药错误:护士误将患者A的降压药给患者B服用,导致患者B低血压。-跌倒/坠床:昏迷患者未使用床栏,夜间坠床导致头皮血肿。-管路滑脱:气管插管患者因约束带松脱自行拔管。-压疮:截瘫患者未按时翻身,骶尾部出现Ⅲ期压疮。-标本采集错误:护士将患者甲的血标本标记为患者乙,导致检验结果混淆。3.“三查八对”内容及执行要点:-三查:操作前查(核对医嘱与患者信息)、操作中查(核对药物与患者)、操作后查(核对患者反应与记录)。-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执行要点:使用两种以上身份标识(如腕带+姓名),高警示药品双人核对,口头医嘱复述确认,电子系统扫描核对(如条件允许)。4.RCA实施步骤:-步骤1:事件回顾与数据收集(记录时间线、涉及人员、具体操作)。-步骤2:绘制因果图(分析直接原因、近端原因、根本原因)。-步骤3:识别根本原因(聚焦系统/流程缺陷,如“双人核对流程未覆盖高警示药品”)。-步骤4:制定改进措施(如修订核对流程、增加培训、引入智能核对系统)。-步骤5:效果评价(3个月后追踪同类事件发生率是否下降)。5.核心策略(基于《2025年患者安全目标》):-强化身份识别:推广“腕带+电子扫描”双重核对,特殊患者(如新生儿、无名氏)使用双标识。-规范高风险操作:制定PICC、输血、高警示药品等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实施操作前“暂停键”核查。-提升预警能力:利用信息化系统(如电子护理记录、智能监护仪)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设置异常值报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行非惩罚性上报,定期开展“安全案例讨论会”,鼓励护士参与流程改进。-优化人力资源:落实床护比(普通病房≥1:0.4),低年资护士实行“导师制”,避免单独值班。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答案:(1)主要原因:-系统因素:治疗室光线照明不足(不符合《医院环境安全规范》);高警示药品(利尿剂)未设置双人核对强制流程。-人为因素:护士未严格执行“八对”(漏核住院号);未佩戴老花镜导致剂量误判;操作前未二次核对剂量。-环境因素:治疗室光线暗,影响护士对注射器刻度的识别。(2)改进措施:-系统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体液检验技术考核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痤疮光电综合治疗考核
- 忻州市中医院多设备联合治疗方案考核
- 2025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煤矿机电方向)专业调研报告
- 2025年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
- 大同市人民医院美容注射并发症处理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免疫组化仪维护考核
- 2025年电子商务平台用户体验质量计划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码喷印材料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中国船舶设计行业需求态势展望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非洲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 课件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讲义+阅读检测(统编版)
- DB35-T 1857-2019 茶庄园建设指南
- 山东旅游宣传有内容课件
- 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800字6篇
- 电工电子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
-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软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三年级上册++第8课《呵护我们的眼睛》课件
- 投资款收款收条
- 企业环境法律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