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第1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第2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第3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第4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A.丝绸B.瓷器C.马匹D.青铜器2.佛教最早通过什么路线传入中国?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陆上丝绸之路D.蒙古草原3.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A.孔子B.老子C.释迦牟尼D.法显4.道教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列举两项。A.书法艺术B.医学知识C.哲学思想D.宗教信仰5.“西学东渐”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明清时期D.近现代6.下列哪一项不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成果?A.基督教的传播B.罗马法的引进C.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D.欧洲艺术风格的传播7.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列举两项。A.文字B.艺术C.科学技术D.宗教信仰8.文化交流的定义是什么?A.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互动B.一种文化的消失C.一种文化的独立发展D.文化内部的变革9.文化交流的类型有哪些?请列举两种。A.强制性交流B.自愿性交流C.经济交流D.宗教交流10.研究文化交流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种。A.文献研究B.考古研究C.口述史研究D.田野调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__________。2.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的过程。3.中日文化交流中,__________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尤为深远。4.中韩文化交流中,__________是重要的文化载体。5.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译著了《天工开物》。6.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呈现出__________的特点。7.文化交流的__________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改变。8.文化交流的__________是指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和改造。9.__________是研究文化交流的重要理论模型。10.__________是研究文化交流的重要方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简述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3.简述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四、论述题(20分)论述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及其意义。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2.A3.D4.C,D5.C6.B7.A,B,C8.A9.A,B10.A,B,C,D二、填空题1.张骞2.本土化3.儒家思想4.炳灵宝塔5.徐霞客6.多元化,全球化7.互动8.吸收9.接触论10.田野调查三、简答题1.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经济往来,丰富了中国的物产和文化,推动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禅宗、净土宗等;佛教的礼仪和经典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3.西学东渐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四、论述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字、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汉字的传播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国的艺术,如书法、绘画、园林等,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科学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不仅展示了中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