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名家_第1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名家_第2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名家_第3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名家_第4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名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名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20分)1.建安风骨2.诗文革新的运动3.桐城派4.“四大名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简析苏轼词作“以诗为词”的特点及其意义。3.简述《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选择一位你比较熟悉的中国古代诗人(除杜甫、苏轼外),结合其representative作品,论述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并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2.论述中国古代小说从神话传说、志怪小说到讽刺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与意义。试卷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20分)1.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196-220年)以曹操、曹植、曹丕为核心的诗歌创作所展现出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貌。其特点是:题材广泛,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情感真挚,抒发个人抱负、忧国忧民情怀和人生感慨;风格刚健、雄健,语言质朴有力,富有开创性。被誉为“汉末建安风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杰作。*解析思路:考察对文学流派的核心理解。需答出时代背景(建安时期)、代表人物(三曹为核心)、主要特征(现实主义、反映动乱、抒发抱负情感、风格刚健雄健、语言质朴等)。2.诗文革新的运动:指唐代初期,以陈子昂、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针对南朝以来颓靡的诗风,倡导恢复汉魏风骨,革新诗歌创作的运动。其核心主张是“复古”,即学习汉魏诗歌的刚健风格和兴寄传统,反对齐梁诗的浮靡绮丽。这场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解析思路:考察对文学思潮的理解。需答出时代背景(唐代初期)、代表人物(陈子昂、李白、杜甫等)、核心主张(复古、学汉魏、反对齐梁)、历史意义(推动盛唐诗歌繁荣)。3.桐城派:清代影响较大的古文(散文)流派,其创始人是方苞,主要代表有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强调文章要阐发儒家的义理,依据文献进行考证,并讲究文采和音节。其文章风格以“清真雅正”为追求,提倡“义法”,对后世散文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思路:考察对文学流派的了解。需答出时代(清代)、创始人(方苞)、代表人物(刘大櫆、姚鼐)、核心主张(义理、考据、辞章)、风格追求(清真雅正)、理论贡献(义法)。4.“四大名著”:指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具有最高成就和广泛影响力的四部作品,通常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代表了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水平,题材多样,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生动,思想内涵丰富,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解析思路:考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掌握。需答出具体作品名称(四大名著全称)、性质(古典长篇小说)、地位(最高成就、广泛影响、代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风格特征:*沉郁:指情感深沉、忧思重重,格调雄浑悲凉。杜甫诗歌常常抒发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情感真挚、浓郁、深沉,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顿挫:指诗歌语言和节奏上的回旋往复、抑扬跌宕。杜甫善用顿挫手法,使诗歌在流畅中富有变化,节奏富于张力,既能表现情感的起伏,也能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形成原因:*时代背景:杜甫身处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变故时期,亲身经历了战争和社会动荡,目睹了民不聊生,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忧患。*个人经历:杜甫一生坎坷,仕途失意,生活贫困,个人命运的坎坷也使其诗歌充满了悲慨和感慨。*深厚学养与艺术技巧:杜甫博览群书,精通音律,对前人诗歌有深入研究,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解析思路:第一步,解释“沉郁”和“顿挫”两个核心概念的具体内涵,并结合杜甫诗歌实例(如《春望》、《登高》等)进行阐释。第二步,分析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艺术技巧三个层面进行论述。需要条理清晰,论据(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例)充分。2.简析苏轼词作“以诗为词”的特点及其意义。*特点:*题材扩大:打破了词的传统题材范围,将诗中常见的题材,如记事、议论、说理、田园风光、日常生活等引入词中,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意境提升:将词的抒情功能推向新的高度,常融入诗人的人生感慨、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使词的意境更加深邃、开阔。*手法借鉴: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如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对仗用典等,使词的语言更加精炼、典雅,结构更加灵活。*风格多样:苏轼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之作,也有豪放雄健之篇,展现了词体的巨大表现潜力。*意义:*拓展了词的题材和意境:使词不再局限于男女情爱,成为诗人抒发广泛人生体验和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将词从“小道”提升到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使其成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样式。*丰富和发展了词体:推动了词体自身的革新和发展,为后来的词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思路:第一步,阐述“以诗为词”的具体表现,即题材、意境、手法、风格上的突破。第二步,分析这些特点带来的意义,从对词体发展、文学史地位、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需言之有物,体现苏轼在词史上的重要贡献。3.简述《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艺术成就上的高峰:《红楼梦》在人物塑造、情节构造、环境描写、语言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栩栩如生,性格复杂饱满;情节结构精巧复杂,前后呼应;环境描写细腻生动,营造了独特的氛围;语言典雅优美,富有表现力。*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深刻揭示了封建末世的社会矛盾和悲剧命运,批判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阶级等级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批判精神。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人性、命运的哲学思考。*现实主义精神的极致体现:《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真实、细致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了从宫廷到市井、从贵族到仆人的众生百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红楼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解析思路:从艺术成就(高峰水平)、思想内容(深刻批判与哲学思考)、现实主义(百科全书式描绘)、后世影响(里程碑意义)四个方面论述《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地位。每个方面都需要简明扼要地说明理由和具体表现。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选择一位你比较熟悉的中国古代诗人(除杜甫、苏轼外),结合其representative作品,论述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并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示例选择:李白*思想内容:*强烈的个人情感与理想:李白诗歌充满自信、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希望辅佐明君,实现政治理想,但现实失意又使他常常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同时,他对真挚的友谊、美好的自然风光也充满热爱。*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诗歌中常常表达对自由、超脱世俗的向往,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民生关怀:如《安石江中望月行》、《宿五松山别业》等诗,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艺术特色:*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诗歌想象奇特,气势恢宏,风格雄奇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如《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清新自然的语言:语言如天马行空,挥洒自如,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常用夸张、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富感染力。*丰富的意象和意境: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奇特景象等意象,创造出雄奇壮丽、飘逸空灵的意境。如月、酒、剑、仙鹤等成为他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诗仙”的浪漫主义成就: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与杜甫的“诗圣”并称。*文学史影响:*提升了诗歌的意境与境界:李白以其天才的想象力、豪放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诗歌的意境和境界。*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他的创作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审美趣味: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理想风格,对其审美趣味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思路:此题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对一位诗人有较深入的了解。首先明确选择对象(如李白),然后分点论述其思想内容(结合理想、失意、自由、民情等),接着深入分析其艺术特色(风格、语言、意象、浪漫主义等),最后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后世诗歌、浪漫主义、文人审美的影响)。论述需有逻辑性,结合具体作品(哪怕是泛指)进行分析,避免空泛。2.论述中国古代小说从神话传说、志怪小说到讽刺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与意义。*发展脉络:*神话传说: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多为口头文学,内容涉及创世、神迹、英雄故事等,想象奇特,是早期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与寄托。如《山海经》中的记载。*志怪小说: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是记录神鬼怪异、奇闻异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练,多载于笔记小说中。如干宝《搜神记》。它开始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但仍以记事为主。*志人小说与早期讽刺小说:晋代开始出现记录人物言行风貌的“志人”文学(如《世说新语》),与志怪并行。同时,一些作品开始带有讽刺意味,对现实进行批判。如《世说新语》中部分篇目。*神魔小说与讽刺小说发展:唐传奇时期,小说艺术性增强,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明清时期,神魔小说(如《西游记》)融合神话、宗教、现实元素,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则对科举制度和士人进行深刻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如《红楼梦》)达到高峰。*演变原因:*社会历史发展:随着社会结构、经济形态、阶级关系的变化,小说的题材和内容也随之演变。如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促进了志怪小说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弊端催生了讽刺小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为现实主义小说提供了土壤。*思想文化思潮: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潮流影响了小说的创作。如道教、佛教的传播影响了神魔小说;儒家思想的演变影响了讽刺小说对士人的批判。*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作家艺术技巧的成熟、表现手法的丰富(如白话文的兴起)、印刷术的发展(尤其是活字印刷术)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演变意义:*叙事艺术的成熟: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从简单记事到复杂叙事、从神话到现实、从短篇到长篇的发展,叙事艺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反映现实能力的增强:从神话传说到志怪,再到讽刺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中国古代小说越来越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不同时期、不同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