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中考新视角人口发展主题课件-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1页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中考新视角人口发展主题课件-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2页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中考新视角人口发展主题课件-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3页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中考新视角人口发展主题课件-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4页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中考新视角人口发展主题课件-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屹立世界的中国中考新视角·人口发展主题近五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关于“人口发展主题”的考查情况统计年份题号情境设置分值考查频率2024年17~19题广东省近十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情况65年4考2023年23~25题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62022年15~16题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42021年22~24题我国南方某市常住人口数量与性别比62020年———一、世界人口大国14.12老年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该地人口总数(人)÷该地总面积(千米2),单位是“人/千米2”。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人/千米2。2.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征147二、人口分布不均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以________人口为主转为以____________人口为主。稀疏乡村黑河—腾冲稠密城镇【中考能力点】柱状图、折(曲)线图的读图方法(以人口数量变化图为例)(1)柱状图读图时,①横轴读取年份;②纵轴读取人口数量;③读取每一个柱状图代表的年份与对应人口数量。(2)折线图读图时,①横轴读取年份;②纵轴读取人口自然增长率;③读取每一个横纵坐标数据代表的年份和对应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4·广东中考)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图1-3-1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人口发展主题】图1-3-11.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B.先升后降C.总体上升D.持续下降2.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②就业压力大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图1-3-1CD3.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

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劳动力资源丰富图1-3-1D

某年,广东省外来人口总计2

149.8万人。图1-3-2为广东省外来人口来源构成图。据此完成4~6题。【人口发展主题】4.广东省外来人口来源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来源地是(

)A.湖南省B.湖北省C.河南省D.四川省图1-3-2A5.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广东省的主要原因是广东省(

)A.气候湿润

B.经济发达C.交通便利

D.地形平坦图1-3-2B6.导致广东省取代河南省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广东省(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低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③经济水平高,城镇密集④人口素质高,生育率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图1-3-2D

(2025·江苏苏州期末)2024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举措,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图1-3-3为2013—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人口发展主题】图1-3-37.我国出台文件支持生育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人口素质B.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C.促进城市化进程D.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图1-3-3D【解析】读图可知,2013—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自2022年开始人口出现负增长,另外随着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我国出台文件支持生育。故选D。8.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育观念转变②养老观念转变③人口政策调整④育儿成本增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图1-3-3C【解析】近年来,我国积极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排除③。故选C。9.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启动延迟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这一决议的实施有助于(

)A.减轻社会人口赡养负担

B.缓解社会就业压力C.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D.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图1-3-3A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

828万人(不含港、澳、台),比上年年末减少139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已连续三年呈现减少的情况。图1-3-4为人口负增长时期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减少速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0~12题。【人口发展主题】图1-3-410.读图可知,我国人口负增长时期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三角地区D.珠三角地区图1-3-4A11.与东部其他经济较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域相比,广东省的人口减少速度较为缓慢,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人口的大量迁入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基础设施图1-3-4B【解析】广东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使得其人口减少速度较为缓慢。故选B。12.针对我国人口负增长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完善生育政策②延迟老年人退休年龄③降低外国公民移民标准④增加新生儿福利补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图1-3-4C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图1-2-1),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人口分布很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以A

—B

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

,西部地区人口

图1-2-1不均匀黑河腾冲稠密稀疏

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

828万人(不包括港、澳、台),比2023年减少139万人。我国人口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1~2题。1.根据材料判断,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6年B.2020年C.2021年D.2022年2.我国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养老负担加重B.学校数量增加C.交通压力增大D.劳动人口增加C

A

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如图1-2-2所示)反映了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差异。读图,完成3~4题。3.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中部地区图1-2-2B

4.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比重有所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出行更便利B.自然环境改善,更适宜居住C.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D.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快图1-2-2D

(2025·江苏泰州期末)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图1-2-3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图1-2-3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年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B.我国人口总数将不断增加C.老龄人口数量增长放缓,比重下降D.2040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图1-2-3A

6.“三孩”政策是继“全面二孩”政策之后人口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增长率降低B.人口死亡率逐渐降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提高C.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劳动人口增长率降低D.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图1-2-3A

7.应对上述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严格执行晚婚、晚育的生育政策

B.鼓励向海外移民C.提高教育水平

D.实施鼓励生育政策图1-2-3D

黑河—腾冲一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图1-2-4为中国人口密度图,图1-2-5为“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据此完成8~9题。8.下列关于“胡焕庸线”西北部人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始终未变B.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C.人口密度持续减小D.人口分布比东南部稀疏D

9.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B

2025年1月1日,我国开始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图1-2-6为2013—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0~12题。图1-2-610.2013年至2022年,我国人口的变化规律是(

)A.总数持续增长B.死亡率明显下降

C.增长速度加快D.出生率波动下降图1-2-6D

【解析】读图可知,2013年至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在波动中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口死亡率变化不大,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总数先上升后下降。故选D。11.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改变人口年龄结构B.增加劳动力的供给C.人口预期寿命延长D.消耗更多自然资源图1-2-6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