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稳派上进联考2025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江西稳派上进联考2025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江西稳派上进联考2025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江西稳派上进联考2025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江西稳派上进联考2025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自然地理。本试卷上无效。符合题目要求的。界线赤道S1.该洲际弹道导弹A.一直由西北向东南飞B.飞行的水平方向保持不变C.飞越经度超过110°D.打得远是因为向偏东飞行C.不断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3.9月25日至11月初,与发射点相比,弹着点C.昼渐长夜渐短D.日影长度渐长①甲处为冷地面A.寒暖流交汇地区B.中高纬暖流流经地区C.黄山及泰山云海D.中低纬寒流流经地区岩成分不同。下图示意普尼卡纳岛边缘局部水文地质剖面。据此完成7~8题。 立0夕地下水路径150地热等温线/℃A.地表温度更高B.水体盐度更低C.与热源接触更久D.受断层影响更大A.机械沉积B.物理风化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我国西南地区某地每年的春夏季节高温天气频发,其中春末气温最高,盛夏高温更为集值线图。据此完成9~11题。25°-A.春末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最高B.春末因太阳高度全年最高气温最高C.盛夏受昼长影响而高温集中D.盛夏因副高影响导致高温持续时间长A.农作物覆盖面积大B.河谷地区多下沉气流C.纬度位置较低D.地表水少调温能力弱孟加拉湾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阿乙印度半岛高三·地理第3页(共6页)C.降水西多东少D.降水东多西少据此完成14~16题。3“年降雨量一一截留率35截留率/%截留率/%43322A.降水总量B.降水强度C.植被盖度D.植被高度A.人类活动强度较大B.山谷风风力不稳定C.落叶阔叶林面积广D.全球气候变化明显吉一1.Lm丛A(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2)分析永安山滑翔伞基地开展滑翔伞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3)判断图中壶源溪流向,并说明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皮达湖、龙巴萨巴湖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结县东南部,两湖首尾相连,水平相距约200m,皮达湖在上游,高出龙巴萨巴湖76m,库容量约5040万m³,龙巴萨巴湖库容量约5600万m³,两湖均为冰用终碛湖,溢流出水口主要由冰碛物组成,湖泊周边地区分布大量风险很大。下图为皮达湖和龙巴萨巴湖示意图。(1)说明两个湖泊不同季节的主要补给水源。(4分)(2)分析皮达湖和龙巴萨巴湖溃决风险大的原因。(6分)状高地。渭河与秦岭之间分布有许多山前倾斜平地上发育的黄土塬,简称靠山塬(图a),从平面上看,黄土塬常呈花瓣状(图b)。其中白鹿塬面积最大,塬面为主要农耕区,上覆100多米厚的黄土,下部为棕色沙质泥岩。白鹿塬上有一鲸鱼沟,将白鹿塬自然切割为南、北两部分,沟内发育有荆水河(图c),系千万条小溪汇集而成。荆水河流经各段修有几处的风景旅游区。(1)简述白鹿塬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黄土塬呈花瓣状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说明在人为干扰下,鲸鱼沟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6分)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调研测试高三地理参考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导弹一直由西北向东南飞行;据图中经纬网可知,导弹飞行水平方向在不断变化;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差10°,发射点与弹着点相差不到110°;以地球为参照,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向西和向东发射飞行距离无差别。【解析】由对流层到平流层再到高层大气,大气密度变小,阻力变小,之后由高层大气进入平流层、对流层时大气【解析】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图中发射点和弹着点均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发射点纬度高于弹着点;向东越接近日界线,越早进入新的一天,日出和日落时间越早;9月25日至11月初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弹着点昼渐长夜渐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日影长度逐渐变短。【解析】上坡雾是暖湿空气沿着寒冷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解析】乙处为冷地面或寒流经过时,若丙为夏季的暖湿气流,则形成平流雾;蒸发雾是干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时,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并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中发生凝结而形成的雾,这时雾层常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解析】洋流会影响上方的空气,暖流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湿润,寒流上方的空气相对寒冷干燥,寒暖流交汇处,寒流和暖流上空的空气也会发生交汇,形成锋面雾;中高纬暖流流经地区,暖湿空气平流进入寒冷海区,形成平流(冷却)雾或暖平流雾;云海是云和雾的总称,其中的雾应属于上坡雾;中低纬寒流流经地区,寒冷的空气流向温暖的海面时,海水蒸发并凝结,形成平流蒸发雾或冷平流雾。【解析】由图可知,普尼卡纳岛地表下渗水的下渗距离更深,与热源中生代杂砂岩接触时间更长。【解析】热水的高温环境改变了断层内部岩石晶体的结构,重新生成新的可溶性物质,随热水喷出地表后形成“地热礁”,可溶性物质由高温高压引起的变质作用产生。9【答案】B【解析】由图中年均高温日数等值线可知,该地面积较大,其东南部年均高温日数较西北部多,说明地势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可判断出图中地区东南低,西北高。温。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会影响气温,但对应春末和盛夏的时间表述不准确。【解析】P地位于图中东南部等值线弯曲处,说明此处位于地势较低的河谷,盛行下沉气流,增温效果明显;结合当地地形破碎的特点,农业规模小且分散,对气温影响不大;地表水域面积是影响湖区气温高低的因素;纬度位置低会影响气温,但不适宜P地与其他地方比较。【解析】甲海域西部和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多,少河流注入,乙海域附近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蒸发较少,径流注入多。【解析】印度半岛西侧沿海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弯曲,原因是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东侧沿海盐度低是因为有大量河流注入,因此可判断印度半岛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印度半岛降水西多东少,但不是造成东西两侧盐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不能根据盐度高低判断降水分布。【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冠层截留是指植物冠层对降水的截留现象。由图可知降水的截留率与年降雨量并未呈正相关性;结合材料无法判断出降水强度与截留率的关系;结合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推测,山腰处水热条件较为优越,植被覆盖度最好,山顶附近水热条件较差,植被覆盖度较低,低海拔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故植被覆盖度特征与降水截留率的垂直分布特征类似;植被高度与降水截留率没有直接关系。【解析】由材料可知近年来海拔800m以下地区植物冠层截留能力不稳定,主要体现在不同年份的不稳定。由此推测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与自然原因关系不大。【解析】降水截留率上升可以延长降雨到达地面的时间,促使林下层及土壤层充分吸收地面水分,同时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直接溅蚀,减缓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①④正确;降水截留率上升会增加植物对降水的吸收,也会增加植物表面的蒸发和蒸腾,区域径流总量会减少,②错误;降水截留率上升延缓了径流的形成过程,并没有加快水循环的过程,③错误。17.【答案】(1)南部、北部和东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2分)以低山丘陵和平原(平地)为主;(2分)地势起伏较大。(2分)(2)山顶起飞场面积大;东部相对高差大且坡度大;西部平地面积广;常年刮西风;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每点2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共8分)(3)流向:先向北后向西北。(2分)原因: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势高,西北部为山间盆地或平地,地势低。(2分)18.【答案】(1)秋冬季以降雪(水)补给为主;(2分)春夏季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湖首尾相连,皮达湖漫溢溃决会导致龙巴萨巴湖溃决。(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共6分)(3)趋势:先变大,(2分)后变小。(2分)原因:气候变暖,冰雪消融量增加,湖泊面积变大;(2分)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冰川面积变小,冰雪融水量减少,补给减少,蒸发增强,消耗增大。(2分)19.【答案】(1)秦岭北坡各河流冲积扇彼此相连,形成山前倾斜平原;(2分)后被风积黄土覆盖;(2分)又被发源于山地的河流或沟谷割切。(2分)(2)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