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培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培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培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培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培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培训(含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A.坐下B.因为C.座位答案:B解析:“停车坐爱枫林晚”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坐”是因为的意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忘纪B.篮天C.已经答案:C解析:A选项“忘纪”应是“忘记”;B选项“篮天”应是“蓝天”。3.“欲把西湖比西子”中“西子”指的是()A.西施B.王昭君C.貂蝉答案:A解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是把西湖比作西施。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最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B.“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C.他看上去大约十岁左右。D.我在书店里买了《小王子》《夏洛的网》《绿野仙踪》等书籍。答案:D解析:A选项“……”和“等”重复,可删去“等”;B选项说话人在中间,“说道”后面应用逗号;C选项“大约”和“左右”重复,可删去“左右”。5.“远看()有色,近听()无声。”括号里应填的字是()A.山水B.花鸟C.树泉答案:A解析:诗句是“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6.下列词语中,与“炎热”意思相反的是()A.火热B.凉爽C.闷热答案:B解析:“炎热”表示天气很热,“凉爽”表示清凉爽快,二者意思相反。7.“小娃撑小艇,偷()白莲回。”括号里应填的字是()A.采B.摘C.拿答案:A解析:诗句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8.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A.骄阳似火B.春暖花开C.鸟语花香答案:A解析:“骄阳似火”描写的是夏天太阳像火一样炎热,“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是描写春天的词语。9.“墙角数枝(),凌寒独自开。”括号里应填的字是()A.梅B.竹C.松答案:A解析:诗句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B.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C.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答案:D解析:A选项“过去的”和“往事”重复,可删去“过去的”;B选项语序不当,应是“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艰巨任务”;C选项“断定”和“可能”矛盾,可删去“可能”。1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指的是()A.王维B.李白C.杜甫答案:A解析: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一人”指王维自己。12.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明亮的眼睛B.乌黑的头发C.高大的鼻子答案:C解析:通常说“高高的鼻子”,“高大”一般用来形容人或建筑物等,与“鼻子”搭配不当。1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括号里应填的字是()A.白鹭B.大雁C.乌鸦答案:A解析:诗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像他的爸爸。B.弯弯的月亮像小船。C.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他。答案:B解析:A选项“像”表示比较,不是比喻;C选项“好像”表示猜测,不是比喻;B选项把“月亮”比作“小船”,是比喻句。15.“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夸张答案:C解析:“深千尺”是夸张地写出了桃花潭水的深度。(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属于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A.硕果累累B.骄阳似火C.金风送爽D.层林尽染答案:ACD解析:“骄阳似火”描写的是夏天,“硕果累累”“金风送爽”“层林尽染”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2.下列古诗中,作者是李白的有()A.《静夜思》B.《望庐山瀑布》C.《赠汪伦》D.《咏柳》答案:ABC解析:《咏柳》的作者是贺知章,《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的作者是李白。3.下列词语中,是近义词的有()A.经常—常常B.特别—特殊C.高兴—难过D.著名—有名答案:ABD解析:“高兴”和“难过”是反义词,“经常”和“常常”、“特别”和“特殊”、“著名”和“有名”是近义词。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有()A.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B.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C.弟弟像一只小猴子。D.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答案:ABD解析:C选项把“弟弟”比作“小猴子”,是比喻句;A选项“眨着眼睛”、B选项“欢快地唱歌”、D选项“抚摸着我的脸”都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5.下列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有()A.春节B.圣诞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ACD解析:“圣诞节”是西方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6.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心情的有()A.兴高采烈B.垂头丧气C.眉清目秀D.心惊胆战答案:ABD解析:“眉清目秀”是描写人物外貌的,“兴高采烈”“垂头丧气”“心惊胆战”是描写人物心情的。7.下列诗句中,与友情有关的有()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答案:AB解析:C选项表达的是对兄弟的思念之情;D选项表达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A选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和B选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与友情有关。8.下列词语中,结构相同的有()A.红彤彤B.亮晶晶C.胖乎乎D.绿油油答案:ABCD解析:“红彤彤”“亮晶晶”“胖乎乎”“绿油油”都是ABB式的词语。9.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有()A.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B.他认真地完成了作业。C.我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D.上课了,同学们连忙走进教室。答案:ABCD解析:这四个句子表述都正确。10.下列属于童话故事的有()A.《白雪公主》B.《小红帽》C.《灰姑娘》D.《司马光》答案:ABC解析:《司马光》是历史故事,《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是童话故事。二、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20分)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忠实卫士,一直围绕着地球旋转。月亮围着地球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自转。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所以月亮总是一面朝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被太阳照亮的。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不同形状的月亮,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周期大约是29.5天。月亮对地球的影响也很大。它引起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叠加在一起,会形成大潮;而在农历初八和二十三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成直角,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会形成小潮。1.月亮围着地球转的同时,自己也在()(2分)A.静止不动B.围绕太阳转C.不停地自转答案:C解析:文中明确提到“月亮围着地球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自转”。2.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2分)A.日食B.月相C.流星答案:B解析:根据文中“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不同形状的月亮,叫做月相”可知答案。3.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天。(2分)A.28B.29.5C.30答案:B解析:文中提到“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周期大约是29.5天”。4.月亮引起了地球上的()现象。(2分)A.地震B.火山爆发C.潮汐答案:C解析:文中说“它引起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5.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会形成();在农历初八和二十三前后,会形成()。(4分)A.大潮B.小潮C.无潮答案:A、B解析:文中提到“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叠加在一起,会形成大潮;而在农历初八和二十三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成直角,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会形成小潮”。6.月亮总是一面朝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所以月亮总是一面朝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解析:从文中“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所以月亮总是一面朝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可得出答案。7.请概括月亮的特点。(4分)答案: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旋转且自身不停自转,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本身不会发光,月相变化有规律;能引起地球上的潮汐现象。解析:综合全文内容,从月亮的身份、运动情况、发光情况、月相变化以及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二)文言文阅读(20分)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群儿戏于庭(庭院)B.一儿登瓮(水缸)C.足跌没水中(淹没)D.众皆弃去(离开)答案:ABCD解析:这几个加点字的解释在文中都是正确的。2.“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2分)A.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B.一群孩子在客厅里玩耍。C.一群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答案:A解析:“戏”是玩耍的意思,“庭”是庭院,所以“群儿戏于庭”是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3.当一个孩子掉进水里时,其他孩子的表现是()(2分)A.赶紧去救他B.大声呼喊C.都吓跑了答案:C解析:文中“众皆弃去”表明其他孩子都吓跑了。4.司马光的做法是()(2分)A.跳进水里救人B.找大人来救C.拿石头砸破水缸答案:C解析:“光持石击瓮破之”说明司马光拿石头砸破了水缸。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司马光()(2分)A.聪明机智B.胆小怕事C.勇敢无畏答案:A解析:在紧急情况下,司马光能想出砸破水缸救人的办法,体现了他聪明机智。6.用自己的话说说“水迸,儿得活”的意思。(4分)答案:水从破缸里涌出来,小孩得救了。解析:“迸”是涌出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