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即景
第七单元习作:
(部编版)五年级
上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导入
花有盛放残飞,月有阴晴圆缺;虫儿低吟浅唱,鸟儿穿梭飞翔……自然风光五彩缤纷,社会环境仪态万千,无比美妙,需要我们勤于观察,记录精彩。下面就让我们走出去,观察世界万物,领略大千世界的魅力吧!
第一课时
朝阳喷薄而出
夕阳缓缓西沉
林中百鸟争鸣
园中鲜花怒放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雨后的彩虹……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雨后彩虹绚丽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习作内容
即景
即:当时,当下。即景:眼前的或当下看到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有一定变化的景物。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
即景”,要求我们根据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拟题时,可以直接把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也可以把观察景物的范围补充进去。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明确要求
写好以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
刮风下雨打雷起雾
日出日落......
山水田园荷塘湖泊
早晨的公园雨后的池塘......
全班交流:生活中哪些是自然现象?哪些是自然景观?
习作指导
写什么
怎么写
开头
中间
结尾
交代是什么景
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
景的变化
顺序
特征
时间
空间
多变化
多感观
借景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回想一下你曾经见过的美景,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物。
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晨我家窗外的景色。朝霞映衬着的树叶熠熠发光,许多鸟儿在树上鸣叫,声音很是好听。
我印象深刻的是日落时的情景。日落时,太阳的形状、周围云霞的色彩、大地的明暗度都会发生变化。
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雨时的情景。下雨时,雨点的大小和声音不断变化,人和动物、植物在雨中也不断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街道的早晨即景、校园的秋天即景、公园里的黄昏即景、下雨后的池塘即景、风中的落叶即景……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
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观察顺序景物的变化
确定观察对象,重点观察它的动态变化,填写下面的观察记录单: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
由前到后由中间到两边
按照景物变化过程的先后顺序来介绍
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观察,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观察。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方法指导
写一处自然景观,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写,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
例如:观察下雨的场景,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重点观察雨的大小、声音、人或动物的表现等,多角度观察。
写风
起风——风大——风小——风停
写日出
天空变亮——太阳慢慢变大——一片光明
写树林
树林里阳光的变化,小河的流淌,动静的转换。
写草地
空间转换,草的颜色品种,草的疏密程度有多变化。
观察重点:
要立足于观察对象的“变化"。
如,观察日出,要重点观察日出时太阳形状的变化、周围云霞色彩的变化,以及大地明暗的变化;
观察天空的云,要重点观察云的形状变化及色彩变化;
观察下雨的场景,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重点观察雨的大小、声音、雨中景物的变化及人或动物的表现等。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点拨:根据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形状、大小、阴暗、冷暖、疏密、颜色、数量、声音、气味、神韵等方面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抓住月亮形状的变化,用“溜、爬”等动词,和“先、再、渐渐地"表承接关系的词,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
月亮是长了腿
表示顺序变化的词
学习写法
回顾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②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描写颜色的动态变化
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动态变化。
描写动态变化时可以使用恰当的动词,从景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写。
写法小结
①有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
②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
③展动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做到动静结合……
④抒情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或喜爱,或赞叹……
描写的“即景”有很多选择,先选好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然后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看看下面几位同学是怎样构思的!
思维导图
夏天的荷塘别有一番风情,是我喜欢的景色,我想写一写它的美。
当有大雾时,我们眼前的景色就会变得朦胧、神秘,跟着我一起来欣赏吧!
空中形态
冬天,我最喜欢下雪啦!雪飘飘扬扬落下来,多美啊!
开头
晨雾即景
主体
结尾
雾中景象,朦胧看不清。
表达自己陶醉的心情
一觉醒来,发现起雾了
我在雾中仙境漫游。
雾散后的景象,一切都明朗起来。
习作提纲
家乡美景数不胜数,让人移不开眼。
开篇点明主题,引出下文。
家乡即景
家乡农舍独有的风光:红瓦平房,门前挂着辣椒或者玉米;窗上贴着“福"字或“丰”字。
连接乡村与田野的小路上有放羊的老爷爷与悠闲的小羊。
农舍风光
(2段)
(3段)
路边风景
家乡蜿蜒的小河充满生机:碧绿的水草与欢快的小鱼相映成趣。
1.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介绍农舍风光、路边风景以及家乡小河的美丽景色。
2.通过动态、静态的描写,表现悠闲而又富有生机的家乡美景。
家乡小河
(4段)
我爱家乡的美景。
结尾直接抒情,点明主题。
结尾
(5段)
技巧总结
最好选择随时间而变化的景物。
可分为“前、中、后"的顺序写。
写作的时候要多用动态词语。
语言一定要力求优美,多使用些生动修辞。
例文引路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巴厘岛,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海神庙,那里可是印度洋看日落的佳地。
大约五点钟,巴厘岛的太阳还是火辣辣的,这也阻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大家纷纷加入观赏日落的队伍中。我和爸爸妈妈坐在阴凉处的草坪上等待日落。等呀等呀,等呀等呀……
日落即景
交代看日落的时间和地点。
等日落。场面描写突出了人们对日落的期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等到六点钟,红彤彤的太阳变成了金黄色,这时,太阳和海面成了一条水平线,一层一层的海浪由远及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岩石,激起无数的浪花。矫健的燕子从岩石底下飞出来,在海面上翩翩起舞,仿佛太阳的守护精灵。此时,太阳的余晖照射在惊涛拍岸的海面上,宛如一条金黄色的稠带,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茫。游客们都被日落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都在驻足观赏。
赏日落。精彩的描写把读者带到了现场,让读者由远到近地欣赏到了日落静态美和动态美。
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动态描写,发挥想象,描写生动逼真。
天空中的云朵在夕阳余辉照射下,也开始抓紧时间表演起来。这不,天空中跑来了两条龙,龙正在耍着五彩的珠子,颇有点儿“双龙戏珠”的味道。瞧!远处居然有一只小兔子!它正朝这边蹦跶呢!又停住了脚步,在“草地"上吃鲜嫩的青草呢!真是只贪吃的小兔啊。突然,小兔警惕地竖起一双长长的耳朵,好像听见了什么动静。啊!原来是有一只恶狼要向小兔扑过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机灵的小白兔一下子窜进了云朵里,天空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六点半了,太阳已经不见踪影,云朵没了身影,人潮渐渐散去,海燕也飞回了巢穴。海面安静了,一切都安静了!
这就是海神庙壮丽的日落,这壮丽迷人的景象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写出了海边的静谧,与上文的热烈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自然结尾
总评: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炽烈的情感,用精妙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巴厘岛日落的壮丽景象,让我们也和游客一起驻足观赏,以至于太阳落山了都不愿离去。在描写日落时,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像师,镜头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透过镜头,我们既能看到局部,也能看到全貌,既能看到远景,又能看到近景,既能欣赏到静态美,又能欣赏到动态美。就这样,天边的日落在我们的心中慢慢成像,令我们久久难忘。
拟写初稿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学习和交流,相信你能够写好这篇习作了,赶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写完草稿以后,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景最美。还可以配上自己创作的插画。
大自然中处处是景,处处是画。日出带给我们喷薄的激情,日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大海让我们感受到气势的磅礴,山顶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壮丽。风景无限好,但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吧!
课堂总结
习作:______即景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板书设计
习作修改与分享
第二课时
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针对《________即景》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围绕习作要求,一起来交流分享、赏评同学的习作,在赏评过程中,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随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佳作欣赏
开头用了排比的手法,将一组美景排列开来,引人入胜,再引出最后一句,点题。
雨中即景
有人爱雾,爱它的朦胧,爱它的缥缈;有人爱霜,爱它的洁白,爱它的淡雅;也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我却爱那温柔无私的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引用名篇名句,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一早醒来,便看见窗外灰蒙蒙一片。仔细一看,原来是牛毛似的细雨。就像朱自清在散文中所描绘的那样:“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推开窗户,一股湿润而又新鲜的空气侵袭着我。这轻柔、飘拂的雨丝,又让我想起了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看着此情此景,仿佛能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文中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的修辞,使雨景更加具体形象,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望着这美丽的雨中即景,我不禁怦然心动,不由自主地漫步在细雨中,让缠绵的小雨打在脸上,洒在身上,感觉好像是孩子的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抚摸着我,柔柔的,凉凉的。雨落在地上,活蹦乱跳的,犹如一颗颗洁白无瑕的珍珠。霎时,我觉得雨那么可爱,那么纯真。
最后总结全文,细雨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简直妙不可言。在这雨中,你能忘掉一切烦心的事,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心灵随着雨丝飞扬。
我被这幅画卷深深地陶醉了,任凭雨丝洒落在脸上、身上,却舍不得从雨中移开半步。
点评:这篇习作描写了细雨时的场景,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将雨中的各种景象形象细腻地描述出来,更是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篇相当不错的佳作。
指导修改
读下面的《月夜即景》片段,你觉着这段描写有什么问题?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一轮月亮把小区照得亮亮的,似乎星星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水里能看见圆圆的月亮。出来散步的人很多。
问题分析
这一段按顺序描写了天空、月亮、小池塘、散步的人,但没有写出动态变化。
想一想:这样的月夜,哪些景物是有动态变化的?怎样描述出月亮、小池塘和散步的人们的动态?在描写动态时,用什么词语最准确?
写动态变化,可以写月亮是怎么一点点升高;它一开始照到小池塘时,是什么样的场景;随着月亮升到半空中,又是怎样的场景等等。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月亮慢慢地爬上楼顶,把小区照得亮亮的,连平日里亮闪闪的星星似乎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像一面镜子。走近池塘,能看清池塘粼粼微波中颤动的圆圆的月亮,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在我凝神遐想的时候,水里的圆月悄悄地挪移了,依然是那样颤动,池塘里楼群的阴影也挪移了,整个池塘也成了一个人间的圆月。偶尔有调皮的小鱼儿探出头,荡起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让这圆月微微动起来。池塘边的小路上,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他们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银色的月光。
修改后例文
要抓住景物特点,如形状、颜色、数量、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下面是《田野即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淅沥沥,淅沥沥!”是什么声音?喔!原来是下雨了。秋雨落到番茄上,让番茄变得更加;秋雨落到茄子,顺着光滑的茄子滴到地上。秋雨落到高粱上,让高粱变得更加火红。
问题分析
这段话一没有指出“变化”,二没有特定的描写顺序,语言上也过于平实,应该多加些修辞。
“淅沥沥,淅沥沥!”是什么声音?喔!原来是下雨了。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在东边,它把橙红色给了番茄,橙红色的番茄犹如一盏盏小灯笼,照呀照呀照出了丰收的果实;在西边,它把紫色给了茄子,茄子好似一个个滑滑梯,滑呀滑,滑来了丰收的喜悦。鲜艳的大红色,是给南边的高梁的,火红的高粱,好似一把把火炬,传呀传呀,传来了幸福小康……
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淅沥沥,淅沥沥!"是什么声音?喔!原来是下雨了。秋雨落到番茄上,让番茄变得更加;秋雨落到茄子,顺着光滑的茄子滴到地上。秋雨落到高粱上,让高粱变得更加火红。
原段落
评改后
加上了方位词,写出了方位上变化,用颜料盒作比喻,贯穿全段,拟人手法也使得文章增色不少。
上面的修改方法一定给了你很多启发,尝试选用刚才建议中提到的修改方法,把习作修改好,修改过程要看看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有没有抓住事物静态之美和动态变化。赶快修改你的作文,让你写的习作更独特、更生动,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以小组为单位互读小组内同学的习作,议一议谁的习作写得好,好在哪里。
2.思考:就本次习作而言,好作文的评价依据是什么?
能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具体,还能恰当
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能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的变化,写出了景物的
静态美和动态变化,还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互读习作,小组评议
评价项目自我评价同学评价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习作评价表
很棒
基本做到
还需努力
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形象
1.根据大家的修改建议,重新调整自己的习作内容,进行二次行文。
2.修改后展示,二次评价。
3.自己完成习作修改、誊抄,最终形成自己满意的作文。
4.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展示。
根据建议,自我修改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还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多向写得好的同学学习,才能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习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1.继续修改,写出满意的习作。
2.把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3.优秀作文展示,张贴在班级宣传栏中。
布置作业/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习作:_________即景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____即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教材第一部分明确了习作内容。首先列举了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打开习作思路。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习作要求:一要按顺序写景物;二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重温描写景物的基本顺序,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动态描写,落实本次习作的要求,突破习作重点和难点。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修改的要求和建议。习作完成后,要通过“读一读"的方式,检查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教材有一幅插图,插图上远处有山,近处有树,还有展翅高飞的鸟儿喷薄而出的朝阳……画面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任务,在四年级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的要求。引导学生重温描写景物的基本顺序,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动态描写,提示学生如何抓住事物动态变化进行描写,运用范文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
【教学目标】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写
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拟定习作题目。
2.结合课前观察,初步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导入
花有盛放残飞,月有阴晴圆缺;虫儿低吟浅唱,鸟儿穿梭飞翔……自然风光五彩缤纷,社会环境仪态万千,无比美妙,需要我们勤于观察,记录精彩。下面就让我们走出去,观察世界万物,领略大千世界的魅力吧!
(课件出示图片: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会儿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小结: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雨后的彩虹……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选择一种自然景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将观察到的景物变化写出来。(板书:________即景)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身边的美景,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同时,适时地让学生描绘所看到的景色,为后续的交流作好铺垫。)
二、引导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习作内容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1)你觉得“即景”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即:当时,当下。即景:眼前的或当下看到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有一定变化的景物。
(设计意图:借助刚刚学过的本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即景"的意思,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美景。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作文选材打开了思路。)
2.明确要求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_____即景”,要求我们根据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拟题时,可以直接把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也可以把观察景物的范围补充进去。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写好以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三、多向互动,学习习作技巧
1.拓展思路,明确选材技巧
(1)全班交流:生活中哪些是自然现象?哪些是自然景观?
(2)回想一下你曾经见过的美景,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物。
预设1: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雨时的情景。下雨时,雨点的大小和声音不断变化,人和动物、植物在雨中也不断变化。
预设2:我印象深刻的是日落时的情景。日落时,太阳的形状、周围云霞的色彩、大地的明暗度都会发生变化。
预设3: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晨我家窗外的景色。朝霞映衬着的树叶熠熠发光,许多鸟儿在树上鸣叫,声音很是好听。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街道的早晨即景、校园的秋天即景、公园里的黄昏即景、下雨后的池塘即景、风中的落叶即景……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小伙伴的表达与分享,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说的景物是什么,简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3)填写观察记录单
确定观察对象,重点观察它的动态变化,填写下面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
观察顺序景物的变化
2.方法指导
(1)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观察,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观察。
时间顺序:按照景物变化过程的先后顺序来介绍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
由前到后由中间到两边
写一处自然景观,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写,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例如:观察下雨的场景,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重点观察雨的大小、声音、人或动物的表现等,多角度观察。如:
写风:起风——风大——风小——风停
写日出:天空变亮——太阳慢慢变大——一片光明
写树林:树林里阳光的变化,小河的流淌,动静的转换。
写草地:空间转换,草的颜色品种,草的疏密程度有多变化。
(2)观察重点
要立足于观察对象的“变化”。
如观察日出,要重点观察日出时太阳形状的变化、周围云霞色彩的变化,以及大地明暗的变化;
观察天空的云,要重点观察云的形状变化及色彩变化;
观察下雨的场景,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重点观察雨的大小、声音、雨中景物的变化及人或动物的表现等。
抓住动态变化。描写动态变化时,不仅要有动态描写,也要写出形态上或者时间先后的变化。可以使用恰当的动词,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写;还可以使用“先……再……渐渐地……"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等。
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才会具体、形象,从而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3.研读片段,学习写作技巧
(1)下面这段话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天空的?
片段一: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预设:片段一通过“一点儿一点儿”能看出这一段是按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动态变化的。师继续引导:第二个关键点写动态变化,如何才能把景物的动态写得更加鲜活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片段。
片段二: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高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珠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抓住月亮哪方面的变化来写月亮升高这一过程的?
点拨:根据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形状、大小、阴暗、冷暖、疏密、颜色、数量、声音、气味、神韵等方面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预设1:作者通过月亮形状的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
预设2:作者在写景物变化时,运用了“先"再”“渐渐地"这些达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
预设3:“溜”“爬"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这样写使月亮的动态变化更生动。
小结:抓住月亮形状的变化,用“溜、爬”等动词,和“先、再、渐渐地"表承接关系的词,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典型语段进行解读,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和描写景物动态的方法,并提醒描写景物的变化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4.思维导图
(1)下面补充完整你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
观察顺序景物的变化
(2)思维导图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即景”有很多选择,先选好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然后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位同学是怎样构思的吧!
构思1
构思2
构思3
5.编写习作提纲
除了画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列提纲,把行文思路进一步细化。一起来看看几位是怎么做的吧!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①用一种自然现象的名称拟题。例如:《日出即景》《晨雾即景》
②用一处自然景观的名称拟题。例如:《窗外即景》《田野即景》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家乡即景
开头:家乡美景数不胜数,让人移不开眼。
中间:
①家乡农舍独有的风光:红瓦平房,门前挂着辣椒或者玉米;窗上贴着“福"字或“丰”字。
②连接乡村与田野的小路上有放羊的老爷爷与悠闲的小羊。
③家乡蜿蜒的小河充满生机:碧绿的水草与欢快的小鱼相映成趣。
结尾:我爱家乡的美景。
(3)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6.技巧总结
(1)最好选择随时间而变化的景物。
(2)可分为“前、中、后"的顺序写。
(3)写作的时候要多用动态词语。
(4)语言一定要力求优美,多使用些生动修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编写提纲,并借助一些优秀片段予以示范,使学生清清楚楚地掌握习作要领,感悟按照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的方法,降低习作难度。)
四、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日落即景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巴厘岛,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海神庙,那里可是印度洋看日落的佳地。
大约五点钟,巴厘岛的太阳还是火辣辣的,这也阻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大家纷纷加入观赏日落的队伍中。我和爸爸妈妈坐在阴凉处的草坪上等待日落。等呀等呀,等呀等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等到六点钟,红彤彤的太阳变成了金黄色,这时,太阳和海面成了一条水平线,一层一层的海浪由远及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岩石,激起无数的浪花。矫健的燕子从岩石底下飞出来,在海面上翩翩起舞,仿佛太阳的守护精灵。此时,太阳的余晖照射在惊涛拍岸的海面上,宛如一条金黄色的稠带,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茫。游客们都被日落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都在驻足观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等到六点钟,红彤彤的太阳变成了金黄色,这时,太阳和海面成了一条水平线,一层一层的海浪由远及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岩石,激起无数的浪花。矫健的燕子从岩石底下飞出来,在海面上翩翩起舞,仿佛太阳的守护精灵。此时,太阳的余晖照射在惊涛拍岸的海面上,宛如一条金黄色的稠带,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茫。游客们都被日落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都在驻足观赏。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六点半了,太阳已经不见踪影,云朵没了身影,人潮渐渐散去,海燕也飞回了巢穴。海面安静了,一切都安静了!
这就是海神庙壮丽的日落,这壮丽迷人的景象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总评: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炽烈的情感,用精妙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巴厘岛日落的壮丽景象,让我们也和游客一起驻足观赏,以至于太阳落山了都不愿离去。在描写日落时,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像师,镜头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透过镜头,我们既能看到局部,也能看到全貌,既能看到远景,又能看到近景,既能欣赏到静态美,又能欣赏到动态美。就这样,天边的日落在我们的心中慢慢成像,令我们久久难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佳作,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对本篇习作方法和技巧的分析,旨在让学生参考与借鉴,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五、运用方法,独立习作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学习和交流,相信你能够写好这篇习作了,赶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写完草稿以后,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景最美。还可以配上自己创作的插画。
六、课堂总结
1.课堂总结
大自然中处处是景,处处是画。日出带给我们喷薄的激情,日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大海让我们感受到气势的磅礴,山顶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壮丽。风景无限好,但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吧!
2.课后继续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根据评价标准,初步修改典型习作。
2.拓展作文思路,自主修改习作,积累动态描写精彩语段
【教学过程】
明确评价标准,赏评例文
1.导入
上节课,我们针对《________即景》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围绕习作要求,一起来交流分享、赏评同学的习作,在赏评过程中,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随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2.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3.出示学生作品。
4.学生自由朗读或自主默读优秀范文。
雨中即景
有人爱雾,爱它的朦胧,爱它的缥缈;有人爱霜,爱它的洁白,爱它的淡雅;也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我却爱那温柔无私的雨。
一早醒来,便看见窗外灰蒙蒙一片。仔细一看,原来是牛毛似的细雨。就像朱自清在散文中所描绘的那样:“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推开窗户,一股湿润而又新鲜的空气侵袭着我。这轻柔、飘拂的雨丝,又让我想起了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看着此情此景,仿佛能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望着这美丽的雨中即景,我不禁怦然心动,不由自主地漫步在细雨中,让缠绵的小雨打在脸上,洒在身上,感觉好像是孩子的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抚摸着我,柔柔的,凉凉的。雨落在地上,活蹦乱跳的,犹如一颗颗洁白无瑕的珍珠。霎时,我觉得雨那么可爱,那么纯真。
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简直妙不可言。在这雨中,你能忘掉一切烦心的事,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心灵随着雨丝飞扬。
我被这幅画卷深深地陶醉了,任凭雨丝洒落在脸上、身上,却舍不得从雨中移开半步。
点评:这篇习作描写了细雨时的场景,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将雨中的各种景象形象细腻地描述出来,更是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篇相当不错的佳作。
5.让小作者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描写这一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归纳
6.引导其他学生交流,说说从同学的习作中可以学到什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二、评改范例,讨论修改
1.出示片段
2.让学生自读片段,根据习作要求,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片段。
(1)读下面的《月夜即景》片段,你觉着这段描写有什么问题?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一轮月亮把小区照得亮亮的,似乎星星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水里能看见圆圆的月亮。出来散步的人很多。
①问题分析:
这一段按顺序描写了天空、月亮、小池塘、散步的人,但没有写出动态变化。
②想一想:这样的月夜,哪些景物是有动态变化的?怎样描述出月亮、小池塘和散步的人们的动态?在描写动态时,用什么词语最准确?
点拨:写动态变化,可以写月亮是怎么一点点升高;它一开始照到小池塘时,是什么样的场景;随着月亮升到半空中,又是怎样的场景等等。
③修改后的片段: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月亮慢慢地爬上楼顶,把小区照得亮亮的,连平日里亮闪闪的星星似乎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像一面镜子。走近池塘,能看清池塘粼粼微波中颤动的圆圆的月亮,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在我凝神遐想的时候,水里的圆月悄悄地挪移了,依然是那样颤动,池塘里楼群的阴影也挪移了,整个池塘也成了一个人间的圆月。偶尔有调皮的小鱼儿探出头,荡起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让这圆月微微动起来。池塘边的小路上,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他们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银色的月光。
④小结:要抓住景物特点,如形状、颜色、数量、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2)下面是《田野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品牌体验试驾方案
- 位授权委托协议书模板
- 共享电车承包协议合同
- 公司采购布料合同范本
- 冠名商赞助商合同范本
- 内河船员劳务合同范本
- 合伙开车司机合同范本
- 台球厂商文字合同范本
- 卖房卖屋出租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压裂装备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第一讲 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
- 生产计划员月度汇报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特钢棒材制造市场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 幼儿园课件:《体能大循环的有效开展策略》
- 2025见证取样员考试试题带答案
-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课件
- 招投标自查报告和问题整改指导
-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建筑垃圾现场分拣作业流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