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鲁迅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情境导入课文《社戏》课文《故乡》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1902年东渡日本的鲁迅1926年任中山大学教授时的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作者简介1902年4月,鲁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背景介绍文体知识散文(形散神不散)概念
文学的一大样式。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其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特点
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抒情、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叙和描写的一种散文。特点:①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②注重细节描写;③既写回忆对象(如本文中的藤野先生)的事件,也写回忆者的经历,回忆对象与回忆者交织在一起;④以写过去为主,但也会写现在的事情,即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文体知识挟着()樱花绯红
宛如(
)掌故()落第()畸形()不逊()匿名()诘责()呜呼()凄然()教诲()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抑扬顿挫()正人君子()深恶痛疾(
)xiéyīnghuāfēi
hóng
wǎnrúzhǎnggùluòdìjīxíng
jié
zéyóuguāngkějiànbùxùnnìmíngwūhūqīránjiàohuìyǎowúxiāoxiyìyángdùncuòzhèngrénjūnzǐshēnwùtòngjí字词识读词语集注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杳无消息长时间没有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诘责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抑扬顿挫责问。标致多形容女子。侧重于发问时带有责备语气,语义较重。深恶痛疾(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褒义词,只用于形容声音。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文中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现多写作“深恶痛绝”,可对人,也可对事。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东京仙台北京相识相处离别感知文章本文依据时间和地点的转移组织材料,请按“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感知文章第一部分(1-3):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第二部分(4-35):描写了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第三部分(36-38):描写了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作者的激励和鼓舞。课文精讲如果鲁迅要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感激·恩情难忘”,下面哪个人物可以进群?说说其进群的理由。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1.精读1—3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说出以下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夸张、比喻反语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反语也叫倒反。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知识链接反语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是“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在东京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丑态百出,作者不屑与之为伍修辞:夸张、比喻、反语爱国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结构上:承上启下,写作者要离开东京,与第1段首句照应,为下文张本。内容上:独句成段,强调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这句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到“别的地方”去呢?补充材料一:《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其中的第9篇。在第8篇《琐记》中曾用“乌烟瘴气”形容南京水师学堂的生活,文中还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补充材料二: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补充材料三: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3年毅然剪掉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自题小像》这首诗,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不知怎的,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日暮里对故国、对家园的思念;“日暮”又给人以日薄西山、日暮途穷之感,作者遥想积贫积弱的祖国,怎能不颓丧伤感呢?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颓丧伤感失望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去仙台日暮里:水户:爱国触发忧国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形象的?外貌——举止——声调——目睹印象——耳闻亲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治学严谨生活简朴研读在仙台白描学者形象知识贴士白描白描本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作为文学表现手法,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朴素简练的语言描摹事物形象的写法。其主要特点有:①不夹杂作者的情感;②不渲染烘托。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11—23)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过的讲义鲁迅对这样一位先生持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原句。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他品德高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一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写出了“我”当时内心震撼之大。补充材料: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呐喊>自序》愤怒不满绝望痛苦弃医从文在仙台看电影事件:(29—31)电影里一个中国人要被日本军枪毙了,一群中国人却在看热闹匿名信事件:(24—28)有人写信说我的解剖成绩及格是得了老师漏泄的题目弃医从文的原因爱国鲁迅经历了两件事情使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作者,令他体会到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认识到人民思想不觉醒是民族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作者改变意见,认为治疗国民的灵魂比治疗国民的病体更重要,于是他弃医从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呜呼,无法可想!寻求希望失望痛苦侥幸无奈忧思伤感辛酸无奈愤怒不满绝望痛苦忧念学医结合具体语句,梳理并概括出“我”的思想历程及情感变化。思想历程情感变化弃医从文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坚定继续战斗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些……的文字坚定斗志怀揣希望离开仙台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力量和勇气爱国1.文章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深入探究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动静前往仙台的缘由,由此得以与藤野先生结识。写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联系。双线结构明线:暗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本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来写。常见的考查形式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2.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3.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答题技法】1.明确线索的类别及特征时间线:《老山界》以登山的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叙事线索,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地点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转换为线索,先写百草园的游戏生活,再写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事物线:《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以闻一多的言行为线索贯串全文。考点理清文章的线索事情的发展变化线:《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游行—揭新装骗局”的事件发展为线索。情感的发展变化线(暗线):《紫藤萝瀑布》以赏花、忆花、悟花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时空连“线”:在一些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常出现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以物取“线”:有的文章会以一个具体事物或人物的行动为线索贯串全文。反复出“线”:关注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或含义丰富的语句,从而把握线索。以情导“线”: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推出文章的线索。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评选办公室活动方案
- 近期交际俱乐部活动方案
- 认识数字活动方案
- 路人唱歌活动方案
- 衢州工会活动方案
- 趣味活动跨年活动方案
- 选拔考试活动方案
- 读书沙龙趣味活动方案
- 邮轮摄影活动方案
- 2025年神经内科常见帕金森病药物调整方案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阳台蘑菇营销方案
- 内分泌科运用PDCA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
- 佛山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透水坍塌重大事故案例分析专题培训课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暴发调查(流行病学课件)
- 国家电网考试历年真题(附答案)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电子版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军乐团项目长城杯汇报(确认)
- 微创外科理念及未来发展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