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题库- 唐诗宋词鉴赏研究_第1页
2025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题库- 唐诗宋词鉴赏研究_第2页
2025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题库- 唐诗宋词鉴赏研究_第3页
2025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题库- 唐诗宋词鉴赏研究_第4页
2025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题库- 唐诗宋词鉴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题库——唐诗宋词鉴赏研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唐诗发展的高峰期通常认为是在______代,而宋词则在其后的______代达到鼎盛。2.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其诗歌风格雄奇飘逸,代表作《蜀道难》属于______体。3.“大历诗派”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等,他们的诗歌风格相对沉郁、精工。4.北宋初期词坛“三大家”是指晏殊、______和欧阳修。5.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风“______,______”,开创了词坛“豪放派”。6.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阔,充满爱国激情,其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达了______的壮志难酬。7.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作风格“______”,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善于从日常生活和小事中提炼意境,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词作______。8.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等,王维的诗歌被誉为“______”,意境空灵,富有禅意。9.宋词按照音乐性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10.唐代格律诗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包括平仄、对仗和______。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焦仲卿妻2.词3.意境4.婉约派5.豪放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2.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简要说明其“诗史”的特点。3.晏殊词作的艺术风格有何特点?4.苏轼词作在题材和风格上对宋词有何突破?四、作品阅读与分析(共35分)1.阅读以下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分)(2)分析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艺术表现手法。(7分)2.阅读以下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10分)(2)词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几句体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境界?(10分)五、论述题(15分)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唐诗与宋词在风格、题材、意境等方面的主要区别。试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唐宋2.古体诗3.韩翃卢纶4.欧阳修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6.报国7.婉约,声声慢8.诗佛9.令词(小令)、慢词(长调)、杂牌词10.押韵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焦仲卿妻:指《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刘兰芝,是中国古代乐府民歌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以其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而著称。2.词:又称长短句、诗余,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而创作的文学体裁,句子长短不一,富有音乐美感,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3.意境:指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营造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能够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感受,是Chineseliterarytheory中一个核心概念。4.婉约派:词坛流派之一,相对于豪放派而言,其风格特点是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内容多写个人情思、离愁别绪或自然风光,意境含蓄深远。5.豪放派:词坛流派之一,相对于婉约派而言,其风格特点是题材广阔、气势恢宏、语言直率、意境雄浑壮阔,常抒发壮志豪情或家国忧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风格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奇特,气势磅礴,语言如天马行空,自然流畅。*语言自然流畅:诗风清新俊逸,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题材广泛:涉及山水、神话、边塞、饮酒、怀古等多方面内容。*个性鲜明:充满自信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自由不羁的精神。2.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的特点:*真实记录历史:其诗歌创作于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时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描绘社会图景: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融入作者情感:诗歌不仅是历史的记录,也饱含着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忧愤。*艺术成就高:其诗歌在现实主义创作上达到了高峰,格律严谨,语言精练,意境深沉。3.晏殊词作的艺术风格:*风格富贵闲适: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园林景色和文人雅集,流露出雍容、平和、闲适的氛围。*语言清丽典雅:用词典雅,音韵和谐,讲究词藻的锤炼。*情感含蓄蕴藉:抒发情感时比较内敛、克制,意境优美,富有韵味。*重视词的格律:其词作遵守词的体制要求,音律和谐,对宋初词风有重要影响。4.苏轼词作在题材和风格上对宋词的突破:*题材扩大:打破了词“艳科”的传统题材,将词的题材从个人情爱、离愁别绪扩展到怀古、说理、议论、田园、记游等更广阔的领域。*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的一面,如“小轩窗,正梳妆”,也有豪放雄健的一面,如“大江东去”。*豪放风格开创:以诗为词,将诗歌的议论、哲理融入词中,形成了气势恢宏、境界开阔的豪放词风,极大地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四、作品阅读与分析(共35分)1.阅读以下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分)*景象:诗歌描绘了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国都残破,但山河依旧;春天到来,草木茂盛,却无人欣赏,反而显得荒凉。景象是明媚的春景与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形成的强烈对比。(4分)*情感: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情、思家之痛和衰老之悲。对国家破败的痛心(感时),对战乱流离、夫妻分离的悲伤(恨别),对消息隔绝的焦虑(家书抵万金),以及因忧愁而早生白发、身体衰弱的感伤(白头搔更短)。(4分)(2)分析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艺术表现手法。(7分)*手法一:运用拟人(或移情)手法。诗人将自身的感伤情绪投射到客观景物上,认为花也因感时伤怀而落泪,鸟也因憎恨别离而惊心。(3分)*手法二: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本应令人愉悦的花鸟,在诗人极度悲愤的心情下,反而触发了其内心的痛苦,形成强烈的反衬效果,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4分)2.阅读以下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10分)*人生态度:词人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分析:面对“穿林打叶”的急雨(象征人生中的挫折困难),词人并不畏惧,反而劝自己不要理会,从容不迫地吟啸徐行(体现从容镇定)。他感到简朴的竹杖芒鞋比华丽的马匹更轻松自在,展现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权位的蔑视(体现超脱)。即使遇到“料峭春风”带来的困境(象征人生中的不如意),也保持乐观,并期待着雨后山头斜照的出现(象征困境后的希望与转机)。最后回首过去经历的风雨,认为那些已经过去,如今心中已无风雨也无晴,达到了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旷达)。(8分)(2)词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几句体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境界?(10分)*精神境界:这几句词体现了词人安贫乐道、无惧风雨、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精神境界。(3分)*分析:“竹杖芒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卑微的身份,但词人却认为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比拥有权势和财富的“马”更有价值,体现了不慕荣利、安于简朴的人生态度(安贫乐道、超脱)。(4分)“谁怕?”直接表达了无畏无惧的勇气和自信。“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描绘出一种顺应自然、无拘无束、在任何境遇下都能从容应对的风范,展现了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豁达胸襟和强大的内心力量(旷达、无畏、随缘自适)。(3分)五、论述题(15分)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唐诗与宋词在风格、题材、意境等方面的主要区别。唐诗与宋词在风格、题材、意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两朝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以及词体的演变密切相关。首先,在风格上,唐诗整体上更为雄浑、奔放、气势恢宏。盛唐时期,诗歌充满了自信、乐观和对理想的追求,如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想象奇特,气势磅礴;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边塞诗派则雄奇壮阔,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而宋词则风格更为多样,但总体上婉约细腻是主流。北宋初年的晏殊、欧阳修词风雍容典雅;柳永的词则长于铺叙,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而南宋的李清照词风凄婉动人,善于表达个人情感;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将词的题材和意境推向了新的高度。总体而言,唐诗风格多样,但“雄浑”是其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宋词则“婉约”为主流,同时也有苏轼等人开创的“豪放”风格,风格更多样化,更贴近个人日常情感。其次,在题材上,唐诗的题材极为广泛。除了常见的咏史怀古、送别赠友、思乡怀人之外,还大量描写壮丽的自然风光(如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宫廷生活、个人理想抱负等。许多诗人试图通过诗歌“经世济民”,记录时代,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史诗”色彩。而宋词的早期题材相对狭窄,多写个人情爱、离愁别绪、羁旅愁思以及宫廷享乐等。虽然苏轼等人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使其涵盖怀古、说理、田园、记游等,但总体而言,宋词与个人日常生活、细腻情感的联系更为紧密。最后,在意境营造上,唐诗的意境往往更为开阔、壮丽、昂扬向上。即使是描写个人不幸或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