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汉语中的音韵规律与变化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1.下列哪个声母属于塞擦音?()A.bB.dC.zhD.f2.普通话中,“妈”(mā)和“麻”(má)的发音主要区别在于()。A.韵母不同B.声调不同C.声母不同D.韵尾不同3.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大部分归入了()。A.阴平B.阳平C.上声D.去声4.“这”(zhè)在特定条件下读作“这”(zhè)的原因是()。A.声调变化B.儿化C.轻声D.韵母变化5.语音四要素中,决定一个音节性质的是()。A.声母B.韵母C.声调D.音色6.“江”(jiāng)和“强”(qiáng)的声母发音部位都属于()。A.双唇B.齿龈C.硬腭D.软腭7.语音的历时演变是指()。A.同一代人说话语音的差异B.不同时代语音的变化C.不同地域语音的差异D.语音系统内部音位关系的变化8.“白”(bái)在“明白”(míngbai)中读作()。A.bǎiB.bēiC.biǎiD.bèi9.下列各组字中,古音有对应关系的是()。A.走/超B.人/仁C.甘/甜D.在/座10.音位是指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它必须具备()条件。A.发音相同B.发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C.语音优美D.能独立构成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横线内)1.普通话共有______个辅音,其中鼻音有______个。2.音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调类。3.音节结构基本类型是______式和______式。4.古代汉语的声调系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5.音变的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6.音位变体是在______和______条件下出现的同音位不同音素。7.“等韵图”是古代用来研究和记录______的工具。8.语音的系统性变化是______语言区别于______语言的重要特征。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下列术语)1.音位2.调值3.声母4.韵尾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请简明扼要地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普通话声调“上声”变调的规律。2.为什么说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在汉语中主要起什么作用?五、论述题(12分。请结合具体例子,深入分析汉语古今语音演变的某一主要规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1.C2.B3.D4.C5.C6.B7.B8.A9.B10.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横线内)1.2142.阴平阳平上声去声3.声母+韵母韵母+声母4.平平上去5.连读变调轻声儿化6.语音系统内部7.中古音8.历时共时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下列术语)1.音位: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一种音位可以有多种音素形式,即音位变体。2.调值:声调的实际音高曲线。调值是相对音高,不考虑音高绝对值,只描写音高变化形式。3.声母:音节开头的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分类。4.韵尾:音节末尾的辅音。普通话韵尾有-n和ng两种。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请简明扼要地回答下列问题)1.上声(第三声)变调规律:上声(53调)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时,调值先变高(类似阳平,35调),然后再降(类似半上声,21调)。例如,“好上”(hǎoshàng)、“爱上”(àishàng)。两个上声相连时,第一个上声变阳平(35调),第二个上声不变。例如,“上上”(shàngshàng)。2.汉语是声调语言,因为汉语中的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功能。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区分不同的音节,还能区分意义相近甚至相同的词。例如,“妈”(mā,阴平)、“麻”(má,阳平)、“马”(mǎ,上声)、“骂”(mà,去声)这四个词的声母、韵母都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声调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语法和语义功能。五、论述题(12分。请结合具体例子,深入分析汉语古今语音演变的某一主要规律。)参考答案:汉语古今语音演变的规律之一是声母的系统性演变。纵观汉语语音史,声母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是浊音的清化。中古汉语有清、次清(浊音中的塞音、塞擦音)、浊(浊音中的擦音、鼻音)三组声母,而现代普通话只有清音和次清音,浊音已经消失,这个过程被称为“浊音清化”。例如,“帮”“帮”“并”(中古浊塞音b)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b、p、b(清塞音或清送气塞音),“定”“道”“等”(中古浊塞擦音d、z、d)分别读作d、z、d(清塞擦音或清送气塞擦音),“明”“门”“命”(中古浊鼻音m)分别读作m、m、m(清鼻音)。除了浊音清化,还有如古无轻唇音,轻唇音(f-)是后世才产生的(如“非”“敷”“分”等读f);古无舌上音,舌上音(zh-、ch-、sh-)多从舌根音(z、c、s)演变而来(如“知”“痴”“匙”等读zh、ch、sh);古疑母(ng-)大部分并入泥母(n-)等演变规律。这些系统性变化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语音规律(如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之间的联系)和语音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汉语语音演变的内在机制。---解析思路一、选择题1.声母分类:b是双唇送气清塞音,d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zh是舌尖后(卷舌)不送气清塞擦音,f是唇齿清擦音。故选C。2.声调作用:汉语中声调是区别意义的重要手段。“妈”(mā)和“麻”(má)的声母(m)、韵母(a)相同,唯声调不同,意义不同。故选B。3.声调演变:中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大部分派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以归入派入阳平和去声的情况最多。故选D。4.音变类型:在“这”(zhè)后面紧接上声字时,“这”要变调,从阳平(55)变读为半上声(21),这种现象称为上声变调,是连读变调的一种。轻声是音变,但“这”变调不是轻声。故选A。5.音节结构:音节由声母、韵母构成,有时还有声调。声调是依附于音节上的,它不是音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决定了一个音节属于哪个调类,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故选C。6.声母发音部位:j是舌面音,发音部位是硬腭;q是舌面音,发音部位也是硬腭。它们都属于硬腭部位。故选C。7.语音演变时间尺度:历时语音研究关注语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共时语音”研究的是某一特定时期语言的使用状况。故选B。8.上声变调:上声(53)在非上声字前变调为35(类似阳平),再降为21(类似半上声)。“明”(míng,阳平)是上声字,前面是“白”(bái,阳平),根据变调规则,“白”应读作bǎi(35调)。故选A。9.同源词:同源词是指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或相近的字词,它们往往源于同一个古语词。B项,“人”(rén)和“仁”(rén,古读与“人”同)在古汉语中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有联系(都与人相关)。其他选项读音差异较大或无同源关系。故选B。10.音位定义:音位是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音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音素形式出现,这些形式在特定语音环境中可以互相替换而不改变意义,这就是音位变体。音位必须满足“区别意义”这一核心条件。故选B。二、填空题1.声母数量与分类:普通话辅音按发音部位可分为22个:双唇音(bpm)、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cs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喉音(yw)。其中鼻音有m、n、ng三个。注意w和y通常被视为元音或半元音,有时不计入辅音总数,但m,n,ng是辅音。2.声调调类:普通话基本声调四类为阴平(第一声,调值约55)、阳平(第二声,调值约35)、上声(第三声,调值约21)、去声(第四声,调值约51)。3.音节结构类型:普通话音节绝大多数是声母+韵母结构,如“妈”(mā)。“一”“不”等少数音节是韵母+声母结构,如“一”(yī),“不”(bù)。4.古代声调:传统上认为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学者常根据等韵图将中古声调细分为平声(分阴平和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分上入、次入、下入三等)。5.常见音变:汉语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连读变调(如上声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读等。6.音位变体条件:音位变体是在特定的语音环境(如音节边界、邻近音素的影响)和语流(连续说话)条件下出现的同一个个别音素。它们属于同一个音位。7.等韵图作用:等韵图是宋代以后用来分析、记录和表示中古音韵系统(特别是声母和韵母)及其对立关系的图表。8.历时与共时:语音研究分为历时(diachronic)和共时(synchronic)两种视角。历时研究关注语音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共时研究关注某一特定时间点语言的状态。语音系统是动态的(历时),但语言在任一时刻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结构(共时)。三、名词解释1.音位:在一个语言中,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在汉语中,“妈”(mā)和“麻”(má)的声母不同(m和mʔ),意义也不同,因此m和mʔ是不同的音位。同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形式,这些形式称为该音位的“音位变体”。例如,汉语音位/t/的变体有[t]、[tʰ]等。2.调值:声调的实际音高形状或曲线。调值是描述声调物理特征的方式,通常用五度标调法标示其相对音高和调型。例如,普通话阴平的调值是55,阳平是35,上声是21,去声是51。调值是绝对的音高,而声调调类(阴平、阳平等)是相对的,不同方言或同一方言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绝对音高,但只要调型相似,就归入同一调类。3.声母:音节的开头部分,通常由辅音充当。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如双唇、舌尖、舌面、舌根、喉)和发音方法(如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进行分类。例如,b、d、g是塞音声母,f、s、sh是擦音声母。4.韵尾:音节末尾的辅音。韵尾决定了音节的韵母类型。普通话中的韵尾只有两个:-n和-ng。例如,“奔”(bēn)的韵尾是-n,“朋”(péng)的韵尾是-ng。四、简答题1.上声变调规律解析:上声(第三声,调值53)是低沉的降升调。当两个上声相连时,为了避免声调过于曲折难学,口语中通常会进行变调。变调规则是:第一个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其调值先升高,模拟成类似阳平(调值35),然后再下降,模拟成类似半上声(调值21)。因此,变调后的调值是35(类似阳平)+21(类似半上声),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趋势。例如,“好上”(hǎoshàng):第一个“上”(shàng,53)在“好”(hǎo,上声)前变调为35,第二个“上”(shàng,53)不变,但整个词的声调序列是35(模拟)+53。听起来像是先升后降。又如,“爱上”(àishàng):第一个“上”(shàng,53)在“爱”(ài,去声)前变调为35,第二个“上”(shàng,53)不变,序列是35+53。听起来也是先升后降。2.声调语言作用解析:汉语是声调语言,核心特征是声调具有区分词义的功能。汉语中的字(语素)通常是单音节的,而单音节字往往有多个音素构成(有声母、韵母),如果只有声母和韵母的区别,很难区分意义。声调的加入,为单音节字提供了额外的区分手段。即使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只要声调不同,词义就不同。例如,“妈”(mā,阴平)、“麻”(má,阳平)、“马”(mǎ,上声)、“骂”(mà,去声),这四个字的音素构成完全一致(声母m,韵母a),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声调不仅区分词义,有时也参与语法功能,如动词的体貌、形容词的级差等,虽然主要功能是区分词义。五、论述题参考答案思路:论述题要求分析一个主要的古今语音演变规律,需要选择一个清晰、有代表性的规律,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并阐述其系统性。选择“浊音清化”作为论点比较典型。*提出观点:汉语古今语音演变的规律之一是声母的系统性演变,其中浊音清化是一个显著特征。*阐述定义:解释什么是浊音清化,即中古汉语中属于浊音(包括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浊鼻音)的声母,在演变到现代汉语(普通话)时,大部分变成了清音(清塞音、清塞擦音、清擦音)或次清音(送气清塞音、送气清塞擦音)。*举例说明:列举具体例子来证明这个规律。*中古浊塞音b:普通话中“帮”(bāng)、“包”(bāo)、“并”(bìng)等字的声母b,都是中古浊塞音b演变的例子。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属于清音声母。*中古浊塞擦音d/z:普通话中“定”(dìng)、“底”(dǐ)、“等”(děng)等字的声母d,以及“精”(jīng,中古从z)、“在”(zài,中古从z)、“曾”(céng,中古从d)等字的声母j(舌面音,对应中古舌叶浊塞擦音z/c),都是中古浊塞擦音d/z演变的例子。普通话中对应为清塞擦音d/t或送气清塞擦音tʰ。*中古浊鼻音m:普通话中“明”(míng)、“门”(mén)、“命”(mì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牙科急救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合同范本合作伙伴协议书样本
- 护理学导论护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9年江苏建筑安全A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建筑节能门窗技术革新与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分析
- 2025-2030绿色建材认证体系与建筑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报告
- 2025-2030绿色低碳科技园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
- 2025-2030绘本分级阅读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验证
- 2025-2030纳米高岭土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性能优化研究
- 2023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
- 脉管系统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第1单元-输电线路阶段式继电保护
- SIM卡基础技术规范
- 护理查房胎盘早剥
- GB/T 2504-1989船用铸钢法兰(四进位)
- 《轴承的失效分析》教学课件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件
- 2022年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械结构设计(行业专业)课件
- 《园林花卉学》课后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