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预防规范考核_第1页
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预防规范考核_第2页
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预防规范考核_第3页
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预防规范考核_第4页
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预防规范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预防」规范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破伤风梭菌在哪种环境下最易繁殖?A.干燥环境B.潮湿无氧环境C.酸性环境D.碱性环境2.扬州市人民医院规定,对于未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接种者,伤口污染严重时,应优先采取哪种措施?A.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C.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类毒素疫苗D.观察,无需干预3.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多久?A.1-3天B.4-14天C.15-30天D.1个月以上4.扬州市人民医院对破伤风伤口的处理,错误的是?A.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B.使用高浓度消毒剂(如碘伏)C.必须进行扩创手术D.保持伤口引流通畅5.破伤风患者最早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咽喉部疼痛B.颈项强直C.面部肌肉痉挛D.高热6.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的注射途径通常为?A.皮下注射B.肌肉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7.扬州市人民医院规定,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的全程接种程序是?A.0、1、6月接种3剂B.0、7、21月接种3剂C.0、1、2月接种3剂D.1次接种即可8.破伤风梭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下列哪种消毒剂最有效?A.乙醇B.过氧乙酸C.石炭酸D.氯化钠溶液9.扬州市人民医院要求,医护人员接触破伤风患者后,手部消毒应首选?A.氯己定消毒液B.70%酒精C.聚维酮碘溶液D.洗必泰洗手液10.破伤风痉挛性发作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保持呼吸道通畅B.避免声光刺激C.强行固定患者肢体D.使用镇静药物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1.扬州市人民医院将以下哪些伤口列为破伤风高危伤口?A.小而深的刺伤B.烧伤后焦痂下的伤口C.动物咬伤D.表浅、清洁的裂伤12.破伤风预防措施包括?A.主动免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B.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C.伤口规范处理(清创、消毒)D.避免接触带菌动物13.破伤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肌肉撕裂B.呼吸衰竭C.骨折D.心力衰竭14.扬州市人民医院规定,以下哪些情况需立即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A.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的伤口污染者B.接种破伤风疫苗超过5年的伤口污染者C.头部开放性骨折患者D.深部刺伤伴组织坏死15.破伤风梭菌的特点包括?A.厌氧菌B.需要氧气生存C.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D.产生神经毒素16.扬州市人民医院对破伤风患者护理的要点包括?A.安置单人隔离病房B.定时翻身预防压疮C.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D.监测生命体征17.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的禁忌症包括?A.严重过敏史B.活动性感染疾病C.孕期妇女D.婴幼儿(<1岁)18.破伤风伤口清创的原则包括?A.彻底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B.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C.必须缝合伤口以促进愈合D.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9.破伤风痉挛发作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有?A.使用解痉药物(如苯巴比妥)B.避免强行制动患者肢体C.保持口腔清洁防误吸D.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20.扬州市人民医院要求,以下哪些人群需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强化?A.农民B.医护人员C.战士D.学生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21.破伤风梭菌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年。(×)22.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产生终身免疫。(×)23.所有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都是必要的。(×)24.破伤风患者死亡主要原因是窒息。(√)25.破伤风梭菌可经消化道感染。(×)26.扬州市人民医院规定,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每年接种破伤风疫苗强化。(√)27.破伤风伤口处理时,高浓度消毒剂可替代清创手术。(×)28.破伤风痉挛发作时,可使用温水擦浴帮助缓解。(×)29.破伤风患者康复后,无需再接种疫苗。(×)30.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可替代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31.简述扬州市人民医院对破伤风伤口处理的规范流程。32.列举破伤风痉挛发作时的急救措施。33.解释“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在破伤风预防中的区别。34.说明哪些人群属于破伤风高危人群,并简述原因。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35.结合扬州市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论述破伤风预防的综合性管理措施。36.分析破伤风疫情在特定环境(如工地、农村)中的高发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控策略。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答案与解析1.B-解析: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潮湿无氧环境中易繁殖,如深部刺伤、烧伤后焦痂下等。2.C-解析:高危伤口(如污染严重、深部刺伤)需同时进行被动免疫(TIG)和主动免疫(类毒素疫苗),以快速中和毒素并建立长期免疫。3.B-解析: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4-14天,但可达数周。4.C-解析:并非所有伤口需扩创,仅当坏死组织较多、引流不畅时才考虑。5.C-解析:典型症状为面部肌肉(如口角、眼睑)痉挛,随后发展为颈项强直。6.B-解析:TIG需肌肉注射以发挥被动免疫作用,避免皮下吸收延迟。7.B-解析:扬州市人民医院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程序(0、7、21月接种3剂)。8.B-解析:过氧乙酸对破伤风梭菌杀灭效果最佳,适用于伤口消毒。9.B-解析:70%酒精能快速杀灭破伤风梭菌,且对医护人员皮肤刺激性小。10.C-解析:强行固定可能导致肌肉撕裂或骨折,应避免。二、多选题答案与解析11.A、B、C-解析:深部刺伤、烧伤焦痂、动物咬伤等易污染且缺氧,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12.A、B、C-解析:主动免疫(疫苗)、被动免疫(TIG)、伤口处理是三级预防措施。13.A、B、C-解析:痉挛发作可致肌肉撕裂,呼吸衰竭源于喉部痉挛,骨折源于长期卧床。14.A、B、C、D-解析:以上均为需立即注射TIG的高危情况。15.A、C、D-解析:破伤风梭菌厌氧,可存活数年,并产生神经毒素。16.A、B、C、D-解析:隔离、翻身、防刺激、监测是破伤风护理核心。17.A、B、C-解析:严重过敏、感染、孕期禁用,婴幼儿需待免疫系统成熟。18.A、B、D-解析:清创需彻底,缝合需视情况(感染风险高者不宜缝合)。19.A、B、C-解析:解痉药物、避免制动、防误吸是关键,呼吸机需必要时使用。20.A、B、C-解析:农民(接触土壤)、医护人员(暴露风险高)、战士(战伤)需强化接种。三、判断题答案与解析21.×-解析:破伤风梭菌在干燥环境下仅存活数天,但可形成芽孢长期存活。22.×-解析:疫苗免疫需定期强化(如5-10年),非终身免疫。23.×-解析:仅高危伤口需注射TAT,全程接种疫苗者无需额外注射。24.√-解析:喉部痉挛导致窒息是主要死因。25.×-解析:破伤风经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罕见。26.√-解析:医护人员需保持主动免疫状态以防护职业暴露。27.×-解析:消毒不能替代清创,坏死组织必须清除。28.×-解析:温水擦浴无缓解作用,甚至可能加重痉挛。29.×-解析:康复后仍需按计划接种强化。30.×-解析:TIG提供短期保护,疫苗提供长期免疫。四、简答题答案与解析31.扬州市人民医院破伤风伤口处理流程-解析:1.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用生理盐水或低浓度碘伏冲洗;2.消毒:使用70%酒精或聚维酮碘;3.引流:深部伤口需放置引流条;4.缝合:污染严重者不宜缝合,清洁伤口可酌情缝合;5.免疫:根据伤口情况和疫苗接种史,注射TIG和/或类毒素疫苗。32.破伤风痉挛发作急救措施-解析: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2.避免刺激:减少声光诱发表情;3.使用镇静药物:如苯巴比妥或地西泮;4.防止外伤:避免痉挛时肢体抽搐导致骨折;5.吸氧:改善缺氧。33.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区别-解析:-主动免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效果持久;-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直接提供抗体,作用迅速但短暂,用于紧急预防。34.破伤风高危人群及原因-解析:-高危人群:未全程接种疫苗者、农民(接触土壤)、烧伤患者、动物咬伤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免疫功能低下、伤口易污染且缺氧、接触带菌源。五、论述题答案与解析35.破伤风预防的综合性管理措施-解析:1.疫苗接种:加强主动免疫(全民普种+高危人群强化);2.伤口处理:规范清创消毒,高危伤口注射TIG;3.职业防护:医护人员强制免疫和暴露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