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原材质量:

1.1进场验收

1.1.1备案书、厂家及供货方资质材料、材质证明、炉

牌号验收

钢筋的材质证明为复印件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钢材进场检验时,首先核对出厂标牌和材质证明

是否一致,同时收集出厂标牌,并复印在材质证明书的

背面或单印。和进场检验(复试)报告放在一起。

2当材质证明书(合格证)上超过2个(含2个)

炉批号时,应将实际进场的炉批号采用(J)的方式在

材质证明书进行标识(出厂标牌号上的炉批号和材质证

明书上炉批号相对应)。

3材质证明书上应加盖供货单位红章,并标识以下

项目(见下表所示)

使用注:1宜刻成印章形式直

部位接盖在材质证明书上,也可

进场(调拨)直接按项目标识在材质证明

数量(t)上,宜整齐、清晰。

原件存放2抄印件人为材质证明

单位签章(印件)提供方。

抄(印)1.1.2观感(表面无污染、

件人无油渍,无颗粒状和片状老

抄(印)件200年锈,无裂纹、损伤、脆断现

日期月日象)验收

1.1.3规格、数量验收

1.2复试

对施工中常用到的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热

轧圆盘条按照GB1499、GB13013、GB/T701等规定的组批

规则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注:通过核对收集的铁

标牌和材质证明,确定是否能够按混合批进行复试,组

成混合批的条件: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

方法的不同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镒量之

差不大于0.15%时),复试结果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后

方可进行加工、使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

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

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和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

值不应小于1.25,

即强屈眩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和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

应大于1.3,

即屈标田7

当在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

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出位置合理、尺寸满足要

求的场地作为钢筋堆放区,为防止钢筋受潮锈蚀、污染,

堆放区应有排水措施,并进行场地硬化处理,在钢筋堆

放时下设垫木;应分批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设置标识

牌,标识牌应对钢筋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如热轧、

带肋、II级、①20)、炉罐号、进场数量、试验状态(合

格)及试验编号、进场日期等进行详细标识。标识牌及

标识项目(图中隶书字体内容)应统一提前制作,固定

格式,填写内容(图中宋体字体内容)应根据每批钢筋

的实际情况及时填写(应为可擦写)。

2钢筋成品、半成品加工质量

2.1钢筋的调直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钢筋

调直场地应根据钢筋长度及冷拉率设置好伸长标识。当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级(一级)钢筋的冷拉

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二级)、HRB400级和RRB400

级(三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2.2纵向受力钢筋的加工

当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焊接(电渣焊、闪光对焊

等)或机械连接(套筒挤压、锁粗或滚轧直螺纹等连接)

时,应加强钢筋端头平整度的处理,防止由于端面的不

平、毛刺影响受力筋的接头质量,必要时宜采用无齿锯

将钢筋端面切割平整或使砂轮打磨平滑。

2.3箍筋加工

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梁、剪

力墙暗柱等的箍筋应满足以下要求: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HPB235级钢筋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HRB400级钢筋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4倍,且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

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0,成型及绑扎后两

弯勾应保持平行;

(3)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且不小于75nlm(查抗震图集);

下图1、2、3均为框架梁、柱(暗柱)的几种常用箍

筋示意图,图3拉勾筋也可用于剪力墙中。图中d为箍

筋直径,D为弯弧直径。

2.4梯子筋及各种定位卡具的加工

2.4.1梯子筋的加工见下图4、5

2.4.2定位卡具

在框架结构中为确保框架柱子纵向受力筋的位置,可

采用右图6示定位框;

为确保框架柱和剪力墙截面尺寸,可采用下图7定位

措施:

2.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1要求

表1

I-1八、J/、

EI.ArnAyrhlH」一t人1irx

-TTVJ-4-IQEAyrAA.>TO1pl/r\r\\

ZrAr:Ayr、,Zz.1-tJ1c/L、

ZrA-:Ar/rrclr?rt"TTYCAA-t\i/,”11/r\।l

TTC4<tb44=11r

工*十尺Z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业乙/士、J__LrrTU_人5TT人JJ_L一、什

3钢筋现场安装、绑扎、接头质量

3.1墙体、暗柱、框架柱、过梁钢筋的安装控制要点

3.1.1绑扎前要求

(1)钢筋根部混凝土浮浆(软弱层)已剔除、表面无松

动石子,并已清扫吹洗干净;

(2)钢筋表面污染的水泥浆、锈迹已清理干净;

(3)墙线已经弹好,并验线;

(4)位移钢筋采用1:6煨弯已调直在设计位置;

(5)各种模具含水平、竖向梯破吧;马凳、定距框、

顶模棍及双F卡(还可用于拉钩翳安巽时控制墙体双排

筋间距的工具,如图:)均已加工完毕

3.1.2机械连接及焊接接头

(1)在结构施工中常遇到焊接接头形式有:闪光对焊、

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三种焊接方式的对比见表2

(2)机械连接接头常用的有套筒挤压接头、徽粗直螺纹

接头、滚轧直螺纹接头等;

①接头的分级及选用

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分为I、n、III三个等级,I级

接头具有强度最高、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混凝土结

构中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

位,应采用I级或n级接头;混凝土接头中钢筋应力较

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ni级接头。

②连接件保护层厚度应符合29页表9.2.1中钢筋最

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净距不

宜小于25mm。

③接头的型式检验

施工单位应向机械连接加工单位索取有效的型式检

验报告,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

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3个单向拉伸

试件、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

件及3个钢筋原材抗拉强度试件的试验值,检验结果应

满足接头设计级别的要求。

表2

适用范围

钢优,点质量要求

HEMZ3-hLH

i8DO功双2面

sHR2335^.

B.

6O料于

gHR440o11

B3

f处

64O用i香

fRR40oi4

B£T

i1O32量%

\A

)

7Q235

614

nr^

±^

^

H^

HP32354

S14^20间•mm

极接触

E应烧

l无

1口

KHR3335

1432

^l峨

81HRD400

1~^

m0i432

g移

g

O

I储

-KB

I-

售±

H

4PB235

n1M

n420k

H1

—HR3口

B35作

14翦W钢

140

±I。

HR0

0,

4:

1效

40

14g•

m9^A

ca

i圾s

nX.-w

i-

④现场检验和施工验收

加工好的钢筋接头进入现场时应对其进行外观质量

检查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工艺检验是指

在使用前对每批、每种规格的钢筋接头抽取3个试件进

行单向拉伸试验,同时在这3根钢筋上截取3根试件进

行母材抗拉强度试验,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按设

计要求进行其它项目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接头等

级时,判定为合格。

施工验收:按验收批进行现场检验,同一施工条件下

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

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

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

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

头等级进行评定。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

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

大1倍,即按不大于1000个接头为一批,减少检验工作

量。

接头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合格的条件:钢筋机械接头的

破坏形态有三种:钢筋拉断、接头连接件破坏、钢筋从

连接件中拔出。对II级和HI级接头,无论试件属哪种破

坏形态,只耍试件抗拉强度满足下表3中n级和m级接

头的强度要求即为合格;对I级接头,当试件断于钢筋

母材时,即满足条件f/NRt,试件合格;当试件断于

接头长度区段时,则应满足fWl.10f此才能判断为合

格。

表3

I级II级in级

雕J-mst-Lukf°msl^1.35fyk

(3)剪力墙、框架柱(暗柱)、

梁中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位置及

错开要求:起步、接头百分率、

错开间距(见图8)

焊接接头要求:同一竖向受

力构件中的焊接头宜相互错开,

框架柱纵向受力筋接头位置示意图

错开距离1应大于等于钢筋直

径(变径时取大的)的35倍,且不小了500mm;;同一

焊接区段1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受拉区不宜大

于50%,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机械连接接头要求: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

宜相互错开,错开间距1不小于35d(d为被连接钢筋中

的较大直径),接头距地面高度h应大于等于500mm。在

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

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

列规定:

①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

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

II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II级接头的接

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

制。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

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I级接头或II级接

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③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

率可不受限制。

④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

应大于50%o

接头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开展下道绑扎工

序。

3.1.3绑扎搭接控制要点

(1)竖向受力筋绑扎接头位置及错开要求:起步、接头

百分率、错开间距(见图9)

①起步筋要求

A.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暗柱边的距离为50mm;

B.墙体第一根水平筋距板面50mm;

c.暗柱第一根箍筋距板面30mm(暗柱部位钢筋较密集,

应避免墙体水平筋和箍筋、构造筋重叠);

D.过梁距暗柱边缘箍筋起步50mm;

②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抗震结构纵向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应执行抗震

构造图集2003G329(1)表的要求,同时应满足验收

规范GB50204-2002附录B要求,即按附表A进行验收

验算;搭接区段内应有三根水平筋通过;搭接范围内绑

扣数量不少于3扣。

③挎头错开蓼耒

同一伟中■中邻纵向钢筋的绑丸搭接接头宜,相互错

*।'!

开。钢筋绑扎搭接转板范接氐度上对长度为L3L,见图

1.311

14,凡搭图14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接头

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接头数量当设计无

具体要求时,受拉筋在梁、板、墙体内不宜大于25%;

柱内不宜大于50%,受压筋可不受限制。

--------W---------4

6

K

W

,

度LE应满足抗震构造图集要求,同一平面内双排筋接头

水平错开距离应大于等于500mm,见图15。

(3)绑丝要求

绑扣成梅花型布置,

采用“八”字扣绑扎,绑

丝头全部向结构内部弯

曲,绑丝甩头长短基本要

求一致。

3.1.5箍筋要求

箍筋设置图10

(1)下料要求执行2.3

条(绑扎接头时柱子四角箍筋加工执行图2-B);

(2)绑扎时要求箍筋开口相互错开,分别设在4个角上

见图10;

(3)箍筋间距、直径应执行设计要求;在梁、柱类构件

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

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规范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丁・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nlm时,应在搭接

接头两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支箍筋,其间距宜

为501nm(防止局部挤压裂缝)。

(4)框架梁、柱端头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

定:

①一级抗震等级时:梁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6倍、

梁高的1/4和100mm中的最小值;柱为纵向受力钢筋直

径的6倍和100mm中的最小值.

②二级抗震等级时:梁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8倍、

梁高的1/4和100mm中的最小值;柱为纵向受力钢筋直

径的8倍和100mm中的最小值。

暗柱中第一道箍筋距地面30mm起步,为避免暗柱箍

筋和墙体水平筋及构造筋的重叠,在满足设计及施工规

范的前提下,箍筋间距及位置可适当调整,箍筋和柱子

主筋绑扎必须牢固。

3.2顶板钢筋控制要求

3.2.1绑扎前要求

(1)隔墙位置模板上已弹线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

(2)墙顶2-3W浮浆(软弱层)已剔凿,露出坚硬石子,

并经气泵将杂物吹净;

(3)对墙筋、过梁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4)施工缝、梁窝已剔凿露出坚硬石子,并清理干净;

(5)对位移墙体竖向筋已进行

调整(1:6煨弯调直);

(6)已设置水平梯子筋、柱筋

定位框。

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顶

国预留洞口时板筋弯曲示意图11

板筋绑扎。

3.2.2绑扎搭接

(1)起步筋要求:第一根板筋距墙体边线50mm。

(2)绑丝要求:下层筋绑丝朝上,上层筋绑丝向板内弯;

绑丝长度应基本一致;相临绑丝呈“八”字扣。

(3)板面钢筋:不得在受力筋上进行任何点焊,电盒、

管的固定应采用附加筋固定(附加筋可采用直筋、“U、Z”

型或“弓”型筋);遇预留洞时,板筋应弯曲后通过(见

图11),当洞口尺寸较大,板筋不宜绕行需切断时,必

须征得设计同意,增加补强筋(穿洞口筋需切断时,应

提前计算好下料长度,将洞口留出,不得采用绑通长筋,

再用气焊割(烧)断的方法施工)。

(4)双层筋口匚"A快生|1扭号7TE曰轿iVH+n'八""77.老,

焊接接点

间距控制在1①10-16钢筋头

h(铁马凳上皮至下皮的尺寸)

h=板厚2*保护层厚度上下层双向舫直径和

3.2.3墙体焊接接点筋

施工的同时制,眼尺寸+50mm,铁马凳制作图12

4保护层要求

保护层厚度按设计要求执行,一般应满足表9.2.1要

求(见29页)。

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剪力墙宜按600mm梅花型间距

设置在水平筋上,梁柱垫块设置在主筋上;板下层筋宜

采用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梅花型布置,间距控制

在600mm内。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9.2.1

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

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钢筋连接件(套

筒)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当暗柱筋绑扎遇

箍筋、水平筋(构造筋)等穿过机械连接件时应绕过,

避免重叠后,影响此位置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钢筋安装绑扎允许偏差执行表3.3.12(详见38页)

6附表A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计算表

7附表B常见规格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表

有关规定(六)

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计算表

附表A

7比例-L独及.寺狼

补强派等级一Clb□U—CZbC3U—C353c4U

出型一计算级一计1级一计焉级一计二级

(临W(临费解(帏)费解也捌茅解

W251.15*45d1.05*45d1.15*35d1.05*3"1.15*30d1.05*30d1.15*25d1.05*25d

L鼎产嗑梦1・彘严LW5LW5LW5

—(1噬)倒心L输°5

(透Wd1j«U「僦d।Wdu「懒d।WduWd1Wdu

W251.15*55d1.05*55d1.15*45d1.05M5d1.15*35d1.05*35d1.15*30d1.05*30d

L5L5

dW2个产L黜15嘴好噌*1翎*嚓“§W嚏出W

(O

逸)■J।施N।•黜「WduWd1Wdu「搬ML勰dVU

爨W25L盥产L罐产I#/y晶产L塌*L燃产L输产y钻产

溶N1:慑5盗l:M1:撮湍1:搬确用褊盗1:椒3筋1:IM1:M

箪(1.2)

(海)封巡燃h爷演h!M工叫淄

ddddd

W25——1.15*55d1.05*55d1.15M0d1.05*40d1.15*35d1.05*35d

—i1b1.1i0y¥i.u011

i5a*3a6产6ai5严

—**

11915d151:1iA福1:i1A811131撤3部

勉川

7^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