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免疫规划疫苗不包括以下哪种?()A.卡介苗B.流感疫苗C.脊髓灰质炎疫苗D.乙肝疫苗答案:B。我国免疫规划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等。流感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2.卡介苗的接种途径是()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肌肉注射D.口服答案:B。卡介苗采用皮内注射的途径接种,一般接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3.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是()A.0、1、6月B.0、2、6月C.1、2、6月D.0、1、3月答案:A。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月程序,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1个月时接种第2针,6个月时接种第3针。4.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的保存温度是()A.-20℃B.2-8℃C.8-10℃D.常温答案:A。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需要在-20℃条件下保存,以保证疫苗的活性。5.百白破疫苗主要预防的疾病不包括()A.百日咳B.白喉C.破伤风D.麻疹答案:D。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不包括麻疹。6.麻疹疫苗的初种月龄是()A.3月龄B.6月龄C.8月龄D.12月龄答案:C。麻疹疫苗初种月龄为8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C.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D.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答案:C。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属于偶合症,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选项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B选项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D选项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都可能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范畴。8.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A.冷链系统B.疫苗供应系统C.疫苗运输系统D.疫苗冷链监测系统答案:A。冷链系统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即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的系统。9.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A.3年B.5年C.10年D.15年答案:B。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5年。10.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的内容不包括()A.疫苗的品种B.疫苗的作用C.疫苗的价格D.疫苗的进货渠道答案:D。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告知疫苗的价格等信息,但不需要告知疫苗的进货渠道。11.下列关于疫苗接种部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卡介苗接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B.乙肝疫苗接种在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C.百白破疫苗接种在臀部外上1/4处肌内D.麻疹疫苗接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答案:C。百白破疫苗接种部位是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外上1/4处肌内,但目前多采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接种,而不是主要接种在臀部外上1/4处。12.儿童在出生后()内应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A.1周B.1个月C.2个月D.3个月答案:B。儿童在出生后1个月内应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13.流脑疫苗主要预防的疾病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风疹D.腮腺炎答案:B。流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4.下列疫苗中,属于灭活疫苗的是()A.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麻疹疫苗C.百白破疫苗D.卡介苗答案:C。百白破疫苗是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都属于减毒活疫苗。15.疫苗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A.10B.20C.30D.60答案:C。疫苗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16.以下哪种疫苗一般不用于应急接种?()A.麻疹疫苗B.流感疫苗C.狂犬病疫苗D.卡介苗答案:D。卡介苗主要是在新生儿出生时进行常规接种,一般不用于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可在麻疹疫情发生时进行应急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节可进行应急接种,狂犬病疫苗在被动物咬伤后需进行应急接种。17.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接种单位至少()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A.每个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答案:C。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18.下列关于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正确的是()A.所有疫苗都应在2-8℃保存B.冻干疫苗应在-20℃保存C.活疫苗一般应在-20℃或2-8℃保存D.疫苗运输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温度答案:C。活疫苗一般应在-20℃或2-8℃保存,不同疫苗有不同的温度要求,并非所有疫苗都在2-8℃保存,也不是冻干疫苗都在-20℃保存,疫苗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以保证疫苗质量。19.下列属于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发热反应的中度发热是()A.体温37.1-37.5℃B.体温37.6-38.5℃C.体温38.6-39.5℃D.体温≥39.6℃答案:B。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发热反应,轻度发热为体温37.1-37.5℃,中度发热为体温37.6-38.5℃,重度发热为体温38.6℃及以上。20.下列关于疫苗接种剂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接种剂量过大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B.接种剂量过小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效果C.不同疫苗的接种剂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调整D.儿童和成人接种同一疫苗的剂量一定相同答案:D。儿童和成人接种同一疫苗的剂量不一定相同,有些疫苗儿童和成人的接种剂量存在差异。接种剂量过大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过小可能无法产生足够免疫效果,不同疫苗的接种剂量是根据研究确定的,一般不能随意调整。21.乙脑疫苗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剂次是()A.1剂次B.2剂次C.3剂次D.4剂次答案:B。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22.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条件?()A.取得执业医师资格B.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C.取得护士执业证书D.只要会打针就可以答案:D。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者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并非只要会打针就可以。23.疫苗接种后发生的无菌性脓肿,错误的处理方法是()A.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B.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C.脓肿破溃后可用碘伏消毒D.立即切开排脓答案:D。疫苗接种后发生无菌性脓肿,脓肿未破溃前可用干热敷促进吸收,也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脓肿破溃后可用碘伏消毒等处理。一般不主张立即切开排脓,以免引起感染扩散。24.下列关于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实现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统计B.能够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实时监控C.与其他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无法实现数据共享D.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答案:C。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统计,能够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且可以与其他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25.下列关于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A.疫苗都是由病毒制成的B.疫苗可以治疗疾病C.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D.疫苗的安全性是绝对的答案:C。疫苗可以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制成,它主要是用于预防疾病,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来发挥作用,而不是治疗疾病。疫苗的安全性是相对的,虽然经过严格的研发和审批,但仍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26.下列哪种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皮疹?()A.卡介苗B.乙肝疫苗C.麻疹疫苗D.百白破疫苗答案:C。麻疹疫苗接种后,部分儿童可能会在接种后6-12天内出现类似麻疹样皮疹等不良反应。27.预防接种门诊应配备的急救药品不包括()A.肾上腺素B.地塞米松C.阿托品D.布洛芬答案:D。预防接种门诊应配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等急救药品,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过敏等不良反应。布洛芬主要用于解热镇痛,不属于急救药品范畴。28.下列关于预防接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的描述,错误的是()A.接种前必须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疫苗的相关信息B.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是为了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C.可以不询问受种者的过敏史D.告知和询问情况应记录在接种证和接种卡上答案:C。接种前必须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疫苗的相关信息,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过敏史等,是为了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并且告知和询问情况应记录在接种证和接种卡上。29.下列关于联合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减少接种次数B.可以降低接种成本C.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如单苗D.联合疫苗可以提高接种的依从性答案:C。联合疫苗可以将多种疫苗抗原联合在一起,减少接种次数,降低接种成本,提高接种的依从性。并且联合疫苗经过严格的研究和验证,其免疫效果与单苗相当甚至更好。30.下列关于预防接种的描述,正确的是()A.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B.所有人群都适合接种疫苗C.接种疫苗后就不会再得相应的疾病D.预防接种可以替代其他公共卫生措施答案:A。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接种疫苗,如存在某些禁忌证的人群;接种疫苗后也不是绝对不会再得相应疾病,只是降低了患病风险;预防接种不能替代其他公共卫生措施,需要综合运用。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目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有()A.卡介苗B.脊灰疫苗C.甲肝疫苗D.乙脑疫苗答案:ABCD。我国目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卡介苗、脊灰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多种疫苗。2.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A.过敏性休克B.局部化脓性感染C.热性惊厥D.无菌性脓肿答案:ACD。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热性惊厥、无菌性脓肿都可能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局部化脓性感染可能是由于接种时消毒不严格等原因引起的,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范畴。3.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包括()A.急性疾病B.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C.对疫苗成分过敏D.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答案:ABCD。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包括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对疫苗成分过敏、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严重不良反应。4.冷链设备包括()A.冷藏车B.冷库C.冰箱D.疫苗运输箱答案:ABCD。冷链设备是保证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温度符合要求的设备,包括冷藏车、冷库、冰箱、疫苗运输箱等。5.预防接种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A.疫苗的冷链管理B.预防接种服务C.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D.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答案:ABCD。预防接种工作主要包括疫苗的冷链管理以保证疫苗质量,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监测和处理,以及做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等方面。6.下列关于疫苗接种部位皮肤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消毒B.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C.消毒直径≥5cmD.可以用碘伏消毒答案:ABC。疫苗接种部位皮肤消毒一般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直径≥5cm。一般不建议用碘伏消毒,因为碘伏可能影响某些疫苗的效果。7.下列关于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A.一般反应可进行对症处理B.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治疗C.对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组织抢救D.所有不良反应都需要住院治疗答案:ABC。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可进行对症处理,如发热给予退热等处理;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组织抢救。并非所有不良反应都需要住院治疗,轻微的一般反应在门诊处理即可。8.下列关于疫苗追溯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实现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链条追溯B.有助于保障疫苗质量安全C.可以提高疫苗接种的效率D.方便监管部门对疫苗进行监管答案:ABD。疫苗追溯体系可以实现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链条追溯,有助于保障疫苗质量安全,方便监管部门对疫苗进行监管,但与提高疫苗接种效率并无直接关系。9.下列关于儿童预防接种证的作用,正确的是()A.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B.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C.可以作为儿童健康状况的唯一证明D.便于接种单位对儿童进行接种管理答案:ABD。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便于接种单位对儿童进行接种管理。但它不能作为儿童健康状况的唯一证明,儿童的健康状况还需要综合其他方面进行评估。10.下列关于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内容,包括()A.疫苗的作用和意义B.疫苗的接种程序C.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D.预防接种的禁忌证答案:ABCD。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内容应包括疫苗的作用和意义、接种程序、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预防接种的禁忌证等,以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依从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所有疫苗都需要在2-8℃条件下保存。()答案:错误。不同疫苗有不同的保存温度要求,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需要在-20℃保存,并非所有疫苗都在2-8℃条件下保存。2.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一般反应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答案:错误。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一般反应虽然大多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如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等。3.接种单位可以自行采购第二类疫苗。()答案:错误。接种单位应当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第二类疫苗,不能自行采购。4.疫苗接种后,受种者可以立即离开接种单位。()答案:错误。疫苗接种后,受种者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5.只要是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都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答案:错误。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等,并非所有不良反应都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6.预防接种卡(簿)和预防接种证可以随意涂改。()答案:错误。预防接种卡(簿)和预防接种证是重要的接种记录,应保持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可以随意涂改。7.冷链设备的温度记录应至少保存2年。()答案:错误。冷链设备的温度记录应至少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8.联合疫苗的接种剂量和单苗的接种剂量相同。()答案:错误。联合疫苗和单苗的接种剂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疫苗种类和研究确定,并非一定相同。9.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不需要掌握疫苗的相关知识。()答案:错误。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疫苗的相关知识,包括疫苗的品种、作用、接种程序、禁忌证、不良反应等,才能更好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10.预防接种可以有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答案:正确。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广泛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如天花已被消灭。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预防接种的概念和意义。答: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和发病的风险,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例如,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接种麻疹疫苗使麻疹的发病率大幅下降。(2)保护人群健康:特别是对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预防接种可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保护,减少传染病对其健康的危害,保障其正常的生长发育。(3)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预防接种是一种成本效益很高的公共卫生措施。相比于疾病发生后的治疗费用和对社会造成的损失,预防接种的投入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4)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广泛的预防接种,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有助于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减少传染病的跨国传播。2.简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常见类型及处理原则。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常见类型包括:(1)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在接种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2)过敏性皮疹:包括荨麻疹、斑丘疹等,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伴有瘙痒。(3)无菌性脓肿:多在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后发生,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但无明显的全身症状。(4)热性惊厥:多发生于接种疫苗后1-2天内,体温骤然升高时出现惊厥,一般为全身性、短暂性发作。(5)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处理原则如下:(1)及时一旦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现场处理:对于严重的异常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包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