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及解析_第1页
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及解析_第2页
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及解析_第3页
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及解析_第4页
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植物幼苗放在窗口附近,一段时间后会向窗外弯曲,主要原因是()A.窗外温度更高B.植物具有向光性C.窗外空气更清新2.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蜘蛛B.蜜蜂C.蚯蚓3.岩石中颗粒较粗、质地坚硬、有光泽的是()A.花岗岩B.砂岩C.页岩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四季变化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5.下列材料中,导电性最好的是()A.塑料B.铜丝C.木材6.种子中能发育成新植物的结构是()A.种皮B.胚C.子叶7.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A.小草B.兔子C.蘑菇8.制作潜望镜利用的原理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9.下列天气现象与水蒸气凝结无关的是()A.云B.雨C.风10.蚕的一生经历的阶段依次是()A.卵→幼虫→蛹→成虫B.卵→蛹→幼虫→成虫C.幼虫→卵→蛹→成虫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种子的胚包括____、____、____和子叶,其中____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周期约为____,自转产生了____现象。3.声音是由物体____产生的,传播需要____(填“介质”或“真空”)。4.食物链的起点是____,终点是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1.某小组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实验设计如下:取两个相同的花盆,放入等量的土壤,编号A和B。在A盆中浇适量水,B盆不浇水。同时放入相同数量、品种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暖、有光的地方。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对照组是____(填“A”或“B”)。(2)若A盆种子发芽,B盆未发芽,说明____。(3)实验中“相同的花盆、等量土壤、相同种子”的目的是____。2.设计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请写出实验材料和步骤。四、简答题(共25分)1.举例说明动物的身体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至少举2例)2.简述“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如何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评卷解析一、选择题解析1.第1题:植物受单侧光刺激时,会朝着光源方向生长(向光性),这是为了获取更多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空气不是幼苗弯曲的主因,因此选B。2.第2题:昆虫的特征是“三对足、两对翅、身体分头胸腹”。蜜蜂符合;蜘蛛有四对足(蛛形纲),蚯蚓是环节动物,因此选B。3.第3题: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颗粒粗、质地硬、有光泽;砂岩颗粒细、多砂粒胶结;页岩层理软。因此选A。4.第4题: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周期1天)产生昼夜交替;四季变化、极昼极夜是公转(绕太阳)的结果,因此选B。5.第5题:金属导电性强,铜丝是金属;塑料、木材是绝缘体,因此选B。6.第6题: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含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等;种皮起保护作用,子叶提供营养,因此选B。7.第7题:消费者直接/间接以植物为食(如兔子);小草是生产者(光合制造有机物),蘑菇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因此选B。8.第8题:潜望镜通过两块平面镜反射光线,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折射是光穿过不同介质(如透镜),直线传播是光在同种介质的路径,因此选A。9.第9题:云、雨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液态水);风是空气流动,与凝结无关,因此选C。10.第10题:蚕的一生:卵孵化成幼虫(吃桑叶生长),幼虫结茧成蛹,蛹羽化成成虫(蛾),因此选A。二、填空题解析1.第1题:胚是种子的核心,包括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连接根、茎)、胚根(发育成根)、子叶(提供营养)。答案:胚芽、胚轴、胚根、胚根。2.第2题: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一天(24小时),自转使同一地点交替面对太阳(昼)和背向太阳(夜),产生昼夜交替。答案: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交替。3.第3题: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如击鼓时鼓面振动),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水等),真空不能传声。答案:振动、介质。4.第4题:食物链反映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起点是生产者(如植物,能光合制造有机物),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如顶级肉食动物)。答案:生产者、消费者(最高级)。三、实验探究题解析1.第1题:(1)实验探究“水分对发芽的影响”,变量是水分;对照组是未浇水的B(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观察变量的作用)。(2)A发芽、B未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在温暖、有光等条件适宜时,水分是必要条件)。(3)“相同条件”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排除土壤、种子、温度等因素干扰,确保结果由水分引起。2.第2题: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张带小孔的硬纸板、支架。步骤:①将三张纸板用支架固定,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②打开手电筒,光从第一张纸板的小孔射入,观察是否能穿过第三张纸板的小孔;③移动其中一张纸板,使小孔不在同一直线,再次观察光是否能穿过。现象:小孔在同一直线时,光能穿过;不在同一直线时,光被纸板挡住。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四、简答题解析1.第1题:骆驼(沙漠环境):脚掌宽大且厚,减小对沙地的压强,防止陷入;驼峰储存脂肪,分解后提供水分和能量,适应干旱。鱼(水生环境):身体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从水中获取氧气;鳍作为运动器官,灵活游泳。2.第2题:形成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且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同一地点随地球自转,会交替进入“面对太阳”(昼)和“背向太阳”(夜)的区域,形成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用手电筒(太阳)照射地球仪(地球),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变,缓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某一点(如标记的城市)会交替出现在“光照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