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安徽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安徽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安徽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安徽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理解性默写(8分)(1)《峨眉山月歌》中“

”两句,连用三个地名,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友

人的思念。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

渝州

(2)《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交往的情

景,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的诗句是: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花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

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凉凄冷的诗句

是:

⁠。岐

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遥怜故园

应傍战场开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二、诗歌鉴赏1.阅读《峨眉山月歌》,回答问题。(6分)(1)“峨眉山月”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2分)答案:诗人的故乡。(答“家乡、亲人、友人”亦可)(2)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

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这一妙笔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或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对外出闯荡的憧憬与喜悦

之情。2.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回答问题。(6分)(1)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龟年和杜甫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及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

手法来突显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对风景依旧、

人事全非的感慨。答案:C点拨:C项中的“直抒胸臆”有误,作者在写后两句

时,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落花”含蓄地表达了个

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2)假如时光可以穿越,你也遇见了当年落魄的李龟年,会

跟他说些什么呢?答案:略。点拨: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写出对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的感慨,表达珍重之意即可。3.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回答问题。(1)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九日

登高

重阳节

(2)有人说“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中的“怜”字用得好,请赏析其妙处。(4分)答案:“怜”是怜惜的意思。“怜”字,不仅写出诗人

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的菊花开在战场

上的长长叹息,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

情和对和平的渴望。4.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答问题。(8分)(1)请对诗的最后一句中的“一夜”和“尽”进行赏析。(4分)答案:“一夜”是指“征人”无时不在眺望故乡,是从

时间上说;“尽”是“全、都”的意思,写出了“征

人”无一例外地有着不尽的乡愁。(2)本诗的前两句写色,第三句写声,第四句抒情。请发挥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美、音乐美和意境美。(4分)示例: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的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