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护理个案_第1页
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护理个案_第2页
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护理个案_第3页
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护理个案_第4页
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一般资料患者张某,女性,68岁,农民,于2025年3月10日因“腰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加重2天”入院。患者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5年,长期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qw、来氟米特片20mgqd”治疗,病情控制尚可;有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血压160/95mmHg,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bid”,血压控制在130-140/80-85mmHg;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二)主诉与现病史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伴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双侧小腿后侧明显,行走时症状加重,无大小便失禁。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后疼痛无明显缓解。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腰部疼痛剧烈,VAS评分达8分,双下肢麻木范围扩大至大腿后侧,行走困难,需家属搀扶,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腰椎X线检查示:L4/L5椎体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L5椎体向前II度滑脱。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L5/S1,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收入我科。(三)身体评估T:36.8℃,P:82次/分,R:19次/分,BP:135/85mmHg,身高155cm,体重52kg,BMI:21.6kg/m²。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痛苦面容,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脊柱生理曲度变直,L4/L5、L5/S1椎间隙压痛、叩击痛阳性,腰部活动受限,前屈30°,后伸10°,左右侧屈各15°。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左侧30°阳性,右侧25°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双下肢肌力:左下肢髂腰肌肌力4级,股四头肌肌力3级,胫前肌肌力3级,腓肠肌肌力3级;右下肢髂腰肌肌力4级,股四头肌肌力3级,胫前肌肌力3级,腓肠肌肌力3级。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皮温正常。双侧小腿后侧及足底皮肤感觉减退,痛觉、触觉迟钝。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0%,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计数230×10⁹/L。血沉(ESR):45mm/h(正常参考值0-20mm/h)。C反应蛋白(CRP):35mg/L(正常参考值0-10mg/L)。类风湿因子(RF):85IU/ml(正常参考值0-20IU/m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阳性(正常参考值阴性)。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35U/L,谷草转氨酶30U/L,尿素氮5.2mmol/L,肌酐78μmol/L,尿酸320μmol/L。电解质:血钾3.8mmol/L,血钠138mmol/L,血氯102mmol/L,血钙2.2mmol/L。血糖:5.3m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2.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s,凝血酶时间16s,纤维蛋白原3.0g/L。2.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4、L5椎体边缘骨质增生,L5椎体向前移位约1/3椎体高度,L5/S1椎间隙变窄,椎小关节增生、硬化,关节间隙模糊。动力位片示L5椎体移位程度无明显变化。腰椎CT平扫+三维重建:L5椎体向前II度滑脱,L5/S1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及双侧神经根,双侧侧隐窝狭窄,椎管有效矢状径约10mm。腰椎MRI平扫:L5/S1椎间盘变性、突出,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未见明显异常信号,L5椎体下缘及S1椎体上缘骨髓水肿信号。(五)心理社会评估患者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疾病认知不足,担心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情况,表现为焦虑、恐惧情绪,夜间睡眠差。家属对患者关心体贴,但同样对疾病预后存在担忧,希望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担心医疗费用过高。(六)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与脊柱关节脱位、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及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有关。2.躯体活动障碍:与腰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及腰部活动受限有关。3.焦虑:与担心手术风险、疾病预后及医疗费用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长期卧床、体位受限有关。5.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6.知识缺乏:与对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术后康复护理知识不了解有关。7.潜在并发症: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等。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短期护理目标(入院1-3天)1.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降至4分以下。2.患者卧床期间舒适,未发生皮肤压疮。3.患者焦虑情绪有所减轻,能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4.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及卧床期间的注意事项。(二)中期护理目标(术前及术后1-7天)1.患者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成,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2.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渗血渗液。3.患者术后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未发生神经损伤加重。4.患者术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三)长期护理目标(术后8天至出院及出院后)1.患者术后腰部疼痛基本消失,VAS评分降至2分以下。2.患者能独立完成翻身、坐起、站立等动作,逐步实现行走功能恢复。3.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4.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与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腰部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准确记录VAS评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卧硬板床,避免腰部负重、弯腰及剧烈活动。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可在腰部垫一薄枕,以缓解腰部肌肉紧张。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即保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脊柱,防止脱位加重或神经损伤。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2.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评分,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患者入院时VAS评分8分,遵医嘱给予吗啡缓释片10mg口服q12h,用药后30分钟评估疼痛缓解情况,患者疼痛逐渐缓解,VAS评分降至4分。同时,给予非药物镇痛措施,如听轻音乐、深呼吸放松训练、局部热敷(急性期过后)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告知患者镇痛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及时给予对症处理。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诉求,向患者讲解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的病因、治疗方法、手术必要性及成功案例,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向家属说明患者目前的病情及护理要点,争取家属的配合与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会诊,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4.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检查:协助患者完成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片等术前检查,确保检查结果及时回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皮肤准备:术前1天为患者进行手术区域皮肤准备,范围包括腰背部及双侧臀部,剃除毛发,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再用碘伏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3)肠道准备:术前1天晚餐给予流质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晚遵医嘱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冲服行肠道清洁,确保肠道排空,减少手术感染风险。(4)药物准备:术前遵医嘱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5)其他: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如有效咳嗽、咳痰、腹式呼吸等,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训练患者床上使用便器,避免术后尿潴留。5.病情控制: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目前ESR、CRP及RF均升高,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处于活动期。遵医嘱继续给予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口服,同时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口服qd,控制炎症反应。密切观察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情况,定期复查ESR、CRP等炎症指标,评估病情活动度。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遵医嘱继续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监测血压变化,确保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二)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每30分钟记录一次,平稳后改为每1-2小时记录一次。患者术后体温波动在36.5-37.8℃之间,考虑为术后吸收热,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术后血压维持在130-145/80-90mmHg之间,遵医嘱继续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血压控制良好。2.伤口及引流管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渗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患者术后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明显渗血渗液。伤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落。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术后第一天引流液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150ml;术后第二天引流液颜色变淡,量约80ml;术后第三天引流液量约30ml,遵医嘱拔除引流管。拔管后观察伤口有无肿胀、渗液,确保伤口愈合良好。3.神经功能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反射情况,与术前进行对比,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一天,患者双下肢麻木感较术前减轻,左下肢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胫前肌、腓肠肌肌力恢复至3+级;右下肢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胫前肌、腓肠肌肌力恢复至3+级。术后第三天,双下肢肌力进一步恢复,左、右下肢股四头肌肌力均达4+级,胫前肌、腓肠肌肌力均达4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较前活跃。告知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4.体位与活动护理:术后6小时内给予去枕平卧位,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仍采用轴线翻身法,每2小时翻身一次。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在床上坐起,佩戴腰围,坐起时间从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术后第二天,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站立时间从1-2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术后第三天,在护士陪同下,患者可借助助行器在病房内缓慢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增加。指导患者正确佩戴腰围,腰围规格要合适,佩戴时间为术后3个月,避免过早取下腰围导致脊柱不稳。5.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深静脉血栓预防: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双下肢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每小时进行一次,每次10-15分钟。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000IU皮下注射qd,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观察双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定期测量双下肢腿围,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肺部感染预防: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一次,促进痰液排出。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稀释痰液。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女性患者每次排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男性患者定期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及时送检。(4)脑脊液漏预防: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伤口敷料有无淡红色渗液。如出现脑脊液漏,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去枕平卧位,抬高床尾15-30°,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行二次手术修补。6.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禁食禁饮,6小时后可给予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等,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不适。术后第一天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粥、烂面条等。术后第二天给予普通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三)出院前护理1.康复指导:详细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包括腰背肌功能锻炼和下肢功能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1周开始进行五点支撑法,即仰卧位,用头、双肘、双足支撑身体,使腰部离开床面,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20次,每天2-3组;术后2周开始进行三点支撑法,即仰卧位,用头、双足支撑身体,使腰部离开床面,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20次,每天2-3组;术后1个月开始进行小燕飞式,即俯卧位,双臂后伸,双腿伸直后抬,使胸部和腹部离开床面,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20次,每天2-3组。下肢功能锻炼:继续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告知患者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过度劳累。2.出院宣教:(1)体位与活动: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避免腰部负重、弯腰、久坐、久站及剧烈运动。站立时挺胸收腹,行走时步伐平稳,避免突然转身或扭转腰部。坐立时选择有靠背的椅子,避免坐矮凳或沙发。(2)腰围佩戴:继续佩戴腰围3个月,佩戴期间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后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取下腰围。(3)饮食指导: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骨质疏松。(4)用药指导:遵医嘱继续服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和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用法、剂量及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ESR、CRP等指标。(5)复查时间: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腰椎X线、CT或MRI等,评估脊柱恢复情况。如出现腰部疼痛加重、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应及时来院就诊。3.心理支持:出院前再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鼓励和支持。告知患者术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坚持康复锻炼和遵医嘱治疗,预后良好。帮助患者树立长期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亮点1.疼痛管理方面:采用药物镇痛与非药物镇痛相结合的方法,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镇痛药物剂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同时,通过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减轻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2.并发症预防方面:针对病理性脊柱关节脱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制定了全面的预防措施。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给予气压治疗和抗凝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患者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顺利康复。3.康复指导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从术后早期的床上活动到出院后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指导详细,患者及家属能够熟练掌握康复锻炼方法,为患者的长期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护理不足1.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估不够全面:虽然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但在评估患者焦虑程度时,仅依靠主观观察和沟通,未采用标准化的焦虑评估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SAS),导致对患者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判断不够准确,心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2.康复锻炼的个体化指导有待加强:虽然制定了康复锻炼计划,但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考虑不够充分,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康复进展速度等,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安排未能完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