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河道降水施工方案_第1页
济宁河道降水施工方案_第2页
济宁河道降水施工方案_第3页
济宁河道降水施工方案_第4页
济宁河道降水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宁河道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与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济宁市境内河道治理段,地处鲁西南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施工区域涉及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及闸坝基础施工,全长2.8公里,河道平均宽度52米,最大开挖深度7.5米。该区域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标高36.8米,施工期间需将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0米,确保基础结构施工在干燥环境下进行。1.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数据,场地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层:厚度1.2-2.5m,松散结构,含植物根系及建筑垃圾,渗透系数1.2×10⁻⁶cm/s粉质黏土层:厚度3.5-5.8m,可塑状态,含铁锰结核,渗透系数8.6×10⁻⁵cm/s粉砂层:厚度4.2-6.5m,中密状态,级配不良,渗透系数2.3×10⁻³cm/s(主要含水层)石灰岩岩层:中风化状态,裂隙发育,渗透系数5.7×10⁻⁴cm/s,埋深12.5-15.8m1.3水文条件地下水位:勘察期间稳定水位标高35.2m,年变幅2.5-3.8m,雨季(6-9月)水位最高可达36.5m补给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占比62%)、河道侧向补给(占比31%)及周边农业灌溉回渗(占比7%)含水层特征:粉砂层为主要承压含水层,厚度平均5.3m,单井涌水量18-25m³/h,渗透系数2.1-2.5×10⁻³cm/s1.4降水目标水位控制:将开挖区域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底标高30.2m以下1.0m,即控制在29.2m以下降水时效:系统启动后10日内达到设计水位,持续降水至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环境控制:周边地面沉降量≤30mm,堤防位移≤15mm,河道水位波动控制在±0.5m范围内二、降水系统设计2.1降水方案比选方案类型适用条件技术参数经济性环境影响轻型井点渗透系数<10⁻⁴cm/s井深6m,间距1.2m,降水深度3-6m造价低(120元/m)影响范围小管井井点渗透系数>10⁻³cm/s井深15m,间距8-12m,降水深度8-15m造价比1.8:1可能引发沉降喷射井点渗透系数10⁻⁶-10⁻³cm/s井深20m,间距2-3m,降水深度10-20m造价高(380元/m)需高压供水系统选型结论:基于场地粉砂层渗透系数特征,采用管井井点+轻型井点联合降水方案,其中管井负责深层降水,轻型井点处理浅层滞水。2.2管井系统设计2.2.1井位布置平面布置:沿河道两侧呈梅花形排列,距开挖边线1.5m,纵向间距9m,共布设管井86口井深设计:有效井深18m,其中滤管段6m(置于粉砂层中),沉淀管1.5m,井口高出地面0.3m井径参数:开孔直径700mm,井管采用Φ300mm无砂混凝土管,滤料选用Φ5-8mm石英砂2.2.2水力计算(1)总涌水量计算(大井法):Q=1.366k(2H-S)S/lg(R/r₀)=1.366×2.3×10⁻³×(2×12.5-7.3)×7.3/lg(125/18.6)=586m³/h(2)单井出水量:q=2πrL√k=2×3.14×0.15×6×√(2.3×10⁻³)=22.4m³/h(3)井数确定:n=1.2Q/q=1.2×586/22.4=31.4,取32口(实际布设36口,备用系数1.15)2.3轻型井点系统设计布置范围:在管井系统内侧3m处,沿开挖边线布置单排环形井点技术参数:井点管长6m,直径50mm,间距1.2m,总管直径100mm抽排设备:选用W5型真空泵,抽气量15m³/min,真空度≥650mmHg排水系统:采用Φ200mmHDPE双壁波纹管,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180m³)2.4监测系统设计水位监测:布设12个观测井,其中上游3个、下游3个、两岸各3个,每日8:00、16:00监测并记录沉降监测:沿堤防及周边建筑物设置28个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观测数据采集:安装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传输水位、流量、真空度等参数,设定预警阈值三、施工工艺与流程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进行施工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形成书面记录建立测量控制网,布设3个永久性控制点和8个临时水准点进行成井工艺试验,确定最佳泥浆配比(膨润土:水=1:8)3.1.2资源配置设备类型规格型号数量主要参数钻机XY-200型4台钻孔直径150-800mm,钻深300m深井泵200QJ32-50/442台流量32m³/h,扬程50m,功率7.5kW真空泵W5型6台抽气量15m³/min,功率11kW电焊机BX1-5003台额定电流500A,空载电压76V全站仪TS06plus1台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1ppm3.2管井施工工艺3.2.1成井施工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定位井位,偏差控制在±50mm内,撒白灰标记钻机就位:调整钻机水平度(偏差≤1%),安装导向装置,确保垂直度偏差<1°泥浆护壁钻进: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粉质黏土层泥浆比重1.15-1.20,粉砂层1.25-1.30清孔换浆:钻至设计深度后,用清水置换泥浆,直至返浆比重≤1.10,沉渣厚度≤100mm井管安装:采用吊车吊装,井管连接采用丝扣+橡胶密封圈,垂直度偏差<0.5%填滤料:从井底向上填充Φ5-8mm石英砂,填充高度至滤管顶部1m处,采用井水密实黏土封孔:井口以下2m范围采用优质黏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0mm,压实系数≥0.933.2.2洗井作业采用空压机联合活塞洗井法,洗井时间≥8小时/井空压机工作压力0.6-0.8MPa,活塞提拉速度0.8-1.2m/s洗井质量标准:出水量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水质清澈,含砂量<1/500003.3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沟槽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宽0.8m、深1.2m的沟槽,边坡坡度1:0.5井点埋设:采用高压水冲法成孔,孔径150mm,孔深6.5m,井点管居中安放填滤料:填充Φ3-5mm粗砂,高度至地面以下0.5m,上部用黏土封口总管连接:采用快速接头连接Φ100mm镀锌钢管,接口处用橡胶垫圈密封系统试抽:安装真空泵后进行试抽,真空度应稳定在650-700mmHg,持续时间≥24小时3.4降水运行管理3.4.1启动程序采用"分段启动、逐步升压"方式,先启动下游井组,24小时后启动上游井组初期抽排水量控制在设计值的70%,3天后逐步提升至设计值水位监测数据每2小时记录一次,绘制水位下降曲线3.4.2运行维护建立"一井一账"制度,记录水泵运行时间、维修情况定期检查电缆绝缘性能,接地电阻≤4Ω每7天清理沉淀池一次,确保排水含砂量<0.5kg/m³备用泵每月试运行一次,运行时间≥30分钟3.4.3系统停抽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后,开始逐步停抽停抽顺序:先停轻型井点,后停管井系统,间隔时间≥48小时停抽过程中加强水位监测,若发现异常立即恢复抽水四、质量控制措施4.1成井质量控制钻孔质量:孔深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1%,孔径符合设计要求井管安装:位置偏差≤100mm,井底沉渣厚度≤100mm滤料质量:滤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含泥量<3%,不均匀系数<2洗井标准:洗井后井水含砂量<1/50000,出水量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4.2材料质量控制井管:采用C30无砂混凝土管,抗压强度≥30MPa,孔隙率20-25%滤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石英砂,不均匀系数Cu=5-8,曲率系数Cc=1-3水泵: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深井泵,电机绝缘等级F级管材:HDPE管环刚度≥8kN/m²,接口密封性能符合GB/T19472.1标准4.3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控制:井位放样采用全站仪按二级导线精度施测,闭合差≤12√Lmm钻进控制:不同土层调整钻进参数,粉砂层钻进速度控制在0.8-1.2m/min注浆控制:黏土封孔采用分层注浆法,注浆压力0.3-0.5MPa,水灰比1:1.2洗井控制:记录洗井过程中的出水量、含砂量、水位等参数,形成洗井记录4.4降水效果控制水位控制:确保开挖面以下水位降深≥1.0m,水位降深速度≤0.5m/d流量控制:单井出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设计值的±10%以内水质控制:排水含砂量<1/50000,pH值6-9,悬浮物<30mg/L五、安全与环境保护5.1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配备3名专职安全员制度建设:制定《降水作业安全规程》《用电安全管理规定》等12项专项制度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岗前安全培训不少于24学时应急准备:编制触电、坍塌、管涌等专项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5.2专项安全措施5.2.1用电安全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降水井电缆采用YJV22-0.6/1kV-4×6型铠装电缆,埋地深度≥0.7m配电箱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每旬进行一次用电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接地电阻(≤4Ω)和绝缘电阻(≥0.5MΩ)5.2.2机械安全钻机操作前检查钻杆垂直度、制动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水泵安装时设置防坠落装置,井口加盖防护网(网格尺寸≤50mm×50mm)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建立"一机一档"维修记录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照明,照度≥50lux,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灯5.3环境保护措施5.3.1废水处理排水系统设置三级沉淀池,每级池体尺寸3m×4m×2.5m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投加PAC(投加量50-80mg/L)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方可排放定期检测排水水质,检测频率每周1次,留存检测报告5.3.2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钻机加装隔音罩,真空泵设置消声器施工时间控制在6:00-22:00,确需夜间施工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噪声监测点距施工场地边界5m处,昼间≤70dB,夜间≤55dB对周边居民区设置隔声屏障,高度≥2.5m,隔声量≥25dB5.3.3扬尘控制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土料、砂料等易扬尘材料堆放高度≤2m,采用防尘网(2000目)覆盖施工道路硬化处理,每日洒水降尘不少于4次钻孔泥浆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出场前清理车身泥土六、施工进度计划6.1关键节点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第1-7天,完成测量放线、设备进场、材料检验管井施工阶段:第8-22天,完成36口管井施工及洗井作业轻型井点施工:第20-28天,完成轻型井点系统安装降水运行阶段:第29-150天,持续降水至主体结构完成系统拆除阶段:第151-160天,分区分段拆除降水系统6.2进度保障措施投入4台钻机平行作业,实行两班制(每班12小时),确保日成井3口建立周进度计划考核制度,延误超过3天及时采取赶工措施储备20%的备用设备和材料,避免供应中断影响进度与气象部门建立联系,提前做好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对准备七、应急预案7.1管涌处理预案征兆识别:井口出现翻砂、水位突然下降、出水量异常增大应急措施:立即启动备用泵,在管涌点周围堆筑反滤围井,填充级配砂石材料准备:储备编织袋2000条、Φ5-10mm碎石50m³、彩条布1000m²响应时间: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到达现场,2小时内控制险情7.2地面沉降超标预案预警值:当沉降速率超过5mm/d或累计沉降量达25mm时启动预案控制措施:立即降低抽水量15-20%,在沉降区域外侧布设回灌井回灌参数:回灌压力0.2-0.3MPa,流量控制在8-12m³/h监测频率:加密监测至每2小时一次,直至沉降速率≤1mm/d7.3停电应急处理双电源保障:配备2台200kW柴油发电机,确保停电后15分钟内恢复供电负荷控制:优先保障降水系统供电,必要时切断非关键区域电源启动顺序:先启动下游井组,间隔5分钟启动一组,防止电压骤降恢复供电:市电恢复后,逐步切换电源,避免瞬时负荷过大八、验收标准与流程8.1成井质量验收主控项目:井深、孔径、垂直度、滤料填充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100%一般项目:井管安装偏差≤100mm,洗井后含砂量<1/50000验收程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验收→第三方检测→业主验收,形成书面记录8.2降水效果验收水位验收:连续3天水位观测值达到设计降深要求,波动幅度≤0.3m/d水质验收:排水含砂量、pH值等指标符合排放标准功能验收:降水系统运行稳定,单井出水量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验收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