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屋古建新瓦施工方案_第1页
斜屋古建新瓦施工方案_第2页
斜屋古建新瓦施工方案_第3页
斜屋古建新瓦施工方案_第4页
斜屋古建新瓦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斜屋古建新瓦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典型的斜屋顶古建筑新建项目,屋面采用传统硬山顶形制,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屋面坡度设计为28°(正切值0.53),符合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五举"(坡度26.565°)的传统规制。工程范围包括木基层施工、防水体系构建、小青瓦铺设及纹头脊制作等核心内容,采用"传统工艺为体、现代技术为用"的施工策略,在确保屋面防水性能与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完整还原传统建筑的屋面美学特征。二、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瓦件材料小青瓦:选用本地粘土烧制的弧形瓦件,规格200mm×150mm×15mm,色泽青灰,敲击声清脆,吸水率≤15%,抗折强度≥1.5MPa。进场时按每3000片为一批次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需达95%以上。脊瓦:定制纹头脊专用弧形脊瓦,半径50mm,每片长度300mm,两端设榫卯接口,与屋面瓦色泽误差控制在±5%以内。滴水瓦/勾头瓦:檐口专用瓦件,滴水舌长度60mm,勾头直径80mm,均带圆形瓦当纹饰。辅助材料传统材料:桐油(经三次熬制去杂)、麻刀(麻丝长度3-5cm)、青灰(生石灰与细砂3:1拌合,陈化15天)。现代材料: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胎,耐热度90℃,低温柔性-18℃)、防腐杉木椽条(40mm×70mm)、不锈钢瓦钉(直径4mm,长度50mm)。(二)机具准备类别设备名称规格要求用途说明测量工具激光投线仪精度±1mm/5m瓦垄定位放线切割工具瓦片切割机金刚石锯片Φ180mm异形瓦件加工瓦作工具牛角抿子刃宽80mm青灰浆抹面安全设备防滑脚手架立杆间距1.5m×1.5m高空作业平台检测工具2m靠尺误差≤0.5mm瓦面平整度检查(三)技术准备图纸深化:绘制1:20排瓦图,明确"一搭三"(底瓦搭接1/3长度)、"压七露三"(脊瓦搭接70%)的铺设规则,标注檐口、屋脊、天沟等特殊部位的瓦件排列方式。样板施工:在现场选取20㎡试验区制作样板,确定分中号垄基准线(间距150mm)、瓦垄垂直度偏差(≤3mm/2m)等工艺参数,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展开大面积施工。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传统瓦作工艺培训,重点讲解"熊头压缝"(盖瓦压底瓦接缝1/2)、"捉节夹垄"(瓦缝勾抹工艺)等核心技法。三、施工工艺(一)基层处理木基层施工椽条安装:间距350mm,采用斜口搭接(45°),接头处涂刷环氧树脂胶粘剂,相邻接头间距≥500mm,同一檩条接头不超过3个。望板铺设:18mm厚松木望板,涂刷2遍桐油防腐,板缝控制在3-5mm,用圆钉(长度45mm)从板中向两侧固定,钉帽砸入板面2mm。复合防水层施工传统青灰背:在望板表面抹10mm厚青灰浆(石灰膏:青灰=1:3),干燥70%后铺15mm厚麻刀灰(石灰膏:麻刀=10:1),用滚筒碾压至表面泛浆。现代防水:铺设3mm厚SBS卷材,长边搭接100mm,短边搭接150mm,天沟、檐口等节点增设1.2mm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形成"卷材+涂膜"双重防水体系。(二)分中号垄分中放线:在屋脊两端及中点弹出纵向中线,檐口对应弹出三条水平线(檐口线、腰线、齐头线),三线平行度误差≤2mm。号垄定位:从檐口向屋脊方向划分瓦垄,每垄宽度150mm,边垄距山墙50mm,用墨斗弹出垄线,累计偏差控制在±5mm以内。瓦口固定:30mm厚硬木瓦口板,按瓦垄间距开槽(深度10mm),用铁钉固定于檐檩,出檐长度60mm,安装后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误差≤3mm)。(三)瓦件铺设底瓦铺设从檐口开始自下而上铺设,底瓦小头朝下,大头朝上,搭接长度65mm(瓦长的1/3),每垄拉通线控制平直度。灰浆厚度20mm,瓦间留5mm缝隙,檐口第一排底瓦下设滴水瓦,出檐80mm,底部用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固定。盖瓦铺设采用"一底一盖"错缝排列,盖瓦大头朝下,压住底瓦接缝1/2,侧边与相邻底瓦搭接≥40mm。每块盖瓦用18#铜丝(长200mm)与瓦条绑扎,檐口勾头瓦增设不锈钢瓦钉固定,钉帽用麻刀灰封严。(四)屋脊施工脊基处理:在屋脊中线两侧铺设当沟瓦,宽度150mm,内侧与屋面瓦搭接≥100mm,底部用青灰浆(掺桐油5%)填实。纹头脊砌筑:底层:采用"三皮一收"法砌筑,每皮脊瓦铺设后用麻刀灰找平,厚度15mm。收头:两端安装垂兽座,采用线锤校正垂直度(误差≤3mm),垂兽与脊瓦接缝处用密封胶(颜色匹配)嵌缝。脊饰安装:脊顶安装正吻(高300mm),采用榫卯连接+铜丝绑扎双重固定,底部用铁件锚固于脊骨。(五)细部处理瓦缝处理捉节:用麻刀灰(掺墨汁调至瓦色)勾抹瓦缝,深5mm,宽8mm,表面压光。夹垄:分两次进行,糙灰层压实厚度15mm,细灰层抹压至与瓦面齐平,确保无空鼓、裂纹。特殊部位处理天沟:铺设防水卷材后覆盖沟筒瓦,沟内坡度≥2%,卷材搭接长度150mm,沟底每隔500mm设排水孔(直径50mm)。山墙泛水:瓦件与山墙交接处用青灰浆抹成圆弧形(半径50mm),上部覆盖压边瓦,嵌入墙体100mm。四、质量控制(一)主控项目瓦件安装瓦垄平直度:2m拉线检查,偏差≤5mm。搭接长度:底瓦≥65mm,盖瓦≥40mm,无通缝现象。固定牢固性:每块盖瓦均需绑扎或钉固,台风地区增设防风搭扣(间距1.5m)。防水性能雨后观察:连续降雨2h后屋面无渗漏,天沟排水通畅,积水深度≤5mm/2h。泼水试验:沿屋面坡度均匀泼水(流速0.5m/s),持续30min,渗漏点≤1处/100㎡。(二)一般项目外观质量瓦面色泽均匀,无破损、缺角,脊线顺直,垂兽、正吻等构件位置准确(偏差≤10mm)。灰缝平直,宽度一致(8-10mm),深浅均匀,无空鼓、开裂。允许偏差屋面坡度:±5%设计值(用水准仪测量)。檐口出挑长度:±10mm(钢尺检查)。正脊垂直度:≤10mm/10m(经纬仪检测)。五、安全环保措施(一)安全施工高空作业防护脚手架搭设:立杆间距1.5m×1.5m,横杆步距1.8m,铺设5cm厚木脚手板,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2000目/100cm²)。个人防护: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穿防滑胶鞋,屋面行走时铺设300mm宽木板分散压力。防火措施施工现场配备4kg干粉灭火器(间距≤30m),熬制沥青等明火作业办理动火证,设专人监火,配备灭火砂桶。易燃材料(桐油、防水卷材)存放于专用库房,与作业面距离≥50m。(二)环保要求噪声控制:切割机等设备采取隔声措施,昼间噪声≤70dB,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废弃物处理:碎瓦、废灰等分类堆放,每日清运至指定地点,回收率≥90%,其中可利用旧瓦经筛选后用于非外露部位。扬尘防治:施工现场每日洒水降尘(≥3次),风速≥6级时停止露天作业。六、验收程序(一)分项验收基层验收:检查木基层含水率(≤15%)、青灰背强度(≥0.8MPa)、防水层完整性,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需包含椽条间距、卷材搭接长度等数据。瓦面验收:分阶段进行,每完成100㎡瓦面铺设后,检查瓦垄垂直度、搭接长度等指标,留存影像资料。(二)竣工验收雨后观察:连续降雨2h后检查屋面渗漏情况,重点检查天沟、变形缝等部位,渗漏点需全部整改。功能测试:进行泼水试验(沿屋面坡度均匀泼水,流速0.5m/s,持续30min),确保无渗漏。资料归档:整理施工记录、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资料,编制《古建瓦屋面施工质量评定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