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放射技术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中级放射技术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中级放射技术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中级放射技术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中级放射技术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放射技术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关于X线产生的基本条件,错误的是()A.电子源B.高速电子流C.阳极靶面D.真空环境E.低压电场答案:E解析:X线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电子源(阴极灯丝加热发射电子);②高速电子流(通过高压电场加速电子);③阳极靶面(高速电子撞击靶面产生X线)。真空环境是保证电子不受阻碍运动的必要条件,而低压电场无法加速电子,需高压电场(管电压)提供加速动力,故E错误。2.下列关于CT空间分辨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探测器孔径大小成正比B.与矩阵大小成反比C.与层厚成反比D.与重建算法无关E.与像素大小成正比答案:C解析:CT空间分辨率指区分相邻两个微小组织的能力。探测器孔径越小(A错误)、矩阵越大(像素越小,B、E错误)、层厚越薄(C正确)、采用高分辨率算法(D错误),空间分辨率越高。层厚越薄,部分容积效应越小,分辨率越高,故C正确。3.关于MRIT1加权成像的特点,错误的是()A.短TR(≤500ms)B.短TE(≤30ms)C.显示解剖结构清晰D.脂肪组织呈低信号E.水(脑脊液)呈低信号答案:D解析:T1加权成像(T1WI)采用短TR、短TE,突出组织T1弛豫差异。脂肪因T1短(弛豫快),在T1WI上呈高信号(D错误);水(脑脊液)因T1长(弛豫慢),呈低信号(E正确)。T1WI适合显示解剖结构(C正确),故D为错误选项。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中,常用的减影方式不包括()A.时间减影B.能量减影C.混合减影D.空间减影E.双能减影答案:D解析:DSA减影方式主要包括时间减影(最常用)、能量减影(双能减影)、混合减影(时间+能量)。空间减影并非DSA标准减影方式,故D错误。5.关于X线照片密度的影响因素,错误的是()A.管电压增加,密度增大B.曝光时间延长,密度增大C.焦-片距增大,密度增大D.被照体厚度增加,密度减小E.显影温度升高,密度增大答案:C解析:焦-片距(FFD)增大时,根据平方反比定律,到达胶片的X线量减少,照片密度降低(C错误)。管电压增加(光子能量高,穿透力强)、曝光时间延长(总曝光量增加)、被照体厚度减小(吸收减少)、显影温度升高(显影速度加快)均会使密度增大(A、B、D、E正确)。6.CT图像出现环形伪影,最可能的原因是()A.球管老化B.探测器故障C.扫描床移动误差D.患者运动E.重建算法错误答案:B解析:环形伪影多由部分探测器单元灵敏度异常(如损坏或校准不良)导致,探测器接收的投影数据不一致,重建后形成环形伪影(B正确)。球管老化可能导致整体图像模糊;扫描床误差多引起条状伪影;患者运动导致模糊伪影;重建算法错误多引起规律性伪影,故B正确。7.关于放射防护的“ALARA原则”,正确的是()A.合理应用辐射,避免一切照射B.尽可能降低受照剂量,达到社会可接受水平C.只要剂量低于限值,无需优化D.只关注患者防护,无需考虑工作人员E.防护成本高于收益时,仍需强制优化答案:B解析:ALARA(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原则指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前提下,将受照剂量降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B正确)。并非避免一切照射(A错误),需在剂量限值内优化(C错误),同时关注患者、工作人员和公众防护(D错误),当防护成本远高于收益时,可适当放宽(E错误)。8.关于CR(计算机X线摄影)的工作流程,正确的顺序是()A.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处理→信息记录B.信息转换→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记录C.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转换→信息记录D.信息处理→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记录E.信息记录→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处理答案:A解析:CR工作流程:①信息采集(X线照射IP板,激发存储荧光);②信息转换(激光扫描IP板,读取荧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③信息处理(数字信号经图像处理);④信息记录(打印或存储图像),故A正确。9.关于胸部CT高分辨率扫描(HRCT)的参数设置,错误的是()A.层厚1-2mmB.使用骨算法重建C.管电压120-140kVD.管电流≤100mAE.扫描范围包括全肺答案:E解析:HRCT用于显示肺小叶等细微结构,通常扫描范围为感兴趣区(如肺尖至膈顶的局部),而非全肺(E错误)。参数包括薄层(1-2mm)、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骨算法)、较高管电压(120-140kV)、适当管电流(通常100-200mA,过低噪声大),故E错误。10.关于MRI检查禁忌证,错误的是()A.心脏起搏器植入者B.体内有铁磁性动脉瘤夹C.妊娠3个月内孕妇D.幽闭恐惧症患者E.金属义齿佩戴者答案:E解析:金属义齿多为非铁磁性(如钛合金)或固定良好,通常不影响MRI(E错误)。心脏起搏器(可能被磁化或干扰)、铁磁性动脉瘤夹(移位风险)、妊娠早期(胚胎对磁场敏感)、幽闭恐惧症(无法配合检查)均为禁忌(A、B、C、D正确)。11.关于X线管焦点的“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正确的关系是()A.实际焦点=有效焦点×sinθ(θ为靶角)B.有效焦点=实际焦点×sinθC.实际焦点=有效焦点×cosθD.有效焦点=实际焦点×cosθE.两者无固定关系答案:B解析: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靶角为θ时,有效焦点=实际焦点×sinθ(B正确)。靶角越小,有效焦点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12.关于CT增强扫描的对比剂注射方式,常用的是()A.静脉滴注法B.团注法C.动脉注射法D.口服法E.局部注射法答案:B解析:CT增强扫描需快速达到高浓度对比剂,常用团注法(短时间内快速静脉注射,如3-5ml/s,总量80-100ml),使靶器官在动脉期、静脉期显影清晰(B正确)。静脉滴注法浓度低,动脉注射有创,口服用于胃肠道准备,局部注射用于特定部位,故B正确。13.关于乳腺X线摄影的技术要点,错误的是()A.使用钼靶X线管B.管电压22-35kVC.采用高对比度胶片D.压迫乳腺以减少厚度E.焦-片距≤40cm答案:E解析:乳腺X线摄影需近距离摄影以减少散射线,但焦-片距通常为65-70cm(E错误)。钼靶产生软X线(适合乳腺软组织),管电压22-35kV,高对比度胶片显示细节,压迫乳腺可减少厚度、降低剂量并提高清晰度(A、B、C、D正确)。14.关于DSA的mask像获取,正确的是()A.对比剂注射前获取B.对比剂注射中获取C.对比剂注射后获取D.任意时间获取E.仅在动脉期获取答案:A解析:DSA的mask像是对比剂注射前获取的蒙片(A正确),与充盈对比剂后的造影像进行减影,消除骨骼、软组织等背景结构,突出血管影像。15.关于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错误的是()A.外照射监测常用热释光剂量计(TLD)B.内照射监测需进行生物样品分析C.监测周期不超过3个月D.年有效剂量限值为50mSvE.孕妇需佩戴附加剂量计监测腹部答案:D解析: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连续5年平均),任何一年不超过50mSv(D错误)。外照射用TLD或电子剂量计,内照射需尿、粪等生物检测,监测周期≤3个月,孕妇需特别监测腹部剂量(A、B、C、E正确)。16.关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MPR”指()A.最大密度投影B.多平面重组C.容积再现D.表面阴影显示E.仿真内镜答案:B解析:MPR(Multi-PlanarReformatting)为多平面重组,可将轴位图像重组为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斜面图像(B正确)。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表面阴影显示(SSD)、仿真内镜(VE)为其他后处理技术。17.关于X线照片锐利度的影响因素,错误的是()A.焦点越小,锐利度越高B.物-片距越小,锐利度越高C.焦-片距越大,锐利度越高D.散射线越多,锐利度越高E.屏-片系统分辨率越高,锐利度越高答案:D解析:散射线会导致照片模糊(对比度下降、锐利度降低),故D错误。焦点小(减少半影)、物-片距小(减少放大)、焦-片距大(减少半影)、高分辨率屏-片系统均能提高锐利度(A、B、C、E正确)。18.关于MRI中“流空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快速流动的血液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B.慢速流动的血液在T1WI上呈高信号C.湍流血液在T2WI上呈低信号D.静止血液在T1WI上呈低信号E.流空效应是由于血液流速超过扫描层面时间答案:E解析:流空效应指快速流动的血液(流速>扫描层面时间)在MRI中未被激发,接收不到信号,呈低信号(E正确)。快速血流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A错误);慢速血流可能呈高信号(B错误);湍流因质子相位离散,呈低信号(C错误);静止血液与周围组织信号相似(D错误)。19.关于CT质量控制中的“水模测试”,主要检测的指标是()A.空间分辨率B.密度分辨率C.层厚准确性D.均匀性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水模(均匀介质)用于检测CT的多项性能:①均匀性(不同区域CT值差异);②层厚准确性(测量水模断层厚度);③密度分辨率(分辨低对比度物体的能力);④空间分辨率(通过模体中的线对卡),故E正确。20.关于静脉尿路造影(IVU)的禁忌证,错误的是()A.严重肾功能不全(血肌酐>265μmol/L)B.碘过敏史C.多发性骨髓瘤D.妊娠E.高血压答案:E解析:IVU禁忌证包括:碘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无法排泄对比剂)、多发性骨髓瘤(对比剂加重肾损伤)、妊娠(辐射风险)。高血压非绝对禁忌(控制血压后可进行),故E错误。21.关于X线中心线的作用,错误的是()A.确定摄影方向B.控制散射线方向C.保证被照体中心接受垂直照射D.减少影像变形E.提高影像清晰度答案:B解析:中心线用于确定摄影方向(A正确)、使被照体中心垂直受照(C正确),减少因倾斜照射导致的变形(D正确),提高清晰度(E正确)。散射线方向由X线与物质作用决定,与中心线无关(B错误)。22.关于CT螺距(Pitch)的计算,正确的是()A.螺距=扫描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距离/层厚B.螺距=层厚/扫描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距离C.螺距=扫描时间/旋转时间D.螺距=管电流×扫描时间E.螺距=探测器宽度×准直答案:A解析:螺距定义为扫描机架旋转一周时,检查床移动距离与层厚(或准直宽度)的比值(A正确)。螺距>1时,扫描速度快但剂量降低、噪声增加;螺距<1时,重叠扫描,剂量增加、图像更平滑。23.关于MRI中“化学位移伪影”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增加频率编码带宽B.采用脂肪抑制技术C.调整相位编码方向D.降低主磁场强度E.使用预饱和脉冲答案:D解析:化学位移伪影因脂肪与水的质子进动频率差异引起,主磁场强度越高,频率差异越大(伪影越明显),降低主磁场强度会减少伪影(D错误)。其他方法:增加带宽(减少频率编码方向伪影)、脂肪抑制(消除脂肪信号)、调整相位编码方向(伪影转移至不敏感方向)、预饱和脉冲(抑制脂肪信号)均有效(A、B、C、E正确)。24.关于放射治疗中的“适形放疗”(3D-CRT),核心是()A.提高肿瘤剂量B.减少正常组织受照C.使照射野形状与肿瘤靶区一致D.使用多野照射E.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适形放疗通过调整照射野形状(如使用多叶光栅),使其与肿瘤靶区三维形状一致(C正确),从而提高肿瘤剂量(A)、减少正常组织损伤(B),多野照射是实现手段(D),故核心是C。25.关于数字X线成像(DR)的特点,错误的是()A.动态范围宽,曝光宽容度大B.图像可进行后处理C.辐射剂量高于传统屏-片系统D.可实现数字化存储与传输E.空间分辨率低于CR答案:C解析:DR的量子检测效率(DQE)高于CR和屏-片系统,相同图像质量下辐射剂量更低(C错误)。DR动态范围宽(曝光宽容度大)、可后处理(窗宽窗位调整)、数字化存储(PACS),空间分辨率通常高于CR(E正确),故C错误。26.关于胸部X线摄影的呼吸控制,正确的是()A.深吸气后屏气B.深呼气后屏气C.正常呼吸时曝光D.平静吸气末屏气E.平静呼气末屏气答案:A解析:胸部摄影需深吸气后屏气,使肺充分扩张,对比剂(空气)与肺组织对比度高,同时减少呼吸运动模糊(A正确)。深呼气肺容积小,正常呼吸或平静呼吸均可能导致模糊。27.关于CT灌注成像(CTP)的参数,“CBF”指()A.脑血容量B.脑血流量C.平均通过时间D.峰值时间E.表面通透性答案:B解析:CTP常用参数:①CBF(CerebralBloodFlow)脑血流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组织的血流量);②CBV(CerebralBloodVolume)脑血容量(单位体积组织内的血容量);③MTT(MeanTransitTime)平均通过时间;④TTP(TimetoPeak)峰值时间。故B正确。28.关于X线防护的屏蔽材料,最常用的是()A.铝B.铜C.铅D.铁E.混凝土答案:C解析:铅的原子序数高(82)、密度大,对X线吸收能力强,是最常用的屏蔽材料(如铅衣、铅屏风)。铝用于软X线过滤,混凝土用于建筑屏蔽,故C正确。29.关于MRI中“梯度线圈”的作用,错误的是()A.产生梯度磁场B.进行空间定位C.增强主磁场强度D.帮助频率编码E.帮助相位编码答案:C解析:梯度线圈用于产生梯度磁场(A正确),通过线性变化的磁场实现空间定位(B正确),频率编码(层面选择和频率编码梯度)和相位编码(相位编码梯度)(D、E正确)。主磁场由主磁体产生,梯度线圈不增强主磁场(C错误)。30.关于静脉注射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处理,错误的是()A.轻度反应(恶心、荨麻疹):观察,无需特殊处理B.中度反应(喉头水肿):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C.重度反应(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D.所有反应均需停止对比剂注射E.迟发性反应(24小时后出现):无需处理答案:E解析:迟发性反应(如皮疹、发热)需对症处理(如抗组胺药、激素),严重者需就医(E错误)。轻度反应观察;中度反应(喉头水肿)需肾上腺素;重度反应立即抢救;所有反应先停止注射(A、B、C、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包括()A.被照体原子序数B.被照体密度C.被照体厚度D.X线波长E.显影条件答案:ABCDE解析:X线对比度=物体对比度×射线对比度×屏-片系统对比度。被照体原子序数(Z)越高、密度(ρ)越大、厚度(d)越厚,吸收X线越多,物体对比度越高(A、B、C正确)。X线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越强,射线对比度越低(D正确)。显影条件(温度、时间)影响胶片对比度(E正确)。2.CT图像伪影的常见类型包括()A.运动伪影B.金属伪影C.环状伪影D.条状伪影E.放射状伪影答案:ABCDE解析:CT伪影类型:①运动伪影(患者或器官运动);②金属伪影(高密度金属导致线束硬化);③环状伪影(探测器故障);④条状伪影(扫描床移动误差或数据缺失);⑤放射状伪影(金属或高密度物体)。故全选。3.MRI检查中,属于T2加权成像(T2WI)特点的是()A.长TR(>2000ms)B.长TE(>80ms)C.水呈高信号D.脂肪呈中等信号E.显示病变敏感答案:ABCDE解析:T2WI采用长TR、长TE(A、B正确),突出组织T2弛豫差异。水(T2长)呈高信号(C正确);脂肪(T2短)呈中等信号(D正确);T2WI对水肿、炎症等病变敏感(E正确)。4.关于放射防护的“三原则”,包括()A.实践正当性B.剂量限值C.防护最优化D.个人剂量监测E.公众参与答案:ABC解析:放射防护三原则:①实践正当性(照射的收益>风险);②防护最优化(ALARA原则);③剂量限值(不超过法定限值)。个人剂量监测是实施手段,公众参与非原则,故ABC正确。5.关于DSA的优势,正确的是()A.图像对比度高B.辐射剂量低C.可实时观察血流D.可进行介入治疗E.对微小血管显示清晰答案:ACDE解析:DSA通过减影消除背景,对比度高(A正确);需连续曝光,辐射剂量较高(B错误);实时成像可观察血流(C正确);可同时行介入治疗(D正确);对直径0.5mm以下血管显示清晰(E正确)。6.关于CR的IP板(影像板),正确的描述是()A.核心层为光激励荧光物质(PSL)B.可重复使用C.需避免强光照射D.存储的信息会随时间衰减E.对X线的敏感度低于屏-片系统答案:ABCD解析:IP板核心层含PSL物质(如氟卤化钡),X线照射后存储潜影,激光扫描激发荧光(A正确)。IP板可擦除后重复使用(B正确),需避光(强光会导致潜影丢失)(C正确),存储信息24小时后衰减约25%(D正确)。CR对X线敏感度高于屏-片系统(E错误)。7.关于CT增强扫描的禁忌证,包括()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B.碘过敏史C.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33μmol/L)D.心功能衰竭E.糖尿病答案:ABC解析:CT增强禁忌证:①碘过敏;②严重甲亢(对比剂含碘);③肾功能不全(对比剂肾病风险)。心功能衰竭需谨慎(非绝对禁忌),糖尿病控制良好可进行(D、E错误),故ABC正确。8.关于X线摄影中的“散射线”,正确的控制方法是()A.使用滤线栅B.缩小照射野C.增加焦-片距D.使用高千伏摄影E.使用空气间隙法答案:ABE解析:散射线控制方法:①缩小照射野(减少受照体积);②使用滤线栅(吸收散射线);③空气间隙法(利用散射线偏离胶片)。增加焦-片距减少的是到达胶片的原发射线量(与散射线无关),高千伏增加散射线(C、D错误),故ABE正确。9.关于MRI的“K空间”,正确的描述是()A.K空间是傅里叶变换前的原始数据空间B.K空间中心存储图像对比度信息C.K空间周边存储图像细节信息D.K空间行对应相位编码,列对应频率编码E.填充K空间的顺序不影响最终图像答案:ABCD解析:K空间是MRI信号的原始数据空间,经傅里叶变换重建图像(A正确)。中心区域(低空间频率)决定对比度(B正确),周边区域(高空间频率)决定细节(C正确)。K空间行对应相位编码(不同相位编码步级),列对应频率编码(A/D采样)(D正确)。填充顺序(如螺旋填充、放射填充)会影响图像质量(如运动伪影)(E错误),故ABCD正确。10.关于放射治疗中的“靶区”定义,包括()A.肿瘤区(GTV)B.临床靶区(CTV)C.计划靶区(PTV)D.危及器官(OAR)E.正常组织(NT)答案:ABC解析:放射治疗靶区包括:①GTV(肉眼可见肿瘤);②CTV(GTV+亚临床病灶);③PTV(CTV+摆位误差等边界)。OAR(危及器官)和NT(正常组织)是需要保护的结构,非靶区定义,故ABC正确。三、案例分析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一)患者,女,58岁,主诉“突发胸痛2小时”,临床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行冠状动脉CTA检查。1.该检查的技术要点包括哪些?(5分)2.对比剂注射参数如何设置?(3分)3.若患者心率为85次/分,需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图像质量?(2分)答案及解析:1.技术要点:①扫描前控制心率(<70次/分最佳,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②呼吸训练(屏气15-20秒);③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或前瞻性大螺距扫描;④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至膈下1cm;⑤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骨算法或混合算法);⑥注射对比剂后行测试注射(bolustest)确定扫描延迟时间。2.对比剂注射参数:团注法,流速5-6ml/s,总量80-100ml(根据体重调整);随后注射生理盐水30-50ml(流速相同),冲刷血管内对比剂,减少上腔静脉伪影。3.心率85次/分(>70次/分),措施:①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快速降低心率;②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全心率范围采集,重建最佳时相);③增加管电流(提高时间分辨率),减少运动模糊。(二)患者,男,42岁,因“头部外伤”行头颅CT平扫,图像显示右侧颞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1.该影像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分)2.为明确诊断,需注意哪些扫描参数?(3分)3.若患者躁动无法配合,应如何处理?(3分)4.该检查的辐射防护要点有哪些?(2分)答案及解析:1.最可能诊断:右侧颞叶脑出血(急性期)。2.扫描参数注意:①层厚5-10mm(常规),若怀疑微小出血可减至1-2mm;②管电压120-140kV(提高穿透力);③管电流200-300mA(保证密度分辨率);④骨窗和软组织窗双窗宽显示(骨窗观察骨折,软组织窗观察出血);⑤避免增强扫描(平扫即可显示急性期出血)。3.躁动处理:①安抚患者,说明检查必要性;②请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固定头部;③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④缩短扫描时间(采用螺旋扫描模式)。4.辐射防护要点:①优化扫描范围(仅扫描头颅,避免不必要的颈部照射);②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降低非兴趣区剂量);③儿童或年轻患者需铅屏蔽甲状腺、晶状体;④控制扫描次数(避免重复扫描)。(三)患者,女,35岁,“发现乳腺肿块1周”,行乳腺钼靶摄影,图像显示左乳外上象限类圆形高密度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