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少年法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青少年法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青少年法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青少年法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青少年法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青少年法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4周岁的初中生李某在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长期酗酒且经常辱骂李某。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哪一主体应当依法对李某父亲的行为进行劝诫、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报告?A.李某所在居委会B.李某的班主任C.李某的姑姑(非共同生活亲属)D.李某就读的学校答案:D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8条规定,学校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或面临危险,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李某父亲的行为涉嫌虐待未成年人,学校作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负有强制报告义务。2.13周岁的周某通过某游戏平台充值1.2万元购买游戏装备,其母发现后要求平台返还。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充值行为有效B.周某的充值行为超出其年龄、智力范围,平台应全额返还C.平台已提供游戏服务,无需返还D.若平台未设置未成年人充值限额,需返还;若已设置,则无需返还答案:B解析:《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周某13周岁,大额充值明显超出其年龄、智力范围,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的,该行为无效,平台应返还全部款项(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的规定)。3.某中学为防止学生携带手机,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要求保安对学生书包进行集中检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学校出于管理需要,检查行为合法B.检查行为侵犯学生隐私权,违法C.检查行为侵犯学生财产权,违法D.若检查前告知学生,行为合法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3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删除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其他网络通讯内容;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其他网络通讯内容。书包属于学生私人空间,学校无权擅自检查,侵犯隐私权。4.16周岁的王某因盗窃电动车被公安机关抓获。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处理方式符合规定的是?A.公安机关直接将王某送工读学校B.若王某认罪悔罪,公安机关可对其进行训诫并责令具结悔过C.因王某已满16周岁,应追究刑事责任并公开审理D.王某的盗窃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需强制隔离戒毒答案:B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规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等矫治教育措施。王某16周岁,盗窃电动车若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各地标准不同,一般2000元以上),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可由公安机关训诫;若达到标准,需追究刑事责任,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刑事诉讼法》第285条)。工读学校需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不能直接送;盗窃与强制隔离戒毒无关。5.某直播平台为吸引流量,允许15周岁的主播小张进行深夜直播,并展示其与粉丝的私信聊天记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平台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定?①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②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设置时间管理功能③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泄露未成年人隐私④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6条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第72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防止沉迷;第73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第77条规定,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但未禁止未成年人参与(而是禁止诱导)。因此平台允许15周岁主播注册账号(违反①)、深夜直播(违反②)、泄露私信(违反③),④表述错误。6.初中生小敏(14周岁)因与同学小慧发生矛盾,在班级群里发布小慧的隐私照片并配文“小偷”。小慧因遭受网络暴力出现抑郁症状。根据《民法典》,小慧的父母可以主张哪些权利?A.要求小敏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B.要求学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C.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照片但无需赔偿D.因小敏未成年,无需承担责任答案:A解析:《民法典》第1183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小敏发布隐私照片侵犯隐私权,配文“小偷”可能构成诽谤,导致小慧抑郁,属于严重精神损害,小敏作为侵权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第1188条)。学校若未尽到管理职责(如未及时制止网络暴力),需承担相应责任(第1200条),但非全部;网络服务提供者若未及时删除,需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第1195条)。7.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下列行为符合规定的是?A.父母因工作繁忙,将12周岁的孩子委托给邻居照顾,未定期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B.父母为提升孩子成绩,要求其每天学习12小时,禁止参与任何课外活动C.父母发现孩子沉迷手机,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并监督执行D.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答案:C解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第20条规定,委托照护应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第17条规定,应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时间;第28条规定,学校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父母应配合;第22条规定,父母应与未成年人共同参与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活动,合理使用网络。C选项符合共同制定规则的要求。8.15周岁的陈某与13周岁的林某在放学路上抢劫路人手机(价值3000元)。根据《刑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某和林某均需负刑事责任B.陈某需负刑事责任,林某不负C.林某需负刑事责任,陈某不负D.二人均不负刑事责任答案:B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陈某15周岁,抢劫需负刑事责任;林某13周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抢劫需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9.某儿童福利机构收留了一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3周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机构应当优先为其提供哪种安置方式?A.由福利机构长期抚养B.依法送养C.交由符合条件的家庭寄养D.联系亲属抚养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4条规定,具有收养条件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优先安排收养;第96条规定,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应依法送养。送养有利于未成年人获得家庭关爱,是优先于寄养和机构抚养的安置方式。10.某中学在校园公告栏公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及家庭住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该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荣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答案:C解析:考试成绩、排名及家庭住址属于个人隐私信息,学校未经允许公示,侵犯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学校应保护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章节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要义务要求。答案:①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明确专门负责人员(第74条);②设置未成年人模式,限制上网时间、权限(第75条);③不得为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第76条);④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实施干预,向监护人报告(第75条);⑤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毁损(第73条);⑥对用户发布的涉及未成年人的不良信息,及时删除、屏蔽(第77条)。2.父母拒绝履行监护职责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哪些救济措施?答案:①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临时监护人(第92条);②民政部门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第108条);③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依法指定新监护人,原监护人仍需负担抚养费(第108条);④民政部门作为兜底监护人,在无人担任监护人时履行监护职责(第94条)。3.学校发现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应当履行哪些法定职责?答案:①立即制止欺凌行为(第39条);②通知双方监护人参与处理(第39条);③对相关学生及时心理辅导、教育引导(第39条);④对实施欺凌的学生,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转专门学校(第39条);⑤保护被欺凌学生的隐私,避免二次伤害(第39条);⑥向教育部门报告处理情况(第39条)。4.简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严重不良行为”的定义及矫治措施。答案:严重不良行为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第38条)。矫治措施包括:①公安机关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第41条);②责令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第41条);③责令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第41条);④送入专门学校进行专门教育(第43条);⑤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第45条)。5.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别程序”包括哪些核心内容?答案:①分案处理:与成年人犯罪案件分别关押、管理(《刑事诉讼法》第280条);②隐私保护:审判不公开,犯罪记录封存(《刑事诉讼法》第285</think>条、第286条);③法律援助: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第278条);④社会调查: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可对其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进行调查(第279条);⑤附条件不起诉:符合条件的可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第282条);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或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第281条)。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案例1:14周岁的初中生小宇(住校生)因琐事与同班同学小阳发生矛盾。某日晚自习后,小阳纠集校外人员王某(20周岁)在宿舍楼下拦截小宇,王某对小宇实施殴打,致其肋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学校保安发现后未及时制止,直至值班老师赶到才将小宇送医。小宇父母要求小阳、王某及学校承担赔偿责任。问题:结合相关法律,分析各方责任及法律依据。答案:(1)王某的责任: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殴打行为致小宇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法》第234条),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侵犯小宇健康权,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法典》第1179条、第1183条)。(2)小阳的责任:小阳14周岁,纠集他人实施殴打致轻伤,根据《刑法》第17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才负刑事责任,轻伤不构成犯罪;但作为共同侵权人(与王某构成共同危险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民法典》第1168条、第1188条)。(3)学校的责任:学校对住校生负有教育、管理职责。保安发现殴打行为未及时制止,属于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民法典》第1200条),应承担相应补充责任(在小阳、王某无法赔偿的范围内承担)。案例2:15周岁的女孩小薇沉迷某短视频平台,通过母亲的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在3个月内累计打赏主播28万元。母亲发现后联系平台要求返还,平台以“打赏是自愿行为”“已向主播分成”为由拒绝。问题:小薇的打赏行为是否有效?平台应否返还?说明法律依据。答案:(1)打赏行为的效力:小薇15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19条)。打赏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