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成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成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成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成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下列成语中,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的是:

A.谨小慎微

B.小心翼翼

C.如履薄冰

D.战战兢兢

2."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比喻的是:

A.做事多余,反而不好

B.画技高超

C.蛇的形态美丽

D.创作需要耐心

3."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出自:

A.《庄子》

B.《韩非子》

C.《论语》

D.《孟子》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形容的是:

A.胸部有竹子

B.做事之前已有成熟考虑

C.爱好竹子

D.竹子的形态

5."掩耳盗铃"这个成语讽刺的是:

A.偷盗行为

B.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C.耳朵有问题

D.铃铛的声音大

6."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

A.羊圈坏了要及时修理

B.事情出了差错后及时补救还不算晚

C.羊很珍贵

D.要爱护动物

7."刻舟求剑"这个成语讽刺的是:

A.剑很贵重

B.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C.船只的重要性

D.水的流动

8."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比喻的是:

A.青蛙生活在井里

B.见识短浅,眼界狭隘的人

C.井很深

D.青蛙的跳跃能力

9."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A.给牛弹琴

B.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C.音乐的美妙

D.牛喜欢听音乐

10."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的是:

A.狐狸很聪明

B.仗势欺人的人

C.老虎很威风

D.动物之间的合作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

1."______,必有近忧"出自《论语》,意思是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

2."______,______"比喻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3."______,______"形容事物发展变化迅速,形势变化快。

4."______,______"比喻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5."______,______"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解决主要问题。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

1."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学生尊敬老师,诚心求教的态度。()

2."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比喻的是取舍不当,次要的保留,主要的反而舍弃。()

3."滥竽充数"这个成语说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里凑数。()

4."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5."叶公好龙"这个成语说的是表面喜欢,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

四、多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2分)

1.下列成语中,含有比喻意义的有:

A.守株待兔

B.画龙点睛

C.井底之蛙

D.对牛弹琴

E.胸有成竹

2.下列成语中,出自《史记》的有:

A.破釜沉舟

B.指鹿为马

C.卧薪尝胆

D.完璧归赵

E.望梅止渴

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

1.请解释"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请解释"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含义,并说明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谨小慎微

解析:谨小慎微形容的是对细小的事情也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B项"小心翼翼"虽然也有小心谨慎的意思,但更侧重于形容态度谨慎,不敢疏忽;C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D项"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因此,A项最符合题意。

2.答案:A.做事多余,反而不好

解析:"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意思是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否则会弄巧成拙。

3.答案:B.《韩非子》

解析:"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然碰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于是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主动努力,只想侥幸成功的人。

4.答案:B.做事之前已有成熟考虑

解析:"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指画竹子前心中已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成熟的考虑和准备。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做事前的充分准备和深思熟虑。

5.答案:B.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解析:"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讲的是一个人偷铃铛,怕别人听见,就捂住自己的耳朵。这个成语讽刺的是那种自己欺骗自己,以为别人也不会发现的愚蠢行为。它告诉我们,自欺欺人是没有用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消失。

6.答案:B.事情出了差错后及时补救还不算晚

解析:"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它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后要及时改正,不要因为已经犯了错误就放弃补救。

7.答案:B.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解析:"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讲的是一个人乘船过江,剑掉入水中,他在船帮上刻下记号,等船靠岸后从记号处下水找剑。这个成语讽刺的是那种思想僵化,不知变通,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人。

8.答案:B.见识短浅,眼界狭隘的人

解析:"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隘的人。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要像井底之蛙那样满足于狭小的天地,而应该开阔眼界,扩大视野,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9.答案:B.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解析:"对牛弹琴"出自汉代牟融《理惑论》,原意是对着牛弹琴,牛听不懂,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否则会事倍功半。

10.答案:B.仗势欺人的人

解析:"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意思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来吓唬其他动物。这个成语比喻那些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的人。它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威势所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二、填空题

1.答案:人无远虑

解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这句话强调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有远见卓识,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2.答案:欲速则不达

解析:"欲速则不达"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3.答案: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解析:"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形容事物发展变化迅速,形势变化快。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科技发展、社会变迁等快速变化的领域,提醒我们要适应变化,与时俱进。

4.答案:循序渐进,按部就班

解析:"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次序和步骤,不能急于求成。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要有条理、有步骤,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事倍功半。

5.答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解析:"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解决主要问题。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讲述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在睡觉,他们便站在门外等候,直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学生尊敬老师,诚心求教的态度,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答案:√

解析:"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的是一个人买了珍珠后,却喜欢装珍珠的盒子,于是把珍珠还给了卖家,只留下了盒子。这个成语比喻的是取舍不当,次要的保留,主要的反而舍弃,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3.答案:√

解析:"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讲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后来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个成语说的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4.答案:√

解析:"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讲的是边塞上一个老人丢了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气呢?"后来马带回一匹野马,别人来祝贺,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祸患呢?"后来他儿子骑野马摔断了腿,免于征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5.答案:√

解析:"叶公好龙"出自《新序·杂事》,讲的是古代有个叫子高的人自称喜欢龙,他的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刻着龙。真龙听说后,来到他家拜访,子高却吓得逃跑了。这个成语说的是表面喜欢,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四、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E

解析:含有比喻意义的成语是通过具体事物来比喻抽象道理或情感。A项"守株待兔"是直接讲述一个故事,没有明显的比喻意义;B项"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D项"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E项"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成熟的考虑和准备。因此,B、C、D、E项都含有比喻意义。

2.答案:A、B、D

解析:《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项"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下定决心,不留退路;B项"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D项"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C项"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但更常被引用于《左传》;E项"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不是出自《史记》。因此,A、B、D项出自《史记》。

五、简答题

1.答案: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意是偷铃铛的人怕别人听见,就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偏要想办法掩盖,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有些人犯了错误后,不是勇于承认和改正,而是想方设法掩盖事实,结果往往是欲盖弥彰,反而让事情更加糟糕。又如,有些企业在经营中出现问题时,不是积极面对和解决,而是试图隐瞒真相,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危机。再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诚信原则,还可能被发现后受到更严厉的处罚。这些都体现了"掩耳盗铃"的愚蠢行为,提醒我们要实事求是,勇于面对问题,而不是自欺欺人。

2.答案: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原意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这个成语有以下启示:

首先,在学习上,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学习方法不当或者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要灰心丧气,而应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弥补知识漏洞,这样仍然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如果发现自己在数学上存在困难,可以通过多做练习、请教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