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专项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1.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不包括以下哪类?()A.山体崩塌B.地面沉降C.火山喷发D.泥石流答案:C(条例第二条明确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是()。A.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B.治理为主、预防与避让相结合C.政府主导、群众参与D.谁引发、谁治理答案:A(条例第三条)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A.自然资源主管部门B.应急管理部门C.住房城乡建设部门D.生态环境部门答案:A(条例第七条)4.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由()组织编制。A.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B.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C.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D.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答案:A(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5.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A.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B.环境影响评价C.安全预评价D.水资源论证答案:A(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6.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A.地质灾害危险区B.地质灾害隐患点C.生态保护区D.重点监管区答案:A(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7.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由()发布。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部门B.气象部门C.地震部门D.新闻媒体答案:A(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8.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特大型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由()组织治理。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D.市级人民政府答案:B(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9.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的罚款。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答案:B(条例第四十三条)10.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A.恢复重建计划B.责任追究方案C.灾害调查结论D.应急预案修订方案答案:A(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11.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不包括()。A.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B.防治目标和任务C.旅游开发规划D.防治措施答案:C(条例第十二条)12.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和其他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A.责令停止活动B.提出禁止性规定C.提出防治要求D.给予行政处罚答案:C(条例第十五条)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机关是()。A.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答案:A(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14.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由()承担。A.当地人民政府B.建设单位C.施工单位D.引发灾害的单位或个人答案:D(条例第三十五条)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编制(),明确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职责、抢险救援人员组织和应急资金、物资准备等内容。A.地质灾害应急预案B.安全生产应急预案C.防洪抗旱应急预案D.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答案:A(条例第二十五条)16.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A.地质灾害应急预案B.灾后重建计划C.灾害调查程序D.责任追究机制答案:A(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17.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A.地质灾害治理工程B.安全防护设施C.排水系统D.监测预警设备答案:A(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18.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B.先设计、后施工、再验收C.施工完成后统一验收D.由建设单位自行决定时序答案:A(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19.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的罚款。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D.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答案:A(条例第四十六条)20.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D.市级人民政府答案:A(条例第六条)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1.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生态环境保护规划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城乡规划答案:ABCD(条例第四条)2.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职责包括()。A.制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B.组织编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C.对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D.负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答案:BCD(条例第七条、第十一条、第二十四条)3.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等内容。A.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B.防治目标和任务C.防治分区D.防治措施答案:ABCD(条例第十二条)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等工作。A.地质灾害防治规划B.监测C.预防D.治理答案:ABCD(条例第五条)5.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内容。A.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职责分工B.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C.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D.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答案:ABD(条例第二十五条)6.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A.爆破B.削坡C.进行工程建设D.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答案:ABCD(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7.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A.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B.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抢险救灾C.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医疗救护D.做好灾情调查和统计答案:ABCD(条例第三十一条)8.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符合()。A.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B.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C.行业协会制定的规范D.建设单位的特殊要求答案:A(条例第二十三条)9.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生产、施工或者使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A.未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B.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C.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的D.侵占、损毁地质灾害监测设施的答案:AB(条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三条)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A.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B.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C.定期组织应急演练D.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考核答案:ABCD(条例第六条、第二十六条)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答案:√(条例第五条)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答案:√(条例第十三条)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有权举报。()答案:√(条例第八条)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由评估单位自行负责,无需备案。()答案:×(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需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5.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答案:√(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6.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其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答案:√(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7.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治理。()答案:×(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分别由省级、市级、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治理)8.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答案:√(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9.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家鼓励和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方法。()答案:√(条例第九条)10.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不及时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变更、注销手续的,由原审批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暂扣或者吊销资质证书。()答案:√(条例第四十五条)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5题)1.简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答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条例第三条)。2.地质灾害预防的主要制度有哪些?答案:主要包括:(1)地质灾害调查制度;(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度;(3)地质灾害监测制度;(4)地质灾害预警制度;(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6)地质灾害危险区管理制度;(7)建设工程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制度(依据条例第三章相关条款)。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2)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3)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4)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5)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6)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条例第二十五条)。4.地质灾害治理责任如何划分?答案:(1)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治理;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分别由省级、市级、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治理。(2)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5.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答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条例第四十三条)。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20分)2023年5月,某县自然资源局在巡查中发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情况下,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工建设住宅小区。经调查,该区域历史上曾发生过小型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截至发现时,项目已完成地基施工,投入建设资金约5000万元。问题:1.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哪些规定?2.自然资源部门应如何处理?3.若该项目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答案:1.违反的规定:(1)违反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新版事业单位劳动合同
- 2025船舶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城市供用电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成都市家具买卖合同范本
- 项目招商合作协议书
- 影视公司合作协议书
- 2025餐厅家具采购合同模板
- 购股协议合同范本
- 产科疾病常用药物
- 2016风行菱智m3v3原厂维修手册及电路图21-灯光照明系统
-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3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专训(1)Word版含解析
- 2021年光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GB/T 18241.3-2000橡胶衬里第3部分:浮选机衬里
- GB/T 13477.8-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 四年级上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
- 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无人机驾驶员高级工职业资格考试题库(高频题汇总)
- PMC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
- 腔内治疗对侧腿支链接的陷阱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