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 海底管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1页
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 海底管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2页
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 海底管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3页
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 海底管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4页
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 海底管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海底管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海底管道建设阶段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理影响主要不包括以下哪项?A.施工船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B.管道铺设过程中的底质扰动C.管道阴极保护电流对水生生物的刺激D.管道结构本身成为新的硬质底栖附着基2.以下哪种海洋生物通常被认为是海底管道泄漏事件的敏感指示物种?A.海底棘皮动物(如海胆)B.广泛分布的甲壳类(如螃蟹)C.远洋洄游鱼类D.深海发光生物3.在进行海底管道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哪项工作通常被视为基础和关键环节?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开展现场生态调查C.确定最终的减缓措施D.进行经济成本效益分析4.海底管道的生物污损主要指的是什么现象?A.管道结构因腐蚀而变薄B.大量海洋附着生物(如藤壶、贝类)在管道表面聚集C.管道周围水体出现油污带D.管道绝缘层受到海水的化学侵蚀5.对于穿越重要鱼类的产卵场区域的海底管道,哪种设计或施工措施可能具有最大的生态效益?A.采用柔性管道设计,减少对底栖生物的扰动B.提高管道埋深,完全掩埋在海底沉积物中C.在管道上方设置人工鱼礁,吸引鱼类栖息D.使用高强度钢材,缩短管道建设周期6.海底管道的阴极保护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A.防止管道周围水体富营养化B.减少管道对水生生物的光污染C.抑制管道表面的生物污损D.防止管道发生电化学腐蚀7.以下哪项国际公约主要关注海洋工程活动的环境影响管理?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C.《保护海洋环境公约》(UNEP)D.《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8.在评估海底管道建设对某一敏感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时,通常需要关注哪个关键参数?A.水体温度B.水体盐度C.生物多样性指数D.水体透明度9.海底管道废弃后,最可能长期存在的生态问题是?A.持续的化学污染B.管道作为永久性物理障碍物C.阴极保护电流对环境的影响D.管道材料的生物降解缓慢10.在制定海底管道的环境管理计划时,哪项内容对于事故应急响应至关重要?A.工程设计图纸B.沿岸社区社会经济信息C.漏油扩散预测模型和清污资源清单D.当地渔民的传统捕鱼习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海底管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主要阶段。2.海底管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两种途径影响海洋生物。3.管道泄漏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______和______两种主要类型的生态危害。4.进行海底管道生态影响评估时,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5.为了减轻海底管道对生物的物理阻隔效应,可以采取______或______等工程措施。6.海底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可能对邻近的______和水生植物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含______内容。8.海底管道的生物污损会增加管道的______,并可能引发附加的生态问题。9.对海底管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评估其是否超过该海域的______。10.海底管道废弃后,应遵循______原则,优先考虑______、______或______等方式。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海底管道建设过程中的噪声主要影响的是浅海区域的海洋哺乳动物。()2.所有海底管道泄漏都会对海洋生物造成致命伤害。()3.海底管道的阴极保护是一个持续消耗电能的过程。()4.环境影响评价(EIA)只是海洋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的程序要求。()5.海底管道穿越珊瑚礁区,只要埋深足够,就不会对珊瑚造成影响。()6.生物污损本身对海洋生态系统没有负面影响,反而能增加生物多样性。()7.海底管道的废弃处理可以完全不考虑其对海洋环境的长远影响。()8.阴极保护剂对海洋环境通常是完全无害的。()9.海洋工程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模型模拟。()10.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应尽量避免所有类型的海底管道工程建设。()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海底管道铺设过程中可能对底栖生物造成的主要物理伤害。2.请列举并简要说明三种海底管道泄漏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3.在海底管道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什么是“生态敏感区”?选择一类生态敏感区并说明其保护的重要性。五、论述题(10分)假设你是一名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一个计划在一片近海区域敷设一条海底输油管道的项目。该区域包含一片重要的虾蟹类幼体索饵场和一片由人工鱼礁构成的局部渔业资源增殖区。请分析该项目可能对该两个生态敏感区产生的潜在环境风险,并提出一套包含环境监测和缓解措施的综合管理建议。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B5.B6.D7.A8.C9.B10.C二、填空题1.建设,运营,废弃2.声波传播,振动传递3.急性毒性,慢性生态破坏4.底栖生物调查,水生生物调查,遥感监测5.绕避,埋设6.水生生物7.环境影响评价8.阻力9.生境容量10.科学合理,增殖置换,覆盖,原位保留(或填其他合理答案)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简述海底管道铺设过程中可能对底栖生物造成的主要物理伤害。答:海底管道铺设过程中可能通过机械挖掘、拖拽、振动和噪声等物理方式对底栖生物造成伤害。这包括直接杀死或损伤生物体、破坏其栖息地结构(如底质扰动、底栖景观的改变)、导致生物迁移或行为异常(如避难、繁殖活动受阻),以及破坏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对活动能力弱、定植期长的底栖生物影响更为显著。2.请列举并简要说明三种海底管道泄漏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答:(1)急性毒性影响:油类泄漏后,直接接触或覆盖海洋生物(特别是底栖生物和附着生物)会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甚至死亡,通过食物链传递也可能影响上层生物。(2)慢性生态破坏:泄漏的油污可能长期存在于沉积物中,持续释放有毒物质,影响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3)食物链富集与生物累积:油类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达到危害浓度,对顶级捕食者(包括人类)构成健康风险。3.在海底管道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什么是“生态敏感区”?选择一类生态敏感区并说明其保护的重要性。答:生态敏感区是指那些对人类活动干扰较为敏感、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一旦受损难以恢复或恢复成本极高的海域区域。例如,珊瑚礁区。珊瑚礁是海洋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能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殖和索饵的场所,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珊瑚礁区等生态敏感区需要严格保护,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五、论述题假设你是一名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一个计划在一片近海区域敷设一条海底输油管道的项目。该区域包含一片重要的虾蟹类幼体索饵场和一片由人工鱼礁构成的局部渔业资源增殖区。请分析该项目可能对该两个生态敏感区产生的潜在环境风险,并提出一套包含环境监测和缓解措施的综合管理建议。答:该海底输油管道项目可能对虾蟹类幼体索饵场和人工鱼礁区产生以下潜在环境风险:对虾蟹类幼体索饵场的风险:(1)物理影响:管道铺设和运营期间产生的噪声、振动、光污染可能对活动能力弱的幼体造成惊扰或生理损害;管道本身及其附属设施可能改变局部水流,影响幼体的栖息和饵料获取;管道穿越或附近的底质扰动可能破坏其底栖栖息环境。(2)化学影响:管道泄漏事故可能直接向索饵场释放石油,对幼体造成急性毒性危害,并污染其赖以生存的底质和水质,长期影响其生长和发育。(3)生物影响:管道可能成为阻隔物,阻碍虾蟹类幼体向合适栖息地的迁移;生物污损可能附着在管道上,影响幼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对人工鱼礁区的风险:(1)物理影响:管道穿越鱼礁区可能物理损坏礁体结构;施工活动产生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可能覆盖鱼礁,降低其透光性,影响附着生物的生长;管道运营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影响鱼礁区鱼类的行为和生理。(2)化学影响:管道泄漏可能污染鱼礁及其周围水体,对礁区生物(鱼类、贝类、珊瑚等)造成毒害;阴极保护电流的长期效应也可能对部分敏感生物产生影响。(3)生态影响:管道可能改变鱼礁周围的水流和光照条件,影响礁体的自然演替和生物群落结构;管道可能成为生物的新的附着点,改变礁区生态平衡。综合管理建议:为减轻上述风险,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工程措施:*路线优化:尽可能调整管道路由,避让虾蟹类幼体索饵场和人工鱼礁区,或将其设置在距离敏感区较远的位置。*施工技术改进: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和方法;优化铺设工艺,减少底质扰动范围和程度;设置沉积物扩散控制措施。*结构设计:对管道进行有效的水下标记,引导鱼类避开;考虑设置生物通道或采用柔性结构减少物理阻隔。2.减缓措施:*生态补偿:在无法完全避让的情况下,可研究在远离敏感区的其他区域建设人工鱼礁或其他栖息地,作为生态补偿措施。*泄漏预防与应急:加强管道设计和安装质量管控,提高管道抗腐蚀和抗外力破坏能力;制定详细的泄漏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和物资,定期进行演练。3.环境监测:*基线调查:在工程实施前,对虾蟹类幼体索饵场和人工鱼礁区进行全面的生态调查,摸清其生物资源、群落结构、环境特征等基线信息。*过程监测:在管道建设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