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 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_第1页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 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_第2页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 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_第3页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 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_第4页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 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下列哪种气体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A.氧气(O₂)B.氮气(N₂)C.二氧化碳(CO₂)D.甲烷(CH₄)2.全球变暖最主要的自然强迫因素是:A.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B.地球轨道参数变化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D.陨石撞击3.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指:A.消费者B.分解者C.绿色植物D.微生物4.气候变暖对许多高山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是:A.海平面上升B.土壤盐碱化C.高山植物分布带向上推移D.水资源枯竭5.导致大气臭氧层耗损的主要人为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氯氟烃(CFCs)D.一氧化碳6.水循环中,将水从地表蒸发进入大气的环节是:A.降水B.蒸发C.凝结D.径流7.下列哪项不是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A.海洋酸化B.水温升高导致珊瑚白化C.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加D.渔业资源分布改变8.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稳定性9.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强降水)频率和强度增加,这主要体现了:A.气候变化的直接效应B.气候变化的间接效应C.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D.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反馈10.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是: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C.《巴黎协定》D.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大气垂直方向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层称为________。2.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温室气体)吸收并重新辐射红外线,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4.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植被分布变化、_______延长以及生物物候变化等。5.臭氧(O₃)在平流层中对地球生命起________作用,但在近地面则是污染物。6.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_______、降水、径流和下渗等。7.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其________。8.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特别是________浓度的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9.生态系统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10.为了减缓气候变化,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外,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等手段增强地球的________。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行星风带2.生态系统反馈3.碳汇4.极端天气事件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简述温室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2.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哪些主要影响?3.简述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4.人类活动对地球水循环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论述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结合当前情况,论述人类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C5.C6.B7.C8.B9.B10.D二、填空题1.对流层2.保温3.食物链4.生长季5.保护6.凝结7.面积缩小/丧失8.二氧化碳9.稳定性10.碳汇三、名词解释1.行星风带:指在地球大气环流中,由气压带和风带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全球性、风向基本稳定的带状区域,如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等。2.生态系统反馈:指生态系统内部某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该变化减弱(正反馈)或增强(负反馈)的过程,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3.碳汇:指能够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仓库”,如森林、海洋、土壤、湿地以及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4.极端天气事件:指发生概率小、强度剧烈或影响范围广的天气事件,如热浪、寒潮、干旱、洪涝、强风、强降水等,其频率和强度被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四、简答题1.简述温室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解析思路:首先说明大气组成成分。然后解释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透大气到达地表,但地表受热后向外辐射的长波红外线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CO₂、H₂O、CH₄等)吸收。温室气体随后向各个方向辐射红外线,部分能量返回地表,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维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使其适合生命生存;但过强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答案要点:太阳短波辐射穿透大气到达地表,地表受热辐射红外线;温室气体吸收部分红外线并向各方向辐射,部分能量返回地表,使地表温度升高;维持地球表面温度;过强导致全球变暖。2.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哪些主要影响?解析思路:从气候要素(温度、降水、光照等)变化入手,分别阐述对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答案要点:作物生长季节变化;产量和品质受影响(可能增加或减少);种植区域边界推移;病虫害发生规律改变;极端天气(干旱、洪涝)加剧对农业的冲击;需要调整耕作制度和品种选择。3.简述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解析思路:先说明酸雨的定义(pH<5.6的降水)。然后解释主要前体物(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的来源(主要为人为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再解释这些前体物在大气中转化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并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最后说明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如鱼类)、陆地生态系统(如土壤酸化、植物生长)、建筑物和材料的主要危害。答案要点: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转化成硫酸和硝酸;危害: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土壤酸化(释放有毒元素、固定养分);植物生长受阻;腐蚀建筑物和材料。4.人类活动对地球水循环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解析思路:考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蒸发、蒸腾、径流、下渗、储水)的干预。包括改变地表性质、改变水量、改变水分布等。答案要点:改变地表性质:城市化导致硬化地面增多,影响下渗和蒸发;修建水库改变径流过程;跨流域调水改变区域水分布;农业灌溉大量取用淡水资源;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蒸发变化,影响水资源总量和分布。五、论述题1.论述大气变化与地球生态系统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解析思路: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大气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如变暖、降水变化、极端天气),二是生态系统变化如何反作用于大气(如碳循环、水循环)。强调两者之间的双向反馈关系和地球系统的整体性。答案要点:*大气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改变植被分布和生长季;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变暖和酸化威胁海洋生态。*生态系统变化对大气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₂,是重要的碳汇;植被破坏(砍伐、荒漠化)减少碳吸收,增加大气CO₂;生态系统变化影响水分蒸发和蒸腾,进而影响大气湿度和降水格局;湿地等生态系统在碳循环和水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相互作用与反馈:生态系统对大气的反馈(如变绿增汇、变黄减汇)可以减缓或加剧大气变化;大气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可能破坏其结构功能,使其成为不稳定的源或汇,进一步影响大气。2.结合当前情况,论述人类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解析思路:从减缓气候变化的“源”和“汇”两方面,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建设两方面进行论述。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政策和科技发展趋势。答案要点:*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依赖。*提高能源效率: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和措施。*发展低碳/零碳技术:如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技术等。*植被保护与恢复:保护现有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并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优化农业和土地利用: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合理管理土地利用变化。*加强国际协作:落实《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协议,共同承担减排责任。*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增强韧性):*增强农业适应能力:选育抗逆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灌溉技术。*水资源管理:建设调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