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题库——自然灾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下列哪种自然灾害主要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直接引发?()A.台风B.洪水C.地震D.干旱2.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土壤资源主要造成什么影响?()A.土壤盐碱化B.土壤肥力下降C.土壤侵蚀加剧D.土壤有机质增加3.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影响是?()A.植被破坏B.动物迁徙C.土地沙化D.水体富营养化4.地震发生后,容易引发哪些次生环境灾害?()A.滑坡、泥石流B.海啸、火山爆发C.干旱、沙尘暴D.台风、洪水5.滑坡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可能包括?()A.地下水位上升B.河道堵塞,改变水流C.水源涵养能力增强D.水资源总量增加6.土地沙化现象最严重地区通常具有什么共同的环境特征?()A.气温高,降水充沛B.气温低,降水稀少C.气温高,降水集中D.气温低,降水集中7.火山喷发对大气环境可能造成的短期严重影响是?()A.空气质量持续改善B.全球气温显著升高C.浓烟尘遮蔽阳光,导致气温下降D.二氧化碳浓度快速降低8.森林火灾不仅破坏植被资源,还会导致什么资源环境退化?()A.土壤肥力普遍提高B.水土流失加剧C.地下水资源丰富D.生物多样性增加9.海平面上升主要对沿海地区的哪种资源造成持续性的威胁?()A.淡水资源B.耕地资源C.滨海矿产资源D.大气资源10.评估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损害程度,主要关注什么?()A.生态系统物种数量B.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可持续性C.生态系统面积大小D.生态系统人类利用价值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水土流失2.次生灾害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耕地生产力5.环境脆弱性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地震可能对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造成的直接破坏。2.比较干旱与洪涝灾害对水资源利用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3.说明滑坡、泥石流灾害对下游河床和水质可能造成的危害。4.阐述土地盐碱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试分析干旱灾害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的综合影响。2.以某具体流域(如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为例,论述洪水灾害可能对其水环境、土壤环境和下游生态系统造成的主要影响及机制。3.结合你所在地区或了解的案例,论述自然灾害(任选一种)对当地资源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生态修复挑战。---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A5.B6.B7.C8.B9.B10.B二、名词解释1.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自然营力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它是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直接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和生产力。2.次生灾害:指由主灾(原发灾害)引发或派生出来的新的灾害。例如,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等。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惠益。主要包括供给服务(如食物、水)、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水土保持)、支持服务(如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和人文服务(如文化、旅游、精神价值)。4.耕地生产力:指单位面积耕地上获得农作物产量能力的水平,反映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及其可持续利用潜力。受土壤肥力、地形、水利条件、气候以及耕作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5.环境脆弱性:指环境系统(特别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容易发生退化和功能丧失的特性。通常与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人类活动强度大等因素有关。三、简答题1.简述地震可能对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造成的直接破坏。解析思路:地震的破坏力主要源于地面震动和破坏性次生灾害(如滑坡、崩塌、火灾、海啸)。直接破坏体现在:*基础设施:建筑物(住宅、厂房、学校、医院等)倒塌或严重损坏,道路、桥梁、铁路、隧道等交通设施中断,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瘫痪或受损。*土地利用:地面沉降或隆起导致土地利用性质改变;建筑物和工程设施被毁,形成大量废墟,直接占用土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山地区域直接摧毁土地和植被;部分区域可能因海水倒灌或地表水污染而失去使用价值。2.比较干旱与洪涝灾害对水资源利用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解析思路:干旱和洪涝是水资源分布失衡的两种极端状态,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方向和性质截然不同:*干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导致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供水困难,影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农业灌溉受限或无法进行,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工业用水紧张,可能影响生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核心是“缺水”。*洪涝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过量或利用困难。洪水泛滥会淹没地区,导致供水系统被冲毁或污染,生活用水中断;农田被淹,土壤肥力流失,农业受灾;洪水冲刷可能带走表土和污染物,污染下游水体;城市内涝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极端洪水可能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影响核心是“水过多”或“水被污染”。3.说明滑坡、泥石流灾害对下游河床和水质可能造成的危害。解析思路: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其物质组成和运动特性对下游河流影响显著:*对河床的危害: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土、石、树木等)被携带并注入下游河道,导致河床淤积抬高,改变河道纵坡和横断面形态;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或改变水流方向;冲毁桥梁、堤防等水工建筑物。*对水质的危害:泥石流携带的泥沙、石块、腐殖质、家畜粪便、工业废物等进入河流,导致水体浑浊度急剧升高,悬浮物含量远超正常水平;携带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造成水体化学污染;大量细颗粒物覆盖河床,可能窒息水生生物;淤积的泥沙短期内可能富含养分,但长期则使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增加。4.阐述土地盐碱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思路: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中盐分(主要是钠、镁、钙的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含量过高,导致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差,影响作物生长的现象。主要原因和影响如下:*主要原因:*自然因素:长期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和径流,导致盐分在地表积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过高,盐分随水向上运移积累;母质中含有易溶性盐类。*人为因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灌溉不均匀);排水系统不完善或被堵塞;过度引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上升;不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和盐分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壤盐碱化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通气透水性,影响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盐分直接毒害作物,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土壤养分失衡(如钠离子置换作用导致钾、镁等有益元素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显著降低或绝收,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四、论述题1.试分析干旱灾害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的综合影响。解析思路:分析需全面覆盖土地、水和生物三个核心资源要素,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联及干旱的连锁反应。*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主要表现为植被大面积枯死、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加剧;土壤水分亏缺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分解加速;耕地盐碱化风险增加(尤其在灌溉不当区域);土地退化导致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减弱。*对水资源的影响:地表径流锐减,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或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超采现象;水库蓄水量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急剧加剧,影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植被死亡和退化导致栖息地破坏,许多依赖植被生存的物种(尤其是陆生和草本植物)失去生存空间而减少或消失;动物因缺水缺食而迁徙、死亡或种群数量下降;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退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综合影响分析:干旱对三个要素的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加剧。土地的退化(植被减少、沙化)会降低其对降水的截留和涵养能力,加剧水土流失和下游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的极度短缺反过来又直接威胁土地的肥力和生物的生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进一步削弱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恢复能力。干旱使得该地区资源环境系统整体处于脆弱和退化的状态。2.以某具体流域(如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为例,论述洪水灾害可能对其水环境、土壤环境和下游生态系统造成的主要影响及机制。解析思路:选择一个具体流域,结合其特点,详细阐述洪水对水、土、生环境的直接影响机制和后果。*以黄河流域为例(也可选择长江流域进行分析):*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机制:洪水期间,大量泥沙、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物(农药、化肥)等被冲入河道和湖泊。机制是水流输运和混合作用。主要后果是:水体浑浊度急剧升高,水体溶解氧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增加;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造成水环境污染;部分河段可能因高含沙量形成暂时性“绿潮”或水华;水库调蓄能力饱和后,下泄洪水可能加剧下游水质压力。*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机制:洪水淹没导致土壤长时间浸泡,通气不良,根系窒息死亡;水流冲刷剥蚀表层肥沃土壤,造成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受损;高含沙量的洪水在主河道和洪泛区沉积,可能改变土壤质地和分布,甚至淹没良田;洪水带来的污染物可能淤积在土壤表层,造成土壤污染。*对下游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制:洪水淹没河岸植被和湿地,导致其损毁或退化;水流冲刷改变河床形态和河岸线,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洪水退水后,部分区域可能因缺水、盐度变化(沿海)或沉积物覆盖而影响生物恢复;极端洪水可能直接摧毁沿岸的农田、林地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但适量的洪水(如黄河流域的“洪水脉冲”)也有助于冲刷河道、补给地下水、维持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3.结合你所在地区或了解的案例,论述自然灾害(任选一种)对当地资源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生态修复挑战。解析思路:选择一种具体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洪水、滑坡等),结合一个具体区域(可基于常识选择,如汶川地震区、西北干旱区、某洪水频发区等),分析其长期影响,并重点论述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困难。*案例选择:以汶川地震为例*长期影响:*土地资源:大量土地被毁或掩埋,形成地震断裂带,地形格局改变;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破坏山地区域的耕地和林地;部分区域土壤结构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堰塞湖的形成和溃决对下游土地造成灾难性影响。*水资源:水库、堰塞湖对河流形态和流量造成长期改变;部分水源地被破坏或污染;地震引发的地下水异常变化;水利设施损坏导致水资源管理困难。*生态环境:大面积植被损毁,生态系统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山体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风险增加;灾区空气、土壤和水体可能因建筑废墟和次生灾害(如火灾)产生长期污染;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修复挑战:*基础数据缺乏与更新困难:地震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复杂,需要大量投入进行基础数据的调查、测绘和更新,为修复规划提供依据。*次生灾害风险高:地震断裂带活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等,使得在修复过程中仍需面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威胁。*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高效隔油箱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方案
- 人防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案
- 基于BIM的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研究
- 兄弟房子合同协议书
- 全款买新车合同范本
- 代理职称评审协议书
- 代管孩子存款协议书
- 企业扶贫分红协议书
- 2009-2022历年四川省定向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有答案详解2023上岸甄选资料
-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 上海市住宅修缮施工资料及表式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考试试卷
- 金平福源矿业有限公司田房锡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
- YC/T 145.7-1998烟用香精标准样品的确定和保存
- 第1章大气科学概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概论)
- GB 17498.7-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7部分:划船器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2021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说课2课件
- 岩土专业软件的区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