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题库- 数学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_第1页
2025年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题库- 数学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_第2页
2025年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题库- 数学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_第3页
2025年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题库- 数学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_第4页
2025年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题库- 数学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题库——数学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某人在跑步机上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跑步,同时保持每分钟120次的配速。试计算该人在跑步机上跑步10分钟所消耗的大致能量(以千卡为单位)。已知该人体重70公斤,跑步的MET值为8.0。二、假设一名健身爱好者的心率数据如下(单位:次/分钟):[130,125,132,128,135,130,127]。请计算该组心率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三、为了检验一项新的有氧训练方法是否比传统跑步更能有效降低体重,研究人员选取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一组采用新方法训练(A组),另一组采用传统跑步训练(B组),持续8周。训练前及训练后,两组志愿者的体重数据(单位:公斤)如下:A组:初始体重[75,82,78,88,80,76,85,77,83,79]A组:训练后体重[74,81,77,86,79,75,84,76,82,78]B组:初始体重[76,84,80,89,81,77,86,78,84,80]B组:训练后体重[75,83,79,87,80,76,85,77,83,81]请简述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至少一种)来比较这两种训练方法在降低体重方面的效果。并说明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四、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一次快攻中,从本方底线接球后,运球5米后急停跳投。假设他运球时速度恒定为4米/秒,急停跳投时距离篮筐(距离他急停位置8米)所需时间为0.5秒。请计算该运动员从接球到完成投篮的总时间(以秒为单位,假设运球和急停跳投是连续进行的)。五、某健身房提供两种会员卡方案:方案A:年费300元,每次使用设施需额外支付5元。方案B:年费800元,包含无限次使用设施。为了决定选择哪种方案,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假设某人每年使用健身房设施的次数为x次。请分别建立选择方案A和方案B时,该人每年总费用的表达式。并确定当每年使用次数x为何值时,选择方案A更经济?六、在制定跑步训练计划时,教练通常建议将跑步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已知某跑步者的最大心率估算公式为MHR=220-年龄。现假设该跑步者年龄为30岁。请计算该跑步者的最大心率以及建议的跑步心率区间(最低和最高心率)。七、一名力量训练爱好者计划进行卧推训练。他使用的杠铃重量(包括杠铃杆)为100公斤。假设他在卧推过程中,将杠铃在胸部上方举起的垂直高度为50厘米,并将杠铃从最低点举起到最高点花费的时间为1秒。请计算他将杠铃举起的平均功率(以瓦特为单位)。假设整个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忽略杠铃杆重量和空气阻力。八、考虑一个简单的健身计划优化问题:某人计划每周进行三次有氧运动(跑步或游泳)和两次力量训练。他希望每周至少消耗1500千卡的能量,并且希望跑步的总时间不超过总运动时间的60%。已知跑步每分钟消耗6千卡,游泳每分钟消耗8千卡,力量训练每分钟消耗3千卡。请建立一个线性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来表示这个健身计划的约束条件。试卷答案一、能量消耗=体重(kg)×METs×时间(小时)能量消耗=70kg×8.0METs×(10/60)小时能量消耗=70×8×1/6千卡能量消耗≈93.33千卡解析思路:根据题意,直接应用能量消耗的基本公式METs×体重×时间。注意单位统一,时间需转换为小时。二、平均数=(130+125+132+128+135+130+127)/7=897/7≈128.14中位数=排序后位于中间的数=130(排序后为[125,127,128,130,130,132,135])计算方差s²=[(130-128.14)²+(125-128.14)²+...+(127-128.14)²]/7s²≈[3.48+10.94+1.78+0.06+48.94+3.48+1.22]/7s²≈69.88/7≈9.98标准差s=√9.98≈3.16解析思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位置的值。方差是各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按公式逐步计算。三、可以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组训练后体重的均值差异。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①需要比较两组(A组和B组)的均值;②假设两组体重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样本量判断);③假设两组方差相等(或可以选择进行Welcht检验);④数据为独立样本。解析思路:比较两组连续型数据均值差异时,常用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适用于两组独立样本且数据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或使用非齐性t检验)的情况。根据题目描述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并说明理由。四、总时间=运球时间+急停跳投时间运球距离=5米,速度=4米/秒,运球时间=5米/4米/秒=1.25秒急停跳投时间已知为0.5秒总时间=1.25秒+0.5秒=1.75秒解析思路:将总过程分解为两个子过程:匀速直线运动(运球)和匀速或零速过程(急停跳投)。分别计算每个过程所需时间,然后相加得到总时间。运球时间用距离除以速度计算。五、方案A总费用=300+5x元方案B总费用=800元选择方案A更经济当且仅当方案A费用<方案B费用300+5x<8005x<500x<100因此,当每年使用次数小于100次时,选择方案A更经济。解析思路:分别建立两个方案的年总费用关于使用次数x的表达式。然后建立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得到使方案A更经济的x的范围。六、最大心率MHR=220-年龄=220-30=190次/分钟建议心率区间下限=0.60×MHR=0.60×190=114次/分钟建议心率区间上限=0.80×MHR=0.80×190=152次/分钟解析思路:直接代入最大心率公式计算MHR。然后根据60%-80%的范围计算建议的最低和最高心率。七、做的功W=力×距离=重力×垂直高度力=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100kg×9.8m/s²=980N距离=50cm=0.5mW=980N×0.5m=490J(焦耳)平均功率P=功/时间=490J/1s=490W(瓦特)解析思路:先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功等于重力乘以垂直位移。然后利用功率的定义,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注意单位换算(厘米到米)。八、设每周跑步时间为x分钟,游泳时间为y分钟,力量训练时间为z分钟。约束条件:1.总运动次数:3次有氧+2次力量=5次。可表示为x+y+z=5(如果x,y,z分别代表次数,但通常时间更合适)或直接表示有氧总次数x+y=3。更可能是时间约束,假设题目意图是总时间至少满足有氧3次+力量2次的需求,可能需要调整题目或理解为时间占比。按常见线性规划,理解为总时间至少满足活动次数要求更合理,即x+y>=3,z>=2。或者理解为每次有氧平均至少1.5次,每次力量至少1次。更标准的可能是时间限制。假设题目意在总时间,则可能需要改为x+y+z<=24(假设每周最多运动24小时)。我们按常见时间限制,设总时间为T,则x+y+z=T。再补充能量和比例约束。2.能量消耗至少1500千卡:(6x+8y+3z)/60*60>=1500=>6x+8y+3z>=540003.跑步时间不超过总运动时间的60%:x<=0.60T4.总时间限制:T<=14(假设一周运动不超过14小时)5.非负性:x>=0,y>=0,z>=0简化模型假设:总时间T固定,如T=14小时=840分钟。则约束条件为:x+y+z=8406x+8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