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题库——外国历史中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简要说明自然灾害在历史学研究中作为解释性变量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二、分析中世纪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人口变迁产生的至少三个主要影响。三、比较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在应对大规模水灾或地震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社会后果的异同。四、论述近代以来,气候变化作为一种背景因素,如何在不同地区引发了不同的社会与环境变迁。请结合具体历史案例进行阐述。五、阅读以下历史片段(此处假设一个关于19世纪美国干旱的片段):“……1870年代至1890年代,美国中西部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干旱恐慌’(DustBowl)的严重旱灾。农作物大面积歉收,导致农民破产,大量人口被迫迁移到西部或城市。政府随后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水利建设和技术改良……”根据这段材料,分析这场旱灾对美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冲击,以及政府应对措施可能带来的长远社会效应。六、探讨“灾害观”的演变如何反映不同文明阶段的社会思想、技术水平和文化信仰。请选择两个不同文明(如古代埃及与古代玛雅,或中国传统观念与现代西方灾害理论)进行比较说明。七、论述在历史上,自然灾害有时也会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请结合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自然灾害是如何触发或加速了社会、政治或technological的变革。试卷答案一、自然灾害作为解释性变量,在历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性。它们不仅是物理事件,更是社会压力的放大器,可以暴露并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或加速社会结构的变迁、政治动荡或文化转型。例如,严重的瘟疫(如黑死病)可以直接造成人口锐减,冲击劳动力市场,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大规模的洪水或饥荒则可能导致农民起义、政权崩溃或民族迁徙。研究自然灾害有助于理解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人类社会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的适应与演变。二、中世纪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人口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1.社会结构: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劳动力价值上升,促使农民和手工业者争取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加速了封建依附关系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社会流动性增加,传统的社会等级秩序受到冲击。2.经济模式:大量劳动力流失导致土地荒芜,部分农业区域出现土地集中。手工业也遭受重创,但另一方面,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也刺激了某些行业的发展。商业和贸易在经历初期混乱后,长期来看,由于劳动力稀缺和新兴中产阶级的兴起,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人口变迁:造成欧洲人口结构失衡,年轻人口比例下降,平均寿命缩短。幸存者通常年龄较大,影响了家庭结构和人口再生能力。人口分布也发生变化,一些人口稠密地区人口密度下降。三、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在应对水灾或地震时措施及后果的异同:相同点:都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以应对洪水(中国治水传统,罗马发达的供水和排水系统);都试图通过国家动员力量进行灾后救援和重建;灾害都常常被用于反思统治者的德行,并可能引发社会抗议或政治危机。不同点:1.侧重点与技术:中国更侧重于大型水利工程(如堤坝、灌溉系统)和利用自然地形(治水思想);罗马则在工程技术上更为先进,发展了复杂的引水渠、地下排水管道(如万神庙下的排水系统)和抗震建筑技术(如拱券结构)。2.社会动员方式:中国常通过“更戍”等方式强制动员劳动力参与治水;罗马则更多依赖发达的城市管理和法律体系来协调应对。3.后果影响:中国的治水工程与水灾深刻影响了区域经济格局和文化观念(如“水德”);罗马的工程则体现了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城市文明,但也可能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如供水分配)。两者灾害后的社会控制能力和政权稳定性都受到考验。四、气候变化作为背景因素,在不同地区引发了不同的社会与环境变迁。例如,19世纪的美国中西部因长期干旱(DustBowl),导致农业崩溃,土地沙化,迫使大量农民失去生计,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潮,从农村涌向城市或加利福尼亚等地,加剧了城市贫困问题,但也促进了农业技术革新和政府干预农业政策的形成。而在欧洲,气候变暖可能加剧了中世纪晚期某些地区的干旱和饥荒,与瘟疫叠加,加剧了社会动荡和人口下降;而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则对低洼沿海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城市规划构成了持续威胁,引发了对海岸防护和移民安置的讨论。五、根据假设材料,19世纪美国干旱(DustBowl)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大量农田荒芜,农作物绝收,导致农民普遍破产,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农民收入锐减,生存环境恶化。这直接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即“DustBowlMigration”,许多家庭被迫离开家园,前往西部或城市寻找新的生计,导致接收地社会压力增大,并改变了美国的人口地理分布。政府后续投入资源进行水利建设和技术改良,虽然有助于缓解短期困境,但长远可能改变了区域生态平衡,且受益过程不均,也可能重塑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干预能力。六、灾害观的演变反映不同文明的社会思想、技术水平和文化信仰。1.古代埃及:埃及文明依赖尼罗河,其灾害观与洪水密切相关。洪水被视为既是毁灭性的也是创造性的(带来肥沃淤泥),与神祇(如奥西里斯)的神话紧密相连。他们的应对措施(如建立神庙祭祀、发展水文观测)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秩序(Ma'at)的维护,反映了其农业文明、神权政治和循环时间观。2.古代玛雅:玛雅文明地处热带雨林,面临洪水、干旱和飓风等威胁。他们的灾害观融入宇宙观和宗教仪式中,通过复杂的历法和天文学观测预测季节变化和潜在灾害。应对措施包括修建水利设施、发展农业技术(如梯田)、举行祭祀仪式以平息神怒。这反映了他们对环境的高度敏感、发达的观测能力以及宇宙轮回、神人沟通的文化信仰。3.对比:两者都视自然灾害为神圣力量的表现,并试图通过信仰和仪式来控制或缓解其影响。但埃及更强调洪水的周期性和必要性,而玛雅则更关注多种气象灾害及其与宇宙周期的关联。玛雅在观测技术上有突出成就,而埃及则在大型水利工程组织上更为系统。七、历史上自然灾害有时会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一个例子是19世纪的法国大革命。虽然革命爆发有多重复杂原因(经济危机、社会不公、政治腐败、启蒙思想影响等),但长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18世纪末连续几年的严重旱灾和饥荒,极大地恶化了法国的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港口作业委托合同(GF-91-0409)2025年更新
 - 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合同协议
 - 医师医疗保险政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居民医疗保险协议书
 - 2025计算机网络实验试题及答案
 - 字节跳动校招试题及答案
 - 2025计算机考试题excel试题及答案
 - 舜宇光学校招试题及答案
 - 多功能厨房分格餐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排球用品设计师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2年澄迈县辅警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六章-导游服务中问题与事故的处理课件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课件
 - 6078三菱帕杰罗v87v97v93维修手册原厂10pajero-china index
 -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 孕妇体重管理课件
 - 淮安市小荧星招生六年级数学试卷
 - 矿山压力测量仪器
 - 天使投资人 以及联系邮箱完全版
 - 员工应聘职位申请表(模版二)
 - 酒店英语之最全西餐菜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