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大气动力学对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地转平衡2.科里奥利参数3.绝热过程4.梯度力5.行星波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地球自转对近地大气运动的主要影响。2.大气静力稳定度是如何定义的?其对大气垂直运动有何影响?3.什么是大气边界层?其主要的物理过程有哪些?4.简述全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5.比较绝热温层和伪绝热过程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解释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与下沉)发生的必要条件和机制。2.论述大气环流模式(GCMs)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主要组成部分及其面临的挑战。3.分析大气动力学过程(如风场、温度场、水汽输送)如何影响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水循环过程。4.以特定天气系统(如温带气旋)为例,详细阐述其生命史演变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动力学机制。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转平衡: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大气的水平动量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的状态。此时,风的方向与等压线平行,大小与等压线梯度成正比。**解析思路:*理解地转平衡的核心是水平动量方程在梯度力(-∇p)和地转偏向力(2Ωv×r)平衡(忽略摩擦力f)时的状态。需要知道地转偏向力的表达式和方向,以及等压线与风向的关系。2.科里奥利参数:描述地球自转引起物体(包括大气)在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时受到的偏向力大小的参数,其表达式为f=2Ωsinφ,其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φ为纬度。**解析思路:*理解科里奥利参数是地转偏向力的量化表示。需要知道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其与纬度的关系(赤道为零,两极最大)以及其数学表达式。3.绝热过程: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大气中的绝热过程分为干绝热过程和湿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指气块做绝热运动时,其内部空气的含水量保持不变;湿绝热过程则考虑了水汽的凝结或蒸发伴随的潜热交换。**解析思路:*区分绝热过程与等压过程。理解绝热过程的定义(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掌握干绝热过程和湿绝热过程的区别(是否考虑水汽相变和潜热)。了解绝热温层(干绝热)和伪绝热过程(湿绝热)的概念。4.梯度力:指由于大气中某性质(如温度、密度、压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力。在气象学中,通常指压力梯度力,它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驱动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解析思路:*理解梯度力的来源(空间不均匀性)。掌握压力梯度力的定义、方向(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及其在大气运动中的作用(提供加速度)。区分梯度力与其他力(如地转偏向力、摩擦力)。5.行星波:在球坐标系下,大气运动中存在的一类长波波动,其波动角频率接近于基本气流角频率的两倍(2Ω),是地球自转导致的大气运动一个重要特征。它们在纬向和经向上都有传播。**解析思路:*理解行星波是大气中的一种波动现象。关键在于知道其频率特性(接近2Ω)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了解其在球坐标下的表现形式。二、简答题1.简述地球自转对近地大气运动的主要影响。**解析思路:*地球自转主要通过产生地转偏向力影响近地大气运动。解释地转偏向力的定义(使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为零)及其对风场的影响(使风不再沿等压线吹,而是斜穿等压线,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是地转平衡状态)。提及科里奥利参数随纬度变化。2.大气静力稳定度是如何定义的?其对大气垂直运动有何影响?**解析思路:*定义静力稳定度通常通过气块的绝热上升或下降过程来判定。如果气块被抬升后,其环境温度下降速率小于或等于干绝热递减率(即θe≥θ),则大气是稳定的;反之,则是不稳定的;如果环境温度下降速率介于两者之间,则是条件性稳定或不稳定。解释稳定大气对垂直运动的抑制作用(上升的气块冷却,密度增大,有返回原地的趋势),不稳定大气对垂直运动的促进作用(上升的气块冷却仍比环境轻,会继续上升),条件性稳定大气取决于初始抬升和含水汽情况。3.什么是大气边界层?其主要的物理过程有哪些?**解析思路:*定义大气边界层是紧贴地表、受地表物理特性(温度、粗糙度等)直接影响、湍流混合显著的一层大气。说明其高度随日变化(白天通常几百米到两三公里,夜间可能缩至几十米)。列举主要物理过程:①近地层风切变和摩擦阻力(导致风速随高度减小);②涡环生成与扩散(导致湍流混合);③辐射热量交换(地表与大气间的感热和潜热交换);④地表与大气间的物质交换(如污染物扩散、水汽输送)。4.简述全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解析思路:*主要特征:①赤道低气压带(ITCZ),两极高气压带;②赤道两侧的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的副热带低气压带(信风带);④极地东风带和极地涡旋。形成原因:①太阳辐射在纬向上的不均匀分布是根本原因(导致地面温度差异);②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偏离直线);③地形影响(如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和绕流)。需要简述各带的形成机制。5.比较绝热温层和伪绝热过程的区别与联系。**解析思路:*区别:绝热温层(干绝热层)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层(θ=θ**(T/T0)^(-R/cp)),存在于对流层顶以上,主要是干空气绝热上升冷却所致。伪绝热过程(AdiabaticLapse)描述的是在存在水汽凝结或蒸发时,气块绝热升降引起的温度变化率,包括干绝热递减率和湿绝热递减率(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递减率)。联系:伪绝热过程包含了干绝热过程。当气块上升未达到凝结高度或未发生相变时,其温度变化遵循干绝热递减率;达到凝结高度后,若发生相变,则温度变化率减小为湿绝热递减率。绝热温层是干绝热过程在高层大范围持续作用的一种宏观表现。三、论述题1.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解释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与下沉)发生的必要条件和机制。**解析思路:*首述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ΔU=Q-W。大气垂直运动涉及气块内部能量(内能)的变化(ΔU)和对外做功(W,主要是膨胀功)。上升气块膨胀,对外做正功(W>0),若无热量输入(Q=0),则必然内能减少(ΔU<0),即温度下降;下沉气块压缩,外界对其做功(W<0),内能增加(ΔU>0),温度上升。其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气团绝热上升(或下沉)时,其熵会自动增加(ΔS>0),这是不可逆过程。结合静力稳定度分析:不稳定大气(θ<θe)的气块绝热上升时会释放对流有效位能(绝热冷却使其比环境轻),这是熵增和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位能)的过程,驱动上升。稳定大气(θ>θe)的气块绝热上升会吸收对流有效位能,难以持续上升。因此,垂直运动的发生需要满足初始扰动条件(气块θ与环境θ的对比),并通过绝热过程和能量转化(第一定律)以及熵增过程(第二定律)来实现。机制上涉及压力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以及浮力(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综合作用。2.论述大气环流模式(GCMs)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主要组成部分及其面临的挑战。**解析思路:*角色:GCMs是研究大气环流、气候系统及其对强迫因子(如温室气体浓度、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主要工具。它们通过数值模拟,帮助我们理解大气物理过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评估气候模型的不确定性。在地球系统科学中,它们常与其他圈层模型耦合,进行地球系统整体模拟。主要组成部分:①模式框架:包括网格划分、时间积分方案、物理量变量等。②大气动力学核心:包含控制大气运动的方程组(通常是简化的流体力学方程),如静力平衡、辐射传输、边界层过程等模块。③物理过程参数化:由于网格尺度远大于真实物理过程尺度,需要用数学函数来近似描述云、降水、辐射、对流、湍流、边界层、水汽输送等复杂过程。④水分循环:模拟大气中水汽的产生、输送、凝结、降水等过程。⑤垂直坐标系统:描述大气垂直结构。⑥与其他圈层耦合接口(在耦合模型中):定义与其他圈层(海洋、陆地、冰雪)的能量、水汽、物质交换通量。面临的挑战:①参数化的不确定性:对许多小尺度物理过程的认识不足,导致参数化方案存在较大误差。②计算资源需求巨大:高分辨率模拟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③模式分辨率限制:当前分辨率难以完全捕捉关键区域(如热带对流、极地冰盖)的精细结构。④模式系统偏差:模拟结果与观测存在系统性差异(如模拟的全球平均温度、降水等与观测值有偏差)。⑤缺乏验证数据:尤其在极端事件和区域尺度上,验证数据有限。3.分析大气动力学过程(如风场、温度场、水汽输送)如何影响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水循环过程。**解析思路:*大气动力学是水汽在大气中输送和分配的关键驱动力。首先,风场(水平运动)决定了水汽从海洋、湖泊等水源地输送到大陆内部和不同区域的路径与强度。例如,信风将水汽输送到副热带大陆西岸,形成丰沛降水;季风系统则导致亚洲、非洲等地出现季节性强烈的降水。其次,温度场(垂直运动和水平分布)影响水汽的蒸发、凝结和降水过程。温暖湿润的区域有利于蒸发和对流降水,寒冷干燥的区域水汽含量低,降水稀少。大气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是降水发生的必要条件。大气环流模式中的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其动力学结构(上升气流、云带组织)直接控制着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强度。水汽输送量也受控于气流速度和湿度。因此,大气动力学通过控制水汽的来源、输送路径、输送效率和降水发生的条件与位置,深刻影响着从局地蒸发、径流到全球水汽总量平衡等各个层面的水循环过程。4.以特定天气系统(如温带气旋)为例,详细阐述其生命史演变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动力学机制。**解析思路:*以温带气旋为例,其生命史通常包括发展、成熟和消亡阶段,涉及复杂的动力学机制。①发展阶段:通常在锋面附近(冷锋或暖锋),由于暖湿空气被冷气抬升,或冷空气侵入暖空气下方产生正涡度平流,导致气旋环流开始建立,垂直运动发展,云层和降水开始形成。关键机制:锋面动力学(斜压性、正涡度平流)、潜热释放(湿绝热过程,加热上升气流,增强不稳定)。②成熟阶段:气旋发展至顶峰,环流中心加深,云系覆盖范围广,降水强度大。关键机制:气旋中心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深厚的湿斜压不稳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racle客户端 协议书适配器错误
- 用户协议书现状
- 2025年医美项目合作分成行业利益分配机制与风险控制区块链技术应用报告
- 2025年宠物医疗服务行业诊疗服务市场竞争格局与收费标准竞争策略报告
- 2025年社区亲子运动会策划行业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报告
- 2025年宠物健康管理软件用户粘性预测与功能设计报告
- 2025年社区文化墙文化传播创意设计受众心理分析报告
- 契约金营销方案
- 餐厅沙龙活动方案策划
- 氧化层击穿原理
-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
- 中西翻译简史第5章知识分享
- 2023年甘肃二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知识点必练100题(含详解)
- 地球物理学课件
- 初三满分的作文600字5篇
- 工程案例-金域华府住宅小区
- 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课件-
- 感官第一节感受器及一般生理特性
-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天文篇课件
- 住建部新发布建设项目总投资费用项目组成详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