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山西省运城市物理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2.有一个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g/cm3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3.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4.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S1、S2都闭合 D.S1、S2都断开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检查身体是声与信息在医学中的应用6.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要想使照片中的树木变大,应该远离树木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7.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菜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一。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456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A.3.0×103kg/m310gB.1.5×103kg/m315gC.0.75×103kg/m322.5g.D.1.0×103kg/m320g8.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9.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10.下列措施中,能使瓶中矿泉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B.放在冰箱里,水温度变低C.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 D.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11.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A.0.6m=0.6×100=60cm B.5.8m=5.8×100cm=580cmC.30min=30min×60=1800s D.2h=2×60=120min1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张桌子 D.一头牛13.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B.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冰花,是室外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C.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看到冰箱内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很多“白气”14.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15.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16.如图所示的工具可直接用于测量()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体积17.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当你带上口罩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19.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A.瞄准鱼下方叉鱼B.放大镜C.湖中的倒影D.水碗中的筷子21.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化成水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枝头上形成霜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22.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B.如果入射角是45°,折射角是30°,则反射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75°C.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光线将会靠近法线折射D.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2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2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25.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C.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26.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27.我们北方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房间下方,制冷用的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是因为()A.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下流动B.热空气密度大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下流动C.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上流动D.热空气密度大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上流动2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AB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折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反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29.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吸尘器 B.液位计 C.温度计 D.密度计30.下列各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的是()A.同样擦在两只手上的酒精,用嘴吹其中一只手、这只手上的酒精干得快B.喷洒在阳光下的水比放在屋内瓶中的水干得快C.同样的酒精,倒在碟子里比装在瓶子里干得快D.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m3。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5m=______cm;2min______s;5g=______mg。33.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发现汽车行驶了5min,则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4.如图所示是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min;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_____.35.如图是量筒倒入液体后,量筒和液体总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量筒的质量是_____g,液体的密度是_____kg/m3。36.现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冰箱已作为生活用品,进入千家万户,小明发现用久的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现象;他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37.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________38.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20_______。39.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_运动.40.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两种反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的__反射,而大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光污染是属于光的__反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选择了海波作为研究物体,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t/min012345678910t/℃40444648484848525660(1)实验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水浴加热,这样做能使海波受热均匀,也能让海波的温度变化更_____(选填“快”、“慢”);(2)开始加热后,为了使得海波受热均匀,有同学使用温度计不停搅拌海波,这样操作是_____(选填“正确”、“错误”)的;(3)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其中1min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该沿方向_____(选填“A”、“B”或者“C”)读数,读出温度为_____℃;(4)将利用表格的数据和乙图的示数,在丙图的方格纸上描点,并将这些点连接起来;(_________)(5)根据实验数据,海波属于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海波的熔点是_____℃;(6)在海波完全熔化,撤去酒精灯之后,海波的温度变化规律可能是丁图中的曲线_____(选填“A”、“B”)。4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烧杯、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1)在图A、B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
N,若此时剪断细绳,该金属块在水中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2)分析图B、C,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3)如图D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图象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___(选填“a”或“b”);(4)小明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如图所示,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入高温的鹅卵石,再加入质量为2kg初温度为60℃的鱼汤,鹅卵石放热能使鱼汤沸腾[一个标准大气压,鱼汤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求:(1)鱼汤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2)若鹅卵石放出的这些热量由天然气提供,天然气完全燃烧,需要天然气多少m3?()44.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求:(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C符合题意.2、D【详解】A.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天平右盘,故A错误;B.此固体的密度故B错误;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故C错误;D.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本题涉及的知识是防治噪声的途径.“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和“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4、A【详解】由电路图知,若只让电动机工作,则需闭合开关,断开开关。故选A。5、D【详解】A.太空中宇航员间“对话”,靠的是无线电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不正确;
B.拉琴时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故B不正确;
C.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故C不正确;
D.在医学中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6、D【详解】A.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应佩戴会聚透镜(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故A说法错误;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照像时,要想使照片中的树木变大,应该靠近树木,故B说法错误;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C说法错误;D.显微镜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是实像,然后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7、C【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当液体体积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设量杯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为,则:;代入数据得:;①;代入数据得:;②②-①得:;解得,;代入①得:;解得,。故选C。8、B【详解】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气体又液化成酒精液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故选B。9、D【详解】A.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措施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措施可行,故B不符合题意;C.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措施可行,故C不符合题意;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只能减弱某些由用电器和机器发出的噪声,且该措施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不可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A.矿泉水冻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随着状态变化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在冰箱里,温度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水蒸发,瓶中水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变小,故C符合题意;
D.把矿泉水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11、B【分析】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只是对后面的单位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详解】A、0.6m=0.6×100cm=60cm,故A错误;B、5.8m=5.8×100cm=580cm,故B正确;C、30min=30×60s=1800s,故C错误;D、2h=2×60min=120min;故D错误.故选B.12、B【解析】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一只母鸡.所以选B.13、A【详解】A.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此过程放热,故A正确;B.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内表面凝华放热形成的,故B错误;C.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雪糕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从门里放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错误。故选A。14、A【详解】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鼓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所以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5、D【详解】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运用的是转换法;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时,是把非晶体与晶体的熔化特点相比较,采用的是对比法。不符合题意;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16、B【详解】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所以用秒表可以直接测量时间。故选B。17、D【详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D【详解】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故选D。19、C【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以,“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D.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20、C【详解】A.瞄准鱼下方叉鱼,是因为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其原理为光的折射;B.用放大镜看图片时,图片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湖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ABD原理相同,故选C。21、B【详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冰花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B【详解】A.垂直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果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是45°,折射角是30°,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30°=60°,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45°=45°,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故B错误,符合题意;C.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将会靠近法线折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则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3、B【详解】A.利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为v,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像,物体在前2s和后2s的路程-时间图像是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C.物体在第2s至4s时,路程没有增加,处于静止状态,C不符合题意;D.前2s的速度是后2s的速度是,速度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D【详解】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即u>2f;当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则此时u>f,那么有可能是2f>u>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等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能出现.故D符合题意.25、D【分析】(1)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3)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4)电视画面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详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故A错误;B.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故B错误;C.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C错误;D.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D正确。故选D。26、D【详解】A.“水银液面升高”是由于水银吸热,温度上升,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银液面升高”说明水银柱的长度增大,而温度计内径几乎不变,即水银的体积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C.水银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因此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密度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水银柱被密封在温度计内,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水银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即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27、C【详解】空气是会流动的,并且是热胀冷缩的,靠近暖气片的空气首先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变得轻了便往上升,同时冷空气向下与热空气混合,这样房间内的空气便开始上下“对流”起来,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用来制冷的空调正好与暖气片的作用相反,我们需要的是冷空气,空调装在高处才能发挥它的最佳作用,故选C。28、D【详解】A.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故入射角为45°,故A选项错误;B.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折射角30°,故B选项错误;C.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为45°,折射角30°,根据空气中的角大,故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故C选项错误;D.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故入射角为4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的大小为45°,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那么左边是玻璃,故D选项正确。故选D。29、B【详解】A.吸尘器利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液位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符合题意;C.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密度计利用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0、D【详解】要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要在液体的种类、质量、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积上方空气流速相同,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所以“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1.25×10-3【详解】由题意可得,玻璃瓶盛满水时水质量:,根据可得,水的体积:,故玻璃瓶的容积:。32、2501205×103【详解】[1]因为1m=100cm所以2.5m=2.5×100cm=250cm[2]因为1min=60s所以2min=2×60s=120s[3]因为1g=1000mg所以5g=5×1000mg=5×103mg33、80.4静止【详解】[1]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5min=h,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v===80.4km/h;[2]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过程中,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两者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34、6不变【详解】由图像知,冰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4min=6min;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5、401×103【详解】[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是40g,则量筒的质量为;[2]当液体的体积,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为60g,则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36、凝华液化【详解】[1]用久的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2]他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许多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瓶壁,在外表面液化为小水珠。37、a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跑得越快a相同路程,所需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解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如图甲,a跑得最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如图乙,也是a跑的最快.38、umm/s【详解】(1)[1]一般情况下,一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2)[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大约在20m/s左右。39、火车西【分析】【详解】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说明树木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以火车为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西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教育培训入门考试题及答案
- 司法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2025年杭州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集合
- 2025年广东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题集附答案
- 铁路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 2025年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试题库及答案指
- 完整版2025年二建机电真题含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资格考试真题
- 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 综合管理类(A类)
- 2025年学位英语历年试题及答案
- 2025海南省水利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陕煤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口腔功能课件
- 1881瓶口转换技术资料及注意事项
- 氧化层击穿原理
-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
- 中西翻译简史第5章知识分享
- 2023年甘肃二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知识点必练100题(含详解)
- 地球物理学课件
- 初三满分的作文600字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