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案【设计思路】今年三月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行掀起全球热议,随之今年免签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涌入中国。所以本节课以甲亢哥中国行为导入引出这些“民间外交”的文化意义,通过中国行与中国游讲述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首先以甲亢哥中国行的视频导入,引出中国免签政策调整。并以议题““民间外交”的文化密码”展开讲解。议题一:中国行——跨文化的真实对话。通过甲亢哥中国行的部分内容来总结什么是文化交流;议题二:中国游——文化融新图景。从各国游客与德国小哥参与划龙舟来讲解文化交融。【课标要求】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和交融的途径和意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科学精神: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公共参与: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重点】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教学难点】文化交流地位、措施;文化交融的意义与措施【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钟)【第二页】同学们,3月份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行引爆全球,一起来看视频了解。(视频播放1分47秒)此次中国行他用镜头传播了真实的中国,打破西方的偏见。【第三页】截至2025年6月1日,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国家已扩展至43个,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为240小时(10天)。许多外国友人纷纷开启,下一站中国的旅行计划。【第四】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八课第二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来探究外国友人们“民间外交”的文化密码。首先进入第一个议题。议题一:中国行——跨文化的真实对话【第六页】甲亢哥总共去了八个城市深度感受当地文化,一起来看材料了解。议学情境:在“甲亢哥”的直播里,他在成都看川剧变脸喷火被吓到、在街上看到大爷扫码骑车感叹“看到了未来”;在少林寺,他拜师学艺时疼得龇牙咧嘴;到北京,参观故宫,品尝豆汁等特色美食……当西方网红遇上美丽东方,在每个娱乐性、反差感的“节目效果”中,国外网友曾经被灌输的刻板、冷漠、保守的中国形象一点点消解,社交媒体平台的共情传播让更多的外国网友“圈粉”中国。议学问题:甲亢哥用什么方式让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答案:数字媒体(直播、社交平台)甲亢哥中国行为什么能打破“中国误解”?答案:用新媒体方式进行沉浸式旅行,让更多外国人民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弥合文化鸿沟。3.中国民众对甲亢哥的态度如何?我们要以什么态度对待文化交流?答案:非常热情,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师:此次中国行的文化交流,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哪些?有何意义?该如何交流?一起总结文化交流相关知识。知识点: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十三页】甲亢哥用镜头向世界展现了真正的中国,如今他正在计划第二次中国行。在免签政策影响下,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深入各地游在中国。进入第二个议题。议题二:中国游——文化融新图景【第十五页】当开放的中国向外国游客张开怀抱,体验中华文化成为他们的必打卡项目。【第十六页】今年端午节,德国小伙迈克尔还加入了龙舟队,一起来看他是如何体验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议学情境:【迈克尔学习视频1分16秒】以“水上漂移”为标志的广东佛山叠滘(jiào)龙舟吸引许多外国游客打卡,还有不少外国友人一试身手。叠滘龙舟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他们深入其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扒(pá)仔”们与本地队员同舟共济,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议学问题:从中国、外国、世界三个角度分析,外国友人学习划龙舟对文化发展有什么意义?答案:中国: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外国:学习他国优秀文化,丰富本国文化世界:文化交融让世界文化更加繁荣、更有活力师: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融与发展。一起总结文化交融相关知识。知识点: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融的含义(是什么):文化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本土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2.文化交融的必要性(为什么):①总的意义: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3.文化交融的意义(为什么):对本国而言: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对世界而言: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4.文化交融的措施(怎么办):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补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P区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例如:外国快餐传入中国(交流),然后本土化出现中国快餐品牌(交融)结束语: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行到中国游,开放的中国正以更大的诚意向世界展现多元魅力。【知识总结】【巩固练习】1.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掐丝珐琅自元代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历经元、明、清三代后,制作技艺逐渐成熟,形成了灿烂的景泰蓝文化,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民族内涵闻名中外。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不可以相互借鉴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③世界多样性文化可以在融合中走向统一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故①排除。②:景泰蓝的发展得益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工艺的进步,说明了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故②正确。③:题干强调的是文化融合后形成新的特色,且文化具有多样性而非“走向统一”,故③错误。④:中国吸收外来技艺并创新,形成独特的景泰蓝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故④正确。故本题选C。2.中国和阿联酋建交以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阿跨文化交流成果丰硕,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千百年来共同为人类文明树立了多元共存、和谐共生的典范。之所以加强文化交流,是因为(
)①文化交流可以消除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异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④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①:民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①错误。②:中国和阿联酋建交以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阿跨文化交流成果丰硕,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之所以加强文化交流,是因为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正确。③: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千百年来共同为人类文明树立了多元共存、和谐共生的典范。之所以加强文化交流,是因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③正确。④:传统文化的创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2024年11月18日,“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思想包容、艺术恢弘、民族融合。唐代的文化影响辐射亚洲,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这启示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
)①提升文化影响,感受文化优越②坚持交流互鉴,尊重文化多样③跨越文化隔阂,增强文化认同④搭建交流平台,拓展交流空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思想包容、艺术恢弘、民族融合。唐代的文化影响辐射亚洲,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这启示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持交流互鉴,尊重文化多样,搭建交流平台,拓展交流空间,②④正确。①: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文化应平等互鉴,而非强调优越性,“感受文化优越”错误,①排除。③:应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理解其他民族文化,③错误。故本题选C。4.中华美食一直享誉世界。近日,一股“挑战中国菜”热潮在网络上兴起,吸引了无数外国网友参与。从拉面到鸡蛋羹,外国友人纷纷挑战,他们尝试制作各种中国传统类食,如拉面、包子、蒸蛋、拍黄瓜等,甚至包括一些“高难度”的菜品,如红烧排骨和番茄炒蛋……外国网友学做中国菜的热潮(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能够促进中华美食文化传播②说明文化发展需要交流借鉴,但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彰显中国文化优越性,丰富了外国网友的生活体验④有助于外国网友在实践中理解中国美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外国网友积极参与学做中国菜,这充分体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吸引力。他们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播,①正确。②: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外国网友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没有强调文化发展过程中交流借鉴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错误。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③错误。④:外国网友亲自制作中国菜,这是一种实践行为。在实践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饮食文化,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④正确。故本题选B。5.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是保护文化遗产新的起点,这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固守传统文化②延续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③促进古都文化焕发生机,主导世界文化④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守护文化瑰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错误。②: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有利于延续其历史文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②正确。③:主导世界文化说法错误,③错误。④:申遗成功后,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能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守护这一文化瑰宝,④正确。故本题选C。6.一位来自美国的“甲亢哥”,他的环球直播之旅,被称作“数字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透过他的真实镜头,全球观众看见一个“实况中国”,看到“保镖要失业”的良好治安、功夫变脸等炫酷文化,美国网红用直播打破认知偏见,摆脱了灰暗滤镜,跨越了文化隔阂,一个真实的中国被重新发现,展现出动人心魄的魅力。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扩大国际影响力②社交媒体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④中外文化在求同存异中实现了融合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美国网红通过环球直播之旅,向全球观众展示了“实况中国”,包括良好治安、功夫变脸等炫酷文化,让更多人重新发现了中国的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①正确。②: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社交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主要途径,②错误。③:美国网红的直播打破了认知偏见,摆脱了灰暗滤镜,跨越了文化隔阂,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让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③正确。④: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不会实现融合统一,而是强调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B。7.“人类非遗版”春节、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黑神话:悟空》、ChinaTravel(中国游)……这些关键词见证了2024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风景。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中式审美,借助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吸引大批海外粉丝,生动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表明(
)①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增强国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③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④中国为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独特贡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交流交融是重要动力,①错误.②:认同本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能增强国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②错误。③:中华文化通过创新形式,增强国际传播力。《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中华文化热”、“ChinaTravel”爆火,通过现代载体展现中式审美,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③正确。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世界文化生态注入新元素,④正确。故本题选D。8.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卷卷古籍承载文明密码,不同肤色的商人往来其间。中原的丝绸技艺与西域的色彩美学碰撞,儒家的“仁者爱人”与佛教的“慈悲为怀”交融。这般跨越地域与文明的对话,旨在(
)①消弭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大同②把握矛盾共性,否定文化个性③推动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创新④寻求价值共通,推动文明共进A.①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08-2025沥青延度测定法
-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下册5月期末英语试卷(解析版)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考前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医院终端推销实训
- G3锅炉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新疫情防控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省考之行测题库含答案
- 2025至2030赖氨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课件】2025年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 矩阵论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射线、直线和角(张冬梅)
- 建筑设计《中国古代建筑史》精美课件
- 蓝光LED要点课件
- 四川省房产税实施细则
- 国家电网考试历年真题汇编(答案版)
-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34项优势解析
- 中药煎煮规范
- GB/T 19242-2003硫化橡胶在压缩或剪切状态下蠕变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