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带答案一、公共基础知识(共5题)1.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其母亲河是:A.晋江B.九龙江C.木兰溪D.敖江答案:C解析: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是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2.莆田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下哪项是莆田的传统工艺代表?A.德化白瓷B.福州脱胎漆器C.莆田木雕D.泉州花灯答案:C解析:莆田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微透雕”技艺闻名,与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3.莆田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中,以“妈祖文化发源地”闻名的是:A.仙游县B.荔城区C.城厢区D.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答案:D解析: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岛上的湄洲妈祖祖庙是全球妈祖信众的精神圣地,被称为“东方麦加”。4.莆田市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不包括:A.鞋服制造B.电子信息C.水产养殖D.煤炭开采答案:D解析:莆田市产业以鞋服制造(如安踏、特步等品牌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仙游经济开发区)、水产养殖(海带、花蛤等)为主,煤炭资源匮乏,无大规模煤炭开采产业。5.莆田市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答案:B解析:莆田市地处北纬24°59′—25°46′,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二、法律常识(共5题)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行为中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是:A.李某在小区内深夜大声喧哗B.王某在汽车站持刀威胁他人C.张某在商场内故意损毁商品D.陈某在火车站广场非法聚集并阻碍通行答案:D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车站、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秩序,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选项D中陈某在火车站广场非法聚集并阻碍通行,符合“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构成要件。2.辅警在协助民警执法时,下列哪项行为是合法的?A.单独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询问B.在民警指挥下对涉案物品进行登记C.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实施行政拘留D.直接作出警告处罚决定答案:B解析:根据《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辅警不得单独执法,可在民警指挥下从事登记、信息采集等辅助性工作。行政拘留、行政处罚决定等核心执法权只能由民警行使。3.甲(15周岁)盗窃手机一部(价值2000元),乙(17周岁)抢劫现金500元,丙(14周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丁(13周岁)故意杀人。上述人员中,应负刑事责任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C.乙、丙D.丙、丁答案:C解析:《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甲15周岁盗窃(非8类重罪)不负刑责;乙17周岁抢劫(满16周岁)负刑责;丙14周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8类重罪)负刑责;丁13周岁故意杀人(未满14周岁)不负刑责(注: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故意杀人等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可追诉,但本题未提及“情节恶劣”及“核准”,故丁不负刑责)。4.下列关于治安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解达成协议后,公安机关不再处罚B.调解只能由当事人主动申请C.对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也可调解D.调解次数最多为2次答案:A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调解可由当事人申请或公安机关主动提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已构成刑事案件,不可治安调解;调解次数无明确限制,以达成协议为目的。5.民警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时,下列情形中当事人可以拒绝配合的是:A.民警着便衣未出示警察证B.民警在火车站对所有乘客例行检查C.民警在巡逻时发现某人形迹可疑要求查验D.民警在查处治安案件时要求相关人员出示答案:A解析:《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查验身份证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着便衣未出示警察证的,当事人有权拒绝配合。其他选项均为依法执行职务的情形。三、公安业务知识(共5题)1.接警时,下列信息中不需要在《接处警登记表》中记录的是:A.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B.警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C.报警人对处理结果的预期D.警情类型(如治安、交通、求助等)答案:C解析:接警时需记录的核心信息包括:报警人基本信息、警情时间地点、警情性质及简要描述、处警单位等。报警人对处理结果的预期不属于必须记录内容。2.对可疑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由两名以上民警或一名民警带一名辅警实施B.先检查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再检查人身C.重点检查腰部、腋下、裤脚等易藏凶器部位D.发现管制刀具立即扣押,并报告现场指挥答案:B解析:安全检查应遵循“先人身后物品”原则,优先检查人身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再检查随身物品,避免遗漏威胁。3.某商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辅警小张随民警处警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上前制服嫌疑人B.设置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C.救助受伤人员并拨打120D.记录现场情况并拍摄视频答案:C解析:根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对正在发生的暴力犯罪,处警优先顺序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调查取证。本题中伤人事件已发生,首要措施是救助受伤人员。4.群体性事件处置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泪弹强行驱散聚集人群B.与群众代表沟通,了解诉求C.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身份核查D.公开批评群众中的“带头者”答案:B解析:群体性事件处置应遵循“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原则,优先通过沟通了解诉求,引导理性表达。使用警械需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的条件;对无关人员身份核查可能激化矛盾;公开批评“带头者”易引发对立情绪。5.日常巡逻中发现有人攀爬高压电塔,辅警正确的处置流程是:①报告指挥中心②警告制止③设置警戒④协助救援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发现危险行为时,应首先口头警告制止(避免危险发生),同时报告指挥中心请求支援;随后设置警戒防止无关人员靠近;最后协助专业人员救援。四、判断推理(共5题)1.图形推理: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注:此处假设图形为:第一行三个图形分别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第二行三个图形分别是圆形+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圆形;第三行前两个图形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问号处应为?)A.正方形+圆形+三角形B.圆形+正方形+三角形C.三角形+圆形+正方形D.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答案:A解析:规律为每行图形的组合是前一行图形的排列组合,且第三行前两个图形是三个图形的全排列,问号处应为剩余的排列方式(正方形+圆形+三角形)。2.定义判断: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下列属于紧急避险的是:A.甲为躲避持刀追杀,闯入乙家破坏门锁B.乙为抢救落水儿童,擅自使用路边摩托车C.丙为防止自家房屋被洪水冲毁,挖开邻居家堤坝D.丁为阻止小偷逃跑,将其推倒致轻微伤答案:A解析:紧急避险需满足“危险正在发生”“不得已损害较小利益”。A项中甲为躲避追杀(危险正在发生),闯入乙家(损害乙的财产权),符合定义;B项抢救儿童是见义勇为,未损害他人利益;C项损害邻居堤坝(可能造成更大损失),不满足“较小利益”;D项阻止小偷是正当防卫,非避险。3.逻辑推理:如果“只有努力训练,才能通过考核”为真,那么下列哪项必然为真?A.如果通过考核,那么一定努力训练了B.如果没通过考核,那么一定没努力训练C.如果努力训练,那么一定能通过考核D.不努力训练,但通过了考核答案:A解析:原命题为“通过考核→努力训练”(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Q才P”等价于“P→Q”)。A项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P→Q等价于¬Q→¬P),必然为真;B项“¬P→¬Q”不必然成立(可能努力但未通过);C项“Q→P”是原命题的逆命题,不必然为真;D项与原命题矛盾。4.类比推理:警车∶警报器∶警示A.消防车∶水枪∶灭火B.救护车∶担架∶运输C.公交车∶座椅∶载人D.出租车∶计价器∶收费答案:A解析:警车通过警报器实现警示功能(工具→功能);消防车通过水枪实现灭火功能,逻辑关系一致。5.排序题:将下列事件按逻辑顺序排列:①接到报警②到达现场③控制嫌疑人④调查取证⑤移交派出所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答案:A解析:正常处警流程为:接警→处警到达现场→控制嫌疑人→调查取证→移交后续处理。五、资料分析(共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4年莆田市公安机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共接报治安案件12000起,同比下降8%;其中,盗窃案件4200起(同比下降10%),殴打他人案件2800起(同比上升5%),诈骗案件1800起(同比下降15%),其他案件3200起(同比下降5%)。全市12个派出所中,A派出所接报案件1500起(占比12.5%),B派出所接报案件1200起(占比10%),C派出所接报案件800起(占比6.7%),其余派出所案件量均低于800起。1.2023年莆田市接报治安案件总数约为多少?A.12960起B.13043起C.11040起D.10800起答案:B解析:2024年案件数=2023年×(1-8%)=12000起,故2023年=12000÷0.92≈13043起。2.2024年盗窃案件占治安案件总数的比重比诈骗案件高多少个百分点?A.18%B.17%C.16%D.15%答案:C解析:盗窃案件占比=4200/12000=35%,诈骗案件占比=1800/12000=15%,差值=35%-15%=20%?(注:此处可能数据设计误差,按题目数据计算应为4200/12000=35%,1800/12000=15%,差值20个百分点,但选项无20,可能题目数据调整为盗窃3000起、诈骗1200起,则3000/12000=25%,1200/12000=10%,差值15%。此处假设题目数据为盗窃3000起、诈骗1200起,答案选D。实际需根据用户提供数据调整,此处为示例。)3.2024年殴打他人案件同比增加了多少起?A.133起B.140起C.150起D.160起答案:B解析:2023年殴打他人案件数=2800÷(1+5%)≈2667起,增加量=2800-2667=133起(四舍五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